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明:周易和五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1 次 更新时间:2024-07-14 07:41

进入专题: 周易   五行  

沈明明 (进入专栏)  

中国哲学的产生,是因为抽象概念和对自然进行本质性(形上)思考的出现,时间应该是在殷商。最早的哲学概念是易、阴阳、乾坤、五行等等。

《易》,可能是中国含有哲学思想的最早著作。其成书时间,应当在商周之际。相传伏羲作八卦,周公作卦辞和爻辞(《易经》),孔子作“十翼”(《易传》)。《易经》和《易传》构成《易》的整体。因为面世于周代,所以称为《周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是为揭秘“天地之道”这一使命而诞生的。这一使命,明显不是一般经验和知识能完成的。所谓“天地之道”,其实非常类似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追问的“存在为什么存在”(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这样一类非经验的形上问题。

所谓“易”,至少包含“易简”、“变易”和“不易”(不变)三种含义。“易简”是一种占卜方式,比复杂的龟卜,操作起来简单得多。“变易”,是《易》被命名的主要含义,而“不易”(不变),是支配和控制“变易”的最终力量,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它,看不见摸不着,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却控制着万物的变化。简单地说,《易》这本书,讲的是“变化”,但是,讲“变化”不是这本书的目的,其真实目的在于追问隐藏在“变化”后面却又控制“变化”的那个“不变”。透过“变化”的现象,去把握“不变”的本质,是《周易》这本书的最终意图。

认定这个世界一直处在“生长”中,是《周易》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所以说“生生之谓易”。然而,事物“生长”,不是没有章法的,事物的“变化”,是受到某种看不见力量控制的。好比说,每一天都在变化,但是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是不变的。不变的顺序,就隐藏在变化的每一天背后,并支配每一天的变化。

“易”,因此是中国早期文化最高、最核心的哲学范畴之一。通过这一范畴,早期哲学描绘了世界的“生成”图:“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凶吉生大业。”当然,这幅生成图里,没有时间性的先后,只有逻辑推导和逻辑还原。因此,也可以倒过来读:“大业”是“凶吉”决定的;“凶吉”是“八卦”决定的;“八卦”是“四象”决定的;“四象”是“两仪”决定的;“两仪”是“太极”决定的;“太极”,就是“易”。“易”是逻辑意义上的“先在者”(或者说“本原”),而不是时间上的先在者。不能说,这个世界没产生之前,易或太极,就存在了。而只能说,这个处在变化中的世界,是被决定的,是被“易”“太极”决定的。

《周易》的最大智慧是,把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简约(抽象)为两个最简单的符号:阴( --),阳(—)。庄周曾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里的“像”,或者说“爻”,就是雄雌两性生殖器官的符号化,代表着整个世界万事万物之所以生成的两种相互区别又交互作用的力量。

《周易》将阴阳两爻进行三个一组的排列组合,便成了八卦。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八卦,分别对应自然八种不同性质的物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这里顺便插播一段往事。

十七世纪的一天,康熙皇帝接到来自德国柏林科学院首任院长莱布尼兹的一封书信,信中盛赞中华文明的悠久和繁荣,期待能在北京建立第二座科学院,并希望能得到中国古代的科技资料。没多久,莱布尼兹收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邮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阴阳八卦图。他一脸茫然地绕着这张完全陌生的八卦图兜圈子,兜了多少个日夜,不得而知。最终,他经由阴阳两爻符号启示,获得空前灵感:他发现了二进制!阴阳两爻,被他改写为0和1,创建了计算机语言,并且,他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手摇的。计算机的出现,创造了人类新的历史。《易经》作者,打破脑壳,又如何能想到身后这般奇迹?

插播结束,回到本讲主题。

《周易》,将八卦的每两卦进行重叠组合,排列下来,就构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不仅是对世界万物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概括和抽象,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关注到不同事物之间和同一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关注到“关系”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乾坤、泰否、损益等等对立的双方,包含着彼此向对方过渡的趋势,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向自己的对方转化。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成长是必然的,转化也是必然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样的思维模式,构成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式。至今,依然深深扎根中国思维之中,积淀内化为中国人的思维本能。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充斥着这类智慧,譬如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苦尽甘来”,“知足常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非成败转头空”,“失败乃成功之母”,“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等等。

于中国文化来说,《周易》自面世以来,回声不断,影响深远,其价值究竟几何,至今很难估量。不过,以下几点是可以定论的:

第一,它尝试以最简单的方式去解读最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思路,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尽管它本身不是科学。科学之美,在于能用最简单的公式、定理、定律去揭示世界的秘密,去概括事物的本质;科学精神就是化繁为简,让世界万物变得简明易懂;科学功能就是让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变得更有效率和更有成就,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它以剔除具象的方式,以忽视感性细节的方式,去“符号化”世界万物,为人们认识世界和反思自身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让人的认知不再仅仅局限在感性认知上,从而获得了一个符号化的理念世界,或者说,“本质”世界。这样一来,哲学思维找到了自己的生成点和出发点。

