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米兰的人都知道,一定要去看那个“大教堂”;多数中国人也许不知道,米兰还有个意大利最大的剧院,名字却叫“小剧院”(Piccolo Theatre)。我因为从事戏剧,和这个“小剧院”有了六年多合作交往,这次又是去演出。
教堂和剧院曾是西方社会最主要的公共场所,现在社会多元化了,教堂和剧院的地位略低了些,但依然显赫,白天的教堂和晚上的剧院还是人气很足。米兰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第二大的教堂,1386年奠基,1577年起向教徒开放,但直到1965年才完全竣工,历时将近六百年。在习惯于日新月异搞建设的中国人看来,那样的“蜗牛速度”实在匪夷所思。建成了算谁的政绩呀?其实,一个教堂盖几百年在欧洲并不太罕见,不仅在手工操作为主的古代,就是现在也有。几年前在巴塞罗那参观高迪的杰作“圣家教堂”,已经建了120多年了,还每天都在施工,至少还要几十年。去瞻仰的人既看已建成的教堂,也都要看正在从容建设的工人们,那已成为“圣家教堂”的一景。为什么要把教堂设计得这么大、工期拉得这么长呢?为什么不设计得小一点,好亲眼看到完成的政绩?
大教堂之大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之大、事业之大,而不是主事者个人功绩之大;自己能不能看到结果并不重要,对有信仰的人来说,能为这样的大事出力,能有机会享受出力的过程就满足了。
米兰小剧院背后的理念恰好相反,就要“小”。意大利最杰出的导演乔治欧·斯特莱拉1947年参与创办时,就没想到日后它会变成全国最大的剧院,甚至被欧盟命名为“欧洲剧院”,之所以取名“小”,就是为了强调他们不追随商业大流的独特风格。不料这种独特的风格,竟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在市政府支持下,剧院现在拥有三个场子以及自己的戏剧学校。除了大量新创作的戏剧,他们还成了全欧洲唯一有数百年传统的假面喜剧的传承基地,其代表作《一仆二主》来中国巡演了五次。但这个已然全国最大、欧盟领先的剧院就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还是以“小剧院”而自豪。这恐怕又是喜欢频繁改名“做大”“称大”的国人难以理解的。
大教堂和小剧院,一大一小,一古一今,折射出虔诚的教徒和独立艺术家的不同追求;但二者有一点十分相像,他们都有对自己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强烈兴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任期左右,不为公关变脸,专注当下的事,干好手里的活,人生乐趣尽在其中矣。所以,米兰“小剧院”很欢迎我们带去的一组“小戏”《孔门弟子》,认为意义很大,因为这是个系列剧项目,还在不断滚动推出——没准也做他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