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元:做一个真实而充满想象力的法律人

——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62 次 更新时间:2013-09-19 22:41

进入专题: 法律人   开学典礼  

韩大元 (进入专栏)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每年的开学典礼我都满心期待,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你们,在这个美丽的金秋步入了大学殿堂,踏进了心中向往的人大法学院。首先,我代表法学院全体老师,向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成为人大法学院大家庭的一员!从今日起,“人大法律人”这个令人自豪而充满责任的称号将伴随着你们的一生。你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倾注了太多的爱,我向学生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前些日子,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消息,作者在批评中国大学教育缺乏创新时,引用了一个事例,而这个例子让我决定今年的致辞谈真实与想象力的问题。一个学习优异、对历史颇有研究的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就通读了《剑桥中国史》和《资治通鉴》,在参加耶鲁大学的招生面试时,因为他是住校生,面试官问他:“每天晚上睡觉前你和宿舍里的同学都聊些什么呢?” 他回答说:“我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这个正统专业的回答却让面试官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子,晚上睡觉前和宿舍里的其他男生聊的不是漂亮的女生就是足球,谁会有兴趣去听你的历史故事呢?他的成绩非常好,但这个回答让人觉得他缺乏想象力,缺乏真实感,或缺乏与人良好沟通的能力,一个不能和周围其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人,未来怎么可能率领大家作出成就呢?面试官最后决定不录取他。也许这位同学是表达了他的真实想法,但至少令人不解。我引用上述事例,只是希望你们能够真实地生活、真实地表达,始终保持着想象力。哪怕生活中充斥着不学术、不高雅的东西,也不要有虚假、做作的东西。

来到大学,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素质、价值观。而思维的塑造、能力的增强、素质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盖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虽然科技的进步与想象力关系密切,但我认为想象力并非理工科学生的专利,也并非科幻小说家的“特权”。而是每一个有进取心、求知欲、正义感的人都应具备的生活习惯,并使之发挥作用的一种能力。

在给人刻板印象的法学世界里,想象力的魔力和魅力也是无穷的。法学的世界让你在想象的海洋里翱翔,让你体验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领悟法学真谛的课堂里,你可以是总统,体验着如何为国家决策,因为你们未来都有可能成为曾经想象中的国家领导人。课堂里你可以担任法官,太多的经典案例,让你体验着如何写判决书。法官慎密的论证,让你感到作为法官的专业精神与责任。你们知道,薄熙来一案的审判长王旭光就是我们的校友,你们想象一下,如你担任此案的审判长该如何思考?你也体会到检察官职业,知道你所代表的国家是什么含义,它是为人权服务的吗?当你看到主张自己权利的当事人时,是否体会到其实你也在代表当事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律师的行业是充满挑战,更需要想象力的职业。何谓律师?定义很多,但我看来,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律师出场,受到尊重,赋予律师自由地想象的机会,他们是个体的,不是国家的,是站在民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捍卫着国家的理性与人性的尊严,在法律共同体中,律师基于“社会”的立场,更需要未来的期待与想象力。

法律人虽在现实世界中遇到太多的挫折,太多的苦恼,但想象力让你享受着超越现实的一种坚强的力量,来自民众的坚强与自信。当然,对法科毕业生有吸引力的公务员职业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那是什么样的想象力?早点提拔?衣锦还乡后看到老乡们的羡慕与赞扬吗?公务员职业也需要有想象力,但比起法律共同体展现想象力的空间相比,还是有限的。过早地感受权力与荣耀,过早地受到官场的气息会不知不觉中会戴上过分向往权力的光环?2006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认为,年轻人做公务员是严重浪费。他说,“我们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了!”当然,职业选择是自由,我并不反对法科学生当公务员,但聪明的你们多去当公务员,无法分享法律人拥有的想象力,担心“官场”的文化与习气过早地影响你们的真实与纯洁。我觉得,先从事法律职业,特别是先当律师,后从政,也许分享想象力的空间更大一点。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想象力”?依靠单纯的冥思苦想或灵光闪现都是无法获得的。想象不是空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依托于真实的生活,只有在真实中你才能感受想象的魅力。

要培养想象力,需要以宽容态度对待他人与社会。想象力源自真实生活,融入社会的生存才是社会人的生活。社会是靠规则维持的,大家彼此互信、互惠,也基于基本共识的认可。你以真诚的心态,融入生活时,才会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地美妙,才会感到亲切、温暖与尊重。

