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邦和:“东洋文明是静的文明”及庄子“虚静”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16 次 更新时间:2020-04-28 16:14

进入专题: 虚静   老子   列子   庄子  

盛邦和 (进入专栏)  


提要:老子《道德经》较早提出“虚静”观,此后庄子作充分诠解,促其完备,终成道家核心思想元素。如果说老子是道家“虚静”说的开创者,那么庄子则为“虚静”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虚静  老子  列子  庄子


 “东洋文明是静的文明”言者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杜亚泉。他说的“东洋文明”,以中国为代表,即使“东洋”的日、韩,其静的文明也从中国传入。中国文化源头简约而言,可分为三方面:儒、道、佛。静的文明源于道、佛,而主要起始于道家。老子《道德经》较早提出“虚静”观,此后庄子作充分诠解,促其完备,终成道家核心思想元素。如果说老子是道家“虚静”说的开创者,那么庄子则为“虚静”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


一、《庄子》的“虚”及老子、列子论“虚”

1《庄子》的“虚”:虚空、虚无的本意

《庄子·人间世》中有多处提到“虚”字。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 ,国为虚厉,身为刑戮。”[1]古代有两位君王,尧与禹。尧攻打丛枝、胥敖,禹攻打有扈。军旅所至,都城化为废墟,民人几近灭绝。

句中“虚”与“墟”同,指代“废墟”。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居宅无人曰虚,死而无后为厉。”《战国策·赵策三》云:“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禝为虚戾,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墨子·非命中》言:“繁为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是故国为虚厉,身在刑僇之中。”以上“虚”,皆表达为“无人”,本意“空无”。

《庄子·内篇·齐物论》载:“厉风济则重窍为虚”。完整的句子是:“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此乃形容大风之时山林中的声响变化:大风起山林喧嚣,如一人高歌,众人唱和。清风徐来,唱和之声轻微;飓风飞扬,和声激越洪亮。风息,和声嘎然而止。山林发声之物若树洞,若岩穴,顿时寂静。这时体会到了吗?轻风和畅、枝叶摇曳,若在眼前。这里的“虚”字表达空虚寂寥、无声无息,内涵“空无”的意义。

《庄子·内篇·人间世》记录孔子与学生颜回的一段对话:“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3]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心斋”?孔子回答:关键在于能否心志专一。心志专一方可学道。“学道”必先“闻道”,即“听”人说道。听闻启思,然后“觉道”。然而所谓“听”,“耳”听不够,须用“心”听,此闻道第一步。有此第一步不满足,还要走好第二步,即用“气”听。用“耳”听,所得感应仅达至耳朵,所知事物含混不清。用“心”听情况好多了,但也仅仅得知事物的名号与现象,无以探知其内层及本质。唯用“气”听,方可揭示实质,深晓明了。说到这里,孔子继续解明“听之以气”。在他看来“气”为天地之本原,为无,为空,称“虚”。唯空,唯无,唯天地本原之“虚”方可感应天道,觉道得道。这个“虚”就是你要问的“心斋”。

一字多义,属汉字特点,而像“虚”字如此意义繁多,尚不多见。“虚”字包涵以下意思:虚空、虚无、虚度、虚假、虚华、虚构、虚弱、谦虚、虚心、虚伪等。归纳起来《庄子》所含的“虚”字表达的意义主要以下两种:

其一是“虚空”,即“空”,指本来就有的空间,与“满盈”对应,也指把原本的“满盈”空缺出来,而成人为的空间。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云:“公子从车骑,虚左,自盈夷门候生”,演绎为成语“虚左以待”,再延伸为人们熟知的“虚位以待”,如宋欧阳修《乞定两制员数札子》:“遇有员阙,则精择贤材以充其选;苟无其人,尚可虚位以待。”

其二是“虚无”,即“无”。这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宇宙万象之归属;无生无灭,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肉体的消失与知觉的中断,“死亡”概念的哲学表达即“灭寂”;与“具象存在”相对的“本质存在”。一切方在,一切已去,永恒回归,轮回不息。[4]一如人们所说:“虚无”无需“实证”而“实有”,一切人间认知原理难以将其说明,人类终极追寻而求抵达的最后心境。

