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和生命的起源,进化论和一些宗教的创造论(Creationism)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解释,传统上这两种解释几乎是完全不能融合的。“科学神创论”(Scientific Creationism)的坚持者虽然并不像以往的神学家那样从传统的宗教教义中寻找对创造论的支持,但他们试图通过科学发现为创造论提供新的证据,从而否定进化论的正确性。
创造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神创造出来的,而神是自在的,是本来就有的。创造论不仅是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的观点,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就认为:“在存在着的万物中,最古老的是神,因为他是非创造的。最美的是宇宙,因为它是神的造物”【1】。柏拉图同样认为宇宙是神创造出来的,他说:“我要问一个从事任何研究一开始总要提出来的问题——这个宇宙究竟是永恒存在、没有开端的呢,还是被创造出来的、有开端的?我的回答是,它是被创造出来的,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有形体” 【2】。灵魂也是神创造出来的,而且灵魂的创造先于有形体的宇宙:“创造主按自己的意愿早就灵魂以后,就在灵魂之中构造有形体的宇宙,并把二者放在一起,中心对中心” 【3】。
尽管有不少神学家和哲学家试图找到调和两者的途径,但似乎至今还没有找到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解决办法。“有神进化论”(Theistic Evolution)或称“进化创造论”(Evolutionary Creation)的支持者主张人格神通过进化过程创造了宇宙和生命,“自然神进化论”(Deistic Evolution)主张非人格的神是宇宙和生命进化的推动者【4】。进化过程包括了形成星系的天文学进化,形成地球的地质学进化,形成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以及形成高级生命体的生物学进化。对进化论的这种理解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化论与创造论的矛盾,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前面提到的神从哪里来的问题。按照自然神论的理解,神只是自然界自身运行的规律,实际上已经否定了神的存在,更谈不上神的创造了;而按照人格神的理解,那么神仍然是一种超理性的神秘力量。
但是,如果按照唯物主义有神论对神的理解,那么进化论与创造论则是可以在坚持理性的前提下实现融合的。
一、进化现象的普遍存在
进化论虽然还有许多令人质疑的地方,但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进化论的证据。目前科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形成生命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源自较为简单的化学反应,物质和能量在早期分子系统中的流动导致了更为有序的状态的发生,形成最初的遗传记录。最早的生命过程发端于生态上相互关联而又各自自主的分隔系统,并进一步进化为具有遗传能力的细胞【5】。在这种最早的生命体中可能已经包含了像RNA这样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分子【6】。
实事上,如果我们把思考的范围从生物学领域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从自然到社会,进化现象几乎无所不在。看看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可以说都处在进化过程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也是一种进化,宏观的社会结构和个体的思想观念也同样处于进化过程当中。因此,如果有谁想完全否定进化论,就相当于否定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经验,显然这是违背理性的。
二、进化与创造的共存
对于宇宙和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我认为进化过程和创造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是存在的,只是要对其含义做一些修正,主要是需要对“创造”的含义加以修正。创造论主要来自犹太教、基督教等一神论宗教,《圣经》旧约“创世记”中对神创造世界的记载是这样的: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从这段文字可以发现,神在进行创造之前世界已经是存在的了,“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如果这时是什么都没有的,那么神的灵怎么会运行在水面上呢?可见,神创造世界,并不是从完全的虚无中创造世界,而是对已经存在了的世界的“改造”,是通过对地球环境的改造使地球更适合人类的生息繁衍的一个过程。接下来对植物、动物的创造也不过是神通过自身的能力来促进其生长繁茂的过程。当然,对《圣经》中的这段文字也可以做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中的水是刚刚创造出来的水,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段文字还不足以支持“改造”的观点。如果这样,则需要对神的创造做出另一种解释,即从“完全灵态宇宙”中的创造,对此将在下面具体说明。
