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第二十三章章首的“希言自然”应结合第二十二章理解。“希言自然”义承第二十二章“道”的话题,并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高度概括为“希言”。“希言自然”,义即(“道”)少说话,本来就是这样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为首句论及的“道”“希言”在自然界的表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该反问句通过类比,说明连天地都是“希言”的,人更应该做到“希言”。王弼本第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应根据出土的简帛诸本校为“信不足,焉有不信”。“信不足,焉有不信”不仅回答了上句“失者”的原因,纵观全章文脉的发展,该句还呼应了章首的“希言自然”,也正是因为章首“道”的“希言”,才导致了对“道”的不信任。
[关键词]老子;希言自然;训诂学;文脉;章旨
(一)问题的提出
“希言自然”一句出现在《老子》第二十三章章首,现将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三章引录如下: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三章)
章首的“希言自然”,河上公注:“希言者,谓爱言也。爱言者,自然之道。”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河上公和王弼注“希言自然”,均得之。然而,“希言自然”作为论点在章首出现仍有突兀之感,此外,该论点下文又是如何展开论述,尤其是章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学者对其文脉的理解有分歧,所以《老子》第二十三章的文脉仍有进一步梳理的必要,从而揭示该章的章旨所在。
(二)第二十三章章首“希言自然”应结合第二十二章理解
第二十三章章首“希言自然”,“希言”义即少说话,然而“希言”究竟针对什么而言,并未明说。王弼注“下章言”即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三十五章的内容,王弼引第三十五章的内容,其目的是解释“希言”是“道”的“希言”。王弼的看法是可信的。
《老子》形成之初本不分章,西汉早期的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仍不分章。分章的出现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如帛书《老子》甲本中为数不多的圆点符号,应含有分章的意味。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分七十七章(本文所讨论的数章内容在竹简本《老子》中也是分章的,且分章方法和通行本《老子》一致),而通行本《老子》则分八十一章。
为了正确把握第二十三章的文脉走向以及“希言自然”的确切含义,《老子》第二十二章和第二十三章应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奏效。以下是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二章的内容: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老子》全书的思想框架,是以“道”来统摄自然和社会的。《老子》在展开讨论全书主旨时,行文时自然会涉及若干论点。在《老子》第二十三章前的诸章中,有许多章直接论述了“道”,至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则描述了“道”的形象,而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其中的“一”为“道”义,犹如第三十八章章首“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中的“一”义。第二十二章的“抱一”义即守道,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诸句,其中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和如何正确使用语言相关。
第二十三章章首的“希言自然”,义承第二十二章“道”的话题,并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高度概括为“希言”,再以“希言自然”作为新论点进一步展开论述。这样结合第二十二章的内容,可知第二十三章章首的“希言”义指“道”的“希言”。
“希言自然”,义即(“道”)少说话,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子》一书多处提到类似“希言”的观点,如第二章“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七章“悠兮其贵言”,以及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三)《老子》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之后诸句的文脉梳理
下面来逐句讨论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三章首句“希言自然”之后诸句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方式。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该句在河上公章句本以及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中均无“故”字,而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则同王弼本,作“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王弼本《老子》“故飘风不终朝”的“故”为推论的语言标记。河上公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长,暴不能久也。”此句和首句“希言自然”的文脉关系如何,学者鲜有揭示,其实“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当为首句论及的“道”“希言”在自然界的表现。“飘风、骤雨”在发生时皆有大声响,犹如人的语言会发出声音,而“不终朝、不终日”的不会持久义,说明“飘风、骤雨”即便有声音,像人发声的语言那样,也是“希言”的。王弼本《老子》“故飘风不终朝”的“故”则是上下两句句义紧密相连的语言标记,当存其旧;而河上公章句本以及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中无“故”字,则表明已不明“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之说是如何从首句“希言自然”推论出来的,故妄删“故”字。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帛书《老子》乙本作“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又)兄(况)于人乎?”