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帝王有过老师的不少,可亲自上门去找老师的却不多。这是今年奥斯卡大奖得主《国王的演讲》里的故事。后来成为乔治六世国王的公爵之所以登门造访,而不是派人召见,似乎是因为不想在王宫里矫正口吃丢人现眼。他来到一个听说能教口吃者讲好话的前演员罗格家里求教,可那老师开出的条件十分苛刻,一点没有恭敬的意思。
老师怎么对准国王这么牛?有人说,这是英国,那儿的私人住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是,那是罗格收学生挣钱的地方,谁不能进?又有人说,人家那儿君民平等,没有等级观念。其实,英国皇室极讲规矩——远甚于美国白宫,当年小布什总统迎接乔治六世的女儿伊莉莎白女王时,忘了王室规矩露出牛仔习气,成了媒体的笑料。
罗格对准国王毫不客气,可以看成是一种实用的职业习惯,他考虑的是能不能教好、怎么才能教好这个特殊的学生。正因为准国王的身份特殊,首先就要看他能不能放下身段来认真学,这是学好任何东西的前提。果然,准国王被牛老师逼得放下身段,放松神经,和他一起做奇怪的发声练习,一起在地上滚,甚至被教会了骂人。他急切地想学,所以愿意这样做,所以学成了,还和老师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显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师生关系,即便是面对国王,本属弱势的澳大利亚人罗格照样不卑不亢。不禁想起另一部名片,1956年的《国王与我》,那是泰国国王向一个伦敦来的老师主动求教。她本来是几十个王子公主的家教,国王自己也有了兴趣,要求给他上小课;老师眼也不眨,逼国王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当学生。和英国国王相比,泰国国王是“我”——自传作者安娜——的陪衬人,她虽是个远道而来谋职的寡妇,在泰王面前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殖民者心态,趁他宴请外交官之机,把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编成戏演出来,给他“上课”,让他出丑,逼他就范。但泰王最后还是对老师服服帖帖,全盘接受了她的西方理念,甚至做起了暧昧的白日梦,真没出息!所以泰国这个历史上和西方关系最好的亚洲国家,唯独为这件事翻了脸,永远禁止这部丑化老王的片子在泰国上映。
其实两个都是美化了的故事。泰国国王被贬为小学生,用来反衬女神般的英国女教师;英国国王和老师都是西方人,就同时被美化了。其实历史上后者的初次会面是一拍即合的,并没什么曲折;但那不够戏剧性,得编出点障碍来才好看,让准国王至少也“二顾茅庐”。中国人最能理解这情节了,在唯有读书高的中国,治国精英似乎向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刘备三顾茅庐请军师正可以与《国王的演讲》比美,只可惜刘备一辈子只是个皇叔,没当成皇帝——也许就因为没当成,才会那么礼贤下士?
没准“三顾茅庐”也是小说家罗贯中编出来的,或者本来就是刘备作秀?反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多,尤其是进入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以来,任何胸怀大志者都不会只跟一个老师,平等的老师也绝不要学生“终身为父”。学生要虚心学习,但也不能像《国王与我》里那样对西方老师过分迷信。现代国家的治国精英自己都读过很多书,可以当某一领域的老师。哈佛的政府学院里多得是来自各国的前政府首脑,美国的高官退下来去什么大学的都有,现在中国的退休高官也这样做了。有趣的是,我们不少在位的高官还在孜孜以求地寻师问道,繁忙的公务之余,还要谋个高级学位。社会上对官员读硕士博士议论颇多,《国王的演讲》也许会让这些“在干生”眼睛一亮:人家国王也做学生嘛!
或许国王的故事是可以对我们有点启示,不,两点:第一,实教实学,学生不因位尊而马虎,老师不因位卑而马屁。第二,缺啥补啥,不谋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