神对地球的改造过程显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神必然会运用很多的复杂技术,只是这个复杂的过程在《圣经》的记载中显然是被大大地简化了,因为意在供古代人类阅读的文字不可能阐述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技术原理和过程。我们可以看看《圣经》中对从亚当的肋骨创造夏娃的描述:
“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7】。
对我们来说,从肋骨造出一个人来在几十年前还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生物遗传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今天,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只不过是克隆技术在人身体上的一次应用而已。既然人类今天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技术,那么智慧远高于人类的神灵当然更能够轻松地运用这种技术了。只不过神在克隆过程中改变了人的性别,这一点现在的科学家好像还没做到。
事实上基督教《圣经》中耶稣本人并没有说神是从绝对的虚无当中创造了世界万物,这种创造论的观点只是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一些神学家们为了建立他们的完全超越自然的神学理论而提出来的,因为既然他们认为神是绝对超越的,那么神的创造当然也应该是绝对超越的,否则他们的神学理论就难以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了。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神学理论未必就是神所期望的,也更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当然,对“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这段经文也可以这样理解,“空虚混沌”指的是刚创造出来的“地”的状态,是创造之后才出现的状态,即使这样理解,只能说明这里并没有明确说“地”是从哪里创造出来的,不能断定神是从绝对“虚空”中创造出了地。
也有人从以下《圣经》经文来论证基督教主张神从绝对虚无中创造出了宇宙: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8】。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9】。
他们可以论证说,既然“万有”都是神创造的,那么在神创造之前就什么都没有,由此就可以断定,神是从绝对的虚无之中创造了世界。写作以上经文的约翰和使徒保罗是不是也这样我们不得而知,即使他们的确是这样理解的,这种理解是否完全符合神的原意仍然是个问题,因为耶稣自己并没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如果我们把神的创造理解为对世界的改造,那么这个意义上的创造论与进化论就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了。从宇宙中的生命的最原初的起源来看,进化论是唯一可以从科学的、物质的角度解释生命最初形成的理论。神既然是宇宙中最早的高级生命的灵魂,那么神当初的生命也同样来自漫长的进化过程,只是这种进化过程在地球生命出现之前早就已经开始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思考。宇宙中最初的生命是由进化产生的,但这不等于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也都是由自然的进化过程形成的,因为当地球形成的时候宇宙中可能已经有了具有高度智慧和强大能力的生命——神存在了,那么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可能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神完全可能对这个过程进行了干预和控制,其目干预和控制的可能是为了使人类的出现和成长更加顺利。因而神对地球的环境加以改造,也可能对一些生物的基因也进行过必要的改造。如果事实是这样的,那么像恐龙灭绝等发生在地质时期的一些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如果恐龙不灭绝,那么人类后来的繁衍可能就会受到威胁了,所以神可能为了让人类和其他动物能够顺利发展而使恐龙灭绝了。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是否真实还有待进一步求证。
三、完全灵态宇宙的可能性
除了将神的创造理解为对既有星系的改造,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理解。我们可以设想,在宇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的某个时期,由于灵态生命的不断增多,最终可能出现一种状态,就是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已经以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形式存在,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星系和天体在那一时期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样的宇宙可以称之为“完全灵态宇宙”。那么这种状态的出现是否可能呢?从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知识就可以推断,这种状态是有可能的。在相对论中,质量与能量已经不像在经典力学中那样相互独立,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其转换在量的方面遵从爱因斯坦质能转换方程E=mc2(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可见,我们日常见到的实体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有形的质量是可以转化为光、热等“无形”能量的,当然也完全可以转换为我们至今还不完全知晓的暗能量。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我们常见的实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暗物质。科学家已经发现,在核聚变和核裂变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中微子的产生,而中微子则可能是构成暗物质的重要候选者之一。
