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邦和:周敦颐学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5 次 更新时间:2024-11-15 16:07

进入专题: 周敦颐  

盛邦和 (进入专栏)  

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晚年于庐山莲花峰下溪流旁筑室为书堂,以“濂溪”名之,故人称“濂溪先生”。周敦颐名列“北宋五子”之首,宋理学开山。二程之师,朱熹《伊洛渊源录》首录周敦颐。《宋史·列传》记程珦通判军事时,见周敦颐气貌非常人,又闻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遂“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 [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六]《周敦颐年谱》对此也有记载,内容稍详:“年三十。大理寺丞知虔州兴国县程公珦,假倅南安,视先生气貌非常人,与语,果知道者。因与之为友,令二子师之。及为郎,每迁授当举代,輙以先生名闻。二子,即明道、伊川也。明道生于明道元年,伊川生于明道二年。时明道年十五,伊川年十四耳。故《明道传》云:‘自十五六时与弟闻周惇实论学,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先生手以《太极图》授之。”[ [宋]度正:《周敦颐年谱》,此载于道光己亥镌,爱莲堂藏版《濂溪志》,乃南宋宁宗嘉定间度正所编,距周敦颐之世相去不远。(詹八言:《读濂溪志·周敦颐年谱>书后》)]

史载周敦颐曾与范仲淹游。范仲淹被贬,转为饶州刺史,又往润州,周敦颐得僧寿涯介绍,拜识范仲淹。《二程遗书》云:许渤在润州,曾与范文正公(范仲淹)、胡文恭公(胡宿)、周元公(敦颐)游。(《二程遗书》卷三)《周敦颐年谱》载:“范文正公、胡文恭公诸名士与之游。独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怀刺谒先生,足三及门而不得见。荆公恚曰:吾独不可求之六经乎。” ([宋]度正:《周敦颐年谱》。)至1060年,春末夏初,周敦颐自合州(今重庆合川)解职回京,途中遇王安石。居京期间,又访王安石。“先生东归时,王荆公安石年四十,提点江东刑狱,与先生相遇,语连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 度正:《周敦颐年谱》]

《宋元学案》列周敦颐、孙复、胡瑗并为"高平(范仲淹)讲友"。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与胡瑗、石介,合称“宋初三先生”。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北宋理学家,称安定先生。钟泰说:“宋儒之学,要渊源于濂溪,然而风气之开,则亦不自濂溪始。梨洲《宋元学案》首列安定(胡瑗)、泰山(孙复),而泰山之门,则有徂徕(石介),当时所谓三先生者也。”[ 钟泰:《中国哲学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濂溪志》 亦云:胡宿"尝至润州,与濂溪游。或谓濂溪与先生同师润州鹤林寺僧寿涯。或谓邵康节之父邂逅先生于庐山,从隐者老浮屠游,遂同受易书”。[ 《濓溪志》]胡宿(995-1067年),常州晋陵县人(今江苏常州市),谥号文恭。太子少师。著《胡文恭公集》七十卷。黄庭坚赞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宋史·周敦颐传》]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通书》等,散文《爱莲说》盛赞莲“生污泥而不染”。后人辑有《周元公集》,共9卷。《太极图说》仅二百余字[ 《通书》不足三千言。],然而周子“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的本体论及尚诚主静的思想尽在其中。太极图相传出于宋初高道陈抟。陈抟,生卒871—989年,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唐僖宗文德元年即888年,赐号“清虚处士”,又号“峨眉真人”。进士不第,隐居讲著。学麻衣道,又好《易》学,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太极图由陈抟传于种放。种放,生卒:955—1015年,不应科举,隐终南山讲学,逝前穿道士服。钟放后,再传周敦颐。周敦颐的太极图为五层太极图,亦名无极图,道教先天图为其源。周敦颐据此揉入儒学,作《太极图说》,为太极图之诠说。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周敦颐《太极图说》及周子太极研究的意义作了肯定,其云:“宋自周子出,而始发明圣道之所由,一出于太极阴阳人道生化之终始,二程子引而申之,而实之以静一诚敬之功。” [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宋代理学之兴起,实与道教的影响关系密切。不仅周敦颐,即使张载、邵雍、二程及南宋朱熹的学说也一概打上道教思想的印记。《太极图说》明显保留着道教宇宙论的模式,由此引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的结论。[ 周敦颐:《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列举太极、无极、阴、阳、静、动等概念,创制宋代理学重要思想范畴,叙论太极特征,为探寻天理源出及主体本质提供理论资源。《太极图说》启首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图形似有两极,实则无极,既无阴极亦无阳极。然而有动有静,动为阳,静为阴。动到极处为静,由阳转阴;静到极处为动,由阴转阳。动、静互为根本,动为静的根本,有动方有静,静是动的根本,有静方有动。太极因有阴阳,由是两仪成立。朱熹于《太极图说》十分重视,认真研读并作注, 是为《太极图说解》 [ 即《太极图义》。],并于1170年分别寄予吕祖谦、张栻征询意见,以期共同研究。吕祖谦读后综后己见,成《太极图义质疑》。《东莱吕太史别集》收录此件。

