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学:历史上的唯物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04 次 更新时间:2016-05-09 19:38

进入专题: 唯物主义  

陈定学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我国哲学教科书一直把唯物主义分为三种类型,这种分类过于简单,疏漏较多,很难反映唯物主义的全貌。本文对历史上的唯物主义重新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各自的特点、时间和地域等因素,把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分为12种类型,并分别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 唯物主义;分类;12种类型

【中图分类号】B019.1

【文献标识码】 A


唯物主义具有漫长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唯物主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阶段或类型。我国哲学教科书曾经对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进行过分类,它把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形态或类型: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 这个分类过于简单,疏漏较多,很难真实地反映唯物主义的全貌,所以很有必要对历史上的唯物主义重新进行分类。作者对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梳理,根据各自的特点、时间和地域等因素,把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分为12种类型。


(1)早期唯物主义

从具有意识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开始苦苦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处的世界究竟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或者说究竟是什么东西构成了这个广阔的世界?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知识的贫乏,早期唯物主义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表浅,他们试图从接触最多,也最为熟悉的具体物质形态例如水、火、土、空气中寻找答案,他们认为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是世界的本原,广阔的世界就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Thales,约前624— 约前547 )就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所以水就是世界的本原。爱非斯人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前540—约前480与470之间)认为,万物的“始原”是火,“万物都换成火,火换成万物,就像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2]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约前610—前546 )则认为,万物的“始原”是空气。中国古代哲人还提出了“五行学说”,该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我们的世界就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中医学仍然在坚持“五行学说”。古印度的斫婆伽派也认为,万物都是由四种物质元素——火、风、水、土构成的。

这些早期的唯物主义者正确地认识到世界是由“物”构成的,然而他们又不知道这种“物”究竟是什么东西,于是他们就猜想那些最为常见的水、火、土或空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是世界的本原。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结论却过于肤浅与直观,这是早期唯物主义的不足。由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早期阶段,所以出现这样的不足是很正常的。

但并非所有的早期唯物主义都是肤浅和直观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约前370 )和留基伯((Leukippos,约前500—约前440 )就提出了“原子论”,他们认为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物质微粒——原子,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所以原子和虚空就是世界的本原。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约前99年—约前55年)著有《物性论》,这是长达7000余行的哲学长诗。第一卷讨论的就是“宇宙的终极构成物”,他认为宇宙是由在无限空间中运动的无限数的原子构成的。并分别讨论了物质的永恒性和原子的存在、原子和虚空、原子是固体、永恒不可分的粒子、宇宙是无限的等问题。[3] “原子论”超越了那些具体的物质形态,认识到构成世界的本原是极其微小的物质微粒——原子,这种思想无疑是十分深刻的!在公元前5世纪,德莫克利特和留基伯就提出了如此卓越、深刻的见解,这是非常可贵的!“原子论”是唯物主义贡献给人类的一个重要成果,该成果不仅对唯物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自然科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中国古典唯物主义

继早期唯物主义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认为,构成世界的本原并非是金、木、水、火、土等具体元素,而是一种人眼无法察觉的、非常精细的物质性的微粒,他们把这种微粒称之为“气”、“精气”或“元气”。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家们认为,正是这种“气”、“精气”或“元气”构成了万物,一切事物都是“气”变化的结果。由于这种唯物主义与早期唯物主义有所不同,所以作者把其命名为“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一直到明、清之际,这种古典唯物主义在中国一直比较盛行,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充、刘禹锡、张载、王夫之等。


(3)16世纪意大利唯物主义

意大利的特勒肖(Bernardino Telesio,1508—1588)是达·芬奇之后意大利最卓越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1565年他出版了《物性论》一书,该书的拉丁文本原名是《依照事物自身的原理论事物的本性》。特勒肖正式提出了“物质”这一概念,他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不变的,既不可创造也不可消灭。热与冷的对立是推动物质运动的源泉,热使物质膨胀与稀疏,冷使物质收缩与凝聚,热趋于运动,冷趋于静止。[4]


