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邦和:朱熹的“格物致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677 次 更新时间:2022-12-25 23:52

进入专题: 朱熹   格物致知  

盛邦和 (进入专栏)  


朱熹赞同“格物致知”,而这样的精神,实为《大学》主题之一。《大学》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 又云:“大畏民志,此为知本。此为知本,此为知之至也。”[2]朱熹也在多处论及格物致知。现将朱熹有关格物致知的论述摘要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3]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调物格,此谓知之至也。”[4]

“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5]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6]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7]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调,如格于文祖之格,言分而至极也。”[8]

〝及其进乎大学,则又使之即夫事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行乎其极。”[9]

"《大学》说格物,却不说穷理。盖说穷理,则似悬空无捉摸处。只说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10]在朱熹看来,《大学》说格物,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如此方见得实体。所谓实体,非就事物上见不得。”[11] 《大学》重视“格物”,把“格物”放在“致知”的首端,此为强调“知”从“物”来,因有物质、物体的存在,因有人物、事物的演绎,方有“知”。“格物致知”,格物在前,致知在后,格物方可致知。

朱熹讲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且提出“实体”这个概念。事物一方面是客观具体的存在,一方面也是主观想象的存在。如大象是客观具体的存在,这是大象的“具象”(实体),另外又有主观想象的存在,这是大象的“抽象”。朱熹论“格物”之功,就是将主观想象与客观具体作充分有效的结合,使“抽象”变为“具象”(实体)。凡事物又都各具其“外形”与“内质”,外形即事物外显的形状、色泽及数量等,内质指的是事物内蕴的本质、类型及行为规律等。朱熹论“格物”之功,又在于透过“外形”而见事物的“内质”(实体)。

“如作舟以行水,作车以行陆。今试以众人之力共推一舟于陆,必不能行,方见得舟果不能以行陆也,此之谓实体。”[12]认识“实体”的方法是“格物”。何以“格物”?“作舟以行水,作舟以行陆”,推舟上陆而滞,驱车下水而沉,唯实践可辨车舟之“实体”,此即“就事物上理会”。“格物致知”是一个过程,一件一件地去“格”,一件一件地去“知”,“一件事理会得透了”, 然后“理会”下一件事,“如升阶,升第一级了,便因这一级进到第二级,又因第三级进到四级。”相反,尚在第一级便要跳到第三级,“举步阔了便费力”,效果自然不佳。[13]

格物致知,贵在心存敬意,这是“格物主敬”的道理。“敬”是对古人的敬畏,对“古礼”的尊重,对“圣经”的遵循。将此心去体会古人道理,循而行之,[14] “如事亲孝,自家既知所以孝,便将此孝心依古礼而行之;事君敬,便将此敬心依圣经所说之礼而行之。[15]

朱熹试对“致知”的意义作独特的解释。“先知者,因事而知;先觉者,因理而觉。知者,因事因物皆可以知;觉,则是自心中有所觉悟。”[16]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接触,介入事物演进的过程,“格物”而获“致知”的效果。所谓先知,不是说他有特别的能力,可以不去接触事物,凭空“致知”,而是先行一步,着实用功,知众人所未知,众人所难知。然而这个“知”,还不是对天下“大道”的“觉”。[17]朱熹将对真理的“知觉”分两层去说,一是知,二是觉,“知是知此事,觉是觉此理。盖知是知此一事,觉是忽然自理会得。”[18] “知”是要格物的,“因事而知”;而“觉”毋需格物,“自心中有所觉悟”,“忽然自理会得。”所以,“知得此事,讲解得这个道理,皆知之之事。及其自悟,则又自有个见解处。”[19] 这样,朱熹就不是全部意义上的实践论者。他的实践论,只走了一半,在半途上重归唯心论。朱熹对“觉”字也有多重解释,“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中央两个觉字,皆训唤醒,是我唤醒他。”[20] “觉”是觉悟,又是“唤醒”:觉者唤醒不觉,先觉唤醒后觉。

