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兴保:金融改革和企业改革的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56 次 更新时间:2018-03-23 17:17

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企业改革  

梅兴保 (进入专栏)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这些年一直在探讨的热点问题,从逻辑上讲,它属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对于金融改革和企业改革,或者说国有企业改革,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例如,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改革发展影响很大。


搞企业的人要特别关注利率、汇率改革


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讲了很久,这次终于把贷款利率全部放开了,至少把这一只脚先扎扎实实迈出去了,以前有一些过渡性的措施和办法。这大概是新一届政府组建以后,央行看到这个情况,也终于出手了。希望还给主管部门央行多一点时间,也给参与主体各方多一点时间,来消化国务院、央行释放的这个改革的措施。看这个“贷款利率市场化关键这一步走出去”的红利,大家挖掘得怎么样,这个红利享受得怎么样,我认为应该循序渐进,乐观其成。


当然,在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呼吁,并且及时地关注贷款利率全部放开以后,对实体经济到底有哪些正面效应,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我们应该来总结、来观察,作为政协委员在下面做调研,应该重点关注宏观政策变化以后,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新气象,哪些方面还不够。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问题上,进一步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同时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方案,比如说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最直接的一个利益相关主体,应该完善自己的风险管控机制和定价制度,提前做好准备。除了大银行以外还有小银行,还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要有应对措施。还要关注债券,债券市场存量这么大,国债和企业债搁在那里,利率市场化之后,对利率变化测算不到,引起国债的波动和企业债的波动,甚至一些主权债的波动,造成的风险会很难掌控。


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关注哪些方面或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第一,是资金定价机制的改革。作为金融产品的定价,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要由市场来定价,而不是人民银行来定价。


第二,是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目前一直没有动,还是一行三会分业监管,金融机构统一法人、垂直管理。这种管理职能,有的要整合。


第三,是经营主体的市场化改革。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它的改制,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因为这是属于微观主体,可以一家一家地来改。其市场化改革,包括经营机制、经营方式的转型,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等。


第四,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方面的改革越来越重要。汇率问题以前都是作为一个附带的问题被提出来。这次不一样,国务院成立了由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国家外汇局就单列其中。


第五,金融几大市场的一些联系和融通。比如货币市场、资金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怎么融通和协调,虽然和监管体制有直接关系,但是因为它本身又是市场化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一种更好的机制,来防范市场风险,制定预警措施,统一协调有关跨市场的创新和改革。


第六,金融的市场各参与主体中,怎么样来完善进与出的机制,使现在那些大的机构,能够减少其垄断性,使中小的金融机构能够加快发展,使社会的各个层面享受到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调控体系。


国家外管局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在全国政协会上发言讲金融重点改革时,专门谈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因为现在它的影响太大了,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需要20多万亿元的人民币进行对冲,形成大量基础货币的发行。这是防通货膨胀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每月每年新增外汇储备成为货币发行最大的推手。全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人,商品到处都是“Made In China”。外汇管理和汇率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非常广泛。


中央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要考虑外汇储备有多大的影响。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人民币对外交易的价格。现在我们的国际贸易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个人的出国、投资、旅游越来越多,汇率的变化对我们这个日益国际化的巨大经济体影响非常大。有些企业家现在不得不紧盯汇率变化。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形成机制怎么改革,是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总地要按市场化的要求,对外汇逐步放开事前管制,加强事后有效监管,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金融改革和企业改革的相互关系


金融改革和国有企业联系起来考虑,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正确理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邓小平当时提出来,是基于当时社会对这个行业不太重视。毛主席1958年提出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中国的事就好办了。至少现在钢铁你不好说它是最重要的吧!对邓小平二三十年前提出的论点,现在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解。金融是核心,但还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这个产业性质是不能改变的。


金融是一种高端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的改革或特殊服务业的改革,对于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不能像一个城市国家一样,比如说,新加坡就可以服务业立国,也可以靠金融。他的经济是完全跟世界经济连在一块儿的,它和我们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着十几亿人口,绝对不能只靠金融服务业。首先明确金融业的改革,它是现代服务业的改革,改革是否成功,不能只看金融业能够赚多少钱,创造多少利润,而是要厘清关系,必须和服务的对象结合起来考察才行。要看我们的市场经济、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能不能通过金融的改革带来一些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打造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升级版。


国家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在扶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现在金融改革要重视为民营企业服务。


从整体上来说,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中国的实体经济,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战略布局的优化。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前些年的改革中,释放了大量的红利,这个红利得益于朱镕基任总理时,给了企业三个“杀手锏”,而且与金融改革结合进行。第一,核销呆坏账。呆坏账核销了,一下子这个企业卸了沉重包袱,就好了。第二,债转股。就是说企业欠债转成股了,国家是股东了,我们资产公司作为股东的代理人,但又不像现在商业性债转股后公司的股东,当时没有完善法人治理架构,还是原来厂长书记说了算,但是毕竟把数千亿元的债就转成股了,资产负债比例大大降低,企业信用等级提高了,又可以获得贷款支持。第三,主辅业分离,职工下岗分流。