在这种“完全灵态宇宙”中,已经不存在由肉眼可见的实体物质构成的星系了,当然各种星体也就不存在了,肉体形态的生命也不可能存在的了。这时,拥有强大能量的灵态生命——神——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认为有必要让可见的实体物质构成的星系出现,那么他们则有可能让他们所控制的暗能量和暗物质转换为实体物质。目前质量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已不只停留在理论中了,已经在大量的实验中得以实现。由质量向能量的转化实现得比较早,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核裂变和核聚变中损失的质量,在原子弹爆炸中大约有0.04%的核材料的质量转化为光、热等能量。近年来由能量向物质的转化也已经得以多次实现,如1983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通过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在高能量的正、反质子碰撞后,形成了新的W粒子和Z粒子,其质量大约是质子质量的100倍,增加的质量正是来自正反质子携带的动能。卡洛·如比亚(Carlo Rubbia)和西蒙·米尔(Simon Meer)两位科学家因此项发现于198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0】。
通过能量和质量形态的转换,神让可见的星系在“虚空”的宇宙中出现,然后让生命在星体上发生、繁衍和进化。如果在这个层面上来理解创造论,那么神从“虚空”中创造出天地万物也是可以符合理性的,只是这里所谓的“虚空”并不是一无所有,而只是没有人们可见的能够发光或反射光的实体物质而已,但暗物质和暗能量其实是大量存在的,“虚空”只是相对于可见实体物质而言的。这样来理解创造论,显然与唯物主义和科学理性原则是丝毫没有相悖的。如果这样来理解神的创造,那么这个创造过程就不只是前面所说的对地球或太阳系的改造,而是对整个宇宙中可见的众多星系的创造。这样理解神的创造,与前面引述的约翰和使徒保罗所写的那两段经文也不矛盾了,只不过他们所说的“万有”指的只是可见的实体物质,而不可见的暗物质或暗能量则是始终存在着的。
四、关于宇宙中“最早”的生命
谈到宇宙中最早的生命的起源,就必然涉及到这个看似容易理解的“最早”的概念。我在《唯物主义有神论与天国时空》一文中已经讲过,只要有物质和能量存在,就有时间相伴。如果质能守恒定律是正确的,那么能量和物质就从来没有消失过,时间也就从来没有中断过,时间没有起点和终点。既然时间没有一个起点,那么早到什么时候才是“最早”呢?似乎不应该有“最早”的概念了。
如果我们找不到一个宇宙存在的“最早”的起点,那么我们也无法衡量宇宙的哪种状态是更早,无法判断是暗能量与暗物质状态的宇宙更早还是可见实体物质状态的宇宙更早。或者二者是交替存在循环往复的,那么谈论“更早”和“最早”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按照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的观点,宇宙就是这样往复循环没有始终的。现代宇宙学中的“大爆炸”和“大坍缩”理论似乎也暗示宇宙这种循环往复的情景,尽管这些理论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争议。
从目前天体物理学的观测和计算结果来看,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构成的主体,二者占宇宙总质能的95%以上,而可见的实体物质只占不到5%。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看,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的“常态”,而可见物质反而是一种“特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于把“常态”看作是先在的,而把“特例”看作是后生的。例如强烈的地震是一种特例,没有强震是一种常态,我们习惯于认为地震是在打破常态之后发生的,认为地震是在常态“之后”发生的,而不习惯认为平时无地震的情况是在地震之后才出现的。但实际上,二者只有相对的先后,而没有绝对的先后。
同样,如果我们按照以上日常习惯,我们应该说可见物质是从不可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中产生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中更早的本源,而可见物质这种少数“特例”才是后来派生的。尽管实际上二者可能也不存在绝对的先后,而只有相对的先后。
如果我们依照习惯把暗物质和暗能量看作是更早的宇宙本源,并且暗物质和暗能量通过漫长的进化已经以高度秩序化结构化的形式存在,也就是以生命体“神”的形式存在,形成了一个“完全灵态宇宙”,那么神也可以被看作是“自在”的,而目前存在的可见的星系则是神后来创造活动的结果。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许多宗教关于世界的起源的说法也是可以与科学理性相容的。
五、创造可见物质的原因猜测
