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悲惨世界》、《猫》等音乐剧引进中国以来,国人对不少欧美戏剧的精品已经耳熟能详。这些靠卖散票连演一二十年的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的“精品”就大多只能做给领导和评委专家看看,和买散票的一般观众无缘呢?中国会不会有“百老汇”?怎么才能打造出中国的“百老汇”?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人家的演艺业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但我们平常在媒体上看到的报道多半相当表面,只关注少数几个大家都能看到的名剧,很容易误导受众,让人觉得百老汇大制作个个成功,部部赚钱。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需要对发达国家的戏剧产业的真相作深度考察和剖析,因此,《都市戏剧产业:国际对标和中国案例》一书来得非常及时。这部由静安区政协主席刘晓明和副区长方世忠主编的著作,是在对美、英、日三个当今世界的戏剧大国近百年来的戏剧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目标准确,内容翔实,是我国戏剧界和文化产业界急需的第一部为中国人写的研究西方戏剧产业的专著。这本书我们等得太久了!
说起来中国的戏剧学者很多,近一二十年来大学里学戏剧的人数迅速增加,除了新开设的戏剧专业,中文系、外文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戏剧研究,每年毕业的戏剧博士硕士成倍增长。但绝大多数只会做文人式的研究,重在分析剧本,能稍微谈点表导演已属难得,极少有研究舞台背后的经济运作的,有些谈到了也很肤浅甚至外行——只怪我们大学的专业设置太死板,不鼓励跨学科的人才。近三十年来经济学在中国是最热的显学之一,但经济学者又几乎都不懂艺术。近几年一些经济学者看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火爆起来,转向来“研究”文化创意,但因为急功近利,常常只是抓住当时出名的大片大戏之类案例来总结所谓的赢利模式。其实真懂艺术的人都知道,单个的艺术品是无法通过模仿而复制成功的。《都市戏剧产业》的作者就老到得多,他们瞄准的是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头和东京主要剧院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戏剧集聚区的历史和现状,既看到成功的案例,也不放过失败案例和转折的关节点,这就给读者提供了一张文化产业的全面的地图——而不只是点缀在深沟大壑之间的几个“亮点”,这就能帮助人们看清楚戏剧发展道路上的丰富经验——以及为数更多的教训。
我曾在纽约住过四年,看了好几百个戏,离开后还经常回去看戏,也写过有关百老汇剧场模式的论文,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大有收获。书中追溯了三个戏剧之都的主要戏剧组织的历史沿革,这对于要打造文化航母的中国文化企业家特别有启发。对于以政府力量为主导来推动产业的上海“现代戏剧谷”的领导人来说,书中还有一点特别有意义,那就是如何用非营利机构来帮助培植都市的戏剧文化,包括到学校开展戏剧教育、补贴观众、扶植新作,以及协调、赞助剧场建设等等。这是纽约“旋转木马剧院”的主要特色,单就赢利而言,这个剧院并不十分出色,国内的媒体几乎从不提及,但这个剧院的社会价值极其突出。他们所做的也正是“现代戏剧谷”正在做,而且可以发动更多的机构一起来做的。上海真要有自己的“百老汇”,有待于从文化上培养一种戏剧精神,那就是表达和对话的精神,这要在学校里进行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当众表达,逐渐养成进剧场观摩并接受文化熏陶的习惯。学校里的戏剧不可能是商业行为,但从长远来看,又是商业戏剧市场得以形成的必要准备。《都市戏剧产业》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Urban Theatre Industry,英文的Industry这个词事实上包含了我们所说的“产业”和“事业”两个方面,也就是商业戏剧和非营利性戏剧,这两个在税法上应该界定清楚的概念,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又是一定要相互促进的。
西方人可能不容易理解,何以政府会出面来推动、计划一个以商业性的百老汇为楷模的大项目?那是因为“现代戏剧谷”的推动者明白,随着我们人均GDP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演艺业为标志的体验业一定会发展起来,但是,如果只靠戏剧文化的自然积淀,这一进程将会相当缓慢。而演艺业所需的硬件是市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市政建设必须提前计划,因此政府的及早介入十分关键——事实上,1990年代纽约百老汇42街的改造项目也证明了政府参与的重要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很多在西方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在我们的政策的有效的扶持下,可以极大地推动其发展的进程。希望《都市戏剧产业》的出版也会呈现出一种来自政府的催化作用,有助于促成上海“百老汇”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