(4)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从早期唯物主义开始,唯物主义就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有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以及科学家都对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唯物主义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和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培根认为,科学的真正使命就是研究物质世界,物质是能动的,它具有各种特性,具有内部张力和运动,在不同的自然现象中具有不同的形式。霍布斯认为,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状态中。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洛克认为,世界万物都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是物质实体,所以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实体,并把广延性、形状、质量等看成物质的规定性,对物质的研究也从关于个别事物与一般本原的关系,转向实体与属性的关系。[5] 此外,荷兰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也认为,只存在一种无限的、永恒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实体,它是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

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不仅继承了既往唯物主义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深化了这些思想,使得唯物主义在主流学术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培根著有《新工具》一书,提出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局部的经验材料上升到科学理论的“归纳法”,对实验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也是唯物主义贡献给人类的一个重大成果!


(5)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同英国一样,在18世纪的法国也出现了一批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克劳德· 阿德里安·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 ,1715-1771)、保尔· 亨利希· 霍尔巴哈((Paul Heinrich Dietrich d' Holbach ,1723—1789)、茹利安·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以及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等。

这些法国唯物主义者同样也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材料是物质。狄德罗著有《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一书,对物质以及物质的运动进行了专门论述。爱尔维修也认为,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拉美特利著有《人是机器》一书,他明确指出自然界只有一个唯一的物体,那就是物质。万物有生有灭,而物质永恒。他说:“我睁开眼睛就看到我的周围只是物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唯物主义”这一称谓就是拉美特里首次提出的。《遗书》一书的作者让·梅叶也认为,一切自然现象统一的基础,是由原子构成的永恒的、无限的物质。原子的运动和结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物质、空间、时间、运动和自然界的规律性都可以用自然科学来说明,物质既是自身存在的原因,又是自身运动的原因。

这些法国唯物主义者对唯物主义的认识更加明确,对唯物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他们著书立说,对唯物主义进行了专门探索和论证,他们明确提出“唯物主义”的称号,进一步扩大了唯物主义的影响,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高潮。


(6)俄国唯物主义

俄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罗蒙诺夫(俄语: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英文:Mikhil Vasilievich Lomonosov,1711年11月19日 — 1765年4月15日) 通过对自然科学的深刻研究指出,一切自然现象的的根据是物质,而物质是由永恒运动着的原子或元素组成的。俄国十二月党人如亚库什金、克留克夫、波利索夫、戈尔巴切夫斯基、拉也夫斯基等都是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或“单元”组成的,这些原子或“单元”处于永恒运动中并充溢于整个无穷无尽的不可测度的宇宙空间,而原子的联结和黏合就形成了各种宇宙体。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英文:Nikolay Gavrilovich Chernyshevsky,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物质有质,质的表现就是力。我们称之为自然规律的东西,是力的作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统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而这些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同性就在于它们都是物质的。


(7)辩证唯物主义

19世纪40年代,德国著名学者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 )和弗里德利西·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年-1953年)在《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中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后来多数人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宣称自己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统一基础。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形态,连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6] 恩格斯著有《自然辩证法》一书,书中对物质以及物质的各种不同运动形态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7] “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的相互联系的总体”“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的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8] 辩证唯物主义是通过物质的辩证运动解释整个世界的哲学理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结合,故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20世纪的30~50年代,苏联哲学家对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严谨的唯物主义理论,这是对唯物主义的一大贡献。借助于国家权力的力量,唯物主义走出了书本和书斋,成为广大社会公众的基本知识,成为一些国家的主流世界观,大大地扩大了唯物主义的影响。然而,同样也是由于权力的原因,辩证唯物主义变成了极权主义的工具,蛮横、武断地对所有“异端”的或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进行批判和斗争。斗争的矛头不仅指向唯心主义以及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而且对现代科学的重要成果例如相对论、基因学说和量子力学等,也进行了蛮横的批判与斗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只能做出十分矛盾的评价,一方面它确实对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它又对唯物主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导致唯物主义名声不佳,以至于后来的一些唯物主义者恶其名,不愿再称自己是“唯物主义”。


