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祥: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纪实——纪念《理论动态》创刊45周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55 次 更新时间:2022-07-18 11:37

进入专题: 胡耀邦   理论动态  

沈宝祥  


1977年7月15日,胡耀邦创办了《理论动态》这个刊物。到今天,2022年7月15日,已经整整45年。

《理论动态》这个刊物,起了历史性作用。第1期的文章《“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就对当时仍然作为指导思想的“继续革命”理论提出质疑。第60期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要真正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一文(160期),引发了一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清理“左”的思想》一文(263期),公开提出反“左”,影响巨大。

《理论动态》这个刊物,已经载入史册。

本人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理论动态》的筹办。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过去在书籍和文章中,我对《理论动态》多次作过介绍,但都比较简略。现在就《理论动态》的创办,进一步作系统回忆。

胡耀邦于1977年3月25日到中央党校上班。4月7日下午,就召开整风会议。

整风会议的全名是:中央党校党的骨干分子整风会议。开始时参加者共70人,除了领导骨干外,全校25个党支部各选一名党员代表参加会议。本人被选为文史教研室支部的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整风会议全体会议在第一教室召开。会场极为简陋,没有任何布置,大家随意入座。

一个月后,即5月7日的整风会全体会议上,胡耀邦提出:把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再颠倒过来。他说,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搞。于是,他就想到要办一个刊物。

据一些同志讲,耀邦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讲过办刊物的设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酝酿,物色人选,6月4日,耀邦同志把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6月4日上午,召开整风会全体会议。会前,秘书陈维仁通知我:全体会议后留下,参加耀邦同志召开的小会。

上午十一点,整风会全体会议提前结束。耀邦同志在第一教室的一角,召开小会。我数了一下,共十个人。后来知道,其中吴振坤和刘立中二人,也是参与办《理论动态》的。

耀邦同志说:谈四件事,一是学员读书的书目,二是征求意见的名单,三是教学计划,最后是简报和刊物。

耀邦同志说:好几个礼拜脑子里酝酿这个问题。党校内部简报和刊物是否搞三个东西,一是中央党校简报,二是一个校刊,暂不打算出,第三个,搞一个理论动态性简报性的东西。

耀邦同志说:凡属我们这里提出的问题,观点,材料,我们收集到的重要的观点,材料,或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从经典著作中找出来的一些论断,论述,简报性的东西,很简单,有这么两页就够了,最多不超过三页,发给我们自己看,也可发给中央同志,华主席,叶副主席,政治局同志,也可考虑发给各部委和省市委,给他们参考。名义,教育长下面有教务办公室,教务办公室选编,二天,不超过三天一期,最好二天一期,字还可以考虑大一点。三个作用:一是给中央同志了解理论动向,起耳目作用,二是对自己,是了解情况,提高自己认识,钻研问题的一种材料,三是给下面参考。基本上搞定期。题目叫“理论动态”也可以,简短明了。“理论探讨文选”,也可以,“理论动向选编”,“理论战线要闻”,没想清楚。先搞几个人,有人提出孟凡、沈宝祥同志,还有几个人先搭一个班子。我已经有些题目了(陈维仁:至少有三四期了),要有三五期才能付印,不然就没有早饭米下锅了。主要找党校,各省市资料,主要不搞《人民日报》的。创刊二个月内篇篇我都要定稿,至少我负责参加搞二个月再说。今天题目不议了,后天上午到我那里开会。只要准备了五六篇,开学后学员提许多问题,各教研室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耀邦同志最后说:“总而言之,我们自己造一个环境,自己压迫自己”。

“我注意的是,三五年把科学态度搞好。这个搞不好,我们党还可能走弯路。主席在修改宪法的讲话中讲,就是搞科学态度”。

在这个小会上,耀邦同志讲了四件事,但讲得最多的还是办刊物的事。

6月6日,上午,耀邦同志在办公室,召集我们开会,参加者除秘书陈维仁,就是孟凡、沈宝祥、吴振坤、刘立中四个人。以后,耀邦同志把我们这些人称之为动态组(正式定名为理论动态组)。这是最早的一次动态组会议。

