孙惠柱
孙惠柱,纽约大学人类表演学博士。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戏剧艺术》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主任,兼任世界一流学术刊物《戏剧评论》(纽约)特约编辑(1988年起)及该刊中文版《人类表演学系列》主编(2007年起),英国《戏剧与表演研究》(全英大学戏剧系学会会刊)顾问编委(1999年起)等 。(<a href="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8853" target="_blank"><u>孙惠柱学术简历</u></a>)
论文
- 戏剧是(被)看的还是(被)听的?——西方文化接受中的两个问题刍议
- 让人心头一震的“娜拉归来”,还是出走?
- 用成语作剧:原型情境与创作模式
- 孙惠柱 秦子然:斯坦尼体系与梅兰芳是否相通?——兼论中国演剧体系的构建
- 狄德罗是戏剧理论家还是剧场理论家?——读《狄德罗戏剧》有感
- 孙惠柱 秦子然:大学校园戏剧的三种模式
- 陈京蔚 社会问题的舞台呈现与实际影响——一个剧场文化学的研究计划[①]
- 用古诗作剧——从古诗剧看戏剧的本质与生成之道
- 喜剧的新路与话剧的繁荣——从话剧《武林外传》说起
- 陈京蔚 社会问题的舞台呈现与实际影响——一个剧场文化学的研究计划[①]
- 二元对立与双重互补:国际视野中的社会表演学
- 跨文化表演研究的视角刍议
- 孙惠柱 刘璐:从“前表意”到“强表意”——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戏曲表演和巴尔巴的理论
- 狄德罗的正剧与“第四堵墙”的悖论——读罗湉、余中先译《狄德罗戏剧》有感
- 成语剧的模式与创作
- 孙惠柱 朱静洁:用线上演出普及话剧——从疫情中的非常手段到疫情后的常态化机制
- 孙惠柱 秦子然:从梅兰芳、斯坦尼访美比较看戏曲走出去的路径
-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悖论——读萧伯纳的《苹果车》
- 孙惠柱 黄筱琳:从音乐剧看戏剧普及的前景——兼论音乐剧、戏曲与话剧的异同
- 从剧场文化学看戏曲演出模式的特色
- 剧场文化学刍议
- 孙惠柱 王柱人:试论戏剧教育的三种模式——兼谈普及戏剧教育面临的理念及实践问题
- 王柱人 过家家与进剧场——再论“戏剧”与“环境”如何结合
- 从演出模式看梅兰芳、斯坦尼、布莱希特三大体系
- 梅兰芳与三大体系——兼评陈世雄《戏剧大三角》与郑传寅《'梅兰芳体系'的是与非》
- 戏剧专才与通才的培养之道——“欧阳予倩现象”的启示
- 破解“解放天性”的迷思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国家体系
- 从创作模式看梅兰芳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
- “戏剧”与“环境”如何结合?
- “渐渐认识你”:艺术中的文化冲突与和谐
- “净化型戏剧”与“陶冶型戏剧”初探
- “净化型戏剧”与“陶冶型戏剧”初探——兼析中西文化语境中的戏剧、话剧、戏曲等概念
- 以“独创”为标尺重读现当代戏剧文学
- 剧作法:一二三四
- 跨文化戏剧——从国际到国内
- 孙惠柱 费春放:激化、淡化和深化:叙事艺术处理冲突的方法
- 孙惠柱 费春放:《女仆》、《红楼梦》与人生的真与假
- “练习曲”:教育戏剧中一个学生也不能少的关键
- 理想范本与自我呈现:论艺术表演学的基本矛盾及表演教育中的若干问题
- 从实验到主流:跨文化语境中中国实验戏剧的路径
- 主动vs客动:社会表演学的哲学探索之三
- 戏曲、教育与文化身份
- 从“间离效果”到“连接效果”
- 规范VS自由:社会表演学的哲学探讨
- 从反映生活到变成生活——新时期话剧的范式转型
- 灾难、战争与美国戏剧
- 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
- 欧美戏剧市场运作的三种模式
- 看戏、游乐与托夫勒的“体验业”
- 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欧美戏剧市场运作的三种模式
- 社会表演学:现实与虚拟之间
- 西方文化批判者伏尔泰的跨文化戏剧
- 犹太母题遮蔽下的同性之爱——《威尼斯商人》的文化冲突
- 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暴风雨》与殖民叙事
- 盛大的节日,集体的思辨——希腊戏剧的启示
- 文明冲突与戏剧冲突——兼评亨廷顿和赛义德的文化理论
- 社会表演学与和谐社会
- 《狮子王》与世界新秩序
- “摹仿”什么?“表现”什么?——兼论中西艺术与美学的异同问题
时评
- 《粉丝来信》的“术”与“道”
- 一部新奇精致的元戏剧:音乐剧《星图DeJa Vu》观后
- 大师的小评论——《罗兰·巴特论戏剧》读后
- 生与死的惊艳交流
- 伽利略和望远镜的启示
- 大世界看戏不仅“好白相”
- 《惊梦》的惊喜
- “上海戏”的惊喜突破
- 戏台上的“前浪与后浪”
- 人为什么需要戏剧?
