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真理与自由:佛教的思想与方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48 次 更新时间:2021-07-16 13:03

进入专题: 佛学  

王雷泉 (进入专栏)  


本文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雷泉于2020年11月20日在“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的讲座。转自“复旦大学EMBA项目”公众号。


有人说,现在大学的校训里基本看不到“自由”了。其实,复旦有个民间版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管院的陆雄文院长提出要学生做“自由而有用”的人。复旦官方版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里,也隐含着自由的意思,这里有儒家的三达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就是君子养成的三大属性。

燕京大学校训说得很好: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句话来自《圣经》,清晰明了。我也用三句话九个字来概括佛教的教义:真实理、平常心、自由分。

观自在:通达真理,度生死苦

这里我先解释一下“观自在”。你们EMBA有个戈壁领导力课程叫“行戈壁,观自在”,现在不像当年玄奘法师那样孤僧独行,一群人坐着飞机、开着皮卡去戈壁滩。当年玄奘大师基本是一个人,他圆寂的时候,唐高宗给他写的悼词里有这么一句话:“沙漠孤行,仗心经而解厄;化缘告绝,依心经而入灭。”说明了玄奘法师悉心求法,跟《心经》有着密切的关联。

玄奘的大弟子窥基在《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中记载,玄奘法师在启程去印度之前,曾经到四川学习梵文,在那里遇到一位得病的法师。这个法师知道玄奘法师发愿西行取经,赞叹不已,传授给他一个经文,说如果你在路上碰到艰难险阻,诵这个经就可保往来西天平安,这个经就是《心经》。后来玄奘路上遇到困厄就持诵《心经》,平安到达中印度的那烂陀寺,正好遇见到那位病法师也在那里。原来这个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这件事是窥基亲自从师父那里听来,然后记下来的,不过这个只是孤证,聊备一说。“化缘告绝,依心经而入灭”,说的是玄奘即将圆寂的时候,是诵心经而圆寂,所以《心经》伴随了他的一生。

《心经》的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此指能观智慧的菩萨行者,祂所照见的宇宙人生实相,以“色受想行识”五蕴为代表,“蕴”是堆集的意思,五组基本概念,构成了我们的身心世界,这五组要素中,讲物质要素的只有一种,其余四个“受想行识”都是讲精神要素的,可见佛教重视的是心理现象、心灵的智慧。心灵的清静或者污染,造就了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和生命状况本身。“受”是当下的感受;“想”是把当下的感觉经验保存在记忆里,并且重新组装,所以“想”是记忆和想象;“行”决定我们行动的意志,就是推动做好事或者做坏事的动力。“识”就是意识,能够辨清是非的、分清主客的,能够统一我们人格的,并且把此生所有的行为信息带到来世的就叫做“识”。

观自在菩萨通常翻译成观世音菩萨,玄奘法师所处时代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神圣的宗教到了集权专制的中国,不得不适应中国特色,要避讳,所以观世音就简化为观音菩萨了,玄奘法师干脆把祂译成观自在菩萨。观自在的“观”有两层含义:

第一,观照的“观”,无分别智慧状态观照般若的“观”;

第二,观行,解行并重,知行合一。

所以般若不仅仅是理论,它更是实践。

按照观照和观行两层法义,观自在菩萨展开悲智双运的菩萨道修行,在智慧的观照下,彻底消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心灵得到了完全的自由,没有任何的障碍和束缚,把所有以往所执着的一些现象,以及概述那些现象的概念法相统统消归于空性中,然后再依体起用,善于运用世间各种各样的法相而无不自在。

烦恼障和所知障,障碍了我们对真理的认知,让我们看不清世界的实相。世界本来是简单的,因为我们太纠结,所以把简单的真理搞得纠缠不清,就产生了障碍。来自于我们情感、欲望所导致的障碍,叫烦恼障;认知中的偏见就是所知障。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认识当中还会产生错误,而且即便你认识的道理是对的,过分的执着、矫枉过正也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这些局限、偏见、错误导致我们偏离了真相。

人的精神污染来自于哪里?要么来自于贪婪,要么来自于偏见,学佛就要从贪婪和偏见中、从烦恼障和所知障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所以观自在就是消除一切烦恼才能得到智慧,这是从智慧门的解释。