这些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然后把大量的上市资源给了国有企业。所以,像上海等地的国有企业,除了特殊的以外都上市了。由于资本市场是扭曲的,不健全,企业上了市就赚钱,有的企业上市后出现了问题,却没有几个正儿八经退出,即使退出也是一个壳,把壳都卖掉,壳又赚钱。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占尽了红利。这些年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发展得非常快、非常好,实力很雄厚,以至于到现在也大多不缺钱。所以说,利率市场化目前来看对国企实际上没多大影响,放开贷款利率还是不能撼动电力、通信等大国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正处于一个新兴的发展阶段,它一成立就是市场化的方式。现在突出的矛盾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不足,同时还有老百姓的金融服务不足。西部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更是缺乏金融服务,特别是在许多行业打工的蓝领工人,在隧道里工作,煤矿工作,哪能接触到什么理财信息,知道什么行情!累了一天,晚上回去就睡觉了。他们的金融服务特别少。


但是,我们整个金融改革也不能说只针对民企,目前来说,它们是弱势。金融体系的改革应该多设一些小微金融机构,面对打工者、创业者、民营企业和农户来进行服务,甚至设在矿山、设在社区、设在工棚这些地方,帮他们理财、汇兑、结算,给他们办保险,给他们办银行卡等。


所以,国有企业在金融改革中扮演的角色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怎么理解它们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


金融改革要在宏观层面和国有企业层面来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对接。金融改革切入点应该是服务好实体经济,针对实体经济现在最需要金融服务来进行部署和谋划。最近两三年,金融暴露了其价值取向的一个很大问题,“以钱炒钱、金融脱媒和脱实向虚”的倾向非常明显。金融市场的一些主体,特别是有一些银行和证券公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理财和资产管理为名,以钱炒钱。这些年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金融的资源需求很大,使金融资源处于一个紧缺的状态。谁找到了贷款,找到了资金,就能赚到钱,有的上市公司圈钱以后又委托贷款,是典型的脱实向虚。


前几年政府一直刺激经济的发展,4万亿元投资这剂药太猛,主要靠投资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就使金融领域的资金提供方,只要资金能够出去,当时就能赚到钱,利差的收入成为各大银行主要来源,占到70%—80%。4万亿元投资计划下去之后,有些关掉的水泥等企业又开足马力起来了,污染浓烟滚滚,特别是钢铁、造船、玻璃等大干快上。地方的GDP也就起来了。至于后果没有人去多想。


基础设施项目狮子大开口,有的地方用土地储备担保。不缺钱的一些企业,也和金融机构勾结起来,来搞理财、搞委托贷款。特别是许多大企业,也包括一些民营企业在建立财务公司,控股信托公司,收购小银行,收购证券公司,打造自己的金融板块。搞钢铁、电力的也在干这事,搞实体的,把很多心思和财力放在搞金融板块和房地产的事情了。我们到有的国企调研,发现它的主营业务垮下来之后,其金融板块和房地产也就是说副业在赚钱。所以说,金融的改革,要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结合起来进行。


金融体制的改革要让更多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


金融的改革,要适应于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当前最主要的切入点,就是小金融机构的“门槛”要进一步放宽,要让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加快发展。虽然改革也涉及多方面,但是先把小微金融机构进一步地放宽完善还是比较容易的,让民间资本多进来。允许民营资本发起设立小银行的大政策已定了,但是现在没有看到有几家搞起来,希望监管机构加快制定细则和具体办法,也希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练好内功,做好人才等准备。


对于实体经济最能体现公平服务的,是利率的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特别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以后,企业对于资金的提供主体就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国家刚开始颁布这项政策,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因为有很多的借贷合同,签订的时候都按照固定利率签订的,马上更改会搞得资金倒来倒去不太容易,成本会比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对实体经济是有好处的,企业可以货比三家,是很有好处的,这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果。


至于监管体系的改革也很重要,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间接一点,它是一个行业内部管理体系的改革,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监管机构之间有必要进行有关职能的调整和整合。同时,还要和实体经济的主管部门有一种协调沟通配合机制,比如说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相互沟通。


民营企业也要从主观上去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其法人治理架构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设置,不要搞“家天下”,治理的方式上应该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良、改造,应该学习现代企业制度的那些做法,贪占的欲望不要太强烈。再一个就是说“光宗耀祖”这种封建的观念要革除。很多民营企业发了财以后,它在分配上不想去多考虑它的持续发展,而是先拿一部分钱来把庙宇祠堂搞起来。大家可以到山东、河南和江浙、广东等一些地方看看,观音佛这个东西,不知道花了多少资金来兴建扩建。鼓励企业花一些钱搞慈善,扶贫济困,不应花大钱建庙宇。


在公司治理上,有的民营企业家不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聘请职业经理人,而是找一些不懂企业运作的亲戚。所以,我们呼吁民营企业要有对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把握好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真正吃透摸懂现代企业制度,然后确定企业的法人治理架构,多用中介机构来帮助设计筹划,董事会、行政管理层和监事会分离。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这个问题,在全国政协会上,我们会继续呼吁。


(原载清华大学《金融评论》2013年第4期)


进入 梅兴保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企业改革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904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