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芳: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10 次 更新时间:2024-08-09 10:03

进入专题: 孔子   周易  

金景芳  

 

在谈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时,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易大传》是不是孔子作的。假如如某些人所说,《易大传》不是孔子作的,那么,还谈什么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呢?

我治《易》逾60年,曾对《易大传》进行过反复研究,坚信《易大传》是孔子所作。当然,古人所谓作,不必手自写定。章学诚说:“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故《庄子》书不嫌记庄子死,《孟子》书不嫌以万章、告子名篇。后人于此纷纷致诘,殊属无谓。

为了说明《易大传》是孔子作,兹举三证如下:

(一)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著“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明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作者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受《易》于杨何。杨何为孔子九传弟子。司马迁平日习闻父说,故能言之凿凿。所以,《史记》之说最为可信。

(二)《论语》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学《易》之明见于《论语》者。有人执“鲁读‘易’为亦”,欲以否定这份材料。岂知这里的“五十”,与“知天命”的“五十”可以互证。此其一。这里说“可以无大过矣”,与《系辞传下》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之意正同。此其二。不仅如此,《史记·孔子世家》说:“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与此正是传闻异辞。此其三。而从鲁改“易”为“亦”,则变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孔子明明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什么又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呢?“五十以学”与“亦可以无大过矣”怎能联在一起呢?这种做法,事同两造争讼,其中一造销毁证据以求胜,显然是理亏心虚,不足置辩。

(三)《易·系辞传》和《文言》多称“子曰”与《论语》正同。特别是《系辞传下》有“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乎复行也”一语,很明显,这个“颜氏之子”,即是“不贰过”之颜子,则“子曰”的“子”之为孔子,则是毫无疑义的了。

综上三证,可以断言,《易大传》是孔子所作。

关于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问题,下面准备分四个方面来谈。

一、孔子不只一次的指出《周易》之言卜筮只是表现形式。语其内容,则是以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哲学著作。

例如(一)《系辞传上》说:“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这个“夫《易》何为者也”?是孔子提出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当时的人都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而孔子独不然。他深知《周易》具有哲学的内容。“夫《易》”以下,则是孔子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回答。“开物”犹言创造。“成务”犹言总结。“开物成务”好似孟子所说的“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万章下》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孟子是用音乐作比喻。“金”谓镈钟,“声”以宣之于先,“玉”谓特磬,“振”以收之于后。“条理”是节奏次第。“开物成务”在这里具有普遍意义,与下文“冒天下之道”的意思一贯。“天下之道”是指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冒”有无所不包的意思。“如斯而已者也”,是说就是这样,没有别的。语气十分肯定。

(二)同篇又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这个“《易》与天地准”,意思是说《周易》和天地一致。或者说《周易》是天地的摹本。“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天地”。《经典释文》作“天下”较长,因为“天下之道”不光是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弥纶天下之道”与“冒天下之道”的意思一样,“弥纶”也有无所不包的意思。

(三)同篇又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神物”在这里是指蓍。“兴”是兴起,即开始制作的意思。为什么把“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置于“是兴神物”之前呢?意思是说“兴神物”,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为前提条件。“明于天之道”是了解自然,“察于民之故”是了解社会。也就是说只有了解了自然和社会以后,才能“兴神物”。可见蓍之所以神,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像电脑一样,在它里边输入了自然和社会信息。从这里,不难看出,孔子对披上一层卜筮外衣的《周易》认识得多么深刻、透辟!