“朱子之学在‘居敬穷理’。学者苟能存先立其大之心,而务朱子之功,则所谓居敬者,居之心也,所谓穷理者,穷之心也。”[21]朱熹曾提到“《大学》说格物,却不说穷理。”而他自己则对“穷理”精神抱持不舍,他强调在对事物“实体”领悟的过程中,少不了“穷理”这个环节。朱熹的认识论多步行进:第一步格物,第二步致知,第三步觉悟,第四步穷理。第一至第二步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第三至第四步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易言之,又可简化为两步:“格物致知”与觉悟“穷理”。格物致知是认识的基础,觉悟“穷理”是认识的升华。此所谓:“一一须要穷过,自然浃洽贯通。”[22]若是比较“格物致知”与觉悟“穷理”,其意义上孰轻孰重,客观上,其份量相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离,而就朱熹文义的分析,朱熹更注重觉悟“穷理”,此因认识的第一步是为认识的第二步服务,认识的最终目的为“穷理”。对此“分两步路”的说法,后人亦有微词:“只为宋儒将居敬穷理分作两事。分作两时,先要究穷物理,讲得处处明了,方来躬行,与孔子之教,真是天渊。” [23]

附录:

以下为朱熹于《朱子语类》卷十五中有关“格物致知”的部分论述:

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无第二著、第三著。止缘人见道理不破,便恁地苟简,且恁地做也得,都不做得第一义。

也须是如此,但穷理上须是见得十分彻底,穷到极处,须是见得第一著,方是,不可只到第三第四著便休了。若穷不得,只道我未穷得到底,只得如此,这是自恕之言,亦非善穷理也。且如事君,便须是'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道合则从,不合则去。也有义不可得而去者,不可不知。"又云:"如'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贼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这皆是极处。

格,是到那般所在。也有事至时格底,也有事未至时格底。

致知所以求为真知。真知,是要彻骨都见得透。

"格物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须穷极事物之理到尽处,便有一个是,一个非,是底便行,非底便不行。凡自家身心上,皆须体验得一个是非。若讲论文字,应接事物,各各体验,渐渐推广,地步自然宽阔。如曾子三省,只管如此体验去。”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皆人所不能无者。但学者须要穷格得尽。事父母,则当尽其孝;处兄弟,则当尽其友。如此之类,须是要见得尽。若有一毫不尽,便是穷格不至也。

格物者,格其孝,当考论语中许多论孝;格其忠,必'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不幸而仗节死义。古人爱物,而伐木亦有时,无一些子不到处,无一物不被其泽。盖缘是格物得尽,所以如此。

格物,须真见得决定是如此。为子岂不知是要孝?为臣岂不知是要忠?人皆知得是如此。然须当真见得子决定是合当孝,臣决定是合当忠,决定如此做,始得。

如今说格物,只晨起开目时,便有四件在这里,不用外寻,仁义礼智是也。如才方开门时,便有四人在门里。

公依旧是要安排,而今只且就事物上格去。如读书,便就文字上格;听人说话,便就说话上格;接物,便就接物上格。精粗大小,都要格它。久后会通,粗底便是精,小底便是大,这便是理之一本处。而今只管要从发见处理会。且如见赤子入井,便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个便是发了,更如何理会。若须待它自然发了,方理会它,一年都能理会得多少!圣贤不是教人去黑淬淬里守著。而今且大著心胸,大开著门,端身正坐以观事物之来,便格它。

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如居处,便须验得恭与不恭;执事,便须验得敬与不敬。有一般人专要就寂然不动上理会,及其应事,却七颠八倒,到了,又牵动他寂然底。又有人专要理会事,却於根本上全无工夫。须是彻上彻下,表里洞彻。如居仁,便自能由义;由义,便是居仁。敬以直内,便能义以方外;能义以方外,便是敬以直内。

所以古人只道格物。有物便有理,若无事亲事君底事,何处得忠孝!

穷理"二字不若格物之为切,便就事物上穷格。如汉人多推秦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故得失易见。然彼亦无那格底意思。若格之而极其至,则秦犹有馀失,汉亦当有馀得也。"又云:"格,谓至也,所谓实行到那地头。如南剑人往建宁,须到得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

格物,不说穷理,却言格物。盖言理,则无可捉摸,物有时而离;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释氏只说见性,下梢寻得一个空洞无稽底性,亦由他说,於事上更动不得。

看来大学自格物至平天下,凡八事,而心是在当中,担著两下者。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是理会个心;后面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是心之功用。"曰:"据他本经,去修身上截断。然身亦是心主之。