(8)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最早由意大利共产党领袖、思想家葛兰西(Gramsci·Antonio,1891-1937)及匈牙利著名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卢卡奇( Szegedi Lukács Gy?rgy Bernát,1885.4.13-1971.6.4)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哲学界不少学者也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并认为前者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辩证唯物主义一样,实践唯物主义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辩证唯物主义主要体现了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而实践唯物主义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所以通过二者的不同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两个创始人之间哲学思想的差异与分歧。简言之,辩证唯物主义是通过物质的辩证运动来解释整个世界的存在与规律,而实践唯物主义则是通过人的实践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存在与规律。如果说辩证唯物主义的特点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那么实践唯物主义的特点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一直无法取得共识,目前的局面基本上是二者共存,或者是把二者勉强捏合在一起。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实践唯物主义呢?其支持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界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9] 实践唯物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的本体地位,认为自然界、人、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世界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与产物,从而得出了“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决定论”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结论进行深刻的反思,就会发现它们隐含着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这是因为人的实践并非是纯粹物质的和客观的,主导、决定实践活动的其实是人的精神或意识,所以“实践本体论”有可能导致精神本体论,“实践决定论”有可能导致精神决定论,而实践唯物主义也有可能滑向唯心主义,甚至是贝克莱那样的主观唯心主义。如果实践唯物主义真的滑向了唯心主义,那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重倒退。


(9)彻底的唯物主义

几乎在马克思主义出现的同时,19世纪50年代,在德国、瑞士和荷兰出现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派别,这个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医生及哲学家路德维希?毕希纳(Ludwig Büchner,1824—1899)、瑞士博物学家卡尔?福格特(Karl Vogt,1817—1895)以及荷兰生理学家和哲学家雅?摩莱萧特(Moleschott,J.1822—1893)。

毕希纳是一位坚定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写的《力与物质》一书曾风靡一时,被誉为“唯物主义的圣经”。 毕希纳明确指出,整个世界是由同样的物质材料构成的一个无限的整体,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总体是一切的母亲,她使所有存在的东西产生并复归于她。世界上没有超越物质基础之上的纯粹的精神实体,人也是物质实体。“物质”这一概念是《力与物质》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关于物质和物质世界的论述构成了他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基础。[10] 这三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不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而且进一步认为精神或意识也是物质的、实体的东西。例如毕希纳认为,物质、力和精神都是“同一原初的或者说基本的原理的不同表现”。福格特认为,“以精神活动之名著称的一切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思想对大脑的关系,差不多同胆汁对肝脏或尿对肾脏的关系一样”,他认为思维是一个脑伸延性的过程,大脑产生思想“正像肝脏制造胆汁一样”,思想就是脑髓的分泌物。摩莱萧特直接从食物质量推证出人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没有磷就没有思想”,磷元素与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的聪明才智取决于营养的好坏。[11]

与其他唯物主义不同,他们似乎是一种更“彻底的唯物主义”,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得到了当时新兴科学的支持,曾成为自然科学及唯物主义中的一种主导范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由于他们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他们不仅受到了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的攻击,而且也受到了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的批评与奚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甚至把毕希纳等人的观点贬称为“庸俗唯物主义”,这种评价是偏颇的,不公正的。长期以来,虽然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却很少有人认为精神或意识也是物质的,他们大都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与物质截然不同的非物质,毕希纳等彻底唯物主义者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精神或意识的物质本质,对后来的心灵哲学、自然主义以及精神科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唯物主义对精神科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10)现代唯物主义

进入20世纪后,唯物主义得到更大的发展,有更多的人开始接受、信奉唯物主义,在哲学以及相关学科中,唯物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许多国家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正如哲学家施太格缪勒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20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12]

由于这种唯物主义出现在20世纪,所以作者把它们命名为“现代唯物主义”。 现代唯物主义形式更加多样,除了原有的唯物主义之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唯物主义,例如物理主义与自然主义。“物理主义” (physicalism)一词最早由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和纽拉特(Otto Neurath)于上世纪30年代引入,它是从心灵哲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主义呢?澳大利亚哲学家思多尔里亚(Daniel Stoljar)在为《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物理主义”词条中,给出了一个标准定义:“物理主义指的是这样一个论题:天下万物皆为物理物(everything is physical),正如某些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天下万物均随附于物理物,或因物理物的存在而变得必然会存在(everything supervenes on,or is necessitated by,the physical)。”[13]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叶峰教授也对其进行了定义:“存在着的事物最终都由现代物理学研究的物理对象构成,事物的所有属性都随附于物理属性,物理定律是描述世界的终极定律。”[14] 通过物理主义的定义可以看出,物理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客体、属性、事件以及过程等等都是物理的,所以物理定律是描述世界的终极定律。哲学家们对自然主义也进行了定义:彻底的“自然主义”相信世界上只有一元的物质存在,一切事物都可以还原到物质上;世界作为客观对象,通过自然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普遍方法是可以完全被通达和掌握的。[15]本体论自然主义是一种强观点,它认为自然是实在的,没有任何实在能够超出物质的自然界,即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存在、能量和事件。

