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顺,男,1957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儒学与中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建构了“生活儒学”(Life Confucianism)思想体系、“中国正义论”(the Chinese Theory of Justice)理论体系,被列为“新世纪大陆新儒家”六家之一、“当代儒学理论创构”十家之一,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7年–2000年),师从冯友兰先生嫡传、当代著名哲学家蒙培元先生。曾任四川大学教授(2010年以前),台湾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现任山东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兼任韩国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儒家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在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史哲》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逾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易经古歌考释》(1995第1版、2014年修订本)、《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2002年版)、《走向生活儒学》(2017年版)、《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2006年版)、《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2006第1版、2017增补本)(英文版Love And Thought: The Philosophy of Life Confucianism,美国2019年版)、《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生活儒学”论集》(2009年版)、《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2009年版)、《生活儒学讲录》(2012年版)、《儒教问题研究》(2012年版)、《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阐释》(2013年版)(英文版Voice From The East: The Chinese Theory of Justice,英国2016年版)、《生活儒学:黄玉顺说儒》(2014年版)、《中国正义论的形成——周孔孟荀的制度伦理学传统》(2015年版)、《从“生活儒学”到“中国正义论”》(2017年版)、《时代与思想——儒学与哲学诸问题》(2017年版)、《生活儒学与现代性问题》(2019年版)、《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2019年版)等。另主编著作《追寻中国精神丛书》(2000年版)、《周易人生智慧丛书》(2001年版)、《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哲学——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发展与影响研究》(2008年版)、《情与理:“情感儒学”与“新理学”研究——蒙培元先生70寿辰学术研讨集》(2008年版)、《儒学中的情感与理性——蒙培元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会》(2008年版)、《庚寅“儒教”问题争鸣录》(2011年版)、《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2016年版)、《人是情感的存在——蒙培元先生80寿辰学术研讨集》(2018年版)、《“情感儒学”研究——蒙培元先生八十寿辰全国学术研讨会实录》(2018年版)等。
黄玉顺
黄玉顺,男,1957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儒学与中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建构了“生活儒学”(Life Confucianism)思想体系、“中国正义论”(the Chinese Theory of Justice)理论体系,被列为“新世纪大陆新儒家”六家之一、“当代儒学理论创构”十家之一,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7年–2000年),师从冯友兰先生嫡传、当代著名哲学家蒙培元先生。曾任四川大学教授(2010年以前),台湾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现任山东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兼任韩国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儒家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在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史哲》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逾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易经古歌考释》(1995第1版、2014年修订本)、《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2002年版)、《走向生活儒学》(2017年版)、《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2006年版)、《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2006第1版、2017增补本)(英文版Love And Thought: The Philosophy of Life Confucianism,美国2019年版)、《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生活儒学”论集》(2009年版)、《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2009年版)、《生活儒学讲录》(2012年版)、《儒教问题研究》(2012年版)、《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阐释》(2013年版)(英文版Voice From The East: The Chinese Theory of Justice,英国2016年版)、《生活儒学:黄玉顺说儒》(2014年版)、《中国正义论的形成——周孔孟荀的制度伦理学传统》(2015年版)、《从“生活儒学”到“中国正义论”》(2017年版)、《时代与思想——儒学与哲学诸问题》(2017年版)、《生活儒学与现代性问题》(2019年版)、《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2019年版)等。