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喜欢对人说“是”还是说“不”,可以看出他的个性特点。表面上看,东方人多爱顺着说,西方人常好逆着说。最近美国人“占领华尔街”,就是一个对政府说“不”的最新的例子。如果说那只是个偶发性事件,那么欧美的大学里天天都在推崇“批判性思维”,也就是啥都要从挑毛病的角度来看。这么说他们是一天到晚都在吵架吗?也不尽然。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批判性“说话”,思维未必都要体现为说出来;即便体现为说话了,也未必都是用“批判”的方式;即便体现为“占领华尔街”那样的公开抗议,也还是有严格规则的――抗议者和监管者都要遵守。抗议犯了规警察会抓,但多半都是第二天就释放,绝不能闹出人命来。也就是说,说“是”和说“不”,既关乎立场和态度,也关乎方法和规则。
布莱希特写过一对戏,叫《说“是”的人和说“不”的人》,故事是从日本能剧里搬来的:一群孩子在爬山野营路上,一个人病了跟不上大家,如果要带着他走,势必影响集体,大家决定把他扔下山崖,这孩子也说“是”,个人就该服从集体!这个戏在德国的学校里演出,学生们纷纷表示不满;喜欢批判性思维的剧作家正中下怀,马上又写个配对的戏,用同样的情境,把男主角换成了个说“不”的人,就是不愿为了集体牺牲自己。
布莱希特的目的是用这类正题与反题的并置来诱发观众的讨论,他这一独特的戏剧思想影响很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特别成功,因为他的寓言剧提出的哲理问题往往太大,很难妥协,也很难在短时间里讨论出什么具体结论来。巴西戏剧家奥古斯特・伯奥继承并发展了布氏的思路,找到一个能把说“不”相对规范化的办法。他发明了一种讨论具体社会问题的“论坛戏剧”,每个观众都有权举手叫“停”,但条件是:叫停者不能只会批判,也不能指手画脚瞎指挥,而必须自己上台去,换下一个他不满意的演员,将原角色按他的新路子演下去,其他的角色一定会做出调整来配合他。这就是说,人人可以说“不”,但说“不”之后,一定要在原定情境的大框架内,用行动呈现出建设性的“是”来,而不只是发发牢骚,“破字当头”不管立。当然,建设性的行动并不见得一定马上就能成功,那很正常,说“不”者上台后如果不能用他的行动使人信服的话,很可� 苡直恍碌乃怠安弧闭呋幌氯ィ�直到全剧找到最合适的结局。
舞台毕竟只是舞台,不是现实生活,所以可以有更多的自由,也更加理想化。论坛戏剧就是一种探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验室,既鼓励人运用批判性思维,又让人学习和锻炼如何说“不”,说好“不”。比如针对广东佛山两次被碾压女童小悦悦事件,你当然可以对那十八个旁观者大喊诸多的“不”,什么道德沦丧、信任缺失等等;假设这是一个舞台,你觉得那些人演得不好,那么你来试试吧,你会怎么做?――在这里,最好的办法是把“不”和“是”结合起来,把“说”和“做”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