(四)同篇又说:“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这个“《易》其至矣乎”!是孔子对《周易》的称赞。意思是说《周易》一书太好了。好得不能再好了。那么,孔子所说的,是哪一点好呢?显然不是指它的卜筮形式,而是指它的哲学内容。下边“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就是孔子对上文“至矣乎”所作的具体说明。“圣人”指作《易》者,“所以”则是指应用《周易》。“崇德”译成今语是提高道德修养,“广业”译成今语就是扩大事业范围。总之,是内容上事,不是形式上事。

(五)同篇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据我看,这段话是从作《易》者的本意来谈卦和爻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作用的,“圣人”是指作《易》者,“赜”是奥秘。“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是说作《易》者根据一些事实发现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奥秘。“而拟诸其形客”是说作《易》者利用摹写的办法使这个奥秘具体化、形象化。据我理解,这是指八卦来说的,因为八卦是由符号组成的,好像代数公式一样。“象其物宜”这个“物宜”比上述“形容”要复杂得多。据我理解,这是指全《易》六十四卦来说的。“是故谓之象”,这个“象”,可用“彖者言乎象者也”的“象”来理解,它是指卦来说的。“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动”和“彖”是指互相对立的两种形态。“天下之动”,则是指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发展。“而观其会通”,这个“会通”应用“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或“穷则变,变则通”的说法来解释。实际上,“通”就是指自然和社会变化发展中的量变,“会”就是指自然和社会变化发展中的质变。因为质变是变化发展中的结节点,所以叫做会。“以行其典礼”,“典礼”是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规定的行为规范来说的。“而行其典礼”是指无论是在量变时或质变时,都要按照当时历史条件不规定的行为规范去行动。“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说把上述内容用文字加以说明,指示人们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是故谓之爻”,这个“爻”就是《周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里边的爻。

二、孔子应用自己的观点对组成《周易》一书的四大要素一一蓍、卦、爻、辞作了精辟的说明。

(一)对蓍、卦、爻的说明。

《系辞传上》说:“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占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这里的“德”是性质。“圆”是不定。“方”是一定,“易”是变。“贡”是告。“洗”应据《释文》,从京、荀、虞、董、张、蜀才作“先”。“蓍之德圆而神”是说蓍的性质不一定。唯其不一定,所以可称为神。蓍是什么呢?蓍是蓍草。在这里是指在筮法中作为计数工具的蓍。周人筮法今保存在《易大传》中,这个筮法是以从一致十,这十个数字作为起点。占人称十为“盈数”①。当时,因为十是盈数,所以把十月称为“良月”。从这里,不难看出,古人是把这个数字看成有某种神秘性。在这十个数字当中,筮法把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叫做天数,把二四六八十,五个偶数叫做地数。所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就是以此为根据来得出的。筮法把五个天数合在一起,为二十五。把五个地数合在一起,为三十。再把天数二十五与地数三十合在一起,为五十五。这就是所谓“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筮法把这个五十有五叫做“大衍之数”,今保存在《易大传》中的筮法,就是把五十有五称为大衍之数来作筮时的推演基础的。(今本作“大衍之数五十”,脱“有五”二字。)筮法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的具体运用,则是所谓“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执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执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用这种办法最后得出来的是什么?不一定。这就叫“圆而神”。同篇在另一地方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也可以看作是这个“神”字的注脚。说“卦之德方以知”,这是因为卦是蓍的记录,成卦以后,为七八为九六是确定了的,所以称为“方”。成卦以后,根据它可以定吉凶,所以称为“知”。“六爻之义易以贡”的“六爻”是指《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里的六爻。卦与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立的,因为它们不仅有整体与部分的不同。而且有不变与变的不同。例如同篇另一个地方说“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韩康伯注说,“彖总一卦之义也,爻各言其变也”。即其证。正由于这样,所以说“六爻之义易以贡”。韩康伯注说“六爻变易以告吉凶”是对的。“圣人以此先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这里的“圣人”也是指作《易》者来说的。“以此先心退藏于密”的“此”,是指蓍卦和爻,尤其是指蓍。因为蓍在三者中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先心”是指未筮时。“以此先心退藏于密”,是指未筮时,蓍的作用还未显现出来,它只是退而秘密地储藏于蓍的内部。那么这“退藏于密”的,是什么东西呢?一看下文就会知道。它指的是“明于天之道则察于民之故”。“吉凶与民间患”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人民都愿意趋吉避凶,但不知道什么是吉什么是凶。作《易》者利用卜筮以判断吉凶,使人民知所趋避。这就叫做“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是说蓍,“知以藏往”是说卦。“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这句话是对作《易》者的称赞。说作《易》者能想出这种办法,既是“聪明睿知”又是“神武不杀”。“聪明睿知”不必申释,很容易理解。“神武不杀”是什么意思呢?据我理解,这是说作《易》者利用这种办法以进行统治,使人民知所趋避,不陷刑网,即不用杀戮而人民从命,应称为“神武”,

