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华严宗,又称贤首宗,奉《华严经》为根本经典。祖庭是西安的华严寺。
华严宗早在南北朝时已有流传,到了唐代的时候正式立宗。
华严宗的始祖为杜顺和尚,也有学者说第三祖法藏为实际创始人,龙树菩萨则为佛理的奠基者,被称为精神上的始祖。有一个传说,讲的是华严经本秘藏于龙宫,龙树菩萨运用神通的力量找到这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并且把它滚瓜烂熟地背诵下来,从此传播人间。(《十宗略说》)
华严宗的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及“四法界”。智俨首倡“法界缘起”说,其中包含的意思是:“法界”即宇宙万物,也称为“一真法界”。一就是独一无二,真就是真实而没有一点虚假。
“缘起”的解释就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因果关系,智俨根据《华严经》经意作以下的说明:宇宙万物,无不相互之间形成因果关系,同时因或为果,果或为因,因果位置在不断地互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由此,“法界缘起”也称“无尽缘起”。
四法界,说的是四个佛法世界,分别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法界规定了不同的认识层次:凡夫大众的俗智与超越凡俗的佛智。
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日本天平八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唐代高僧道璇(702-760年)带着一本叫《华严经章疏》的经典进入日本,在那里做传教的工作,开创了日本华严宗,成为日本华严宗的开山祖师。
《华严经》,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也称《杂华经》,华严宗本经。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流传于古印度。
《华严经》是佛陀成佛后的首部经典,向文殊、普贤菩萨说法时的语录。本经说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皆,及五十二阶修证位、圆满佛果诸行愿。又记善财童子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颂云:“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说明此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说法的要旨。
《华严经》认为,人间万物乃毗卢遮那佛之显示。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五方佛之一,他也是绝对真理的化身。
《华严经》论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界”,即法界的本质基础是真实、正确的道理与法则,这也是光明正大之法界的唯一依托,唯此才能产生人间万物的正常秩序与和静环境。
华严经主张“法界缘起”论。法是万事万物;界是分界分别。意即天上人间,万事万物,虽各有分别,皆有缘起。缘在如来,始生万物。
佛对万众说: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奉“圆信”“圆解”“圆行”“圆证”之佛法,人人向佛,立德行善,“顿入佛地”。
《华严经》证得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佛性,这样的佛性与生俱来,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生命到了何处,佛性也跟到何处。众生生命的意义即为日日修行,广播佛法,实践佛性,证实佛性,像是怀抱宝玉,天天擦拭,珍爱不已,从中获取无限的快乐,直到最终也成了佛。这就是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