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提要:
“释迦以至道救世,承其后者事乃在于流通”这段话,来自欧阳竟无先生。抗战期间,支那内学院内迁到四川江津。1938年,欧阳渐在《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中,精辟总结了流通佛法的重要性:
“予,士也。予之所事,承先待后之事也。释迦以至道救世,承其后者事乃在于流通。迦叶、阿难,结集流通;无著、世亲,阐发流通;罗什、玄奘,翻译流通;自宋开宝雕版于益州,至予师杨仁山先生刻藏于金陵,为刊刻流通。”[1]
现在是电子时代,还应该加上“数码流通”。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1、至道,佛所证之法;2、流通,教法在世间的流布;3、士,弘道之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的使命就是弘道。所以,在佛所证悟的至道和教法流通之间,佛教知识分子是起到枢纽作用的人。
副题是“大众阅藏对于构建网络佛教之体的意义”。佛教网络是用,即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把释迦所阐发的终极真理在人世间传播。在佛教网络推动佛教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网络阅藏之用,使佛教自身发生体质上的改变,发展到网络佛教之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体在用的过程中,才日益呈现出来,所以有从佛教网络发展到网络佛教的提法。
当今佛教在从因特网走向因陀罗网的过程中,正在冲破围墙的困境。这就使得二十年前我提出的“佛跳墙”战略成为可能。2014年4月,在北京大学为纪念净慧老和尚圆寂一周年举行研讨会,我因为有课没有参会,但提交了文章《痛与通——“生活禅”冲破佛教发展瓶颈的进路》[2] 。佛教的围墙困境是“痛”,按照中医理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网络的作用,就是要把障碍变成畅通。
在此引用《周易·系辞》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对这个副题抽出三个关键词。1、穷则变——佛教的围墙困境。由于佛教内外部的原因,使教法不能充分施展,不能在社会中畅通,所以穷则思变。2、变则通——佛教网络之用。现在我们赶上千年难遇的好时机,那就是互联网时代。所谓“通”,就是要善加利用网络的“用”,把释迦所创的至道在人世间畅通。3、通则久——网络佛教之体。从窒碍走向畅通的过程,也就在体上产生转变,形成网络佛教之体。本文从上述题目抽出的六个关键词,尝试作一番分疏。
关键词:至道;证法;流通;教法;穷则变;佛教围墙困境;变则通;佛教网络之用;通则久;网络佛教之体;士;佛教文化人
一、至道:佛陀对终极真理的证悟
至道,是佛陀对终极真理的证悟。证法是整个佛教教法的神圣来源,也是一切佛弟子们学佛的终极目标。佛悟道时所证的就是缘起法: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闻法显示。”(《杂阿含经·杂因诵第三》)
“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尔,皆入法界无差别相,不由佛说。”(《大般若经》卷五三二)
由此可知,法是佛之所以成为佛的终极原因。此即太虚大师所说:“所谓佛之知见和诸法实相,就是佛的自证法界,亦即大乘法的本。”[3] 在佛法僧三宝中,法是核心。法有证法和教法二道。佛证道后为众生分别演说,并在世间流布的,就是教法。教法来自于证法,又归入证法。我们讲的大众阅藏,就是在人间流布的教法。我们今天要重视的,就是如何使来自于佛陀觉悟的教法在人间畅通,最后汇归到觉悟的大海。
证法,是佛教修行悟道的根源性和神圣性的本源,与契合悟境之禅修相关,还来自佛陀的三大批判。社会批判,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即种姓制度的批判,提出众生平等;思想批判,对当时主流的婆罗门思潮,以及对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里一切不符合中道的错误思想的批判;最后,将社会批判和思想批判都汇归到对人心中贪嗔痴等烦恼的批判。证法是不变的,不变谓之契理,即通达实相,超越知性层面的见闻觉知而直接开启佛的知见,体证诸法实相,契入佛的自证法界,这是佛法的来源和学佛的归宿。
教法,来自于佛将他证悟到的真理,借助于语言文字在人间的传播,以及历代佛弟子对佛法的修习、传承与弘扬,然后以共同的思想、信仰和见地,在社会中结成教团组织,并形成一系列刚性的礼仪制度。教法是可变的,可变谓之契机。要因应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在理论诠释方式和制度礼仪等方面,作出顺应时节因缘的变迁。
二、流通:教法在世间的流布
佛法的立教之本在觉悟,此即证法。从宗出教,则为世间流布的教法。那么,佛教教法在世间传播的现状又如何呢?现在全世界70亿人口中,宗教徒占86%以上,只有14%不到的人口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宗教徒中,基督教占了20亿,占33%;伊斯兰教徒14亿,占22%;佛教徒不到4亿,仅占6%。这就是佛法流布的现状,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状。面对当今世界的宗教版图,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佛教传播,真的是任重道远。
