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1952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春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留校任教,担任宗教学原理、佛教哲学史、佛学原著选读、中国佛教史专题、禅学研究等课程。曾先后担任哲学系副系主任、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宗教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佛教哲学、宗教学原理。代表性成果:《摩诃止观释译》、《中国文化辞典·宗教编》、《中国思想家传记汇诠》、《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中国佛教的复兴》。个人研究风格:不尚空谈,不作违心之论,力图以史料和事实表达对中国佛教的反省与前瞻。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王雷泉
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1952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春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留校任教,担任宗教学原理、佛教哲学史、佛学原著选读、中国佛教史专题、禅学研究等课程。曾先后担任哲学系副系主任、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宗教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佛教哲学、宗教学原理。代表性成果:《摩诃止观释译》、《中国文化辞典·宗教编》、《中国思想家传记汇诠》、《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中国佛教的复兴》。个人研究风格:不尚空谈,不作违心之论,力图以史料和事实表达对中国佛教的反省与前瞻。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袁了凡借儒说佛的弘法策略——兼论当今选讲三个国学文本的思路
- 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
- 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哲学与环境生态
- 《藏要》解题
- 佛教在新时代的社会化和组织化
- 揭开印度宗教的神秘面纱——读《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
- 印顺导师的宗教观与宗教史观
-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 对中国近代两次庙产兴学风潮的反思
- 海派佛教及对上海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 世纪之交宗教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佛教大学与佛教文化人
- 批判与适应——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
- 人间佛教之路径及中国佛学之重建
- 人生佛教的神圣性与现代性——读太虚《人生观的科学》
- 佛学的诚实研究——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
- 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以《维摩经》为例
- 从修止观到说止观——天台智者大师创建止观学说的过程
- 人身、人生、人性——《维摩经》里探死生
- 太虚大师论人间佛教之定位及中国佛学之重建
- 为僧伽争人格 为教法作辩护——《沙门不敬王者论》概述
- 中国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
- 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神圣化与世俗化 ──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为例
- 慧远建设庐山教团的理论与实践
-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
- 见证中国佛教复兴的足迹——略叙我与《法音》的因缘
- 大众阅藏对于构建网络佛教之体的意义
- 太虚论人间佛教之定位及中国佛学之重建
时评
随笔
- 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述略
- 崇尚真实 呼唤真实——怀念正果法师
- 丛林中的兵法——介绍《禅门锻炼说》
- 杨度《虎禅师论佛杂文》提要
- 素王的精神永存
- 《坛经》解题
- 《唯识抉择谈》提要
- 《原人论》提要
- 《肇论》提要
-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提要
- 《宗镜录》提要
- 王雷泉 释空影:硕果仅存的禅藏概貌——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
- 《大乘法苑义林章》解题
- 《法相唯识学》提要
- 《大乘大义章》提要
- 《大乘义章》提要
- 《真现实论》提要
- 《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提要
- 字字如法,寻思何曾说一法——怀念严北溟先生
- 中国大陆佛教刊物简述
- 《摩诃止观》提要
- 《法华经玄义》提要
- 《法华经文句》提要
- 《禅宗永嘉集》提要
- 《大乘止观法门》提要
- 《金刚錍论》提要
- 《沙门不敬王者论》提要
- 函盖乾坤,日日都是好日
- “通商”与“传教”
- 激浊扬清、任重道远
- 杨度江亭三叹记
- “山林”与“市井”
-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渐文选》编选者序
- 佛教精神对当代人的滋养
- 《禅与西方思想》译后
- 文化人的共性与不共性
- 超克自卑与我慢
- 涌泉犹注,寔赖伊人——道安之“动”与慧远之“静”
-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清泉与大海
- 正言正行 德福一致——关于《了凡四训》的一些思考
- 视桂冠如鞋履者,其唯长老乎!——追怀传印老和尚
- 中国主流佛教特质与现代佛教运动
- 宗与教:禅在佛教中的地位
- 法华精神与人类宗教的未来
- 佛教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
- 随缘销旧业 任运着衣裳——王雷泉教授访谈录
- 天台宗止观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
- 缅怀净慧长老——走出围墙的擦边球大师
- 《心经》的智慧,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过自由而有用的人生
- 赵州吃茶记
- 梵我一如:奥义书精神的历史
- 菩萨行当从五明中求
- 献给哲学系的一份礼物
- 第三只眼看台湾佛教
演讲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