自格物至修身,自浅以及深;自齐家至平天下,自内以及外。

大学自致知以至平天下,许多事虽是节次如此,须要一齐理会。不是说物格后方去致知,意诚后方去正心。若如此说,则是当意未诚,心未正时有家也不去齐,如何得!且如"在下位不获乎上"数句,意思亦是如此。若未获乎上,更不去治民,且一向去信朋友;若未信朋友时,且一向去悦亲,掉了朋友不管。须是多端理会,方得许多节次。圣人亦是略分个先后与人知,不是做一件净尽无馀,方做一件。若如此做,何时得成!又如喜怒上做工夫,固是;然亦须事事照管,不可专於喜怒。如易损卦"惩忿窒欲",益卦"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似此说话甚多。圣人却去四头八面说来,须是逐一理会。身上许多病痛,都要防闲。

"固是。他合下便说'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便是就这大规模上说起。只是细推他节目紧要处,则须在致知、格物、诚意迤逦做将去"云云。又曰:"有国家者,不成说家未齐,未能治国,且待我去齐得家了,却来治国;家未齐者,不成说身未修,且待我修身了,却来齐家!无此理。但细推其次序,须著如此做。若随其所遇,合当做处,则一齐做始得。"

"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至致知在格物。""欲"与"先"字,谓如欲如此,必先如此,是言工夫节次。若"致知在格物",则致知便在格物上。看来"欲"与"先"字,差慢得些子,"在"字又紧得些子。

大学"明明德於天下"以上,皆有等级。到致知格物处,便较亲切了,故文势不同,不曰"致知者先格其物",只曰"致知在格物"也。"意诚而后心正",不说是意诚了便心正,但无诈伪便是诚。心不在焉,便不正。或谓但正心,不须致知、格物,便可以修身、齐家,却恐不然。圣人教人穷理,只道是人在善恶中,不能分别得,故善或以为恶,恶或以为善;善可以不为不妨,恶可以为亦不妨。圣人便欲人就外面拦截得紧,见得道理分明,方可正得心,诚得意。不然,则圣人告颜子,如何不道非礼勿思,却只道勿视听言动?如何又先道"居处恭,执事敬",而后"与人忠"?"敬"字要体得亲切,似得个"畏"字。铢记先生尝因诸生问敬宜何训,曰:"是不得而训也。惟'畏'庶几近之。"铢云:"以'畏'训'敬',平淡中有滋味。"曰:"然"。

格物、致知,是求知其所止;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求得其所止。物格、知至,是知所止;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是得其所止。大学中大抵虚字多。如所谓"欲"、"其"、"而后",皆虚字;"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字。今当就其紧要实处著工夫。如何是致知、格物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皆有节目,须要一一穷究著实,方是。

譬之明德却是材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却是下工夫以明其明德耳。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际,要得常见一个明德隐然流行于五者之间,方分明。明德如明珠,常自光明,但要时加拂拭耳。若为物欲所蔽,即是珠为泥涴,然光明之性依旧自在。

"不必如此说。而今说与公是知之未至,公不信,且去就格物、穷理上做工夫。穷来穷去,末后自家真个见得此理是善与是恶,自心甘意肯不去做,此方是意诚。若犹有一毫疑贰底心,便是知未至,意未诚,久后依旧去做。然学者未能便得会恁地,须且致其知,工夫积累,方会知至。"

源头只在致知。知至之后,如从上面放水来,已自迅流湍决,只是临时又要略略拨剔,莫令壅滞尔。

致知,无毫釐之不尽。守其所止,无须臾之或离。致知,如一事只知得三分,这三分知得者是真实,那七分不知者是虚伪。为善,须十分知善之可好,若知得九分,而一分未尽,只此一分未尽,便是鹘突苟且之根。少间说便为恶也不妨,便是意不诚。所以贵致知,穷到极处谓之'致'。或得於小而失於大,或得於始而失於终,或得於此而失於彼,或得於己而失於人,极有深浅。惟致知,则无一事之不尽,无一物之不知。以心验之,以身体之,逐一理会过,方坚实。

不须恁地说。物格后,他内外自然合。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如所谓'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自家知得这个道理,处之而各得其当便是。且如鸟兽之情,莫不好生而恶杀,自家知得是恁地,便须'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方是。要之,今且自近以及远,由粗以至精。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物格是要得外面无不尽,里面亦清彻无不尽,方是不走作。

不是只作穷理说。格物,所以穷理。"又问:"格物是格物与人。知物与人之异,然后可作工夫。"曰:"若作致知在格物论,只是胡说!既知人与物异后,待作甚合杀。格物,是格尽此物。如有一物,凡十瓣,已知五瓣,尚有五瓣未知,是为不尽。如一镜焉,一半明,一半暗,是一半不尽。格尽物理,则知尽。如元昭所云,物格、知至当如何说?