如果在宇宙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期宇宙中只有暗物质或暗能量,完全没有可见物质,那么可以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这时宇宙还处于完全的混沌状态,并没有进化出高级的秩序和结构;第二种情况是宇宙已经具有高度的秩序和结构,已经由生命体组成,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完全灵体宇宙”。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也就是混沌状态,那么又有两种可能的发展情形。第一种是从混沌状态逐渐进化出低级的原始生命体,并不断向高级进化,这些生命体是直接从暗物质和暗能量中进化而来的,它们从开始就以灵体的形式存在,并以灵体的形式继续进化,最终成为非常高级的生命体。这些高级的生命体后来出于某种需要创造了可见物质星系。另一种情况是,无法从这种混沌中进化出生命体,这种混沌状态后来在物理学规律的作用下自然地形成了部分可见物质,并形成了宇宙中的星系,生命体只在可见星系形成之后,尤其是在像地球这样的星体偶然出现之后才开始出现和进化的。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生命体只有在可见实体物质形成之后才能发生和进化,那么可见物质就是生命出现的必由之路,就没有必要再追究它出现的目的,因为它在“最早”的生命体出现之前必须存在,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生命体,这种情况下可见物质的出现只是一个没有目的的纯自然过程。
但是,如果第一种情况是真实的,生命体是可以在完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宇宙中出现并向高级进化的,可见物质是他们后来才创造出来的,那么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创造可见星系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后来在布莱恩·魏斯(Brain L. Weiss)所著的《多世生命,多个导师》【11】一书中得到了一些启发。魏斯医生的病人凯瑟琳在催眠状态中从灵态的“导师”那里得到了许多信息,如其中一个导师说:
“在肉体状态是一种非常规情况,当你处于灵魂状态时才是你的自然状态。当我们回到肉体状态,就如同被送回一个无知的开端,要花较长时间学习。处在灵魂世界你只需要等待,就能得到更新” 【12】。
“为什么我们要回到肉体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灵魂的状态学习?”
“因为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学习,有些东西我们只能在肉体中学习,我们必须能感受到痛苦,当你以灵体存在的时候你无法感受到痛苦。它是一个更新的阶段,你的灵魂得到了更新。当你在肉体中时,你能感受痛苦,你能被伤害。处在灵态时你感受不到痛苦,那里只有快乐和幸福。但它对我们只是……一段恢复期。人在灵魂状态时,彼此的互动模式是不一样的。在肉体状态时……你可以经历各种人际关系” 【13】。
“在肉体中学习更快吗?人们为什么不都处于灵体状态呢?”
“不,处于灵态学习更快得多,比肉体状态显著加速。但我们要选择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如果我们需要返回肉体经历某种关系来达到目的,我们就会返回。如果我们这阶段完成了,我们就可以继续” 【14】。
由此看来,由可见物质构成的肉体是灵魂学习和成长的必要条件,灵魂只有居于其中才能学到某些在灵体状态下学不到的东西。
创造可见物质还可能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由可见物质构成的身体为弱小的灵魂提供了一个可以栖息的坚固堡垒,使其能够免受其他较为强大的灵体的伤害。对于一个普通人,其灵魂中所蕴含的灵质和能量的密度都很低,相对于其肉体的质量,可能只占一个非常小的比例。这样弱小的灵魂如果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那么他将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其他不良灵体的攻击和伤害,如果没有特别的保护,难以稳定地存在较长时间;没有足够长的较为稳定的状态,灵魂就无法充分学习和成长。当这个弱小的灵魂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肉体为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成为灵魂的“铠甲”。
假如某个人的灵魂的质量只是其肉体质量的一百万分之一,如果有一个比他的灵魂强大一百倍的不良灵体对他进行攻击,如果他的灵魂处于没有肉体保护的独立状态,那么他是绝无胜算的。但是,这个质量比他大一百倍的灵体和这个人的肉体的质量相比,却只有其万分之一,所以当他处在他的肉体“铠甲”中的时候,这个不良灵体就无法对他造成严重的伤害。
很多人都有过做噩梦的经历,在梦中自己受到其他人、动物或怪物的攻击,在这些强大的“敌人”面前自己显得非常弱小,根本无法战胜对方,自己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被杀死。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自己就会从梦中醒来,于是一切危险都不存在了。实际上做梦就是一个自己的灵魂与其他灵体的接触过程(有关梦的机理将在以后有关文章详细讨论),人在睡眠状态下肉体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活跃程度大大降低,肉体对灵魂的限制比在清醒状态下大幅度下降,灵魂与身体联系的密切程度降低,于是灵魂有了更大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这也为外界灵体与灵魂的接触提供了机会,也为外界灵体对自己的灵魂发动攻击创造了方便条件,一旦受到攻击就会以噩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我们从噩梦中醒来以后,我们的灵魂与身体就重新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得到了肉体的保护,外来灵体的攻击便不再可怕。可见肉体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灵魂避难所的角色,不过只是一个临时的避难所。
