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这几天正在台湾访问。虽然陈云林在台湾南部受到了一些绿营民众的示威抗议,但借着陈云林访台的契机,中国大陆如何加强包括绿营在内的台湾民意的对话,似乎再次提到了人们的面前。
两岸关系近年何以遇到瓶颈?
陈云林此次台湾之行,与之前相比有两个显着的特点:一是没有正式的官方活动,全程只是“经贸之旅”;二是首次深入绿营民意的大本营——南台湾。但与“经贸之旅”相比,陈云林首次深入南台湾,也许更值得人们关注。
众所周知,自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大幅回升,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所谓大幅回升,主要是在经贸和人们交往领域,亦即在一些政治上不敏感的、技术上可操作的的领域和议题上;而所谓的瓶颈,则主要是在政治上敏感的和技术上一时难以操作的领域和议题上。马英九上任伊始,笔者就曾在评论中指出,第一阶段相对比较容易,而第二阶段则是两岸关系真正的考验和挑战,而且第二阶段的突破不可能在马英九首个任期内实现。
近三年形势的发展,基本上印证了笔者当时的这一判断。近三年来,两岸的经贸和非敏感议题,基本上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而政治上敏感的议题,则绝非可预期的短期内就可突破。
这中间固然有两岸关系本身多年形成的结构性障碍。但就马英九一方而言,人们固然可以对其有诸多不满,认为他没有在两岸政治关系上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但只要了解台湾内部政治处境的人们都知道,马英九的“不作为”固然有其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性格因素,但作为台湾最高行政首长,他的手脚在相当程度上无疑是被蓝绿对决绑住的,除非他不想在明年的大选中胜出连任。
红绿不谈:马英九手脚将依然被绑
马英九的困境就在于台湾的绿营民意。绿营民意在过去一段时间相当程度上,不但牵制了马英九的手脚,而且也成为两岸关系由此而无法深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这是两岸关系迄今的一个现实。
笔者以前曾在评论中指出,两岸关系从长远看,必将成为红蓝绿三方妥协的结果,因为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单独决定两岸关系的未来,也不可能由其中的两方甩开另外一方来决定或主导两岸关系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进党无法绕开中国大陆,反之亦然。民进党这几年一直在大陆政策上存在内部的纷争和煎熬,就是基于这一背景。日前民进党智库成立,蔡英文发表两岸关系的论述,虽然遭到绿营和亲北京人士的批评,但蔡英文和民进党试图出台一个平衡各方的大陆政策的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英九的第一任期,北京可以对他在两岸政治议题上无所作为还有所宽容,但在绿营民意已无法忽视的情况下,若大陆与台湾绿营民意无法得到沟通,那么马英九第二任期的手脚依然将被严重捆绑,届时其第二任期的四年很快就将在蹉跎中度过。
两岸关系的两大结构性问题
两岸关系发展至今,可以看得越来越清楚的是,其存在着两大结构性问题,一是两岸的政治定位尚未解决,二是两岸的民意尚缺乏沟通。若以学术研究来比喻,前者类似前沿学术研究,而后者则类似基础学术研究;没有扎实的基础学科研究,前沿研究推进到一定程度,总有一天会遇到瓶颈。
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在政治上非敏感、技术上可操作的议题上推进甚快、甚深,而在政治议题上却无法取得丝毫突破,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两岸民意依然存在巨大落差。不要说大陆与台湾民意之间存在很深的隔膜和误解,就是在大陆与台湾蓝营民意之间,也不能说就取得了完全沟通,其间还是存在很大的理解差异。
由于政治体制不同,台湾民意至少较大陆民意更为多元,其对台湾政治决策机制的牵制也更大。因此,北京若有意未来几年在两岸关系上有进一步突破,与台湾民意,其中尤其是绿营民意的沟通,已经是一个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紧迫问题了。
准确定义和定位绿营民意
与台湾绿营民意展开对话,必须对绿营民意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定位,切忌将其与台独民意混为一谈。绿营民意是一个基于台湾本土意识之上的、相对比较封闭或保守的民意;台独极端思潮和势力只不过利用了绿营民意的本土性、封闭性和保守性,使之成为台独思潮和势力的社会基础。但究其本质而言,绿营民意与台独思潮有着实质的区别。
与绿营民意展开对话,将有助于化解大陆与绿营民意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化解台独与绿营民意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当然是一个有难度的工作,但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实际上,自从民进党下野,蔡英文担任党主席之后,虽然民进党内部整合艰难,对大陆的整体敌意没有下降,但民进党操弄族群矛盾的氛围较陈水扁时代已有相当缓和;而且若比较陈云林首次访台所遇到的冲击,以及以后每次赴台的氛围,必须承认,气氛在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而其背后则是民进党和绿营的政治文化在逐渐向着理性的方向艰难演变。
期待陈云林更长袖善舞
从这个意义上说,陈云林此次跨越浊水溪,走进南台湾,走进绿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策略上说,具有半官方身份和色彩的陈云林,未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扮演大陆民间大使的身份,陈云林未来可以在台湾更为长袖善舞一些,比如可以考虑接受台湾电视媒体的专访、参加包括有绿营民众参加的公众论坛等,更多以柔性的姿态展现善意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