在这次会上,耀邦同志比较具体地讲了办刊设想,对我们提出了要求。他说:宁少勿多,一期一篇,最多二篇,要及时,给人们头脑里装一个问题,不要装几个问题,一般一期就是一篇东西。这东西好编,不太困难。我们只搞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可牵涉一点,带理论性的政策问题,牵涉一点。如果一个礼拜二期,一个月就是9期,9到13期一个月,不要超过13期,不要少过9期,最好能做到二天一期,不要多,再多了没人看。每期都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断论述,它的背景,它的论断,你们试编几篇出来看看。

要经常出题目,经常想,有的请人写,有的自己写。人家已经讲清楚的不要选。要估计到中央同志没有看到的。凡是马克思的话都要查实。我亲自审阅,搞两个月你们自己就可以搞了。两个月后我看到什么东西再批给你们。这东西并不难。

耀邦同志一下给我们出了十一个题目。他要求,6月15日前搞好几篇。

耀邦同志提出:发行范围除中央外,各部委、军种兵种、各省两份,指定一份是给党校。名义,中央党校教务办公室(孟凡:用理论动向编辑部)。

发行数:地方100份左右,中央100份左右,专业100份左右,自己100份左右。

题目同意《理论动态》,一星期二期。

写批判的东西不容易,要加紧看书,掌握资料。

这次会上,耀邦同志确定了《理论动态》的刊物名称。

这个会后,我们四个人讨论最多的是,一个星期出二期,甚至二天出一期,很难办到,我们提出,十天出一期,耀邦同志不同意,我们又提出,一个星期出一期,耀邦同志还是不同意。

6月22日上午,耀邦同志又召集我们开会,共讲了七点,主要是重申上次会议讲的办刊宗旨和具体设想。

这次会上,耀邦同志明确:暂定五天一期,准备好了再出。

他说:现在办这种东西没有经验。我们试办,要实践,如事前没有大体规划,就是盲目实践,要有一个大体规划,不会完善,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修改。办上二三个月,就走上轨道了。万事开头难。

这次会后,我们各自都在考虑如何撰写文章。

耀邦同志考虑的是,如何尽快把刊物办起来。

问题在于,要有一篇合适的文章。

1977年4月,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在当时来说,这是重大政治事件。5月1日,党中央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介绍《毛泽东选集》第5卷的长篇文章。即将复校开学的中央党校,如何组织学员学习《毛泽东选集》第5卷,是教学中头等重要的问题。对此,胡耀邦作了很多考虑。

1977年7月12日上午,胡耀邦召开了一个十多人的小型座谈会,邀请教研室的负责人,请他们谈如何辅导学习《毛泽东选集》第5卷的问题。耀邦同志让我们也参加这个会(以后,耀邦同志在校内外会议讲话,都尽量让我们参加)。

哲学教研室主任吴江,就“继续革命”问题谈了比较系统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耀邦同志很赞赏吴江的发言。散会后,耀邦同志对吴江说:把你的发言整理一下,作为《理论动态》第1期的文章,怎么样?吴江说,可以。我正好站在一旁,听得很清楚。耀邦同志转身对我们说:7月15日出第1期,我现在先给你们出了第1期,以后就得五天一期出下去,逢五逢十出刊,风雨无阻,不管礼拜天还是国庆,春节,都要按期出。

1977年7月15日,我的日记:

“上午,发行第一期理论动态。

下午,与吴振坤一起去胡耀邦同志处反映对第一期理论动态的意见。”

《理论动态》第1期的文章《“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在肯定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的前提下,提出并阐述了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继续革命”的对象。吴江阐明:既包括上层建筑方面的革命,也包括经济基础方面的革命和技术革命,即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他引毛泽东1958年主持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从今年起,“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文章据此作出论断:“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不首先抓好科学技术革命是不行的”。首先抓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方面的革命,实际上就是否定阶级斗争为纲。

二是反倾向问题。文章指出:“有人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就是不断反右’。说这种话的人好像是在总结一项重要经验。必须说,这不是毛泽东思想”。文章说:毛主席在五卷中就说过:“我们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也反对右”。历来如此。这条毛泽东思想现在也并没有过时。文章提出:“有‘左’,也有右,或形‘左’实右,有什么反什么,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不断革命也是如此”。在当时“反极右”的基调下,提出也要反“左”,这显示了作者的清醒和勇气。

《理论动态》第1期的这篇文章,在肯定“继续革命”理论的前提下,作出两点自己的解读。这两点,实际上抽掉了“继续革命”理论的关键。虽然语言不够鲜明,但蕴含的思想观点是很清晰的。