在三大世界宗教中最先创立的佛教,为何在当今宗教版图中处于弱势地位?佛教为何会在它的发源地印度衰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佛教观察》第六期卷首语上,我曾引用台湾学者郑振煌《兴盛即灭亡?——从印度佛教的灭亡看台湾佛教的兴盛》[4] 一文,他提到佛法在印度灭亡的六大原因,这里不展开。二十年代在南京创办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在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信中就提到,佛法之所以晦暗不明,来自于两大障碍:“一晦于望风下拜之佛徒,有精理而不研,妄自蹈于一般迷信之臼;二晦于迷信科哲之学者,有精理而不研,妄自屏之门墙之外。”[5]
要跨越这两大障碍,首先要给佛法正名。好多佛教徒讲话没有底气,说佛教不是唯心主义。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佛教的唯心主义特质。又说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我们应该说佛教是一个特殊的宗教,是追求智慧追求觉悟的宗教。佛教有两个特点:基于理性而超越理性,立足人间而超越人间。佛教是讲理性、讲智慧的,但同时又超越理性。为什么呢?佛教把智慧分成三个层次:闻慧、思慧与修慧。闻慧与思慧,是基于理性层面的;修慧,则超越理性的分别局限,进入无分别之实相。但超越理性不等于否认理性,到修慧层面并没有否定闻慧与思慧,而是将理性层面的一切认识成果,统统包含在修慧之中。以往对佛法作蒙昧主义、反智主义的误导,对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误解,是佛法在历史传播中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佛教的第二个特点是立足人间而超越人间,既要有量的广度,也要有质的高度。这就是二十多年前我们为什么强调“人间化”与“化人间”两者不可偏废。“化人间”是体,“人间化”是用。我们立足人间,强调佛教的入世性质,从量上扩大教法的弘传范围;但更要从质上强调佛教超越人间的出世性质,要高扬佛法智慧与慈悲的核心价值,通过改造人心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欧阳渐在《今日之佛法研究》中提出,既然佛法真理来自于空有不二的“寂静圆明之境”,这个所证之境必须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达到,不是世俗智慧所能涵盖,于是在佛法研究上就发生两种困难:第一、“苦无出世现量”,研究者尚未达到出世的证量;第二、“苦世智不足范围”,世俗智慧没有办法涵盖全体佛法。[6] 好多人为此两种困境所限,作出错误的选择,既然佛法超越文字,唯有修慧才能把握,那就不用读经了。
对此,我们有必要阐明证法与教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说佛所证悟到的真理是一个圆球整体的话,那么我们在比量层面,不得不作界定和分别,使理性认识得以进行。比如把圆球纵向地切割为二,这是在认识论层面分为心与物、主与客、能与所。或者把圆球横向地切割为二,这是在价值论层面分为凡与圣、染与净、世间与涅槃。但是,如果把这种认识方法及认识结果绝对化,那就是“虚妄分别”,即妄执主客凡圣的二元对立,从而背离了实相。学佛就是要从有分别识,上升到消除这种割裂的无分别智。
面对这两种困境,欧阳渐提出必须假借二种方法。第一、“假圣言量为比量。此虽非现量,而是现量等流,可以因藉。此为假借他人。”以佛教的认识论和真理论来看,只有超越比量的现量证觉,才是绝对圆满的真理。但我们凡夫现在都没有觉悟,在没有达到证量之前,不能以凡滥圣,妄推圣境,倒果为因。所以,要继承已经觉悟的佛菩萨经论所示原理,作为不言自明的公理,借助圣言量为比量,进行理性认识和逻辑推理。第二、“信有无漏本种,久远为期。以是发心最应注意。此为假借他日。”[7] 信,不是盲目迷信,而是树立自己一定能够觉悟的信心。在情感和意志的层面上,要发起历劫修行、尽未来际的菩萨大悲心。此即佛教信仰的基石,即坚信有一究竟的目标毕竟可以达到。所以欧阳渐又说道:“内学者,应生心动念皆挟一全法界而来,大悲由此起,大智从此生。”[8]
三、穷则变:佛教的围墙困境
宗教的活力在于传播,但从世界宗教分布图上可见,佛教在世界上的传播,远远低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在世界宗教版图上的软肋是什么呢?判断宗教,有信仰素质、组织规模和文化品位三大指标。其实,文化品位最高的是佛法,知识分子之所以接受佛法,在于它强调理性,强调智慧,强调自由的思考。佛教的信仰素质有待提高。佛教的软肋是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使得佛法在当今世界的传播非常狭隘。所以,一定要把佛法真正建立在社会大众的基础上。
关于围墙困境,我在《佛教的围墙困境及进入主流社会的路径》[9] 一文重点分析了三个原因:一是政治上的权力寻租,二是经济上的资本逐利,三是意识形态上的歧视,这里不细谈。有张法门寺外民众搭梯翻墙的照片很说明问题,这些老太太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翻墙进庙,因为一百多块钱的门票把她们挡在门外。