《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我认为这段话是孔子对《周易》的蓍、卦和爻三者相互关系的说明。“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是说蓍的产生。蓍是一种草,它本身谈不到什么神明。筮法中之蓍之所以神明,是由于作《易》者的“幽赞”。什么叫“幽赞”呢?是说在暗地里加以赞助。怎么在暗地里加以赞助呢?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也就是上文所说的“以此先心退藏于密”。只有同上述这两条文字联系起来看,才能了解它的真正内容。“参天两地而倚数”,“参、两”是古语。《周礼·天官·疾医》说:“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逸周书·常训》说:“疑意以两,平两以参。”皆是其证。参两在这里有交错的意思。“天”指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指地数二四六八十。“参天两地”指天数二十有五与地数三十,合为五十有五。“倚数”是立数。立什么数呢?是立所谓“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的大衍之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个“变”是蓍之变,亦即大衍之数之变。因为卦是观察蓍变结果是七九还是八六,或者说是阳还是阴,而确立的。所以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的“爻”是卦中的爻。爻的作用在于说明“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所以说“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周易》原是卜筮之书,属于宗教迷信范围。尽管在这种书里,老早已孕育着哲学思想,但是,从事卜筮的,向来都听命于神,至少也认为是不可知。而孔子独能深烛其本质,第一次从哲学意义予以阐释,而且阐释得精辟绝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易》传至孔子,正是由卜筮到哲学所发生的一次质变。

(二)对辞的说明。

辞包括卦辞爻辞。卦辞是一卦的总说明。爻辞是一卦六爻的个别的说明。卦辞也名彖。孔子对卦辞的解释名为彖传。孔子对爻辞的解释,一般称小象。《系辞传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这个“立象以尽意”,就是说利用卦爻符号以尽意。因为这个符号像代数公式一样,所代表的不以某一具体事物为限,而是代表一般事物,所以能尽意。同样,“系辞焉”之所以能尽言,也是因为系辞所使用的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言,而是卜筮的语言。卜筮的语言一般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广泛性。不广泛则不能普遍应用。二是模糊性。不模糊则不成其为卜筮。《系辞传下》在谈到《周易》的卦爻辞时说:“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正说明《周易》卦爻辞所使用的不是一般的语言,而是卜筮的语言。

正由于《周易》卦爻辞所使用的是卜筮的语言,而不是一般的语言,所以孔子对卦爻辞的解释不仅有必要,尤在于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能提示出若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不在于随文解义。

例如,孔子对《周易》卦爻辞总的、一般性的解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又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又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又说:“《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以上是从《系辞传》中所录出的五段文字。这五段文字就是孔子对《周易》卦爻辞所作的总的、一般性的解释。这些解释既详悉又精确,洋溢着哲学深意,毫无神秘气氛。使人读过以后,理应得出这样结论:《周易》从表面上看虽是卜筮之书,而实质上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

