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端午的拯救与传统的发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79 次 更新时间:2008-06-07 17:05

进入专题: 端午  

孙惠柱 (进入专栏)  

记得三十多年前在江西山里插队时,端午节是人人盼望的一大节日——插秧忙完了,生产队放假,大家都欢天喜地来看杀猪,可以吃上两顿肉,还有盐水白米粽。回到上海以后,这种过节的企盼就越来越淡漠,如今是连过大年都不稀罕了,谁还去记挂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乃是因为韩国人用他们的“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了文化遗产,这才引起国人反躬自问,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就丢掉了自己的传统?

传统节日淡化似乎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有鸡鸭鱼肉“像过年一样”,谁还会馋年夜饭?常年都能买到五花八门的粽子,何必非要在端午节那天来凑热闹?按说吃只是传统节庆的一部分,但吃的内容还算保存了一点遗迹,而伴随着节庆的各种传统仪式大多失传了。相比之下,倒是我们东北的邻国那个本来不同源的端午祭,近百年来一直在发展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日仪式。事实上中国人也并不是不爱过节了,我们一边越来越轻慢自己的传统节日,一边却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洋人的节日。商家在利润的驱动下不断为圣诞节、情人节等推出特殊商品,也在竭力推介各种相应的西化仪式。至于那些洋节的宗教文化背景是什么,多数商家和消费者是不在乎的,趋之若骛的“小资”们为的只是追求媒体吹捧的“时尚”。呜呼,经济全球化难道意味着我们的传统节日也要被洋节全面取代吗?

洋节得宠主要是因为背后有那只“看不见的手”在使劲地推,而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却是大家的袖手旁观,最多只有一些文人的无力的呼唤。有人说挂艾叶、喝雄黄酒是古人的健康风俗,何不把端午节做成中国的卫生节?有人说端午节纪念的屈原是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建议来个诗歌节。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些节的名称和内容都有赖于政府的决策,必须由政府出面来做。因此,呼唤传统的人士多在期待政府出钱、出力来复兴传统节日的仪式。

我却以为不必。首先,传统的古代仪式未必适合现代人的需要和兴趣,任何传统都总是在不断地沿革,即便千百年没有中断,也一定经历了千变万化。犹太裔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有一本现已成为当代学术经典的《传统的发明》,他在考察了人们常以为是天经地义的几大欧洲传统以后指出,传统并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不变的陈迹,而总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那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表面上久远的传统,其实只有很短暂的历史。看看我们现存的传统,多半也是这样。因此我们过端午节,也完全可以用适合当代中国人需要的方法来过,完全可以创造新的适当的仪式,特别是集体的表演的仪式,让节日真的成为节庆。

其次,这种新民俗的创造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做到约定俗成,流传成为真正的传统,因此不宜用政府项目的形式来一锤定音。最好是鼓励社会团体去做,百花齐放,让不同地方搞出不同的活动来,时间长了,不好的自然会淘汰,而吸引人的就会延续下去,传播开来。韩国的端午祭就是这样搞出来、传下来的。再举一个例子,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独有的节日,北美各地庆祝的方法各色各样,最有名的一个在纽约。每年感恩节纽约最长的街道百老汇上都有盛大的游行,五彩缤纷的彩车、方队、巨型充气卡通,从145街一直走到34街,这么大的活动却不用政府来操办,一向是由最大的百货公司梅希(Macy’s)组织,至今已经八十年。1920年代的第一次只是公司员工自发的庆祝游行,但现在的影响已经遍及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很多社区、学校都会精心编排节目,希望能被梅希选上,到纽约去向全世界秀上一把,那是莫大的荣耀,与此同时,每年为此投入巨资的梅希公司也为自己的品牌作了最好的宣传。

当然,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不像历史短浅的美国,我们要发明一个传统,最好先做点历史的考据,但考据的结果应该是古为今用,用来启发今人的创造。任何节日的仪式表演都有两大功能:既凝聚人心,又让人开心;既有严肃的一面,又有狂欢的成分。我们乡下的庙会是这样,全球性的奥运会也是这样,说到底,都是为了今天的人。

从操作来看,梅希公司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其实我们有许多企业也常常在社会活动中投下不少钱财,但多半缺乏有序的全面策划,形成不了传统。如果像梅希的决策人那样有眼光,将这方面的投入和组织大型活动的精力结合到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去,使之有序化、常规化,既可以让传统节日靠企业的财力而得到复兴,又可以让企业借传统节日的名气而制造出持久的品牌效应。

我们不必热衷于盲目拷贝洋人的节日,但何妨学学他们发明节庆传统的方法,来创造出我们自己庆祝节日的传统?

(《文汇报》2005-6-10)

进入 孙惠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端午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09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