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举手前请闭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25 次 更新时间:2013-03-28 22:15

进入专题: 举手表决  

孙惠柱 (进入专栏)  

一次和研究生共进“学术晚餐”,也就是换个上课的形式,饭吃得差不多时,做一个心理学的实验――也可以说是社会表演的实验:“民主”决定接下去继续上课的地点。看到一双双眼睛都在东扫西扫,我就要学生们全都闭上眼再举手表决。最后大家睁开眼睛,得知结果是压倒多数要去教室,都很觉惊讶。

应该说票决是在人们意见分歧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最合理的民主手段;但实际操作起来,表决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千差万别。用“是”或“不”一起口头表态?还是一个一个说?是举手点数?还是实实在在地投票?若是前三者,需要票决的多项选择怎么用语言来界定?若是后者,票上的文字又怎么写?理论上说,人都有向他人表达意愿的内在需要,投票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此时却常有人不希望让人知道自己表达的意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任何表态都会有后果,重大事项的表决更是如此;由于担心事后遭到反对者的报复,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投票,使“民主”流于形式。屏蔽身份的表决能鼓励大家都去投票,从而反映大多数的民意。大规模的举手表决一般无法掩饰身份,所以只能用在通过本来并无分歧的既定决策,更多地是一种展示团结的仪式。

但我上课做的那个实验倒恰恰是一种屏蔽了身份的举手表决,那是因为规模很小,有可能要求投票者都诚实地闭上眼睛――严格地说并没有做到完全的屏蔽,因为监票人以及旁观者都能看清谁在什么时候举的手,但是投票者看不到别人是怎么举的手,这样他们各自举手表达真实意愿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这说明表决中屏蔽身份不仅可以防止投票者事后遭到报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投票者事先受到从众心理影响,在同伴的压力下投出违心的票。各国历史上都有无数案例可以证明,尽管投票表决是人类社会一个伟大的理性发明――在尊重每个人独立意愿的基础上做出集体的决定,但并不是投票者都有成熟的想法,游移不定的人常会在投票前非理性地受到旁人的影响。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人的从众心理有独到的研究,但他最有名的那本书的中译标题《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似乎不很准确。我不懂原文的法文,英译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中的Crowd更接近“群体”一词,早在1910年代就读到该书日译本的周作人将之译为“群众”,也是个中性词。“乌合之众”明显贬义,会让人觉得这个研究只适用于“没文化”的愚氓:而事实上任何群体中,多数人都很可能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轻易地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选择,一旦放弃了各自的责任意识,本来理性的人也会不同程度地盲目行动。剧场和电影院的观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群体(英文的“观众”audience是一个单数的集体名词,也许并不是偶然的),那里很容易产生情绪的传染,原本互不相识观点各异的人会无意识地由于他们共同看到的表演而互相感染和渗透。

所以,为了让投票者避免因受同伴的压力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秘密投票十分必要。这要多不少麻烦,时间空间都要增加,有时候还需要特别的设施,但很值得,只有这样才能使表决真正成为理性的民主手段。理性的民主需要训练,因此,即便是进行最小规模的举手表决,也不妨试试,举手前请闭上眼睛。

进入 孙惠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举手表决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52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