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那天,城市在下雨。对于这一天而言,再合适不过了。雨从午后开始下起,在黄昏之前越发密集。当我带着一肩路灯洒下的雨水回到家中的时候,杜君立先生的新作《历史的细节》就摆在了我的书桌上。虽然已经期待许久,但是,当这本书正在眼前的时候,我仍旧感到一种久违的愉快。
我与杜君立先生的文字初识是在12年,甫一见面大有恨晚之感。杜先生的文字符合我的阅读要求:价值的向度、知识的耙梳、逻辑的论证、理性的行文……不仅如此,杜先生作为博客作家的写作已经有四五年的光景,在这种选择和坚持当中,就有一种文字之外的用力,渗透到字里行间;这不一定是作者有意为之,但是,事实就形成了这样只可意会的局面:你认同一种文字,就是在认同文字背后的思想和心灵。即使,这是一个文字泛滥的时代。
杜先生将自己定位于“知识整合者”的写作角色,将这其中谦虚的意味置于一边,倒是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文字走向的把握。网络时代,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且开放的知识资源平台。这是一个知识异常丰富甚至大大多余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知识的整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艰难的。原因就在于,任何一种整合首先是价值层面上的,而今天,对于价值的争论和盲从,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症结。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先于文字的就是自身的价值立场,而这个立场就决定了其文字的分量与去向。也正因为如此,一名尚有常识的读者,不会把这个时代的写作者等量齐观,两个写作者之间的不同有时径庭,有时天渊;而在这种不同之间,我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文字,也就选择了我们自己的立场。
杜先生的每篇文章的篇幅都不短,在一个微博泛滥的环境中,这也许让他流失了一些缺乏耐心的读者;不过,这种文风也成为他的个人标志,而在我看来,一个在长文中纵横捭阖的作者,只有用一本书的篇幅才能真正表达清楚一个观点,而单篇的文章,只是这种写作的预演。因此,这本《历史的细节》就是杜先生写作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虽然之前已经读过不少杜先生的文章,但是,这一本《历史的细节》让我重新认知于文字中建立起的作者形象。与作者单篇的文章相比,这本书像一篇更长的文章——有一本书那么长;而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用这本书重新检阅了历史——世界的历史,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的历史。
前几年,正是历史热甚嚣尘上的时候,听众和历史说书人一起过了把瘾:听众消费了历史,各种型号的“学术评书”名利双收,一轮互动下来,彼此各取所需。这不就是体制所希望的文化市场繁荣吗?按照这个模式,聪明人早已经举一反三,开辟新的市场去了。但是,对于历史,我们又知道了什么?我注意到,所有的“说书人”都回避了这一本质的问题,这就是学术和评书之间的性质区别:学术是方法论的,评书不是;一个历史的研究者首先应该出示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这才是进入历史的钥匙和通行证。而这又往往被文化掮客混淆为严肃与娱乐的分水,成为说书人逃避历史的遁词。在这个意义上,真正对历史提出原创性观点、用这个观点解释历史、并且获得读者认可的作者,屈指可数。如今,在这张名单上,可以加上杜先生的这本《历史的细节》。
杜先生从马镫、轮子和机器三种器物作为进入历史的罗盘,带着读者从蒙昧时代跨越野蛮时代,最后进入现代。这种通过器物而非阶级、制度、经济、军事等等经纬耙梳历史的方法,虽非杜先生首创,但是,选取这三种器物,或者关键词,对人类文明史的重新编织,则是此书最大的亮点。通过这三把钥匙,读者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这一全新的视角带给我全新的体验,并且对于一些长久困扰我的问题,昭示了另一种解答的存在。
比如,中国是如何在历史上从世界中心变为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落后国家的?百年来,无数知识人意欲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历史的细节》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我们在轮子上输给了西方,也正因为轮子上的失利,使我们在机器的竞赛中遥遥落后。不仅如此,因为轮子的缺失,让我们在思维、观念、意识等精神层面与西方的文明进程分道扬镳,而这种中国观念又决定了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必然不同于西方。于是,我们和西方在各自的命运中行走,直到在历史的时刻相遇。我们蹒跚走上现代化之路,并留下那些至今未解的问题。
又如,西方是如何崛起的?不得不说,对这一问题,之前我所了解的内容语焉不详;有一段时期则归咎于殖民主义,甚至延伸为后殖民主义对现代世界的继续宰制;这些年又有制度论的说法……即使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意识形态的过滤后,它们仍然只是一种宏观的理论框架,缺乏对局部以及细节的填充。无疑,《历史的细节》提供了长久以来我寻觅而不得的内容。此书对西方如何进入机器时代的描述精确到毛细程度,使我不仅看到机器是如何在西方被重新发明出来,也看到这种机器的发明,是如何影响生产,并催生了相关的学科;同时,机器的发明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达,使得机器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这种通过器物而串联起来的历史,对我而言更有真实感。使那些迷失在意识形态大词,以及抽象观念深处的理智得以抽身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待西方开启的机器时代。
这只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诸多体验的一二,虽然这本书名为“细节”,也的确向读者展示了漫长历史中的无数细节,但是,这本书通过对细节的素描,构筑了一种原创的“宏大叙事”,一种解读历史的“元话语”。无疑,作者已经用这种“元话语”成功耙梳了历史,使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在读者眼中呈现出另一张面孔。
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历史的细节》是第一本同时代人,对人类文明史做出的原创性解读,这其中的历史意义,也许会在未来逐渐彰显。而作者的智慧和眼光,以及注入文字间的精力与心血,则成为了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而言,阅读它、享受它,就是对作者最好的感谢。而在这个迟来的春天,《历史的细节》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愿这只在料峭春天振翅的蝴蝶,可以掀起终结寒冬笼罩的炽热风暴。
我相信。
写于2013年4月7日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