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总决赛在重庆举行。北大、清华等名校千里迢迢来渝争夺获奖者。在北大、清华招生人员下榻的房间,180余名已具备保送资格的参赛学生排起了长队,而中国科技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却是门可罗雀,几分凄凉。
见此报道我的心揪紧了。我在一所市重点中学,今年接了一个理科尖子班,校长指示必须有考上北大、清华的,老师们也真真假假叫我这个班“北大班”。我到街上的电脑室做了十个大字上墙:“冲北大清华,上中华名校。”校长门前过,两眼放光芒,他是新校长。我校高考硕果累累,惟独没有直接考上北大、清华的。新校长想创造“奇迹”,可不是为了他一个人啊。而今社会评价一所中学的办学好坏,只看有多少学生能上北大清华;上不了北大清华的尖子班,班主任无地自容。
而今生源就是钱。就连大名鼎鼎的北大、清华也不辞辛劳将全国数、理、化、生竞赛获奖者、各地高考状元一一收入门下。至于他们的内部管理如何,媒体不时来一点:论文剽窃,招生丑闻,兜售文凭,渴望当官,尽想职务升迁及优厚待遇。大部分老师对讲课、尤其是为本科生讲课常常是应付了事,有的名教授若干年不上讲台乃是常事,而年轻教师们开著手机和传呼机上课,讲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来电,便中断授课到门外去应付。老师们与学生们之间没有多少感情和心灵的交流,老师一上完课后便与学生如同陌生人一般……(见《剑虹评论网》10月12日《哈佛的经久不衰与北大的销声匿迹》)
而全国数以万计的所谓重点中学的无数老师,献着青春、拼着老命把学生往北大、清华举送。莘莘学子更是梦寐以求,今年进不去,复读待明年。进去了,四年之后出国、求职就有一个魔力无穷的“金牌文凭”。在长安城中操刀卖肉,一亮出金灿灿的北大文凭后,立马由屠户变成了国家干部。
而我还在推波助澜。
不得已而为之啊。我教龄25年,要说桃李满天下也说得上了,单是去年的学生,就有上了中国科技大、北师大等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有一个女生,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一诊”、“二诊”成绩离北大录取线很近,本人有心冲顶,无奈父母不许。她头上“市三好生”的加分白费了。
有实力而气不足,不可把握的因素还有许多。江西有600多名今年高考600多分的“高四生”,重庆也有不少高分复读生,他们非北大、清华不上,抢走了多少应届生的份额。
所以我有时提醒自己:上北大、清华,顶破天不过若干。我可不能负了大多数考生。10年前我给学生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现在人人都可以上大学了,工作反而更难做了。
我有时累极了,想自己图个什么?老教师,老党员,儿子也工作了,老婆也退休了。我在家长会上承诺有三:不搞有偿家教,不接受吃请,不托家长办事。此言一出,自断好处,图的是个心安,又未尝不是个台阶。学生考得上考不上北大、清华,我尽力了。而有的人什么“东西”都得到了,为什么他们不带学生冲北大上清华呢?我的饭碗是校长给的,我不接招就下岗。现在,离高考不到一年,我豁出去了,一辈子就整个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才甘心。
“揽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从孔老夫子开始的梦想。千百年来,这梦想让多少教师壮怀激烈,唏嘘不已。我可以说,一辈子整个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才甘心,才伤心。因为,中国的教育怎么能够只靠一两所名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