法学乃是宽容的哲学,法学的真谛就是以宽容的理念保障地球上的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保持个性。在法学的世界中宽容与惩罚并不绝对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惩罚也是维护宽容的目的。回到我们现实世界中,宽容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哲学,当你拥有宽容时,你分享的想象力空间更大,每天会过得充实。越是宽容,心胸越是开阔,心情越是舒畅。没有宽容心的人,每天脸上挂着令人难受的表情,总是觉得别人欠什么。这样的人无法分享今天,无法分享与同学和睦相处的快乐,或许也无法等来美丽的爱情。同样,也不要因社会个案的丑恶而抹杀世界中的一切美好。所以宽容自己,也宽容他人和社会,才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理解。我想告诉同学们,真实是我们具备与分享想象力的前提。只有珍爱生命与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在自己的生活、事业包括爱情上获得丰收。

要培养想象力,应坚守灵魂之真实。我们正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失去了太多的精神的财富,道德的力量,以及常识与社会共识。似乎我们在经济“日异月新”的今天,承受着精神的贫瘠。在名利诱惑面前,信仰与道德律有些“风雨飘摇”。社会存在污垢,而社会的污垢是每个个体的“不干净”导致的。如果每个人放弃对真实的灵魂的追求,放弃内心的原则,那么社会的底线也自然沦丧,不可能有未来生活的想象。法律人应该成为真实生活的代言人。对法律人来说,坚守真实与道德伦理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前几天我参加会议,有一位校长谈到法学教育要加强伦理教育时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法学院学生在某市法院实习时,曾接受当事人送的钱,实习结束回校后当事人来到学校,找到本人说:你没有帮忙,应该退钱,这位同学以赠与的概念说,你主动送的钱,属于赠与,所有权已经转移,不同意退钱。未来的“准法律人”开始学会破坏法律伦理,多么可怕!环顾现实生活,硫磺熏制的枸杞、加了三氯氰胺的牛奶、进入高校的死猪肉等事件,污染的不仅仅是食品安全,更是人们对健康的期待和构建之中的诚信社会。因欲望诱惑而灵魂虚弱,因个人灵魂虚弱而导致社会环境污浊,这一恶性循环需要通过个人内心的强大与纯净打破。我希望人大法学院的学生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操守、信仰、价值、道德之真实。坚持的力量是伟大的,而坚持法律人所应有的气质是艰难的。

要培养想象力,需要独立思考,养成批判精神。你在想象力中才有独立,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你们在四年的生活中,学习很多课程,参加期末考试、司法考试、注会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其实,我很同情你们,中国教育体制下的你们太辛苦了。能力与学习成绩有相关性,但不一定成正比。有的时候同学们过分地关注成绩,功利色彩太浓,就是学分绩,就是为了保研,无瑕阅读课本之外的图书,无法感悟充满想象力的学术世界,也许你拿到了高分,但失去了培养能力的宝贵的机会,到了社会,你会发现,原来学习的知识有些过时,但学校时打下的基础,获得的能力与方法为你提供无穷的动力,能力带来新知识,方法带来创新。所以,知识之真实不在分数,而在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在于学习中培养的想象力。

要具备想象力,要以公益善行对待黑暗与贫弱。需要有一颗公益之心和尽量多的公益之行,需要更深入地体验社会民众的生活。真实的社会,真善美与假恶丑交织,喜剧与悲剧重叠。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黑暗与贫弱,你很有可能会“疾痛惨怛”,但我希望你们更要“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用尽己所能的公益善行为社会的光明贡献光亮。公益是一项让人一生受益的活动,也许法律人的人生与公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想一想,因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一些人即将面临死忙?如何面对它?你想象过即将离开人世的病人会想些什么?你的想象也许在参加临终关怀活动中找到答案。人大法学院本科生有临终关怀的公益活动,当你到肿瘤医院参加临终关怀活动时你会体会到生与死的概念,你和病人以及家属们交谈时,你头脑中的死从抽象的概念变为现实的概念。我为人大学生骄傲,你太了不起,把想象的世界变为现实的世界,给病人们温暖,赋予人生以新的内涵。我看到伦敦300名动物保护者们当经费紧张时发挥想象力,决定裸体跑步,为地球上仅存约300余只的苏门答腊虎的保育工作募集资金。所以希望你们在创造公益价值中更加真实地体验想象力的意义,在与各类人士交往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真谛。

在宽容的态度、强大的内心、独立的思维、公益的善行之中,想象力就会潜移默化地扎根、萌芽、成长。青春终将逝去,但基于真实的想象力却永不消逝。正如我们的校训,“实事求是”这样,真实然后想象,想象力又助推真实。它会支撑起你的知识、思维、能力、素质、价值观,支撑起你的整个人生,并通过你支撑起你的家庭,支撑起我们的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律共同体、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

同学们,请让想象力占领你们头脑的高地,通过四年或三年、两年的人大法学院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塑造自己满意的真实的你。我相信你们,也祝福你们!希望同学们在人大法学院度过健康、自信、宽容与快乐的每一天!

进入 韩大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法律人   开学典礼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82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