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音词,用的时候偏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不用其他一个词素的意义,这种词可以叫作偏义词。口语中如“国家”,家字实际没有意义,“兄弟”(弟弟),兄字没有意义。在文言文里面也存在这个现象。首先指出这个现象的是三国时代的经学家王肃。他以为那个没有意义的词素是“足句之辞”。宋陈骙著《文则》,指为“病辞”。清顾炎武《日知录》,以为“古人之文,宽缓不迫”。现代已经有三个人搜集过这方面的资料,这是语法家的事,我们不去说它。现在且说杜诗中也常常使用偏义词。
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诗:“欲浮江海去。”注引《论语》“乘桴浮于海”。证以杜他诗如《遣闷》“馀力浮于海”,可见确是用《论语》,那么,送韦书记诗中的江字是一个凑数的、没有意义的字(即“足句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说:“葵藿倾太阳”,藿没有倾太阳的特点,可见藿字无意义。《羌村》:“柴门鸟雀噪”,鸟是总名,言鸟可不言雀,可知雀字无意义。
《八哀诗·赠王思礼》:“昔观文苑传,岂述廉蔺迹”,此指邓景山被杀。邓是文人,和廉颇扯不上,可见廉字只是因习用连类而及。意思是说:《文苑传》中宜无有将略者。《新婚别》:“结发为妻子”(一作“君妻”),子字连类而及,无意义。《北征》:“不闻夏殷衰”,下句说褒氏,是殷事,与夏代无涉,疑夏系连类而及(详见专条)。《夔州歌》:“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按《古柏行》说:“孔明庙前有老柏……黛色参天二千尺”,即是一事。这里说的松,分明也是连类足字的。《送覃二判官》:“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杜甫无肝病,气疾可称肺病,肝字明显是足句字。《遣怀》:“黄金倾有无。”按诗意当说黄金倾所有。故知“无”字不作义。《咏怀二首》之二:“万古一死生”,义同他诗“万古一骸骨”。犹言万古同一死,生字无义。《壮游》:“郁郁苦不展,羽翮苦低昂。”郁郁不展,有低无昂。同诗:“引古惜兴亡”,兴何可惜?《莫相疑行》:“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好恶如字读,犹云好歹(仇读去声,误)。诗的意思是说,你们所谓功名富贵,我不和你们争,你们不要怀疑吧。好,人所争;恶,人所弃。恶字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巫峡敞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传语桃园客,人今出处同。”(桃源属朗州)人,杜甫自指。诗是说,我也要和桃源人一样避世了。避世只可言处,不可言出。出字是凑数字。《喜雨》:“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袁晁起义,在浙右,则言越已足,吴字连类而及,不作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使我昼立烦儿孙。”杜时尚未有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