孔子对《周易》卦爻辞所作的具体的、个别的解释,因文繁不能详说,兹仅重点地谈几个问题。

1.孔子对卦爻辞的解释特别强调“时”。例如,光是在乾卦中,就有“六位时成,“时乘六龙”,“故乾乾因其时而惕”,“欲及时也”,“时舍也”,“与时偕行,与时偕极”等等,凡七次提到时字。其他如“与时偕行”,见于损、益,“与时行也”,见于遁、小过,“与时消息”见于丰,“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见于艮。不仅如此,尤其是于豫卦说:“豫之时义大矣哉!”于随卦说:“随时之义大矣哉!”于赜卦说:“颐之时大矣哉!”于大过卦说:“大过之时大矣哉!”于坎卦说:“险之时用大矣哉!”于坎卦说:“险之时义大矣哉!”于睽卦说:“睽之时用大矣哉!”于蹇卦说:“蹇之时用大矣哉!”于解卦说:“解之时大矣哉!”于姤卦说:“姤之时义大矣哉!”于革卦说:“革之时大矣哉!”于旅卦说:“旅之时义大矣哉!”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时”呢?很明显,这是孔子意识到辩证法的重要性的一种表现。因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先时或后时,都会造成失误。只有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使主观与客观达到一致,然后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2.孔子对卦爻辞的解释,除“时”以外,还强调“中”。例如大壮九二说:“九二贞吉,以中也。”九五说:“九五含章,中正也。”井九五说:“寒泉之食,中正也。”需九五说:“酒食贞吉,以中正也。”讼九五说:“讼元吉,以中正也。”豫六二说:“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晋六二说:“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同人九五说:“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困九五说:“乃徐有说,以中直也。”蹇九五说:“大蹇朋来,以中节也。”既济六二说:“七日得,以中道也。”师六二说:“长子帅师,以中行也。”解九二说:“九二贞吉,得中道也。”巽九二说:“纷若之吉,得中也。”恒九二说:“九二悔亡,能久中也。”等等,其实强调“中”,意思是反对过与不及,要求能做到恰到好处。据我看,强调“中”与强调“时”一样,在“中”里边也反映有辩证法思想。

3.孔子在释卦辞中,屡称“天行”,且不断地谈天与人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哲学上的大问题,值得注意。例如盅卦彖传说:“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剥卦彖传说:“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复卦彖传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其他如损卦彖传说:“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彖传说:“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丰卦彖传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损益丰三卦的彖传与剥卦彖传的说法基本上一致。据我理解,孔子所说的“天行”实际上是指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而“终则有始”,“反复其道”和“消息盈虚”则是指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表现形式。“终则有始”,“反复其道”是指其重复性,“消息盈虚”里边包括有量和质变。总之,都是指自然发展规律。它如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观卦彖传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贲卦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颐卦彖传说:“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咸卦彖传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恒卦彖传说:“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革卦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丰卦彖传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孔子在上述这些卦的彖传里所谈的虽涉及很多方面,从其主导思想来看,可一言以蔽之,都是谈天与人的关系。可见后世儒者,有的说“道之大原出于天”,有的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有人说祖《春秋》,固无不可,然而从根本上说,则是祖《周易》。因为孔子这一思想,只是在《周易》一书中才谈得最充分、最有系统。那么,这一思想有没有道理呢?我看是有道理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把自然发展规律应用于社会。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把辩证法称为“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可见运动和发展规律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说“道之大原出于天”或天人合一的说法并没有错。孔子又于睽卦彖传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我看这是于对立中看到统一。这一思想也不简单,可以说是符合辩证法的。

4.于孔子对爻辞的解释里,还可以看到有质量互变的内容。例如于乾卦上九说:“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于无妄卦上六说:“无妄之行,穷之灾也。”于坤卦上六说:“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于节卦上六说:“苦节贞凶,其道穷也。”于随卦上六说:“拘系之,上穷也。”于屯卦上六说:“泣血涟如,何可长也。”于否卦上六说:“否终则倾,何可长也。”于豫卦上六说:“冥豫在上,何可长也。”于中孚卦上九说“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这样说决不是偶然的。它表明一卦六爻,由初至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用今日的哲学概念来说,这就是量变。量变至上而穷。根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穷就要变。小象说“穷之灾也”,“其道穷也”,“上穷也”,“何可长也”。显然都是表明“穷则变”。这个变,用今日的哲学概念来说,就是质变。质变则将由前一卦变为后一卦,这也就是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嘛!