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作“孰为此?天地弗能久,而兄(况)于人虖?”诸本中的异文,主要在于“天地”二字是否重复。首先,即便“天地”二字不重复,“孰为此”作为问句,其答案根据上下文应是“天地”。另外,“天地”二字的原始本疑其下有重文符号,而帛书《老子》版本的最初抄者因不慎而漏抄了重文符号。帛书《老子》在“孰为此”的问句后无“天地”答句,则显得文义不完整。作为答句的“天地”,义即与人相对的大自然,是对前文中属于大自然现象的“飘风、骤雨”的概括。而“天地尚不能久”,即“天地(为此而)尚不能久”,旨在说明“天地”具有“希言”的本性。“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义即谁造成这样(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是天地。天地(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最后的反问句通过类比,说明连天地都是“希言”的,人更应该做到“希言”。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在这段论述中,关键字眼为“道者同于道”和“失者同于失”。此段文字以“故”作为推论,可知文义仍与前文论及的“希言”有关。“道者同于道”即遵循“希言”做法的道者则与道同在,具体的“希言”做法即第二十二章中已提及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而“失者”即失道失德者,“失者”与“道者、德者”的做法恰恰相反,当表现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多言之类,其结果则只能是与失同在。
(四)王弼本《老子》第二十三章章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异文情况
第二十三章章末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中均无此句,而该句在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中则作“信不足,安(焉)有不信”。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十七章亦有此相同的句子。有关“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王念孙认为:“王弼本第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河上公本无下‘焉’字。念孙案:无下‘焉’字者是也。‘信不足’为句,‘焉有不信’为句。焉,于是也。言信不足,于是有不信也。……又王弼本二十三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河上公本亦有下‘焉’字。案:……正文亦以‘焉有不信’为句明矣。乃后人既以‘信不足焉’为句,而加‘焉’字于下句之末,……”王念孙之说至确。
对应于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句,验之郭店楚简《老子》,作“信不足,安又(有)不信。”帛书《老子》甲本作“信不足,案有不信。”帛书《老子》乙本则作“信不足,安有不信。”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亦作“信不足,安有不信。”其中的“安”或“案”,义同“焉”,都是连词,为“于是”义。王弼本第十七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应根据出土的简帛诸本校为“信不足,焉有不信”。同理,王弼本第二十三章末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亦应校为“信不足,焉有不信”。
(五)校定后的“信不足,焉有不信”和上文的文脉关系
经过校定后的“信不足,焉有不信”,义即(对“道”的)信任不足,于是才有(对“道”的)不信任。此句是解释前文“失者”即失道失德者的原因,正是因为对“道”的不信任,才造成了“失者”的情况。此外,“信不足,焉有不信”不仅回答了上句“失者”的原因,纵观全章文脉的发展,该句还呼应了章首的“希言自然”,也正是因为章首“道”的“希言”,才导致了对“道”的不信任。
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中无“信不足,焉有不信”,表明对“信不足,焉有不信”和前文的文脉关系已不甚清楚而妄删之。另外,由于第二十三章章末的“信不足,焉有不信”在之前的第十七章中已经出现过,加上对该句的文脉又不明,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该句为错简重出,如近人奚侗《老子集解》:“二句和上文不相应,已见第十七章,此重出。”朱谦之《老子校释》:“此二句已见第十七章,疑为错简重出。”其实在《老子》书中并非只是“信不足,焉有不信”这样的句子有重出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句子也有重出现象,如“生而不有”,分别出现在第二章、第十章以及第五十一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分别出现在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物或恶之”,分别出现在第二十四章和第三十一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分别出现在第二十九章和第六十四章;“物壮则老”,分别出现在第三十章和第五十五章;“塞其兑,闭其门”,则分别出现在第五十二章和第五十六章。由此可见,因不明“信不足,焉有不信”的文脉作用,仅凭重出现象便得出“错简重出”的看法则不可信。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2012《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2.陈鼓应主编1999《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三联书店。
3.高明1996《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
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1980《马王堆汉墓帛书》(一),文物出版社。
5.荆门市博物馆1998《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6.彭裕商吴毅强2011《郭店楚简老子集释》,巴蜀书社。
7.王念孙2000《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8.奚侗2007《老子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9.朱谦之1984《老子校释》,中华书局。
--------------
本文刊于[香港]《弘道》2015年第1期(总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