我查看了《理论动态》第1期的原始资料。流程如下。

7月14日上午上班后,吴江将他的文稿送到54号楼耀邦同志办公室,交给秘书陈维仁。吴江原稿的标题是“吴江同志的发言”。

陈维仁在文稿上写了一句:“下午三时打清样五份14/7”,他立即让党校印厂排清样。下午,清样出来。陈维仁加了《“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的标题,写了按语,立即送耀邦同志审阅。耀邦同志当即审阅定稿。陈维仁在定稿上写了:“照此定稿。刊动态第一期,十五日发出。陈14/7。”“300份”。交党校印厂立即付印。

第二天,即7月15日上午,王聚武同志骑车到印厂,将300份《理论动态》捆放在自行车后架上骑回。

《理论动态》第一期,在校内发给校级和各单位领导干部,他们都比较赞赏。

上面记述的情况表明,《理论动态》第1期在1977年7月15日创办,带有偶然性。有人在文章中说,《理论动态》在7月15日创办,是胡耀邦的精心安排,赶在7月16日开始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这是过度解读。

吴江在《十年的路》书中说,耀邦同志敢于发这样的文章,是因为他将文稿送邓小平看了,得到了邓小平的同意。从上述流程看,从收到文稿到定稿付印,是一天之内的事,没有先报送邓小平的可能。从当时的领导关系来说,耀邦同志也不会那样做。那么,吴江这个误解是怎样产生的呢?吴江离开中央党校后,胡耀邦找他谈话。胡耀邦说,《“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我送小平同志看了,小平同志完全同意这篇文章(邓小平怎样表示完全同意的,耀邦同志没有对我们讲)。胡耀邦送的是《理论动态》第1期,吴江误以为是文稿。

《理论动态》第1期提出,对“继续革命”问题要探讨,是胡耀邦自主决定的。

《理论动态》第一期发行以后几天,我和孟凡二人在办公室(主楼西侧北边的一个大房间)。电话铃响了,孟凡拿起电话接听。他放下电话高兴地说,老沈,是中央办公厅打来的电话,说小平同志看了《理论动态》第1期的文章,他基本同意文章提出的问题。

对于《理论动态》第一期的文章,胡耀邦在同吴江谈话时,作了评价。

吴江在他的《十年的路》书中说,1982年10月16日上午,胡耀邦找他谈话(中央组织部长宋仁穷在座)。胡耀邦一开头就说了以下一段话:

“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一口号。一九七七年七月吴江写了一篇短文<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继续革命的主要内容应是文化、技术革命,生产力的革命。七七年七月那时候提出这个论点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理论上拨乱反正的第一个行动。我把这篇文章送小平同志看了,小平同志表示完全同意。这是我和小平同志在理论问题上第一次接触,那时乔木同志还没有恢复工作。这篇短文当时就作为《理论动态》创刊第一期发表。三中全会后过了一个时候,中央提出废止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也是对的,那是以后的事了。”(《十年的路》第22页)

胡耀邦认为,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是从否定“继续革命”这个口号开始的。《理论动态》发表《“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是理论上拨乱反正的“第一个行动”,而且,这篇文章是他同邓小平在理论问题上的“第一次接触”。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重要性。

所谓“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文革”中对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归纳梳理,其全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当年,把这个理论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写进了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文革”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粉碎“四人帮”以后,仍然强调要遵循“继续革命”的理论。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最重要的,就是要否定这个“理论”。

《理论动态》第1期发表《“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这篇文章,率先对这个“理论”提出质疑,正如胡耀邦所说,“七七年七月那时候提出这个论点是不容易的”。以后,经过理论工作务虚会,经过全党四千老干部讨论《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到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历史问题决议》,才完全否定了这个“理论”,前后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努力。

《理论动态》第一期发出后,在领导干部中很快就传开了。不断有人通过打电话等方式来索要,又加印了300份。以后,每期印数都增加,很快增加到几千份。

1978年初,耀邦同志在一次理论动态组会议上说,现在我碰到熟人就是两句话,一句是,你当组织部长,大快人心,一句是,《理论动态》办得好。他又说,我们这一家还是有影响的,我们不恐慌了。

