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邦和:日本学者如何看道家、道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48 次 更新时间:2020-11-08 15:27

进入专题: 日本汉学   道家  

盛邦和 (进入专栏)  


1、福永光司:被轻视、歧视及其原因


道家与道教有联系,也有区别。《道德经》、《庄子》、《列子》、《黄帝四经》,这些经典及其阐扬的思想,被称为道家。道家问世后有道教,以道家,主要以老庄学说为教义的宗教仪制团体。道、释设教,儒家仅称儒学,不设教。日本称儒家为“儒教”,但没有宗教的意味。儒家在日本广为传播,备受尊崇,堪称形成日本民族性的重大支柱之一,对此日本人认定不讳。然而从古至今,中国道家、道教在日本却一直受到轻视与歧见,尤其是道教在古近日本名声卑微,处于被边缘与冷落的地位。这是什么情况?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与发问。


提到日本的道家研究,人们会想到福永光司(1918-2001),他是日本现代道教研究的权威学者,在日本学界声誉隆盛。他承认道教在日本的这个处境。他说:中国道教在日本一直受到普遍的无视、轻视与歧视。这在奈良时代葛井广成《经国集》所载《对策文》及收于吉备真备《私教类聚》中的《仙道不用》等文献中被明显表现。 另外,现代津田左右吉《支那思想与日本》和和辻哲郎《日本精神史研究》等也成为道教歧视论的典型代表。


日本学者凡做日本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只专注于佛教,而尽量对道教回避不顾。少有学者对其作切实的学术研究,对于有关道教教义与日本宗教思想相关的论题更是讳莫如深。 福永光司撰《日本古代史与中国道教--天皇思想及信仰为中心》,试图解明原因:“在日本,这种认识的形成和普及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以江户时代本居宣长等人为代表的国粹主义思想家们的观点……另一原因是佛学僧的主张。”(孙亦平:《道教在日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2、津田左右吉:利己主义的“肉体生存之道”



津田左右吉被称为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也是中国史研究的权威专家。岐阜县出身。著名史学家白鸟库吉的学生。他否定日本神话,创导“津田史观”,使他成为战后日本历史学的主流。对这个历史公案,津田左右吉也抱着固着的成见作出“解释”。


津田认为,道家在日本不受待见,是因为道家(道学与道教)实在是一种充斥“利己主义”的“肉体生存之道”。作为中国的底层信仰,汇集了祈寿祷福的迷信咒术、“长生不死”的神仙学说,“思想浅薄而不值得关注”。他还认为所谓“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帝王之术,以君王的无限权力为根本目的,因此违背一般社会进步的正常趋向。


他这样给老子之学下定义:老子讨论政治的同时阐述宇宙与人生,他将所说的“道”描述为人必遵从的共通价值,列为宇宙论与人生观的前提,其实质只是一种处世术,如此而已。(津田左右吉:《支那思想与日本》)


3、鎌田柳泓:“专说无为以忽礼教”


日本石门心学著名学者鎌田柳泓在《朱学弁》一文中说:“程朱既于释老取其同而舍其异,亦何不同其同而异其异,而并于其同者亦概排之何乎?”镰田提出一个问题,有关对于“释老”即佛教与道家的态度。


镰田说:程朱理学本可以对释老(佛教、道家)持宽宏态度,佛教、道家有同于己者纳取之,至少也不必排击之。而目下所见,程朱于释老,所持的态度竟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排斥无遗,这是为什么呢?镰田回答:立一门派,创一学说,对于社会来说,总是有利有弊,纵是有弊,也属正常,只要利大于弊,就算得上好学问,此所谓“择其弊最少者而立言”,程朱理学就属于这一类。然而释氏佛学、老庄道家却非如此。它们两家的学问表面上冠冕堂皇、幽玄高妙, 实际上其利微而弊莫大矣,愚众追随释老,误入泥淖而不自知!


以佛教为例,其分为两派,一个是教,一个是禅,拿教来说,专讲轮回报应以导人心,结果“诱愚民以自济其私”。再说禅宗,强调以一己禅心代天地主体,造成影响甚劣,无非形成一种放荡不羁的风气,以至蔑视礼法、败坏乡里。禅有五宗,其教义大体相近,只是曹洞一宗,稍见谨厚,也自检束,然毕竟属出世之法,修身、齐家、治国全然抛之脑后。这样的宗法学说,于国族于身家,究竟何益?


对于老子道家道教,鎌田更是力加鞭笞,他说:“老子之教专说无为以忽礼教,其弊遂以人事置之于度外,荡焉流而不返。”镰田肯定程朱理学对佛教、道家的拒绝批判态度是正确的,既“异其异”,也不“同其同”,“与之同者亦概排之”。这是因为,佛教、道家影响既广,玄论亦深,只怕莘莘学子不辨黑白,误入歧途,不如与佛教、道家彻底划清界限为好。(鎌田柳泓:《朱学弁》)


作者简介:盛邦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首席教授


进入 盛邦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日本汉学   道家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45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