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钱作《有客》):“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钱笺:“药栏,花药之栏也。李济翁《资暇集》谓‘药’即‘栏’也,引《汉书》‘池籞’为说,不知籞音御,与药音异。”按,钱引见宋李匡义《资暇集》卷上,引《汉书》宣帝诏(按:诏见地节三年)云:“池药未御幸者,假与贫民。”苏林注云:“以竹绳连绵为禁药,使人不得往来尔。”《汉书》“阑入宫禁”字多作草下阑,则药栏作药兰,尤分明易悟也。宋人在李匡义后,赞成其说的有吴曾、袁文,反对者有王楙、胡仔。其说不具引。反对者所持理由有二:①《汉书》诏是籞字,非药字。②历引庾肩吾:“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王维:“药栏花径衡门里”,许浑:“竹院昼看笋,药栏春卖花”等皆作花药栏解,以证杜诗义有沿袭,无关汉纪。
按:今检《汉书》《盐铁论》《文选·东京赋》《魏志·文帝纪》注,均只有“池籞”,不作“池药”,李匡义所见《汉书》,或是另本,可置不论。杜诗“药栏”一语的意义首当于杜诗求之。杜诗用“药栏”字共有两处。除上引《宾至》(或《有客》)外,还有《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四:“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这是说,草堂的药栏、江槛常常被风湍打坏或因沙崩而损毁。这里的药栏,是可以说为“围援”的。但照语言中以偏代全的惯例,也可以说“药栏”一词即指种药之圃。而《宾至》的“药栏”绝不可讲为栏杆。哪有请客人来看栏杆的?从杜诗两例看,“药栏”似乎可有两义:一作栏楯解,一作花药圃解。但证以唐人他诗,药栏一词,确是指花药圃说的。纵使《汉书》有“池籞”一词,可以证明“药”(籞)即是“栏”,也应该看作词义已经变化。在唐言唐(所谓“名从主人”),不可把死了的汉人词义强加在唐人头上。且杜诗药栏,疑暗用严君平卖药(杜文和诗都用过)事,尤不可解为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