周子又著有《通书》,其论“诚”之精义多处。在《通书》中,周敦颐将“诚”之篇置于首篇,然后其二、其三,含第四章,皆为论诚专章。有诚必有静,诚静论成为周敦颐精神的重要主题,由此引出周学体系中的其他理念原素。《通书·诚上第一》云:“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周敦颐称:万世演进,皆因为有圣人规划指点,而圣人之灵魂根本,只在一个诚字。因上天之元气而造万物人间,元气所生,惟在于诚。诚,纯粹至善,无形无体。万物人间,各显其形,各有性命,这是诚的造化,无形之诚,遂得具象成立。因诚而分出阴阳,阴阳为道,因诚而有道,因道而有善,万物本性由是而出。元亨是诚意之感通,利贞是诚意之复归。读遍周易,去领会诚的精神,赤诚伟大,生命之源。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通书·圣第四》]寂然不动而静,称之为诚。感悟而通达,称之为神。动而难察其形,似动非动,称之为几。因至诚精当故得圣明,因神通悟觉故得灵妙,因几微而察而得幽玄,能做到“诚、神、几”者,方为圣人。这里,应对“寂然不动者,诚也”一句格外注意,此属对“诚”字的注解。“寂然不动”为静,诚者静也。心诚,务必守静。一方面因诚而静,另一方面非静不诚。诚与静就是处在这样的连带照应的关系之中。守静而慎动,正大光明。不静而妄动,邪恶暗塞。故诚则安然,静则无事。以上的道理,似知易而行难,实则知之真切,行亦不难。此所谓: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诚静而安。《大学》有云:“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大学》]可见周敦颐诚静论,本于儒统。周敦颐既主静,也强调动静结合,以静带动,动亦是静。如其云:“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 周敦颐:《通书·动静》]

朱熹学术承接于二程,二程学术承接于周敦颐,从“道统”理论上说,宋代理学“道统”存在着三代延续的情况,即由周敦颐开宗,“二程”二传,朱熹集大成。朱学甚多思想元素,初出于周。如朱熹论证:“诚、忠、孚、信:一心之谓诚,尽己之谓忠,存于中之谓孚,见于事之谓信。”人有四项贵德,是谓诚、忠、孚、信,具此四项,取信于人,立身于世,在此四德中,至关重要者为“诚”,全心全意,一心专注之谓诚,因诚方有忠,有孚,有信。诚为帅旗,统领万军而敌溃。不诚为虚,则众兵散而敌入。

朱子赞成濂溪主静而诚的思想,其《太极图说解》云:“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盖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 朱熹:《太极图说解》]不过朱熹又说:“濂溪言主静,静字只好作敬字看,故又言无欲故静。若以为虚静,则恐入释老去。”[ 《语类》卷94]一个静字,业已深蕴诚敬无欲这样的意义,静为诚静,亦为敬静,与“虚静”不同,若走到“虚静”一途,恐与释老合流了。这是对周敦颐思想的发挥,且提及承接濓溪源流,所要注意的事项。

周子诚静思想传播后世,黄宗羲指出:“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从‘寂然不动’处握诚之本,故曰主静立极。本立而道生,千变万化,皆从此出。化吉凶悔吝之途,而反覆其不善之动,是主静真得力处。”被称为理学殿军的曾国藩将诚静功夫领会至深,主张由静而诚,诚静而敬,成为“日课”。曾国潘《日课十二条》第二条“主静”这样写道:“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曾国藩:《日课十二条》]当代有学者则认为:周敦颐的《通书》强调诚,并将此儒学范畴作为中心概念,拟使儒家的现实伦常与道教的宇宙图式连结起来,故于宇宙论与伦理学之间搭上了一座桥梁。[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进入 盛邦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周敦颐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60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