三、关于《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问题。我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是《周易》思想的精华,是孔子作《易大传》时的全神所注,至足珍贵。可惜后世知之者甚.少,以为“最浅鄙”者有之,以为“肤浅”者有之。不悟司马迁作《孔子世家》把序列在彖、系、象、说卦、文言之首,夫岂无故?兹特从《易大传》中录出几条有关文字,并略加申释如下。

(一)《系辞传上》说:“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一段话是孔子对《周易》六十四卦结构所作的简要说明。“乾坤”是指六十四卦为首的乾坤两卦。“乾坤其《易》之蕴”是说《易》六十四卦所有的极其纷繁复杂的内容都已蕴藏在乾坤两卦之中。《序卦》篇首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纬·乾凿度》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可与这一说法互相证明。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问题,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明,就很容易理解。这就是说乾是纯阳,坤是纯阴,乾坤二卦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由于乾坤二卦内部的矛盾性而产生运动。这样,全《易》六十四卦就可以看作是乾坤二卦的矛盾运动所产生的结果了。“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上述观点的复述或补充。意思是说,当乾坤二卦排列在首位时,全《易》六十四卦的变化发展已存在这里了。“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则是指全《易》六十四卦的另一端,即指既济、未济来说的。乾纯阳、坤纯阴,乾坤成列而进行变化发展。当至既济时,变化发展已达到尽端。既济彖传说:“刚柔正而位当也。”就是说这个卦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阴爻阳爻又都有应。从六十四卦的变化发展来看,最初是一个纯阳,一个纯阴,以后开始变化发展,至此已看不到纯阳纯阴的痕迹了,而是阴阳各半,已达到了平衡。正因为这样,所以可以说“乾坤毁”。乾坤毁的意思,则是说乾坤二卦的变化发展,到此已完结了。“则无以见《易》”,是说乾坤二卦变化发展完结时,《易》也随之完结了。“《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则是指未济来说的。“几乎息”的意思是说没有息,也不可能息。因为空间是无限的,时间是无限的,物质的运动发展也是无限的,怎么会停息呢?全《易》由乾坤至既济、未济,只是完成一个较大的发展阶段罢了。《序卦》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它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周易》作于殷周之际,距今三千余年。在这时居然有了如此卓越的思想,而且熟练地把它应用于实际,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可是假如没有孔子给它作传,定将湮没无闻,与《连山》、《归藏》遭到同一命运。孔子对《周易》的贡献,能说不伟大吗?

(二)《系辞传下》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这段话同上段话一样,也是谈《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问题。“《易》之门”这个“门”字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如果用同书“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来解释,便觉更为亲切而具体。门有阖有辟,同乾坤有阴有阳一样,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变则是由于运动所产生的变。门之变是由于一阖一辟,乾坤之变是由于一阴一阳,一句话,都是由于内在的矛盾性。门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乾坤之变也有“穷则变,变则通”的说法,二者何其相似!不过,比喻终究是比喻,不能要求密合无间。显然,乾坤变化所产生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门的变化所产生出来的东西所能比拟的。“乾,阳物也。坤,阴物也”。是说乾坤二卦是一对矛盾。“阴阳合德”,是说明乾坤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而刚柔有体”则是说由于“阴阳合德”,亦即由于乾坤这个矛盾的统一体而产生出由屯至未济诸卦。“刚柔有体”,说得具体些,则是指在变化发展中有得于乾的为刚,有得于坤的为柔。“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二语是承上文指由乾坤二卦变化发展而形成的六十四卦来说的。是说这个六十四卦,既可以体现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又可以表达变化发展的规律。“天地”指自然界。“神明”是“妙万物而为言”,应指自然发展规律。

(三)《系辞传上》说:“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这段话与上文“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意思一样,不烦解说。

(四)《系辞传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段话也是谈《周易》六十卦的结构问题。不过,说法不同,侧重点不同。这段话的侧重点不在六十四卦的首尾两端,而在于中间部分。在于说明乾坤二卦在变化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刚柔相摩”是指乾坤二卦由于内在的矛盾性所引起的变化发展。“八卦相荡”是指由乾坤变化发展所产生的八卦又继续变化发展。“雷霆”、“风雨”、“日月”、“寒暑”则是乾坤及其所产生的八卦在变化发展中的种种表现。说得何等生动、具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则是说在上述的变化发展中,有得于乾者为男,有得于坤者为女。《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这里所说的“成男”、“成女”,实际就是《序卦》所说的“万物生焉”。