穷则思变,要冲破佛教的围墙困境,我在上文及《痛与通——“生活禅”冲破佛教发展瓶颈的进路》等文章中提出要疏通六大关系,现在对第六种关系作了修改,列举如下:1、政教关系与佛教的主体性;2、学术与信仰的划界与合作;3、继承传统与适应现代社会;4、在家与出家和合的教团建设;5、大众佛教与精英佛教的三根普被;6、宗教对话与中外佛教的沟通。如此,我们才能打破围墙困境。
四、变则通:佛教网络之用
穷则思变,变才能达到畅通。幸亏我们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是互联网时代,使原来关山远隔的障碍在因陀罗网境界中得以打通。1999年2月初,中国佛教信息网会议之后,我向赵朴初居士汇报会议情况,曾提出发起一个“万元藏经楼”运动,只要花一万元购置一台电脑和打印机,从网上下载免费的电子大藏经,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就都有一座藏经楼。现在只需要一千元就够了,买个手机,下载一个大众阅藏的APP,人手一座藏经楼。这是什么概念?从此以后,藏经再也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人人可以直接跟佛对话。
1996年8月,我在柏林禅寺“第四届生活禅夏令营”授课时,明海法师送我《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的拓片影印件。后来据此写成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神圣化与世俗化——以〈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为例》[10] ,在第十届夏令营上演讲,每个营员人手一本。文中讲到,义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种组织架构。在古代,义邑主要是为了盖庙塑像而结成的佛教组织。今天,上升到网络义邑的层面,这将极大地改善佛教组织化和社会化状态。
2004年,我与浙江科技情报所刘京民(网名Linden)先生合写一篇文章《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 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以中文佛教网站及学术资源为例》[11] 。佛教网络建设十多年后,在佛学资源与交流平台方面,至少有九大成果:1、佛教藏经的电子化;2、形成一套完备的学术资料库;3、图书和期刊电子化;4、辞典百科等工具书全部上网;5、形成了图书编目和论文检索,大大便利学术研究;6、多媒体教学和应用;7、佛教交流平台;8、佛教新闻;9、电子文本技术的共享。
上述九大成果,现在有了更大的进展,这里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经典资料做到了数码化,大大缓解了佛学资料匮乏的困境,为虚拟学堂和未来网络大学的建立奠定了资料基础。第二、实体性地改变了佛教的体质,线下与线上互动,善知识经济与因陀罗网相互增上,网络义邑开始实现。第三、在技术、版权等瓶颈上也有了重大突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进展,人手一座网上的道场,即时沟通了世界上各色人等。在版权的保护与共享,以及查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也比十多年前有了更大的进步。
五、通则久:网络佛教之体
我们的目标是“通则久”,网络佛教的时代到来了。从原来的窒碍走向畅通的过程,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量的广度得以拓展,质的高度得以提升。网络佛教时代,要高扬佛教的核心价值,改变目前的边缘化状态。佛教如果要进入主流社会,需要摄化精英人群,来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社会对佛教的认知,真正发挥佛教化世导俗的社会功能。
为此,我先以“苹果论”的理论模型来说明。苹果有三大层圈,内在的是信仰核心圈,即佛教的神圣体验和宗教意识,体现为佛法僧三宝和戒定慧三学;外面是社会层圈,相当于苹果肉;最外延是文化层圈,相当于苹果皮。社会和文化层圈是共世间法,信仰核心是不共世间法,这是佛教存在于世上的根本依据。信仰核心不能变,共世间法的外延可以变,这就是不变随缘而随缘不变。佛教的常态应该是从外延向核心凝聚,即社会精英不断走入佛门,成为佛教事业的骨干;而变态则是从核心流向边缘,即淡化佛教的神圣性和主体性,佛教思想和活动日益世俗化,造成佛教人才流失。
苹果理论是站在佛教角度讲的,以信仰为核心,在佛教界当然可以成立。但在当今中国社会,要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度,需要有一个最大公约数即“和”(多元共生,和而不同)。为此,我们提出“三王主义”的理论架构,外圆必须内方。外圆,是社会各界对和谐的共同追求,不管是政界、学界,还是教界,达到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内方,指政治、宗教、学术三极,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内在框架。在几何上,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架构,要得到最大公约数,就要发挥三角形每一极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三道堤防,第一道是政治、法律,第二道是道德、文化、学术,第三道就是神圣的宗教。人王、素王、法王,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才能支撑起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
