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来
邓正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院长。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兼任西南政法大学名誉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侧重西方自由主义的研究。2013年1月24日病逝于上海,享年56岁。[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邓正来 丁轶:监护型控制逻辑下的有效治理——对近三十年国家社团管理政策演变的考察
- 支振锋:问题导向与中国场境——呼唤中国法学研究的思想解放
- “生存性智慧模式”
- “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
- 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
- 约瑟夫·S·奈: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 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传播学
- 两种法学全球化观--中国将何去何从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 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化观”的论纲(一)
- 认识全球化的“问题化”进路(二)
- 中国法律哲学当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
- 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再研究
- 批判与回应:寻求中国法学的主体性
- 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再研究
- 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
- 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迈向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的第二阶段
- 社会科学与知识类型——兼评荷曼斯的《社会科学的本质》
- 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 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
-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
- 深度研究与自主发展——以对澳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为个案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的批判(八)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六)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五)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四):个案研究与批判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三):对“现代化范式”的批判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学与“现代化范式”
-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引论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暂时的结语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的批判(七)
- “社会正义”的拟人化谬误及其危害──哈耶克正义理论的研究
-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
- 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
-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一)
- 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构架
- 学术规范化与学术环境的建构
- 逼问学术腐败的体制性原因
时评
- 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书
- 中国学者必须强调学术自主性
- 从“知识规划时代”中解放出来
- 警惕一种表达方式上的本质主义
- 学术讨论为什么缺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一)
- 我们必须打破“知识规划时代”的宰制
- 教师节应该反思什么?
- 铲除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四大弊病
- “思想品德考核”依凭什么标准
- 因北大朱苏力招博事件而逼问中国学术
- 谁有资格制定学术规范
- 铲除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四大弊病
- 迈向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的第二阶段
- 根治学术腐败 重在制度建设
- 学术批评抑或“逮谁批谁”
- 建构我们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中国法律哲学
- 中国学术刊物的反思与发展
- 否思社会科学:国家的迷思
- 西方社会科学的“文化霸权”值得关注
- 西方社会科学的“文化霸权”
- 《焦点访谈》及其背后的结构性力量
- 对“考研变高考”的制度性逼问
随笔
演讲
读书
- “世界结构”与中国法学的时代使命
- 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正当性
- 学术自主性问题:反思和推进
-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沟通主义法律观”
- 法律思想者的冒险——寄语《法府书香》一周年
- 中国法律主体性的建构者:律师
- 在体制中拒绝主流——《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自序
- 历史描述中的意识与问题
- 中国人权利发展研究的理想与现实——评《走向权利的时代》
- 哈耶克思想研究与相关问题
- 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自由秩序原理》代译序
- 《自由秩序原理》抑或《自由宪章》
- 澳门政治发展与宏观政治研究
- 信与中国传统医学
- 哈耶克批判的前提性准备
- 再谈学科的迷思
- 一谈学科的迷思
- 没有理想图景的中国法学该结束了!
- 王铁崖与中国国际法学的建构——读《王铁崖学术文化随笔》
- 中国与世界的王铁崖先生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