这样看,庄子言“虚”,说的是“空”与“无”,这不是说外界物体的“空”与“无”而是说的内心世界的空无一物。在庄子看来,人的内心像一个容器,譬如一个瓶,瓶本来是空的,然而随生命的展开与延续,瓶子装进了东西,贪欲妄念,无所不包。庄子的要求是倾倒“容器”,让内心重新回到心无杂念,无欲无求的境界。

2老子言“虚”:“虚其心,实其腹”,治国方策的建言

老子《道德经》中有句提及“虚”字:[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6]圣人治国要领:“虚其心”:务使天下百姓内心“空无”,无欲无求;“实其腹”:吃饱肚子,安居乐业;“弱其志”:丧“鸿鹄之志”,去造反之心;“强其骨”:强身健体,少病祛灾,以提供国家必须的劳力及兵源。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7]纵观天地人间,是不是像一个硕大无比的风箱?如果不去人为地鼓动,将恒久的空虚与不变,一旦鼓动则产生风量,且生生不息。是乃“无为”的道理:遇天下事为所当为,顺随自然。其中“虚”即空虚静止。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8]致力于欲望的舍弃,保持内心的平静,让万物自然地生长与发展,只是拱手一旁默默地观望。这里的“虚”,依然指内心的“空无”与欲念的克服。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9]如古人所说:世上万物凡其曲折之时,圆满就会到来,这难道是不可信的假话吗?这里的“虚”可以做虚伪、虚假理解。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10]田地大片荒芜,仓廪严重不足,即便如此依然佩剑逞威,饱食终日,积聚私财,此为盗贼的所为,绝非道德所允许。“仓甚虚”,这个“虚”是“空无”的意思。

3《列子》:“静也虚也,得其居矣”,修身体道的心路

《列子》多处言及“虚”[11]。其一、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矣.事之破毁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12]

有人问列子,“你为什么以虚为贵”,列子回答:“虚”谈不上“贵”,也非一个“贵”字可以表达。不在乎什么具体的名号,只求得静谧与虚空。信守静与虚的意义,反对与赞扬,都不在乎。诋毁之,而后装出仁义的脸孔,手法之诡谲无以复加。

这句话中,“虚”与“静”出现因果的语义关系。“静也虚也,得其居矣”,精神的沉宁入静,源自于内心的空无而“虚”。“虚”是“静”的前提,因虚而得静,内心空无,舍弃杂念,心静如水,由此道之真谛自然浮现,体会精当。

其二、“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13]文挚让龙叔背光而立,龙挚仔细查看,然后对龙叔说:我已经看到你的心了,空虚一片,简直就是一个圣人。你的心有七窍,六窍畅通,唯一窍不通。现在有人把智慧贤明看作疾病,是这样吗?你的病不是我浅陋的医术所能治好的。

其三、“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善于体道者,不用耳、不用眼、不用体力,甚至不费心思。以视听形智求道不适当,无以得道。道,如此奇幻,忽然在前方忽然在身后。信用之,弥漫于宇宙天地,废弃之,则不知去向。不是说有心道却远了,也不是说无心道反而近了。唯沉默虚静者得道,心性修行成功者得道。这句话里含有“虚”字,如“弥漫六虚”。《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之爻分阴阳,变易不已﹐爻位称虚。六虚指“气”,也指上下四方。


二、《庄子》的“静”及老子、列子论“静”

1《庄子》言“静”:“万物无足以扰心”

庄子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扰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静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

[14]圣人宁静,不是说宁静好,才去求静。只为万物不足以扰心,自然得静。水静如镜,映照须眉,又呈水平的状态,大匠以此为基准。水静犹此澄明,何况人的精神。圣人心静,如照彻天地的明镜,是乃万物之静。因虚静而恬淡、寂寞、无为,此为天地平衡的基准、人间至高之德性。帝王圣人设此为终极目标,追求于此休止于此。

