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有四句诗颇难解,注家纷纷。似均不顺。四句诗是:
对扬抏士卒,乾没费仓储。势藉兵须用,功无礼忽诸?
仇注说:“今蜀诸将冒功无礼,如所谓抏士卒,费仓储者,其可忽之而不问乎?”施鸿保说:“此言诸将虽有功,总骄蹇无礼,不当复论其功。功字微读。注非。”仇在功字上加“冒”字,于诗上下文无据(解诗当然不免加字,但总要于诗上下文或语法、训诂有根据)。施解颇巧,但“忽诸”二字又轻轻放过。所以总觉不顺。按四句诗当是蝉联为义,主要是说四川应当裁兵。第一句说,在面对(对扬)的时候,应当向皇帝提出裁兵问题。抏,《上林赋》注,损也。损当读为《老子》“为道日损”的损。损,像现在说的精简。“抏士卒”就是精简士卒,就是裁兵。注家解抏士卒为内战损伤士卒。战争杀人,何消说得?只缘拘泥于“损”字,所以下句亦讲错。下句说裁兵的理由:兵多了,在平时亦是靡费。这是杜甫一贯的思想。如说:“分兵应供给,百姓日支离。”又说:“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怨贫。穷谷无粟布,使者来相因。”都是控诉军需太重,百姓十室九空。所以第二句提出军需问题。第三句说,如果将帅不肯裁兵,凭借地势,那就当出兵讨伐。第四句说如果听令安分,虽然他平时没有功劳,仍然应当优礼有加。作问语以示常例,“难道朝廷对他们还不肯加以礼遇吗?”意思是说,国家一向对武臣优容,这是不消说的了。
杜甫关心时事,对四川的当前祸乱(崔旰阻兵),尤其担心。所以趁李随杜入朝的时候提出他的意见。但代宗庸懦,不是有远见有魄力的人,杜鸿渐怀禄固位,亦绝不是关心民隐的人,杜甫的话算是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