通过物理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定义就可以看出,虽然它们的称谓不是“唯物主义”,但它们的本质仍然是唯物主义,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新型的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


(11)心灵唯物主义

20世纪是唯物主义大发展的世纪,除了物理主义与自然主义之外,还出现了另一种类型的唯物主义,这就是心灵唯物主义。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哲学家、神学家以及科学家都认为,心灵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唯物主义不可能进入这个神秘的王国。20世纪以来,心灵哲学、认知科学以及脑神经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科学和哲学相继进入这个神秘的王国。心灵哲学家们发现,心灵的本质并非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心灵——感觉、思维、精神、意识、情感及智慧等,与大脑这个物质结构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心灵或者与大脑的神经活动同一(“同一论”),或者是大脑的功能(“功能主义”),或者以某种方式随附于大脑的物理属性(“随附论”),或者是大脑的精神活动及物质产物(“精神分子论”),或者是定位于大脑空间中的、自然的、生物学性质的现象(“自然主义”)。正如美国著名心灵、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所指出的那样:“在心灵哲学的领域中,唯一能够在整个20世纪发生最大的影响,并将此种影响带入21世纪的那组观点其实就是此种或彼种版本的唯物论。”[16] “我认为我们文明中的多数人接受某种形式的二元论。他们认为他们同时拥有心智和身体,或者心灵和身体。但这断然不是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专业人员中间的流行观点。在这些领域工作的多数人接受某种形式的唯物主义,因为他们相信它是与我们当代的科学世界观唯一相符合的哲学。”[17]

千百年来,虽然唯物主义已经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原与本质,但人的主观世界——心灵却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王国,大多数唯物主义都对其敬而远之,所以有不少唯物主义其实仍然是二元论——客观世界的唯物主义和心灵世界的唯心主义。毕希纳等彻底唯物主义者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心灵的物质本质,但由于他们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所以仍无法彻底揭开心灵的奥秘。而心灵唯物主义则把心灵或者说“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心灵的物质本性,初步占据“心”这个半壁江山,这对唯物主义的全面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心灵领域的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存在着一些自发地主张、支持唯物主义的科学家们,可以把这些人称为“自然科学中的唯物主义者”,或者“自然科学领域的唯物主义”。


(12)科学唯物主义

在20世纪70 年代前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教授马里奥·奥格斯特·邦格(Mario Augusto Bunge,又译本格,1919—) 提出了“科学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在《基础哲学论》等著作中对“科学唯物主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是科学唯物主义的滥觞。所谓“科学”唯物主义是指,这种新的唯物主义与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它不再是纯粹思辨的唯物主义,而是采纳了科学的方法与理念的唯物主义。由于科学唯物主义出现较晚,很多人对它缺乏了解,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唯物主义的发展史中,科学唯物主义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唯物主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6-5-5于郑州


【注释】

[1] [9] 肖前、黄楠森、陈晏清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上册,第20页、56页。

[2]《古希腊罗马哲学》,1957年三联书店版,第27页。

[3][4][5] [11]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6、527、789页。

[6]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4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4页。

[10] 余丽萍:《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吗?从毕希纳〈力与物质〉来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2]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卷),王炳文、王路、燕宏远、李理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36页。

[13]  Daniel Stoljar, “Physical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Fall 2009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

[14] 张清俐:《用科学新成果“滋润”哲学》,2014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15] 王铜静:《自然主义可否如愿以偿》,2015年8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16] 约翰·R·塞尔:《心灵导论》,许英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17] J. Searle,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pp.135-136.


    进入专题: 唯物主义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943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