在庄子那里,“静”有时是守静观望,按兵不动,如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扫除烦乱不安的思绪,镇守安静平和的心城。这样可以把事情办好,反之躁动不安,自行其道,势必事与愿违。

他讲一个故事:有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害怕,看到自己的脚印而厌恶,于是拔脚逃跑,然而跑得愈远,留下的脚印愈多,跑得愈快影子总不离身。他觉得跑得还不够快,于是加快速度奔跑不休,结果力竭而死。他不知道呆在树荫屋影之下就不会有影子,“处静息迹”即立地不动就不会有脚印。此人不懂“处静”的道理可谓愚笨至极。[15]

心静如古井止水,方可获得道家精神修养的真谛,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心静,他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这里《庄子》描绘出一条个人修行的精神轨迹:首先做到心正意顺,心“正”方可心“静”;内心安静,方能晓明事理;晓明事理才可虚怀若谷、无欲无求;无欲无求而达到无为的境界。凭这样的“无为”精神,“万事可为”,“无为无不为”。以上精神轨迹简约为四个字,即“正、静、明、为”。四个字中,静的地位突出,属道家修行核心原理,如把四字视为学道之人攀登道山的四个阶梯。那么由正至静,则属至关重要的最初台阶,需格外专注小心。

忘怀忧乐,泰然生活,离道已经不远。志守专一而没有变化,就能到达清静的境界。[16] 欲求静,自可栖息于山林,隐居于岩穴。[17]然而若要真正的静谧安心,毕竟离不开内心的修炼。 求静须心平气和,定心当神志安宁,神清气朗源自于处世顺心。[18]学道者务必体会:“静默可以补病,眦滅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19]晓明于天,通达于圣,播帝王之德于天地四方,静自然生成。静似“混沌”,混沌未开,无处不静。[20]“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21]静如长水远去,亦如大漠清宁。[22]

2老子:“归根曰静”[23]

老子《道德经》多处提到“静”字。试举几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24]致力于虚空,持守于静笃,如此万物生长。我从旁观察,视其周而复始。天地万物、芸芸众生,由生而灭,都要回到原来的地方。此谓归根,归根即静,遵循命运的安排。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25]因为轻薄,所以让“重”作他的根本使其稳重;因为急躁,所以让“静”作他的君王使其镇静。圣人终日持重守静,就像打仗时行军途中离不开粮草辎重。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26]眼看事情将发生变化,我以说无名的质朴予以镇守。“无名之朴”,即无欲无求。既无欲无求,则宁静而生力量,天下由此安定。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27] 大直犹如弯曲,大巧犹如笨拙,善辩者就像一个结巴。因躁动而克服寒冷,因清静而制胜溽热。唯清静为天下正道。

3《列子》:“静也虚也”

《列子》说“静”如下:第一句: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28]不要探究那个名称,理解静与虚到意义是最重要的。所谓静,其本质就是一个虚字,因虚而得静。

第二句: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箸。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29]道具有以下的特性:其不设主观干预,而让天地万象自然彰著。动如水,静如镜,应答如回声,视之若万物无异。以上也说到“静”,“其静若镜”。


三、“虚静”与“渊静”

1“虚静”论首创是庄子还是老子?

《庄子》屡次出现“虚静”概念,并阐述其“虚静”论。春秋时期周厉王时代《大克鼎》铭文已有“虚静”这个词:“冲上厥心,虚静于猷”,而“虚静”论为老子首创。老子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30],将“虚”与“静”放在同一句式中表达。两者属因果关系,唯做到极度的内心“空无”即“虚极”,方可臻入深度的精神静谧即“静笃”。庄子将“致虚极,守静笃”六字简约为“虚静”,形成固定的哲学概念传之后世,并对“虚静”论作进一步阐述。《庄子》的“虚静”论是对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思想的继承与意义扩展。《庄子》中多处论及“虚静”。

第一句:“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31]将“虚静”的精神推广至天地,贯通于万物,可使天下人获得莫大的快乐,这样的快乐,称得上是“天乐”,上天给予的快乐。要知道,这也是圣人之心,用这样的心意指导带引,务使天下人同赴“虚静”的境界。