- 费春放 唯一?还是群体?
- 上舞台,积极行动起来
- 斯坦尼教我们“跟着感觉走”吗?
- 舶来110年,话剧在中国扎根了吗?
- 戏剧还要翻译吗?
- 戏剧还要翻译吗?
- 向哪触摸?——音乐剧《触摸》触发的思考
- 我们自己的话剧
- 从戏剧看西方理论引进中国的误区
- 提供方便,拉动内需
- 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
- 舌尖上的浪费怎么办?
- 文化怎样走向世界?
- 打破“原创迷信”:《剧院魅影》的启示
- 公益·市场·规则——文化事业的三个要素
- 公开的简餐与秘密的高薪
- 举手前请闭眼
- 国剧运动、爱尔兰和莫言
- 我们要学什么样的百老汇?
- 高校艺术教学的方法与前景
- “政绩”的大和小
- 如何从“秀”到“流”
- 如何给官员打分
- 大学怎么教?
- 中国戏曲闯世界,有戏!
- 中国的都市怎样才能缔造“百老汇”?
- 宣泄是“净化”还是“激化”?
- 教育的“天之道”
- 当心!请系好“安全带”
- 字典的问题:一花独放的全球最大
- “遗”产乎?“非”遗也
- 文艺院团能不人心惶惶吗
- 空洞的“励志”忘了什么前提?
- 略萨“下生活”吗?
- 防止文化笑话,请试三贴药
- 批评要有品牌意识——美国文艺批评的启示
- 把“推介”和“评论”分清楚——为媒体的批评策略进言
- 侈谈一流大学,不如先建一流课堂
- 谁说非得有房有车
- 呼唤作为艺术的都市公共美术
- 质疑城市建设中的仿外建筑
- 车车车,变味的美国梦
- 行路难,管路难?难也不难
- 重提“重在表现”
- 杰出的“表现艺术”——从谭盾 《天顶上的一滴水》说起
- 重提“重在表现”
- 文艺批评的四种形态
- 广播体操能否更具“中国仪态”
- “喜剧时代”的一个悖论——周立波和小沈阳
- 文化内需也要启动
- 马云和盖茨的“花钱”观
- 奥林匹克游戏?
- 奥运会与跨文化表演
- 儿童戏剧与都市文化
- 大学是社会的创意孵化器
- 多一点公益文化
- 创意产业之创意何来?
- 后现代——戏剧?
- 中文系与写作
- 草根艺术和创意产业
- 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兼为上海的文化建设进言
- 文化金字塔的中端建设
- 城市建设中的洋相
- 草根文化的意义
- 艺术节的意义在于艺术的公共性
- 呼唤作为艺术的都市公共美术
- 社区文化考量城市生活质量
- 文艺评奖为什么?
- 创新:对话文化挑战独白文化
随笔
- 音乐剧《杨戬》:战神与戏神的舞台相逢
- 当“剧展”进入“体验业”时代
- 这位创造过历史的剧作家对考生说“谢谢”——追忆我的硕士导师陈耘老师
- “理想丈夫”理想吗?——王尔德的社会讽刺喜剧《理想丈夫》
- 王尔德唯美剧作的双“美”——《莎乐美》《文德美夫人的扇子》
- 舞台上的机器人,能否帮观众看懂人类
- 从夏威夷看戏曲海外传播的三部曲
- 舞台上的孩子
- “空的空间”与戏剧的技艺
- 表演谁?给谁看?
- 剧团机制1234
- 戏剧体系的1234
- 剧评的1234
- 表演的1234
- 还能多几则吗?——《老舍五则》随想
- 导演的1234
- 导演的1234
- 文学退场是对戏剧的最大误解
- 《战马》、《狮子》及其他
- 孙惠柱;“拜金”的魅力和危害
- “原创力”三问
- 教育与戏剧:始于模仿
- 珍视韵文——中国语文的一大财富
- 为他人的艺术vs为自己的艺术
- 费春放 寻找剧作家的“幽灵”——纽约剧坛“一日游”初探
- 音乐与戏剧——一对欢喜冤家
- 决心与命运的搏斗:中西神话里的梦
- 上海人和犹太人的故事
- 艺术加工:激化还是淡化矛盾冲突?
- 读书V卖肉:我们的学校能教学生动手做事吗?
- 开会的艺术:求同与求异
- 中国戏曲与现代文化
- 拒绝猫腻,插队有“理”
- 城市化大潮中的英国庄园
- 普通人的审美与经典标准——杭州越剧院几部作品的启示
- 角度·深度·温度——喻荣军几个作品中的“外来人”母题
- 保加利亚的人口会走光吗
- 别把游记当论文
- 毕业讲演与大学的悖论
- 当儒家遇到兵家
- 被看、被说、被笑的奥秘
- 说“是”还是说“不”?
- 当国王来做学生
- 笑话和人文素养
- 开会有方
- 戏剧和刊物:从悲情到希望
- 杰出的“表现艺术”
- 端午的拯救与传统的发明
- 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 易卜生和比昂逊:挪威的鲁迅和胡适?
- 阿瑟·密勒:充满悖论的戏剧大师
- 莎士比亚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演讲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