东晋时期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里,则是从慈悲门谈到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层面。观音菩萨从悲心中观照世界的众生,听到众生各种各样的求救之声,“普门示现”来救度众生。普门就是普遍开启方便法门。菩萨用最高的中道实相道理,能够示现各种各样的法门,同时示现各种各样的身相,救度有缘众生。所以你救度的对象是国王大臣,他就显现为政治家的形象;如果你救度的是工商业从业者,那么就会显现为商学院的教授。这是从慈悲门的解释。

《心经》侧重谈智慧门,但是观自在菩萨把悟到的真理,再与舍利子等佛弟子分享,这又是慈悲门,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来成就成佛的伟业。

以观自在为引子,佛教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归纳为九个字:真实理、平常心、自由分。自在,是自由的状态。怎么获得自由呢?要掌握真理,不仅在理论上要掌握,还要在实践中践行。掌握并践行真理,才能真正得到身心的自由。根据自由的根基和实践途径,用三个字概括佛教的教义结构:境、行、果。

境,就是跟心相对应的认识对象,包含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万事万物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缘起性空是佛教的哲学基础,这就是佛所悟所说的真理。

行,以平常心去认识真理、践行真理,高扬菩萨道的两大核心价值智慧与慈悲,即悲智双运的实践品格。

果,获得相应的身心自由状态,达到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菩萨之行:生命的意义在真理的实践中

刚才讲菩萨有52个阶梯,第一个是十信位,首先要发心,树立坚定学佛的信念。菩萨所发初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发心成就佛的觉悟。佛的本义是觉悟,凡夫处于痴迷的不觉状态,故学佛是为了觉悟。什么叫正觉呢?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哲学体系都是号称要追求觉悟、追求把握真理。佛教讲只有佛教所追求的真理、所达到的觉悟,才是“正觉”,这就与一切外道的“邪觉”区别开来。等正觉,就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大乘菩萨不仅要自己觉悟,还要众生都跟自己一样获得平等的觉悟,这就与追求个体觉悟的小乘“偏觉”区别开来。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跟菩萨的区别,菩萨在没有达到最高妙觉位时,对真理的把握还是有欠缺的,相当于初七、初八、十三、十四的月亮,所以叫做“缺觉”,而佛是圆满的觉悟,所以叫无上正等正觉。

当开始发心走菩萨的道路,以成佛作为终极目标时,佛经讲初发心即等正觉。那就是说,当发心要走成佛之路的时候,你已经在终极理体上跟佛一致了。但理上的一致,要靠事上的践履来实现。发心是始,得等正觉是终;不忘初心,方得终始。佛教是以终为始,以终极目标作为我们的起点,贯穿在菩萨道的过程之中。菩萨的初心是发心成佛,要贯彻终始;菩萨的使命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菩萨的实践是在悲智双运中砥砺前行。

从此岸驶向彼岸的航船需要罗盘,那么般若智慧就是把握方向的罗盘,指导我们走向涅槃的彼岸。般若是超越了一切世俗智慧的、包含了世间和出世间圆融无碍的大智慧,般若是行动上的智慧。

般若智慧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文字般若,用世间共许的语言文字推广传播的佛教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已经很了不起,所以有人讲,自从一读佛经后,不读人间糟粕书。

光靠文字般若是达不到对终极真理完全把握的,把握终极真理的智慧叫实相般若,实相就是最究竟、最全面的真理。这就不仅仅是靠语言文字能够掌握了,而是要观照般若,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行深”指的就是观照。在观照般若无分别智慧的照察下,我们才能完整地、全面地把握宇宙人生的实相。

在诸行无常的生灭世间,我们要追求寂灭为乐的出世理想,达到涅槃的宗教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在于对真理的把握和践行,那就是以般若为导的菩萨道六度万行。在一切学佛的方法里,最最重要的是般若智慧。

般若就是离苦得乐的超越智慧。按照玄奘法师弟子窥基的说法,实相般若就是真理,观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就是由听闻真实的教义,进而思择修行上升到真实的智慧,由真慧而证得终极的真理。波罗蜜多,就是达到究竟圆满的终极境界。证得终极真理,我们的生命就得到自在,摆脱了轮回的控制。所以还灭缘起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智慧来转变无明状态,达到究竟涅槃。流转缘起揭示了现实世界生灭无常的因果关系,解决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还灭缘起则阐明解脱轮回达到理想境界的途径,解决了我们到哪里去的问题。