神为了让众多的生命得以成长,不得不创造出可见物质的星系,不得不创造出像地球这样拥有适当的引力、温度和空气的星体使肉体生命得以进化和繁衍。只是这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根据现代天文学家的观测,人们目前看到的绝大多数行星是不适合肉体生命存在的,如果神创造可见星系的目的只是为了使灵魂能够得到一个可以借以学习和成长的肉体,那么神应该创造更多的适合肉体生命的星体,而事实却不是如此。这样神的创造效率不是太低了吗?“成品率”不是太低了吗?不是太浪费了吗?这些问题只能留给我们以后慢慢去想吧。
六、道家思想与宇宙进化
其他一些宗教思想和进化论也是不矛盾的,如道教认为世界起源自无所不在的“道”,各种复杂的物质和生命都是由“道”的运动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5】。从这个发展过程来看,“道生一”是最初级的阶段,也是最简单的阶段。而“一生二”就复杂了一步了,“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意味着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了。可见道家关于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道”是经历了“一”、“二”、“三”等多个阶段后才形成万物的。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以渐进形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别的,正是一个进化过程。无论是无生命的物质世界,还是缤纷的生命世界,进化都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这个进化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它的启动不是靠外界推动的,不需要牛顿所说的“第一推动力”。
按照道家的观点也可以推断神是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6】,可见自然的客观法则本身是最根本的,也是世界进化发展的动力的源头。这个动力不是某种超越自然的神秘精神力量,而是存在于自然本身的能量之中,自然本身已经将天、地、人都囊括其中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的含义不仅仅是天空,“天”的象形字代表原始的拟人的神明【17】。天有时也被理解为神的住所,所以至少从夏朝开始,中国人来就有祭拜“天”的风俗,《尚书》中记载尧帝将帝位传给舜后,舜帝即位的典礼就包括的祭天仪式【18】。在中国古人看来“天”就是人们心中至上的神,所以天也经常被人格化成为具有道德判断的天。既然“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在老子看来,神也是必须遵循“道”的规则的,也是自然的产物;不是神创造了自然,而是自然进化产生了神。
参考文献
1【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2003,《名哲言行录(上)》,马永翔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3页。
2【古希腊】柏拉图,2003,《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80页。
3同上,287页。
4 Lamoureux, Denis O. 2007. Theological Insights from Charles Darwin. In William Sweet and Richard Feist (ed.). Relig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Science. Burlington: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p.48.
5 Peretó, Juli. 2005. Controversies on the origin of life. International Microbiology 8:23-31.
6 Joyce, Gerald F. 2002. The antiquity of RNA-based evolution. Nature. 418: 214-221.
7《圣经·旧约》,“创世记”,2:21-23。
8《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1-3。
9《圣经·新约》,“歌罗西书”,1:15-17。
10参见:章乃森,1994年,《粒子物理学(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79-187页。
11 Weiss, Brian L. 1988.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The True Story of a Prominent Psychiatrist. New York: A Fireside Book.
12 同上,121页。
13 同上,124页。
14 同上,140页。
15【春秋】老子,2001,《道德经》,苏南注评,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17页。
16 同上,68页。
17【英】李约瑟,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47页。
18 陈囊民(注译),.2000,《五经四书全译-尚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