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元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吉林人,1960年10月出生,朝鲜族。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东亚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学、比较行政法。著有:《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韩国国会》、《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宪法学基础理论》、《感悟宪法精神》等。曾获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论1949年《共同纲领》实施机制
- 论“五四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韩大元 肖峻峰:我国宪法上 “人权条款” 的规范效力
- 我国宪法非公有制经济规范的变迁与内涵
- 八二宪法与“一国两制”香港实践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的宪法逻辑
- 韩大元 姜秉曦: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建构
- 韩大元 姜秉曦: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历史主义转向
- 论我国现行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
- 韩大元 陈佩彤 刘海林:许崇德基本法学术思想述评
- 韩大元 李样举:论宪法在我国审计制度建立完善中的作用
- 20世纪50年代“共同富裕”理念形成及其演变
- 坚持依法保障人权,健全人权法治保障机制
- 百年大变局之下的宪法学知识体系走向
- 《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建立
- 中国宪法学文献史研究:学术脉络、框架与方法论
- 韩大元 陈佩彤:论香港基本法序言中“繁荣和稳定”的规范内涵
-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人权话语及其变迁:1921-1927
- 中国近代以来宪法课程体系的演变
- 论《香港国安法》第2条“根本性条款”的规范内涵
- 论“一国两制”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
- 中国宪法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结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地位研究
- 进一步尊重和保障人权
- 后疫情时代 · 重塑社会正义
- 《宪法》第31条“特别行政区”一词由来及其规范内涵
- 香港基本法第22条的规范分析
- 正确认识《国歌条例》的立法目的与意义
- 韩大元 许瑞超: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宪法界限
- 论中国宪法上的国家安全与人权的关系
- 论香港基本法上“国家”的规范内涵
-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8条的形成过程及其规范含义
- 战争、和平与宪法共识
- 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宪法精神
- 尊重宪法要从读宪法文本开始
- 徐显明等: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法学教育
- 苏俄宪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当代意义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宪法学的学术贡献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宪法学的回应与贡献
- 从法律委员会到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体制与功能的转型
- 关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 韩大元 许瑞超:繁荣宪法学研究,推进宪法有效实施
- 论当代宪法解释程序的价值
- 《监察法(草案)》缺乏宪法依据
- 论《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 到底宪法大还是民法大?
- 韩大元 姜秉曦:宪法学:探讨中国命题 推动依宪治国
- 宪法与民法关系在中国的演变——一种学说史的梳理
- 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全面推进宪法实施
- 中国宪法学研究三十年(1985-2015)
- 比较宪法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 通过法治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战略
- 当代世界宪法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宪政
- 共识与希冀:中国宪法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 死刑立法的宪法界限
- 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论析
- 韩大元、黄明涛:论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任命权
- 外国宪法对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的影响
- 论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 论审判独立原则的宪法功能
- 中国宪法文本中“法治国家”规范的分析
- 韩大元 王贵松:中国宪法文本中“法律”的涵义
- 中国法学的“人大学派”
- 李样举 论宪法之下国家立法具体化功能的实现
- 韩大元 秦强:宪法文本中“合法”一词的规范分析
- 死刑冤错案的宪法控制 ——以十个死刑冤错案的分析为视角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地位研究
-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 论宪法权威
- 韩大元 于文豪: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
- 认真对待中国宪法文本
- 韩大元 李累:试论我国宪法对土地所有权的调整
- 宪法实施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
- 公务员宪法教育体制比较研究
- 韩大元 田伟:特殊历史年份 宪法学有哪些关注
- 论安乐死立法的宪法界限
- 由《物权法》的争论想到的若干宪法问题
- 论合宪性推定原则
- 比较宪法学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综合化
