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四十多年来,热点不断转换,但有几个话题历久弥新,“城镇化”当属此列,此外,还应该有土地、收入、农民工等。
“城镇化”的政策话语表述屡经变迁,最初是“小城镇建设”,其后是“城市化”,再后是“城镇化”,新近则是“新型城镇化”。同一个主题,在不同时期表述不同,显示了政策制定者的苦心孤诣。从“小城镇建设”变更为“城市化”,是认为前者似乎忽略了“城市”,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农民不仅大规模进入小城镇,而且也批量进入大中城市;但是,如果用“城市化”来表述,则似乎又难以概括“小城镇”。于是,“城镇化”最被认同,遂成政策话语主流。近些年,强调“新型城镇化”,体现了新领导层的发展理念,蕴含着对于“城镇化”历史作用的更高认定和期待,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追溯起来,“小城镇建设”成为高层重大政策倡导,变为响亮的政策口号,应该是1980年代初期。1983年11月3日,胡耀邦看了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以后,做了批语:“这本小册子是值得一看的,文字将近4万,太长了一点,但是好看。费老毕竟是因为有专长的学者,而这篇东西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能给人一定的思想启迪。”5日,写信给有关同志推荐费孝通的这篇文章。
胡耀邦的这个批示堪称中国城市化研究里程碑,由此而在整个农村研究界掀起小城镇热潮。在我的单位,主任杜润生专门安排课题,部署了委托研究。费孝通备受鼓舞,充满自信,作为人大副委员长率团参加了一个联合国会议,以小城镇发展为主题展望中国未来。那时,我为一位副部长做秘书工作,这位领导也参加了费孝通率领的代表团。出访前,他们还专门做了调研。费孝通通过对苏南等地考察,认为小城镇可以克服城市病,“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成趋势和方向。
很多人认为,胡耀邦重视小城镇问题,是来自费孝通的启发,并以此作为学者为发展献策的典范案例,其实并不尽然。胡耀邦担任总书记不不久,1980年4月26日到北京郊区调研,就明确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胡耀邦说:“关于小城镇建设问题,全国可不可以部署1万个小城镇。如果每个小城镇两万人口,就可容纳两亿人口。当然,这要花若干年功夫才能做到。但没有小城镇,政治经济文化都搞不上去。”随后,人民日报农村部以此为选题开始安排小城镇问题调研报道。如果继续追溯,胡耀邦主持中组部和中央党校的1978年就谈过小城镇建设问题。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认定学者政策建议的创新性。显然,费孝通的报告对胡耀邦的政策设想形成有一定影响,增加了胡耀邦的信心,但是,并不能说费孝通最早提出发展小城镇。胡耀邦早就有此明确考虑。在这里,是中央领导借鉴学者研究发挥了自己的政策理念,成为重大政策倡导行动。可见,学者建议和高层决策的关系,是个相互启发、相互强化的过程。所以,当学者进入政策研究,不可轻言自己最早提出了什么什么。可能的情况是,有时候学者想在了决策者之前,有时候是不谋而合,更多时候,则是难以判断先后。
这个故事还启发我们,学者提出发展预见,设想未来方向,应该特别谨慎。以小城镇问题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费孝通提出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确实成为一种发展方式,但是,并没有成为稳定模式。历史地看,农民不可能进厂不进城,也不可能离土不离乡。现在看来,这个判断当时作用虽大,作为发展方向则没有成立。不论是学者专家,还是政治领导人,当要未来指方向的时候,需要尤其谨慎。或者说,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很难依据个人的观察研究来指明的,不论学者的学问多深,也不论的领导权力多大。君不见,当年中央文件曾经宣布:“人民公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但是,二十年后,人民公社这种组织体制在农民的反抗中轰然崩塌。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