中国古代的社会关系,体现在儒家的五伦。有天地而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男女,这是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开端于夫妇,然后有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五伦中,君臣关系是最高的。但在印度不一样,如《善生经》以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分别对应着父子、师生、夫妻、亲友、主仆、僧俗六种关系。僧与俗,就是宗教与世俗、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印度居于最重要的上方。
但在中国,僧俗关系一向是非常模糊的。五伦与天地君亲师中,在中国经常表现出来的是政教合一、君师一体。孔孟游走于朝野之间,他们也出仕做官,但更多时间是在野,以士的身份延续道统,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上的圣人及亚圣。中国古代讲禅让和革命,革命,即革去统治者的天命。统治者讲天命靡常,唯有德者居之,还有着对形而上的天命及道统的敬畏。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把儒生定位在三王中的素王一极,自居弘传“圣人之言”的学统,诠释“天命”的道统,辅佐“大人”的政统。
秦汉以后,天命与大人,被世间帝王的血统所捆绑。学统中人,要么进入主旋律为政统进行辩护,要么就是处在庙堂之外清议,乃至隐逸于江湖。道统、政统、学统这三统中,一极独大的是政统。儒教虽成为国教,但形而上的追求困厄在尘世的政统之中,这就为汉末佛教进入中国腾出了精神空间。当今中国的宗教问题,实可从三畏、三统、三王的格局中得到破解。
六、士的使命:弘道之人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引五台山明玉和尚的话,把佛法分为“愚夫妇所信”与“士大夫所学”两大类:
“抑尝闻五台僧明玉之言曰:辟佛之说,宋儒深而昌黎浅,宋儒精而昌黎粗,然而披缁之徒,畏昌黎不畏宋儒,衔昌黎不衔宋儒也。盖昌黎所辟,檀施供养之佛也,为愚夫妇言之也;宋儒所辟,明心见性之佛也,为士大夫言之也。”
佛教在中国的政教关系上,至少有过四次大规模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以及儒生攻击佛教的“辟佛”之说。“辟佛”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显性的以韩愈为代表,韩昌黎在《谏迎佛骨表》和《原道》中,提出著名的“三光”政策,即火其书(焚毁佛经),庐其居(改寺庙为民居),人其人(让僧人还俗)。所以,一般佛教徒衔恨的就是韩昌黎。隐性的是宋儒,理学家明着反对佛教,暗中剽窃佛教本体论和心性论层面的精华,提升自身的层次,然后把佛教边缘化。为什么一般佛教徒只看到显性的韩愈之危害,而没有看到隐性的宋儒之危害呢?按明玉和尚的说法,愚夫愚妇佛教仅仅停留在盖庙造像等事相上,而士大夫佛教则是明心见性之佛教。
从当前社会和文化各界对佛教的需求来看,人间佛教的弘化使命和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佛教修行人”及“佛教经营人”,而是面对广大平信徒、佛学爱好者和非佛教信徒,培养造就能转变世道人心的“佛教文化人”。这就是六祖惠能所说的“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不能成为愚昧的宗教。质的高度要得到提升,使精英人士向核心凝聚。量的广度要得以扩展,佛教的精华要从核心,向社会、文化层圈传播推广,让只占世界宗教徒6%的比例能再增加几个百分点。
借用现在“供给侧改革”的时髦话语,佛教要供给社会大众的,一定是具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核心是什么?原始佛教的三十七道品,可凝聚为戒定慧三学。大乘六度把三学包含在内,所增加的布施、忍辱、精进三项,都是面向社会的修行项目,这都可以凝聚为广义的戒学。进一步凝聚的话,就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福与慧、慈悲与智慧,即二十多年前净慧老和尚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的两大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就是我们可以供给社会的佛教核心价值。再以《续高僧传》中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来看,从十个方面表彰为佛教、为众生作出杰出贡献者,永载史册。所以,我们就以上述最核心的内容,一步步进行佛教供给侧的改革。供给社会大众的应该是智慧和慈悲的核心价值,而不是输送愚昧、输送迷信。