佛教的缘起论,不仅揭示了每一个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流转的轨迹,更揭示了走向还灭解脱的规律。佛教的缘起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跟其他众生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核,即共业和别业的辩证关系,个体活动和所造后果的别业,和群体生命的共业相依相成,构成了当下生活世界的共业体。佛教的慈悲观念,不仅仅是爱的情感的放大,也来自于深观缘起的理性抉择。

佛教将道德上的价值论引入世界起源论,认为世间的清净污秽悉依有情的共业所成,生活世界的走向是继续这五浊恶世,还是建成清净的净土,都取决于众生自己。佛教思想对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贡献,提供了智慧和慈悲的核心内涵,从愚痴走向智慧,走向人间净土的理想境界。

了解世界缘起性空的真理,光知道放下还不够,还要拿得起。不能只停留在追求个人的解脱,大乘菩萨的精神,是要在度尽一切众生的菩萨道实践中最终解放自己。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度众生而不被众生所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那就一定要掌握方法。真俗不二的方法论,把解脱成佛的理想目标,落实在当下的实践过程之中。这样,学佛成佛就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远大的目标,就落实在我们脚下的过程之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什么使命?上求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菩提;下化众生,要度尽一切众生方证菩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于是我们就永远在菩萨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但管耕耘,不计收获。不忘初心、方得终始,菩提道上每走一步,都在实现觉悟的目标,遥远的目标就落实在我们当下的行动之中。

自由之果:在滚滚红尘中砥砺前行

我们讲了真理之境,讲了菩萨之行,最后的结果,正如《心经》所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就是觉悟的智慧,般若也是智慧,两者区别在于“般若”是因上的智慧,是行动中的智慧,而“菩提”是果上的智慧。修得多少般若,就证得多少层次的菩提,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体现在证得菩提的高下、深浅上,就有五菩提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心菩提,从生死此岸发心学佛,通过般若引导的大船达到解脱的彼岸。第二个阶段是伏心菩提,行驶在茫茫大海中,不断降伏患得患失的散乱心理。这两个阶段,都处在凡夫的层面。

经过发心菩提、伏心菩提,跨越大海的凡圣中际线,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明心菩提。明心见性,用什么去明?用般若智慧清除烦恼,生命就发生了质的转变,从凡夫转变到圣位。提高思想觉悟,是不断清除精神污染的过程。如果说明心菩提的觉悟,相当于初七初八的月亮;那么第四个阶段出到菩提,则相当于十三十四的月亮。继续前进,“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不断前进中的智慧,不断地积累,到最后连“我在行菩萨道”这个想法都把它消除,做好事不写雷锋日记,以心无所得故,心无罣碍,扫除一切烦恼障碍,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达到了第五个阶段究竟涅槃。

什么叫“自由分”?分,有名分、分际之义,更有因由之义。证得彻底自由的生命是法身,由五大因素构成,叫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自由不是凭空产生的,自由来自于戒、定、慧的修行,来自于对真理的把握和实现。所以,自由就在认识真理和践行真理的过程之中。自由就存在于牢记使命的菩萨道实践中,我们不断在纵向的上求菩提,横向的下化众生、净佛国土的菩萨道实践中,成就自己,服务大众。于是,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家舍,是我们精神的归宿究竟涅槃;途中,是我们行菩萨道的过程。不忘初心,方得终始,遥远的目标就在我们当下的菩萨道过程之中。

“真实理、平常心、自由分”,这三句话,从南泉普愿禅师的三句名言提练而成:“所以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始得自由分”。以平常心践行真理的过程,就是获得自由的过程。大乘真俗二谛论的方法,为菩萨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直向那边会了”,即达到终极真理,“却来这里行履”,则开拓了面向社会现实的道德实践。佛教的空性智慧,好比把电脑彻底格式化,然后不妨装上各种APP应用软件,把所有病毒扫荡掉以后,世上的一切事业都是行菩萨道。建立在空性系统上,世上的衣食住行,各种语言文字、音声形象等等,统统可以用来做佛事。在般若智慧引导下,职场就不再变成战场,它成了我们修道的道场。

活在当下,不再是苟且,当下就是诗和远方,把握真理,在生活世界中达到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有禅师概括为:“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长空就是永恒的真理,它就体现在当下的一朝风月中。净慧长老在湖北黄梅老祖寺天王殿所撰楹联,形象地概括了《心经》的精神:

“色即是空,无我无人无挂碍;空即是色,有山有水有楼台。”

大乘菩萨道,并不是让我们逃避这个世界。自由,就体现在滚滚红尘中砥砺前行。



进入 王雷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5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