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佛教精神对当代人的滋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76 次 更新时间:2024-09-06 23:07

进入专题: 佛教精神  

王雷泉 (进入专栏)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物质层面或许到了赵本山小品中所说的“不差钱”,但在精神领域却出现严重的价值失范现象。在中国走向强盛的现代化道路中,佛教的作用日益凸现,已经成为朝野有识之士的共识。佛法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践的力量。佛法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也就是说,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

在佛教的教义总纲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苦谛是认识佛教的前提。所谓知苦,就是用一种批判而又冷静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审视我们社会的种种缺陷,并探索这种缺陷和苦难的原因,来自我们人类内心中的烦恼。烦恼的根源在于不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实相,扭曲了自我与世界的真实联系。烦恼障来自感性的欲望,所知障来自知识的局限,人们就是被这两种障碍遮蔽了对真理的认识。由于不了解如虚如幻的生命流转,将个体欲望无限放大,产生种种妄念。扭曲的思维把生动、流变的世界僵化,用停滞、孤立的观点审视世界,产生种种颠倒梦想。

从大乘菩萨道的中道智慧来看,众生所处的欲界与佛菩萨所处的法界是相即不离的。佛世时代,印度社会对人生的目标定位有四层:欲、利、法、道。欲是生命的第一层需求,就是人的七情六欲、饮食男女。为了满足欲望,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对利益的追求也就成为人生的第二层目标。在追求利益的活动中,遂有人生的第三层目标——法,用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规范人们对利益的追逐。在欲、利、法之上,则有人生的第四层目标——道,这就是哲学和宗教。即便是想在欲界过上好日子,来世不堕入三恶道,在遂欲、求利之上,还有法和道的上位目标,规范和提升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境界。如果不遵守最上层的道,法将无法施展,利将无法获得,欲将无法满足。

按照佛教的说法,一切众生,皆以食为依。有四种维持我们生命的质料:段食,维持我们色身的基本饮食;触食,能引起我们快乐的感觉与情感;思食,推动生命活动的愿欲与意志;识食,是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不能停留在动物层面对物质的追求,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是要上升到更高的精神生活。

我曾经收到一个企业家学生在英国马克思墓前发来的短信,非常有意思:我们以前为了追求思丢掉了马克,最近三十年为了马克又丢掉了思。21世纪的中国,无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道的第一个层次,属于世俗社会的法律和道德;道更深层的本原,是超越凡俗的宗教精神。一个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宗教情操。这种超越性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超凡脱俗的气质。表现在社会上,就是要考虑长远、全面、整体的利益。

正如《坛经》指出的:“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佛是根据众生的需要而讲说众多法门,特别强调“对机说法”,而有“四悉檀”之设置。悉檀,意指成就众生的方法。若众生希望过人间好生活这些世俗需求,佛所说的是随顺众生欲乐的“世界悉檀”。先行世间之善,然后层层向上,而有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最后达到最高真理——第一义悉檀。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代中国,佛教思想有着巨大的对治作用。佛教包摄信仰、社会、文化三层环圈,要真正落实人间佛教的宗旨,就必须进入主流社会,获得自己的话语权,以提升社会对佛教智慧的认知,发挥佛教思想化世导俗的社会功能。从当前社会和文化各界对佛教的需求来看,人间佛教的弘化使命和目标,就是面对广大平信徒、佛学爱好者和非佛教信徒,培养造就能转变世道人心的“佛教文化人”。

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基础,就是佛佛相同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生命的痛苦或快乐,世间的污秽或清净,都取决于生命主体道德价值上的善或者恶。四句话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第三句“自净其意”。主体精神在道德上的净化,就成为佛教个人修行和社会变革的实践枢纽。

佛家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使人在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有所顾忌,以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果报应涉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就人类社会来讲,业报就是法律、道德及公众舆论共同形成的合力。只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智慧之路,惩恶扬善的业报审判才能越来越明显,社会才能越来越祥和。佛教哲学的两大支柱为“缘起论”和“业力论”,这两者都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及发展运动的解释。缘起论是对业力轮转的哲学慧解,而业力论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这一套人生观准则,又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之上。换言之,这两者在理论上是“空有不二”,在实践上是“悲智双运”,而在方法上则生发出佛教的中道智慧。

智慧与慈悲的两轮,需要用一根车轴连结起来,这就是我们每个众生之心。这个心的座标,向上纵轴的最高点是佛,这是我们生命的高度;横轴则连着我们与众生和环境,这是我们生命的广度。大乘菩萨的精神,就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的生命境界,净化社会,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

佛学大要,传统的说法分境行果三。若用现代语言,可用三句话作简单的概括:

一、缘起性空的哲学基础。这是境的内容,探讨生命与世界的真实。释迦牟尼悟道的境界,他毕生宣讲的思想,即缘起性空。这是佛学与任何哲学体系和宗教不一样的哲学基础,缘起论是佛教的不共法。

二、悲智双运的实践品格。这是行的内容,包括戒定慧修行及菩萨度众的社会实践。佛教不仅要说明这个世界,还要改造这个世界,转变我们的命运。怎么来改变我们的命运和世界?通过智慧和慈悲的实践。

三、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这是果的内容,佛教的宗教理想,解脱成佛的果位。并以佛教独特的方法论,把遥远的目标落实在当下的实践过程中,提升我们的生命境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在身心上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这是我对佛教在新世纪融入主流社会发展的概括。因特网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佛教传播的影响范围,亦改变着佛教自身的发展形态。知识与经济,这两种巨大的力量,只有在佛教精神的指引下,才能极大地推动人间净土的实现。总而言之,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要让有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社会人群掌握佛教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扬真正如理的佛法,从而形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刊于《佛教文化》2011年第1期)

进入 王雷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佛教精神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88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