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年来,西方民粹主义活跃,加之美英等国少数政客鼓噪,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车轮仍将继续前进。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稳步增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境外机构和企业来华投资的规模也随之增加,外币业务在我国金融业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大,而人民币业务,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速而迅速增长。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发达经济体及其货币组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从中找出差距,找到我们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进而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主要国际货币做好准备。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在华盛顿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的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IMF篮子货币的第五个成员。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成就,也是人民币今后达到“货币三极”的重要步骤。
有学者认为,2016年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几年内,国际上对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需求会在一万亿美元上下,如此规模的人民币资产新增需求相当于2015年上半年末国内债券市场市值的五分之一,占同期我国政府债券、金融债和政府支持债券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对国内利率和资本市场将产生前所未有的重要影响。境外对人民币资产的新增需求将显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要求境内外人民币外汇市场要协调、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无论从外汇市场的成交量还是从外汇市场的产品种类来看,人民币目前仍然是一个很小的币种,与我国的经贸地位极不匹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越高,境内外投资机构对国内资本市场和银行业的人民币产品种类的要求就会越高,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也会越高。换句话说,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需要国内有更加成熟和完善的人民币产品市场,而成熟和完善的人民币产品市场需要我们通过人民币产品的创新来逐步实现。除人民币外汇市场外,国内人民币债券和货币资金市场、股指期权、利率期权等市场也需要持续稳步增长。
以我国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为基础的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本币资本市场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那么货币的持有者将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场所。多年来,为了配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国债的财政功能发挥得较多,然而其金融功能的发挥却有待进一步挖掘。我国债券市场不仅在总量上还有发展空间,在结构上也有待完善,债券投资主体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为了有效推动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要加强市场基础建设,规范信息披露、合理保护投资者、放宽市场准入等。有效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让境内外机构积极地参与到该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货币国际化除了以国家经济和贸易规模作为主要支撑外,货币发行国的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着其货币国际化程度。我国经济今后持续稳步地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更好的基础,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的逐渐上升也为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宏观条件外,持续完善外汇和资本市场、开发人民币产品、提升市场的交易和运行效率、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加强金融风险管控等也将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进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需要中国对内和对外的经济和金融政策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还需逐渐丰富境内外人民币产品并逐步提升市场流动性。要达到与我国经济较为匹配的第三国际货币的理想地位,我们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为了保证该进程的持续稳步推进,我们必须做好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监控和监管,在若干年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的自由兑换和交易。
(三)
美元近期的升值有一定的必然性,自2014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要好,2014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3%,美国经济的增长对世界经济有拉动作用。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大,份额越来越多,人民币贬值对各方面的影响也会增大。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压力是有的,主要在进口方面。但对于出口而言,人民币贬值具有一定的利好。然而,一个国家的进出口重点是在于平衡,不应有过度的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目前,中国已在多国启动人民币清算银行,同时增加中外双方货币互换,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多方努力。
人民币要想真正全面地“走出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货币,要努力在外拓展支付清算功能。虽然人民币清算的试点在增多,范围在扩大,但目前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的总量还比较小。
人民币还需要在多方面得到各国的认可,支付清算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还要增加别国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让人民币能够成为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别国的储备货币,体现其国际货币的价值。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程还比较远,还要依靠中国经济加快发展。
(四)
人民币利率市场和债券市场是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基础。利率市场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外汇远期、掉期和期权都才能有效定价,交易才会活跃。利率的市场化是涉及面最广的一项金融改革,中国正在逐步迈进,目前只差临门一脚,现在就剩下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问题。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铺垫,并已经迈出了很多步,比如近期央行进行了降息,同时把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有银行行长表示,利率市场化让他担心的是浮动的区间扩大,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不上浮到顶,就有存款忽然搬家的风险。其实,这也反映出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加剧银行间的竞争。
但推进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还需要有配套的金融政策来支持。如果市场化进程过快,没有相关制度的配套,小银行和新组建的银行就很难适应,大银行就会占有主导优势。所以,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是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配套制度,这一制度可能尽快发布,从目前征集意见的反映中来看,大部分人赞成这一制度的推出。这也将为利率市场化打开最后的通道。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把握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和美国升息的战略时机,大规模积累人民币海外债权,通过对外投资拓展人民币交易网络,并强化投资风险的控制。具体做法可由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中国主导的金融机构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人民币贷款,由这些国家用于购买中国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程劳务。虽然人民币将回流国内,但这些国家将欠下人民币债务。这样做可诱使债务国出口时以人民币计价,并以人民币收入偿还债务。债权与债务双方形成人民币闭环,以规避国家汇率风险。我国可节约美元储备,用于更重要的战略用途。
(五)
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其步伐明显加快。我们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加大对外投资,让装备工业“走出去”,让全产业链也跟随“走出去”。同时,让“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重要平台,这一方面为沿线国家提供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资本带来较为丰厚的收益。资本“走出去”,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一起“走出去”,这也有利于化解我国富余产能。要支持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利用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融资。支持重点口岸城市在允许条件下向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引导离岸人民币有序回流。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要积极争取获得人民币贷款业务,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为促进境外人民币资金流转积极创造条件。在资本“走出去”的同时,保险服务必然跟进。对工程项目、海外财务,甚至对参与项目的国内工人进行保险,可有效化解风险。中国的保险服务还可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发展。
(本文的主要内容曾以答记者问的形式登载《国际融资》杂志2015年第4期,收入本书时,作者进行了修改和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