第二句:“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32]假如一个人真正持有虚静之心:淡泊愉悦,甘于寂寞,清静无为,那么就觉悟到天地万物的根本意义。

第三句:“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33]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上述一句的语气及意义的强调与加重:“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这几点可要牢牢记住呵!这是天地根本的性质,人间最高的道德。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句《庄子》都将虚静与恬淡、寂寞、无为三词并列,此实为道家”虚静观“作注解,何为“虚静”?淡泊愉悦,甘于寂寞,清静无为。

2“渊静”的含蕴

《庄子》云:“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34]在这一句中,《庄子》首次说到“静”字,用的是“渊静”的概念。与这个句子相关的段落如下:

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

有一个叫崔瞿的人问老子,你不是说不必把治理天下的事情放在心上吗?那么请问怎样去安定人心呢?老子回答说,予百姓以静稳无欲的心态,不要轻易地去扰乱它,这样就可以了。老子继续说:人心有险恶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数端: 排斥在下的弱者,攀附在上的权贵,为图晋升牟利,以至设狱谋杀,无恶不作;时而温柔绰约,时而刚硬蛮狠,且刻意雕琢形象,掩盖丑恶的嘴脸;待人接物,因人而异,变幻莫测,时而热如炭火,时而冷若冰霜;怀野心而具计谋,顾眼下急事急办,得有闲空,则谋及四海之外;停下来的时候,深渊般的寂静,活动起来,就像雷电悬于空中。骄傲放纵的行为不可羁系,更何况复杂的内心难以捉摸。

老子上述的话,旨在说明人心险恶,藏于“凡众”之中。 对于“人心”须安抚使之平静,而不可“撄之”,即引逗撩拨。须使民众无欲无求无知,由此“渊静”而致最佳社会状态。《庄子》重提老子的这个言谈案例,是继老子之后,再作帝王师,提出大体相同的治国方策,只是把老子的“静”字换做“渊静”两字,分外突出,可看作是对老子“静”字学说的延伸再造。

这使人想起,刘邦起于草莽,发动起义摧秦立汉,汉初统治者接受历史教训,一面减免税收,“与民休息”,一方面欲民安静,不起动乱之心,由此老子“虚静”学说应时而兴。

中国古代文人多次运用“渊静”一词。三国魏嵇康 《琴赋》:“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云:“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明唐顺之

《启圣祠祭文》:“维公濬哲渊静,胄衍神明,饘粥承家,永有令名。” 王闿运 《候官陈君墓志铭》:“君孝思纯穆,神情渊静。”


余论

“虚静”思想本作为人生理念而广为流传,而至魏晋时代则蜕变为一种美学精神进入艺术领域,对中国古代创作意境的变迁发生影响至深。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即构思写作之前务必摒弃杂念,沉宁寂静,以至体态舒畅,神志清澈,达到庄子所云“心斋”的最佳状态。

元代吴镇则云:凡画画者,“ 始由笔墨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

他认为创作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要经历三个过程:起初心在笔墨,意念凝滞;其后忘记笔墨,一心作画;最后连自己在作画也忘记了,超然忘我,出神入化。这第三个境界就是老庄说的“虚静”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法结合”趋于瓦解,以道家理念为核心的玄学思潮应运而生,而其中的重要思想元素则为老庄的“虚静”观”。如南朝宗炳所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圣人以道德之原理照彻事物之百态,贤者持澄明之心怀体味气象之万千。

佛教流行,在其中国化过程中,尤其是般若学发生的途中,以“虚静”说为重要标识的道家、玄学曾给予充分的滋养并发生显著的催发作用。事实上,道与佛在不少方面出现复线重叠的情况,如《金刚经》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与道家相似,把眼前的世界视为“空无”,即“如梦幻泡影,如梦也如电“。一个中国文化变迁的事实也被学界认同,即因道家对佛教的接纳与相融,其结果产生属于中国自己的佛教禅宗。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精神主流儒家思想在其行进发展过程中也接受了道家“虚静”观的影响。被称作“理学殿军”的曾国藩把一个“静“字奉为一生为人做事的基本“功夫”。如他在日记中所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35]