结语
以上所述,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从佛教网络到网络佛教。因陀罗网搭建了尽虚空、遍法界的共业平台。善知识经济则为这个圆满具足、互相依存的平台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保障了佛教进入主流社会、摄化精英人群。网络佛教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这与佛教六和敬的组织原则和行事方式非常相应。互联网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特质,为信息的畅通,为事务的透明,为决策的民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条件,使佛教可以在体制上做出重大的变化。
正如太虚大师所说:“欲求真理,不能不依佛之教法,或古来大德之学理为研究时之根据。”[12] 我们以证法作为佛法真理的根源和终极归宿,排除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的迷信,唯真理是从。在知识昌明、网络发达的今天,要避免盲修瞎练和低俗歧路,不受宗教骗子所误导,必须以善知识为引导,以了义经论作为闻思智慧的教材。
2016年复旦禅学会年会将主题定为“网络阅藏与网络佛教”,是我们看到推动教法传播和义学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一、网络时代为全民阅读基本佛典提供了便利,藏经再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二、当前社会兴起对佛法的强烈需求,风起云涌的各类书院、沙龙、讲座、论坛和佛学国学课程,凝聚了研究人才。
未来佛教的发展不可限量,在大家努力的过程中,终极的理想就落实在我们脚下的每一步。欧阳渐以“证智无戏论,佛境菩萨行,此之所谓教”[13] ,作为学佛的总纲。并以百步穿杨,比喻佛境与菩萨行的统一:
“杨喻涅槃常,步喻生灭无常,所发之矢经历步步而注射直趋于杨。夫此注射直趋步步无常,却步步不落于无常,且步步迫近于常;以所穿之毕竟是常,即可谓能穿之步步是常。此一段义,应参《大般若经·二分·空性品》始明也。”[14]
欧阳渐百步穿杨之喻,恰可与明海法师为石巩寺奠基的法语相互发明:
“石巩横天际,马驹蹴踏奇。一支穿心箭,杀活总在伊。石巩古刹,义泉开基。马祖结庵,慧藏透机。一箭发处,除暗破迷。箭锋相拄,不差毫厘。矢为的发,心物相依。有的有矢,转急转迟。无的无矢,箭箭不虚。胸中有物,处处樊篱。胸中无物,心包太虚。”
石巩射箭公案给予我们的启迪是:箭虽然在途中,但它是射向目标的途中之箭,故射中目标就完成在百步穿杨的每一步过程中。走在菩提道上,要消除旅途中的乡愁,一定要把目标落实在脚下。此刻,想起二十多年前参加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有一段我讲课后对同学的题词:“头在肩上,路在脚下。”智慧从哪里来?唯有读经典。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在真理的大道上。
(本文是2016年2月28日作者在复旦禅学会年会上的演讲记录,经修订提交2016年7月5日“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研讨会”,正式发表于《法音》2016年第8期)
[1] 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第291页。
[2] 收入《指月者——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联书店,2015年1月。
[3] 太虚:《中国佛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4页。
[4] 《慧炬》第326、327期合刊。
[5] 《致章行严书》,收入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第308页。
[6] 《今日之佛法研究》,收入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第103页。
[7] 同上。
[8] 《谈内学研究》,收入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第106页。
[9] 《战略与管理》,2015年第9期。
[10] 刊登在《中国禅学》第一卷,中华书局,2002年8月。
[11] 2010年修改更新资料后,发表在《佛教观察》第九期上。
[12] 太虚:《佛学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页。
[13]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释教训第三?导引一》,收入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第147页。
[14] 《答熊子真书》,收入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第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