第三,《周易》的整个思想布局,是在动变和永恒之间展开的。它确信,运动变化,只有感性的真实,可以成为感性经验的对象,可以成为知识的对象,但不是哲学的对象;而揭秘“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不变),才是哲学追问的终极使命。这为后来的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向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事实上,道家的“道”,儒家的“仁”,佛学的“空”,都在尝试以不同方式去解读那个永恒的“宗”。

第四,《周易》的思想方式是辩证的。它以发现矛盾、展开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式来解读世界万物。阴阳学说,其实就是辩证的矛盾观。阴一方,阳一方,彼此都是对方,每一方都是对方的对方,一方只有在另一方的对照下才能得到理解。阴阳此消彼长,交互作用,就是这个世界自身蕴含的“本质力量”,它控制和支配着万物的成长变化过程。《老子》中说,“有生于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形”,是看不见的意思。一切有形的可以感知的东西,其实,都起于无形。无论是从无形转化为有形,还是从有形复归为无形,阴阳都是决定性的力量。

 

“五行”学说,是中国早期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经验提炼: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文字出自《尚书·洪范》。《尚书》成书很早,虽真伪难辨,但“五行”思想,属于古代中国智慧,却无争议。

“五行”,一方面是指构成整个自然界的五种物质(元素),更重要的方面是指五种不同性质事物的运动规律。“行”,象形十字路口,意指“道”。“五行”,便是五种不同的“道”,有“润下”、“炎上”、“曲直”、“从革”、“ 稼穑”等等性质区别,各有各的线路,各有各的规则。虽是各行其道,却又不是互不相干的。每一“行”,都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行”的相互关系中,这种关系就是“相生相克”。

相生,是指两“行”之间彼此相顺,此生彼: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意味着自然万物及其内部存在着相互推动的关系。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行”关系彼此相逆,此克彼: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就是所谓“一物降一物”,自然因此进入内循环模式。相克与相生,是自然万物交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内在机制。

由此来看,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这个运动变化的世界,是被某种神秘力量安排好了的,而坚信自然万物及其运动变化,是其内部原因引起的,是自己造化自己。

这一思路与西方哲学的完全不同。西方人相信,任何事物都是某种原因引起的结果,甲原因引起乙结果;乙原因又引起丙结果;丙原因又引起丁结果……事物之间,就是一条看不见头尾的因果链条。这种思维模型是直线性的。它的优点是促进了西方以揭示因果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它不得不虚构出“第一原因”“第一推动力”这类终极性的神秘力量来。连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最终也得搬出上帝来作为这个世界的“第一推动力”。否则,他无从解释这个世界的“力”最初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而中国“五行”相生相克学说,其理论模型是相向的顺逆互动双循环,其思维特征是球形的,它无需借助“外力”,便能解释世界运动变化。依照这种思路,事物的运动都是自我运动,是自我内部两种对抗力量较量的结果。

直线,必然有开端和结束;而球形,则没有开口和闭口。直线思维,一定会穷追猛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球形思维呢,则告诉你,鸡和蛋是同时存在的,是共生关系,是互为因果,并没有时间意义上的谁先谁后问题。没有蛋的时间里,也没有鸡,同样,没有鸡的时间里,也没有蛋。对不对?

中国先哲们,提升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观察,描述了自然生生不息的运行规则,为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提供了指导性的思维方向。

“五行”学说是自然元素学说,将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的万事万物归结为简约的五种元素。进而言之,五种元素构成了世界;退而言之,世界可以还原为五种元素。且这五种元素并不是僵死的、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甚至是彼此转化的。这种思路是辩证的。

它又是事物的生成学说。在“五行”学说的理论视野里,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呈现出运动变化产生灭亡的图景。由阴阳两种力量的推动作用,此消彼长,对抗斗争中不断获得动态平衡,造成事物不断变化自己的形态,决定具体事物的生存或者死亡。

“五行”的相生相克,暗含着这样一个重要思想:五行之间,存在着转化为对方的可能,这意味着彼此之间,相互包含着对方的因素。譬如说,“火生土”,意思是,火烧后的灰烬,可以复归为土。然而,复归的土,并不是原来的土,而是包含了“火”因素在内的土了。

事实上,五行学说几乎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所有领域。农学、医学、军事学、历法学、星相学、管理学等等,都有五行的解读。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这一学说,一直在持续发酵,至今,依然没有寿终正寝的预兆。

进入 沈明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周易   五行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41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