《理论动态》五天一期。每五天就要有一篇有一定份量的文章。初办时的一段时间,我们确实紧张,甚至有点“恐慌”。

耀邦同志是《理论动态》实际的主编。

耀邦同志规定,《理论动态》准备用的文章,不论作者是谁,必须经理论动态组讨论修改后,才能报送给他。我们用相当多的时间讨论文稿。

就我个人来说,撰写《理论动态》用的文稿,开始时,很不适应。耀邦同志对我耐心地具体地指导,有时,一天找我二三次,讲文稿的修改。有两篇文章,他还给我写了提纲。在他的具体精心指导下,我较快地适应了这个工作。

开始时,耀邦同志说,同我们一起干二三个月,以后就由我们自己办。但他对这个刊物逐渐产生了感情,视作自己的宝贝,再也放不下手了。

耀邦同志同我们一起,为一篇文章发生较好影响而高兴,也为“无米下锅”而费心。

有一次,耀邦同志同我们交谈时,突然冒出一句:“我死后,要写上一笔,生前办过《理论动态》”。这是他看重这个刊物、钟爱这个刊物的真情流露。

12月17日上午,耀邦同志召集我们开会,开始就说,我后天到组织部上班。他接着说,党校我还管两件事,一是教学计划,二是《理论动态》。“我还和大家共命运”。

耀邦同志到中组部上班后,请吴江同志协助他办《理论动态》,但他对这个刊物仍然化费很大精力。1978年,他就召开了18次理论动态组会议,每次都是半天或一个晚上。他经常批转材料给我们,或让秘书打电话传达他的意见。每期《理论动态》的文稿,都由他审阅修改定稿。我们送去的文稿,一般是第二天即退回,有时是上午送去,下午就退回。1979年,耀邦同志担任了中共中央秘书长等多个重要职务,还召开了6次理论动态组会议。

1981年6月,耀邦同志被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已不可能也不宜再管《理论动态》了。他采取庄重的方式同我们告别。

1981年8月29日上午,耀邦同志邀集我们到中南海勤政殿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室,同我们谈了整整半天。

耀邦同志说:“《理论动态》没有晚过期,没有下降,大的出格是没有的。”这是对我们几年办刊的总结,也是对某些人指责、诬陷《理论动态》的回答。

谈话结束,我们要离开时,耀邦同志又走过来对我们说:“《理论动态》要坚定不移地办下去,按原来的方针,希望大家努力工作,把这个小刊物办好。”这是他对我们的郑重嘱托。

此后,耀邦同志不管《理论动态》了,但他仍然关注着这个刊物。

1983年12月,我突然收到甘肃省委一位素不相识的同志来信,和一篇省委书记的文稿。来信说:耀邦同志到甘肃视察,省委书记将自己的一篇文章请耀邦同志阅看。耀邦同志肯定了这篇文章,认为可以发表,对他们说:“你找《理论动态》编辑部的沈宝祥”。我将此文刊登在1984年1月5日的第470期《理论动态》。我深深感到,耀邦同志还在关心着我们,看到合适的文章,还是向我们推荐。

耀邦同志的秘书,当年协助耀邦同志创办《理论动态》的陈维仁同志,对《理论动态》有如下的评价:

“在耀邦同志领导和关怀中央党校工作的五年中,影响最大的历史功绩,也许要算创办《理论动态》这个刊物了。它点燃了思想理论上拨乱反正的燎原之火”。

“《理论动态》对现实政治理论问题大胆发表见解,这是党校有史以来开的创举。这个刊物成了在全党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论坛’,带头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为呼唤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推动思想大解放当了‘排头兵’”。(《胡耀邦在中央党校》,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第140,141页)

陈维仁同志对《理论动态》的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2022年7月15日


附:沈宝祥老师与他的九十回首

九十回首

沈宝祥

身历四世九十整,

阴晴风雨一路行;

静观万物求自得,

从容自在诚如神。


2022年7月8日


注1:我生于一九三二年,正值中华民国,后经历八年沦陷日寇统治,抗日胜利后复为中华民国,一九四九年十月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此即本人经历的四世。

注2:人们向往神仙,解读神仙。欧阳修赞西湖诗:“人在舟中便是仙”。山东蓬莱有一联:“海市蜃楼皆虚幻,忠臣孝子即神仙”。所谓神仙,是一种感受,一种境界。本人感悟,健健康康,从从容容,自由自在地生活,就真的像神仙了(“诚如神”)。


    进入专题: 胡耀邦   理论动态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37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