另主编著作《追寻中国精神丛书》(2000年版)、《周易人生智慧丛书》(2001年版)、《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哲学——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发展与影响研究》(2008年版)、《情与理:“情感儒学”与“新理学”研究——蒙培元先生70寿辰学术研讨集》(2008年版)、《儒学中的情感与理性——蒙培元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会》(2008年版)、《庚寅“儒教”问题争鸣录》(2011年版)、《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2016年版)、《人是情感的存在——蒙培元先生80寿辰学术研讨集》(2018年版)、《“情感儒学”研究——蒙培元先生八十寿辰全国学术研讨会实录》(2018年版)等。
论文
- 仁爱正义论:情感正义论的儒家版本——儒家情感伦理学再讨论
- 论“新礼教”及其“情理儒学”哲学基础
- 汉字“生”“活”“存”“在”本义的存在论意义——存在论的“汉语哲学”诠释
- 生活现象学——生活儒学的现象学之维
- 穆姜:易学第一女哲
- “生活即教育”:生活儒学的教育现象学——儒家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化问题
- 儒家应当“保守”什么?——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异同
- 从“新儒家哲学”看 “新文科建设”与“西学”资源问题
- 邓曼 中国第一女哲
- “太极”观念的当代哲学省思——《周敦颐太极图讲记》读后
- 论儒学的“进步”与“自由”观念
- 当代儒学情感转向的十大问题
- 诠释与超越——孔子的天命诠释学及其创世论意义
- 孟子经典诠释学思想探赜
- 情感儒学:中国哲学现代转化的一个范例——蒙培元哲学思想研究
- 《中庸》经典诠释学思想钩玄
- 儒家养生心法——以孟子心学为中心
- 意志自由与社会正义:孟子“可欲之谓善”命题阐释
- 从“生生何谓”到“生生何为”——《系辞传》“生生”的原初观念与当代转化
- 儒学“心性”概念的哲学本质及其当代转化
- 黄玉顺 :唯天为大 孔子“天教”略论
- 《汉志》——帝制儒学的一个典型文本
- “精神人文主义”平议
- 《易经古歌考释》绪论
- 生活儒学:只有爱能拯救我们
- 《易经》“天”“帝”超越意义的诠释
- 儒法分野:孔子的管仲批判
- 论自由与正义——孔子自由观及其正义论基础
- 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诗经》美学思想研究
- 孔子经典诠释学思想发微
- 由善而美: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汉字“美”的字源学考察
-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问题的 儒家正义论思考
- 情本易学——《周易》的“情感儒学”诠释
- 本体与超越:生活儒学的本体论问题
- 郭萍 “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
- 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 ——兼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问题
- 论社会契约与社会正义 ——荀子“约定俗成”思想诠释
- 儒家文明发展的时代问题
- “事天”还是“僭天”——儒家超越观念的两种范式
- 人是什么?——孔子面对“攸关技术”的回答
- “超验”还是“超凡” ——儒家超越观念省思
- 《周易》与现象学对于哲学重建的意义
- 不辨古今,何以为家? ——家庭形态变迁的儒学解释
- 义不谋利:作为最高政治伦理——董仲舒与儒家“义利之辨”的正本清源
- 天吏:孟子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
- 何谓“哲学”?——论生活儒学与哲学的关系
- 郭萍 宋儒“立极”与“立身”的开新面向
- 论“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儒家“正义”概念辨析
- 如何获得新生? ——再论“前主体性”概念
- 孟荀整合与中国社会现代化问题
- “离经”未必“叛道”——儒家“经典诠释”略说
- 生活儒学的观念·附论二
- 天志:墨家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墨子思想的系统还原
- 黄玉顺 任剑涛:儒学反思:儒家·权力·超越
- “情感超越”对“内在超越”的超越
- 董仲舒思想系统的结构性还原
- 儒学实践的理性反思
- “情感超越”对“内在超越”的超越——论情感儒学的超越观念
- 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周易》与现象学的启示
- 董仲舒思想系统的结构性还原——《天人三策》的政治哲学解读
- 生活儒学的内在转向:神圣外在超越的重建
- 周公的神圣超越世界及其权力话语
- 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的两个教条——关于人本主义的反思
- “国权”与“人权”之纽结
- 国人亟需“文化反省” ——论“文化”及“文化儒学”
- 儒家哲学发展的方向
- 阳明心学与儒学现代化问题
- 前主体性诠释:主体性诠释的解构
- 互害之病的儒学疗救
- 梁漱溟先生的全盘西化论
- 儒学之当前态势与未来瞩望
- 中国哲学怎样“开新”
- 未能成己,焉能成人?——论儒家文明的自新与全球文明的共建
- 中国哲学怎样“开新” ——评“据本开新”方法论
- 回望“生活儒学”
- “直”与“法”:情感与正义
- “贤能政治”将走向何方?
- 中国哲学的“现象”观念
- 论阳明心学与现代价值体系
- 论“儒家启蒙主义”
- 大陆新儒家政治哲学的现状与前景
- 儒家“道德个人主义”是否可能?
