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要:人间春秋——《历史的细节2》读后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30 次 更新时间:2015-10-22 10:24

进入专题: 历史的细节  

平中要  


霜降这天除了意外的晴朗,一起到来的还有杜君立先生的新作《历史的细节2》;而这一刻距离我收到杜先生上一部作品《历史的细节》,已经过了半年时间。在经历过一个漫长且炎热的夏天--漫长到我们每个人都像从千年时光中走过,突然在这个秋天抬头--后,作为一名读者,我是否能意识到,人间已经春秋置换?而若能把那如斯时光停留短暂一秒,让我们可以一窥时间的斑斓,那么,我们不禁在想,对于历史的时间而言,人间春秋,又给予我什么样的启示?

受制于思想与写作之外的种种原因,使得本应该一部书展示的历史细节,分作两册——也许未来还会有后续作品吧(我这样猜测)--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两部书放置在一起阅读,就感觉像是一对儿失散已久的兄弟。

两部作品使用了同样的叙事架构,用器物穿缀起中西的历史,而两者又汇聚成人类文明史的组成部分。从汉语文明的角度来看,汉语文化是一种建基于历史或者说历史学科的文化系统,从知识分子的史学专著,到民间大众对于历史故事的传播与爱好,这种历史的思维方式成为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专长,应该说,历史的思维方式成为了我们思考这个世界时几乎唯一的方式。这种汉语文明标志性的思维方式,自然有它的利弊,但是,在汉语文明作为一种封闭性文明长达千百年的时间里,这种思维方式的敝处就越发明显,尤其是与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发生碰撞的时候。换句话说,更新我们的思维方式,具体地说,更新我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就成为了汉语文明与现代化接轨的重要一环。我们并非没有历史或历史学的传统,甚至于说,我们的传统基调正是历史的,但是,我们的历史学的基础却有问题(建基于价值判断的历史学),这也使得我们在认知历史的时候,往往被我们自己的历史叙事遮蔽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事实。所幸,在与西方接触百多年后的今天,不同的历史叙事也舶来中土,让封闭已久的汉语历史叙事拥有了他山之石的借鉴。而对于今天的汉语大众来说,那些在古老的历史叙事中改头换面的历史诉说,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文化消费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的历史认知,并没有比我们的先人走出更远。也因为如此,一种矫正性的,或者说对于历史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之于我们就更为重要甚至迫切。在这个向度上,杜先生的两部《历史的细节》就有着雪中送炭的及时和善意。就像书腰上的推荐语所说的:放下功利与权谋,带着思想和智慧,读一本真正的历史。

而对于我这样弱智弱力的草根来说,既无功利也无权谋,更不敢指望思想与智慧的大彻大悟,我所希望的是,通过作者对于历史的重新爬梳,而获得一种常识的认知,哪怕仅仅是做着接近常识的努力,而在这个功利和智慧一样泛滥的时代,《历史的细节》这样的作品,就成为历史写作中的吉光片羽。

半年前我写下了《历史的另一张面孔》作为阅读《历史的细节》的感受和些许思考。我想,旧文中的一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历史的细节2》,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于半年前的感想,也许,就是那些萦绕在文字之外的思绪。

一个思考历史的人,是无法回避作为观察者所选择的立场和角度的,甚至于这是比思考和文字更有理由鲜明呈现出的叙事特色。无疑,杜先生的立场和角度,在两部作品,以及散见于网络上的诸多文章中,早已经清晰展示。如果我们认同作者的立场,甚至于我们与作者抱有相同的观点,那么,这两部作品,尤其是第二部,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对一部静态历史的叙述;历史不仅与我们有关,而且也深深塑造了今天的我们,以及汉语文明。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那些曾经形塑了汉语历史的力量,在今天依旧作用于我们和生活,并且可以想象这种力量的惯性对于未来的影响和掌握。

《历史的细节2》无疑是一部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和之后,有着更多思考的作品。而这种思考注定不会轻松,无论是距离今天或远或近的时空,都与当下联接成一个个循环的回路,直到今天,我们都在这些时间的回路中打转不止。如果说,这两部作品通过器物对于人类历史,尤其是汉语历史的影响和作用,将那些从现代化进程开始就被提出的问题再一次提出;而通过作者的思考和写作,让这些问题以这样一种,即:那些历史的细节,得到精彩的演绎,而相对于那些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漂浮在文字之下,在纸面上呼之欲出。如果我们不满足于只做历史的看客,或者说,在合上书本后,那些历史和细节就与我们彻底无关,恐怕,这并非两部《历史的细节》和作者的本意。

而那些打破时间回路的希望,与其说来自于历史的经验和认知,对于我们来说,是对自身历史以及融合在世界文明史中的汉语历史的重新审视,倒不如说,是对我们所继承的文明遗产的清理,以及历史所遗传给我们的,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天性和禀赋的自省与克服。相对于这种无人号召的要求,也许,了解到这种要求之于我们和未来的重要,倒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我很高兴的看到,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由作者和他的两部作品宣告完成。

当然,没有一位作者有资格和能力要求读者如何去看其作品,倒不如说,一部作品最终是由读者来完成的。如果我以上文字让没有读过《历史的细节》的读者略感沉重,那么,我必须在此澄清,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倾向。而这部作品无疑兼具史实和趣味性,以及所有一部好的历史作品所要求具备的因素,除了常见的陈词滥调、盲目煽情,以及学术评书表演者精通的哗众取宠。当然,我可能还遗落了许多我没有注意到,但是,足以吸引不同读者的种种思考与写作上的精心奉献。

对于一个人来说,百年时光足以让一切叙事盖棺定论;而对于历史来说,一切都只是时间的注脚。向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投下一颗石子,荡起的涟漪也随着河水漂流远去。想象这条时间的河流此时此刻,正在流经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让这人间春秋在时间的亘古中不及弹指;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叙事,仿佛崩断的琴弦上滑落的音符,演奏着纷乱的旋律,而愿我们可以沿着这两部作品的方向上溯时光,在她不舍昼夜的流逝中,寻觅一份不能一瞬的感动。


写于2013年10月23日至31日 下午 多云

    进入专题: 历史的细节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47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