- 论宪法诉愿程序的价值
-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 论克隆人技术的宪法界限
- 论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
- 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体系
- 中国宪法学研究30年:历史脉络与学术自主性
- 韩大元 于文豪:论人体器官移植中的自我决定权与国家义务
- 关于提高立法质量的宪法学思考
- 中国宪法学说史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 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
- 地方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的合理界限
- 中国宪法学说史的概念与学术传统
- 论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权
- 论中国陪审制度的宪法基础
- 美浓部达吉立宪主义思想研究
- “城乡同票同权”的规范分析及影响
- 亚洲文化多样性与人权发展
- 基本权利概念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变
- 试论宪法社会学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 中央国家机关性质与农民报考公务员的平等权
- 中国司法制度的宪法构造
- 《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
- 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中国宪法学30年发展的反思
- 简论“权利救济程序穷尽”原则的功能与界限
- 变革中的亚洲社会与立宪主义价值
- 论宪法诉愿制度的基本功能
- 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
- 宪法学的智慧
- 韩大元 王晓滨:强化检察机关监督死刑复核程序的宪法学思考
- 韩大元 林鸿潮:对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宪法学思考
- 国家人权保护义务与国家人权机构的功能
- 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的规范分析
- 韩大元 杜强强:修宪提案权初论——对我国宪法第64条和美国宪法第5条的规范分析
时评
- 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展现国际影响力
- 《维护国安条例》补齐安全短板为香港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 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
- 实现香港国安法与本地法律的有机统一
- 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对香港法治发展必不可少
- 构建基于宪法的社会共识与知识谱系十分必要
- 凝聚人权共识 培育人权文化
- 香港回归25周年,如何看待成就、挑战与未来?
- 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
-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深化依法治国进程
- 提高宪法贯彻实施水平 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 论1954年宪法上的审判独立原则
- 维护宪法尊严 凝聚法治共识
- 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 食品安全权是健康中国的基石
- 宪法学:坚持本土意识 注重实践品格
- 维护宪法权威对当代中国的特殊意义
- 公职人员宣誓忠于宪法是第一位的
- 韩大元 孟凡壮:坚持中国问题意识解决实践中的宪法问题
- 韩大元、李万祥:宪法实施需要民众的信仰
- 设立国家宪法日 维护宪法权威
-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
- 确保人大选举依法有序开展
- 维护宪法权威,全面实施宪法
- 死刑冤案预防的法治路径
- 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 正名社会主义宪政(1):“摸着宪法过河”
- 宪政概念的宪法学说史意义
- 建构综合性的宪法学方法论体系
- 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
- 宪法学发展30年概览
- 宪法学为何关注生命权问题
- 法学教育的公益性及社会责任
- 建议将“保护人民”改为“保障人权”
- 略论社会主义宪政的正当性
- 社会管理创新要依靠法律
- 以法治理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 宪法的根本性透视
- 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路径
- 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迈出新步伐
- 宪法是什么?——宪法学教授六人谈
- 公私权冲突重在协调
随笔
演讲
- 忆刘春萍教授
- 我与何华辉先生的五重学缘
- 吕忠梅 生态文明入宪的本土资源、规范价值与意义
- 当代科技发展的宪法界限
- 通过宪法控制基因编辑等科技对人类尊严的威胁
- 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首先是对宪法美好明天的期待
- 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大力增强国家认同
- 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学院?
- 法律人心中的爱
- 30年来中国宪法学的发展与宪法学者的使命
- 你们留给法学院的美好记忆
- 做讲真话的法律人
-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 做讲真话的法律人——在人大法学院2014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 校友与缘分——在法学院2014届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做一个真实而充满想象力的法律人
-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高的政治哲学
- 宪法与社会共识:从宪法统治到宪法治理
- 在宪法解释学上寻求答案
- 做一名内心纯净的法律人
- 中国宪法学的专业精神与专业化
- 人大法律人的爱心与自信
- 法律人的诚信与宽容
-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宪法价值观的演变
- 宪政理论中的生命权问题
- 变革中的宪法理念与当代宪法学
- 当代宪法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