- 亚洲和平繁荣之道:生活儒学价值共享
- 儒家文化复兴需彰显个体价值
- 论“生活儒学”与“生活的儒学”
- 论儒学的现代性
- 论“大陆新儒家”——回应李明辉先生
- 论《周易》的“易理”与“数理”
- “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
- 孔子怎样解构道德
- 国民政治儒学
- 比较:作为存在——关于“中西比较”的反思
- 世界儒学——世界文化新秩序建构中的儒学自我变革
- 儒学的“社会”观念——荀子“群学”的解读
- 儒学的“社会”观念
- 形而上学的黎明——生活儒学视域下的“变易本体论”建构
-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论儒学与人权
- 论“重写儒学史”——与“儒学现代化版本”问题
- 养气:良知与正义感的培养
- 制度文明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孔子的“诸夏无君”论
- “时间”观念何以可能——从“无间性”到“有间性”
- 前主体性对话:对话与人的解放问题
- 儒家的情感观念
- 生活儒学与中国正义论——从我研究儒学说起
- “儒藏”三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30华诞感言
-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
- 情感与存在及正义问题——生活儒学及中国正义论的情感观念
- “角色”意识:《易传》之“定位”观念与正义问题
- 作为基础伦理学的正义论——罗尔斯正义论批判
- 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传”
- “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项目情况介绍
- 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进”——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
- “全球伦理”何以可能?
- 生活儒学关键词语之诠释与翻译
- 中国学术从“经学”到“国学”的时代转型
- 中国正义论的重建——生活儒学的制度伦理学思考
- “周礼”现代价值究竟何在——《周礼》社会正义观念诠释
- 追溯哲学的源头活水——“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再讨论
- 儒家自有教法 不宜效法宗教
- 仁爱以制礼,正义以变法:从《商君书》看法家的儒家思想渊源及其变异
- 中国正义论纲要
- 孟子正义论
- 生活儒学:关于“实践”的一种“理论”
- 符号的诞生——中国哲学视域中的符号现象学问题
- 思想及其历史的生活渊源——论“思想史”及其“对象”问题
- 儒学与中国之命运——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 中国“大一统”的“三时一贯”论
- 儒教论纲:儒家之仁爱、信仰、教化及宗教观念
- 大汉帝国的正义观念及其现代启示——《白虎通义》之“义”的诠释
- 当代儒学“生活论转向”的先声——梁漱溟的“生活”观念
- 儒学的当代复兴的思想视域问题——“儒学三期”新论
- 存在·情感·境界——对蒙培元思想的解读
- “儒学”与“仁学”及“生活儒学”问题
- “刑”与“直”:礼法与情感——孔子究竟如何看待“证父攘羊”?
- 现代新儒学研究中的思想视域问题
- 论“观物”与“观无”——儒学与现象学的一种融通
- 生活与爱——生活儒学简论
- 关于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 “中国哲学”能成立吗?
- 语言的牢笼——西方哲学根本传统的一种阐明
- 《周易》及其哲学——《周易人生智慧》丛书“主编闲话”
- 夸父精神与女娲精神——中国文化精神与美学精神的神话象征
- “实事求是”命题的存在论意义——依据马克思“实践主义”哲学的思考
- 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 中国传统的自由精神——简论儒道释的自由观
- 论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性质
- 儒家良知论——阳明心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
- 为科学奠基——中国古代科学的现象学考察
- 自然何以具有价值?——在儒家语境中的解释
- 肖娅曼 华夏民族“是非”价值观念是何以可能的?
- 儒家心学的奠基问题
-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
- 现代中国“哲学”的困窘:西方强势话语阴影之下的“文化纠缠”
- 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
-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
- 中西自然价值观念比较
- 绝地天通:从生活感悟到形上建构
- 从认识论到意志论——西方近代哲学简论
- 拒斥“形而下学”——论哲学及其与科学的关系
- 儒学的德性价值论
- 《易经》古歌的发现和开掘
- “自由”的歧路——“五四”自由主义的两大脱离
- 儒学的生存论视域——从蒙培元先生《情感与理性》说起
- “中西比较哲学”之我见
时评
随笔
演讲
- 何谓“当代儒学”
- 中国哲学的情感进路——从李泽厚“情本论”谈起
- 研究冯友兰新理学的意义
- 蒙培元“情感哲学”略谈
- 略谈“儒家契约论”建构
- 未能成己,焉能成人?——论儒家文明的自新与全球文明的共建
- 儒家应善待基督教
- 儒家自由主义对“新儒教”的批判
- 董仲舒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儒学与作为科学理论基础的知识论的重建
- 自由主义儒家何以可能
- 我们时代的问题与儒家的正义论
- 当今儒家的“创教”与“干政”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问题
- “生活儒学”讲座视频
-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
- 儒学复兴的两条路线及其超越——儒家当代主义的若干思考
- 论文本的理解与解释的生活渊源——孟子“论世知人”思想阐释
- 爱的观念:儒学的奠基性观念
- 谈谈“生活儒学”以及公民道德问题
- 从“西方哲学”到“生活儒学”——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