知分数多。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四者皆致知,只力行一件是行。言致,言格,是要见得到尽处。若理有未格处,是於知之之体尚有未尽。格物不独是仁孝慈敬信五者,此只是大约说耳。且如说父子,须更有母在,更有夫妇在。凡万物万事之理皆要穷。但穷到底,无复馀蕴,方是格物。

亦须知得要本。若不知得,只是作事,只是接人,何处为穷理!

他所以下'格'字、'致'字者,皆是为自家元有是物,但为他物所蔽耳。而今便要从那知处推开去,是因其所已知而推之,以至於无所不知也。

"致字有推出之意,前辈用'致'字多如此。人谁无知?为子知孝,为父知慈。只是知不尽,须是要知得透底。且如一穴之光,也唤做光,然逐旋开刬得大,则其光愈大。物皆有理,人亦知其理,如当慈孝之类,只是格不尽。但物格於彼,则知尽於此矣。"又云:"知得此理尽,则此个意便实。若有知未透处,这里面便黑了。”

格物是'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之类。事事物物,各有个至极之处。所谓'止'者,即至极之处也。然须是极尽其理,方是可止之地。若得八分,犹有二分未尽,也不是。须是极尽,方得。"又曰:"知在我,理在物。"

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格物,是逐物格将去;致知,则是推得渐广。

识得,即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不知大本,是不曾穷得也。若只说大本,便是释老之学。

所谓穷理者,事事物物,各自有个事物底道理,穷之须要周尽。若见得一边,不见一边,便不该通。穷之未得,更须款曲推明。盖天理在人,终有明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谓人合下便有此明德。虽为物欲掩蔽,然这些明底道理未尝泯绝。须从明处渐渐推将去,穷到是处,吾心亦自有准则。穷理之初,如攻坚物,必寻其罅隙可入之处,乃从而击之,则用力为不难矣。孟子论四端,便各自有个柄靶,仁义礼智皆有头绪可寻。即其所发之端,而求其可见之体,莫非可穷之理也。

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如居处,便须验得恭与不恭;执事,便须验得敬与不敬。有一般人专要就寂然不动上理会,及其应事,却七颠八倒,到了,又牵动他寂然底。又有人专要理会事,却於根本上全无工夫。须是彻上彻下,表里洞彻。如居仁,便自能由义;由义,便是居仁。"敬以直内",便能"义以方外";能"义以方外",便是"敬以直内。"

公依旧是要安排,而今只且就事物上格去。如读书,便就文字上格;听人说话,便就说话上格;接物,便就接物上格。精粗大小,都要格它。久后会通,粗底便是精,小底便是大,这便是理之一本处。而今只管要从发见处理会。


注释:

[1] 《大学》第一章。

[2] 《大学》第四、五章。

[3] 《补<大学>格物致知传》。

[4] 《补<大学>格物致知传》。

[5] 《朱子语类》卷十四。

[6] 《大学章句》

释经一章。

[7] 《大学章句》

释经一章。

[8] 《大学或问》卷一。

[9] 《大学或问》卷二。

[10] 《朱子全书》卷四十六。

[11] 《朱子语录》卷一五。

[12] 《朱子语录》卷一五。

[13] 《朱子语录》卷四九。

[14] 《朱子语录》卷一五。

[15] 《朱子语录》卷一五。

[16] 《朱子语录》卷五八。

[17] 以下略举古典所述“觉”。《书·说命》:“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左传·哀二十一年》:“齐人歌: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公羊传·昭三十一年》:“叔术觉焉。”《列子·力命篇》:“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大梦也。”《白虎通》:“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汉书·高帝纪求贤诏》:“有而勿言觉免。”《旧唐书·高祖诏》:“自觉王迁谢,佛法流行。”《姚崇传》:“佛者,觉也,在乎方寸。”《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华言译之则谓净觉。”

[18] 《朱子语录》卷五八。

[19] 《朱子语录》卷五八。

[20] 《朱子语录》卷五八。

[21] 《明儒学案·南中王门学案》。

[22] 《朱子语录》卷一五。

[23] 《明儒学案·敬学录》。


进入 盛邦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朱熹   格物致知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55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