儒学固然是中国古代主体支配思想,然而不可否认,道家依然是“主体”的必然补充与必要“配伍”。两种思想从官宦士子到普通百姓,全覆盖地浸润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深处;从“进”与“退”、入世与出世等方面,全方位“形塑”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性格。


1916年,《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不同意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就文化问题提出的部分观点,撰文驳议,由此引发著名的“东西方文化大论战”。这场论战是中国"第一次对东西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两种文化传统作了周详的剖析,实开我国文化研究之先河。"论战中,杜亚泉撰写《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指出中国与东方的文明是“静的文明”,而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如果说论战持久不息,难成定局,那么在一个问题上却达成共识,即一起主张中国与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而与西方“动的文明”迥异。[36]

道家“虚静”观是中国人从老祖宗哪里接受的一份精神遗产,中国人豁达远观、沉毅坚韧的精神特征或可溯源于此,然而也使中国人性格添加了某些消极无奈、无所作为的负面因素,而这些也是人们在研究庄子“虚静”观时值得留意的课题。


注释:

[1] 《庄子·内篇·人间世》。

[2] 《庄子·内篇·齐物论》。

[3] 《庄子·内篇·人间世》。

[4] 参见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5] 《道德经》中有关“虚”字

1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老子·第三章》)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

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

4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第二十二章》)

5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老子·第五十三章》)

[6] 《老子·第三章》。

[7] 《老子·第五章》。

[8] 《老子·第十六章》。

[9] 《老子·第十六章》。

[10] 《老子·第五十三章》。

[11] 《列子》中的“虚”字:

1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矣.事之破毁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列子·卷第一·天瑞篇》

2列子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列子·卷第二·黄帝篇》)

3履虚乘风,其可几乎?(《列子·卷第二·黄帝篇》)

4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列子·卷第二·黄帝篇》)

5王若殒虚焉,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列子·卷第三·周穆王篇)

6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列子·卷第三·周穆王篇)

7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列子·卷第三·周穆王篇)

8“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虽然,试与汝偕往。”(《列子·卷第四·仲尼篇》)

9“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列子·卷第四·仲尼篇》)

1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列子·卷第四·仲尼篇》)

11来丹以黑卵之死,趣而退.遇黑卵之子于门,击之三下,如投虚。(列子·卷第五·汤问篇)

[12] 《列子·卷第一·天瑞篇》。

[13] 《列子·卷第四·仲尼篇》。

[14] 《庄子·外篇·天道》。

[15]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子·杂篇·渔父》)

[16] 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

[17]  “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18]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庄子·杂篇·庚桑楚》)

[19] (《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

[20] “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21]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

[22] 《庄子》文中的“静”

1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2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3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4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5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6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7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8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9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10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11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12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13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14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15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16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

17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

18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19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庄子·外篇·缮性第十六》 )

20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

21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22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

23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24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庄子·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

25静默可以补病,眦滅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

26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静居则溺,(《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

27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28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29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30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31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23] 《老子》中的“静”:

1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老子·第十五章》)

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第十六章》)

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老子·第二十六章》)

4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三十七章》)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第四十五章》))  

6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

7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老子·第六十一章》)

[24] 《老子·第十六章》。

[25] 《老子·第二十六章》。

[26] 《老子·第三十七章》。

[27] 《老子·第四十五章》。

[28] 《列子·卷第一·天瑞篇》。

[29] 《列子·卷第四·仲尼篇》。

[30] 《老子·第十六章》。

[31]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32]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

[33] 《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34]《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35]《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36] 李大钊:与征服和驾御自然的“动的文明”、“西洋文明”、“北道文明”、“物质文明”相对。“东洋文明是静的文明”(《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还撰《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认为:东西方文明“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如此等等。




进入 盛邦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虚静   老子   列子   庄子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108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