(五)《系辞传上》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这是从筮法的角度来看《周易》六十四卦的结构的。蓍亦称策,在筮法里作为计数的工具。“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这是由于乾卦六爻都是九,九在筮法里是由过揲之数三十六得出的。乾卦六爻是九就是六个三十六,所以是二百一十有六。坤卦六爻都是六,六在筮法里是由过揲之数二十四得出的。坤卦六爻都是六就是六个二十四,所以是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是二百一十有六与百四十有四之和。“当期之日”是相当于一个周期的日数。即一岁的日数。“当期之日”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从同篇说“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以及筮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和《论语·阳货》说“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等等所言的四时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个期、岁或四时,不是别的,正是天地或乾坤在变化发展中的一个单元。上面所说的“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则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说明。它们所说的“变通”也不是别的,就是“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里边所说的变通。很明显,这个“变通”所指的就是乾坤或天地的变化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与《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思想一致,只是多了一个“四时行焉”。这个“四时行焉”也指天地的变化发展来说的。“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这个“二篇之策”,无疑是指《周易》上下篇六十四卦之策。这个“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其中为六的,百九十有二,为九的,百九十有二。六以过揲之数二十四计算为四千六百零八,九以过揲之数三十六计算为六千九百一十二。二者合起来,就是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与乾坤之策“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合起来看,所反映的正是《序卦》所说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六)乾卦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卦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我认为这里所说的,也是《序卦》所说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问题。不同的只是把乾坤二卦的不同作用又分开来讲罢了。在这里,不难看出古人所说的天,实际上并不是指彼苍苍者,而是指日或太阳。《礼记·郊特牲》说:“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就是证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实际上是说春天到了,气候转暖,万物取之于太阳而萌动。“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实际上是说春天到了,气候转暖,万物取之于大地而出生。所以,古人所说的“明于天之道”这个天道固然应当说是指自然规律来说的,然而古人的科学知识很粗浅,可依据的,只有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知道一年为春夏秋冬四时,按照一定的秩序不断变化发展罢了。

(七)《序卦》说:“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实际上这是对《周易》六十四卦除了乾坤二卦而外其余诸卦之间的顺序说明。六十四卦的相邻两卦不反则对(例如乾与坤是对,屯与蒙是反),这一点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是这个不反则对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上述这些文字正是说明这个问题。仔细考察这些文字一般都是用“必……故受之以……”或“不可不……故受之以……”的词句来说明。这个说明,实际上是表明《周易》六十四卦由前一卦向后一卦的转变,中间有必然性。我认为这一点很不简单,应当承认这里边有辩证法观点。

孔子为了说明《周易》的结构,专门作《序卦》一篇。还恐人们不了解,又于《彖传》、《系辞传》中反复说明,用心良苦!遗憾的是,后世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不但不理解,有人反肆意加以诋毁,亦可悲矣!

四、谈“大象”。《易大传》中有所谓“大象”。“大象”与“彖传”“小象”不同,它不是解释卦爻辞的,而是孔子个人专为学《易》而作。从“大象”所举学《易》的对象来看,称“先王”者七,称“后”者二,称“上”和“大人”者各一,其余五十三卦都称“君子”。孔颖达疏说:“唯施于天子,不兼包在下者,则言先王也。称后兼诸侯。言君子通天子、诸侯兼公卿大夫有地者。”其说基本上是对的。至于称“上”和“大人”,很明显是指居高位者而言。总之,可以断言,孔子之作“大象”,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关于“大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无所不包。大的如“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建万国,亲诸侯”,以至“省方观民设教”,“治历明时”,“明罚敕法”,“制数度,议德行”。小的如“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非礼弗履”,“反身修德”,“自昭明德”,“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以至“朋友讲习”,“俭德避难”,等等,尤其是着意称道“独立不惧,遁世元闷”,“立不易方”,“恐惧修省”,“致命遂志”。看来孔子还有一种坚持真理,不畏强暴的精神。

文章来源:《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进入专题: 孔子   周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13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