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兴保:立足国情,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30 次 更新时间:2018-03-22 15:37

进入专题: 可持续发展  

梅兴保 (进入专栏)  


世纪之交,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普遍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不能损害人类共享资源和环境来满足局部利益。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新时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相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思,从现在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我们要努力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并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构思变成现实,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将提供决定性的推动力量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避免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人口爆炸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与他们的前人均等的机会。这两大战略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时代特征,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正确抉择。经济的发展,往往受到资源的约束;社会的进步,要求有较高的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资源和环境在人类的影响下,既有可能遭到无序的破坏而陷入恶性循环,又有可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而进入良性循环。古今中外都曾出现过因大规模砍伐森林而遭受大自然报复的悲剧。我国尽管地大物博,但人口太多,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耕地、水、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生产力分布不匹配,不仅运输的压力大、损耗大,而且极易造成不同地区之间、季节之间紧缺与浪费现象并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能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节省不可再生资源,最合理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最有效地保护环境,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郑贡承诺,也是无愧于后人的发展宣言。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规模空前扩大,人口呈爆炸性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伴随经济的全球化而愈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极大忧虑和不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虽然各国领导人逐步形成共识,但由于实施这个战略与本地区利益特别是眼前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有些国家至今尚在犹豫、徘徊,有的发达国家还在向别国转移污染产业甚至倾倒垃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满足当代人基本需要的繁重任务,但我们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党的纲领性文件和国家的跨世纪发展纲要中郑重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具体措施。这就向世人表明:中国是一个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事务和共同生活的环境负有重要责任的国家,中国的发展不仅要惠及自己的子孙,而且要造福于全人类,中华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是根本,也是目的。人类历史是两个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只有在发展中走在前头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赢得胜利。面临这样的形势,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搞现代化绝不能偏离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代的发展要与未来的发展相统一和衔接,经济的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并与人口的增长相适应,局部的发展不能给全局带来损害,发展要与有效需求相适应,增长不等于发展。因此,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要有长远的观点。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只顾当前而不考虑长远,可持续就成为一句空话。必须充分估量未来科学特别是高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从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环境的状况出发,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规划。有的规划,如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比经济规划要考虑得更长远一点,因为今天的教育和科研活动,影响着明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应着眼长远,培养人才,储备科技成果,以便赢得未来。


要有系统的观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复杂系统工程。一个产业、一个区域的发展,要综观全局,注意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反复比较,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选择最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最佳技术路线。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发展符合产业政策、节约资源、无害环境的项目和领域。


要有生态平衡的观点。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需要不停地进行能量的转换与物质的循环,保持动态平衡,自然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才能保持生物资源和其他可再生资源的永续性而受到恩赐;如果违反了这一原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而招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作用原理,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农业经济结构,保持其协调发展。



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努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科学决策,确定关键领域,制定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分阶段目标,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优先领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聚居着我国的绝大多数人口、生长和繁衍着绝大部分自然资源。农业稳,大局稳;农村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强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社会提供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处理好农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相互关系,利用好自然生产力,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农业的生产经营要坚定不移地走集约经营的道路。现代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经营的产业。要改变主要依靠经验操作、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农业建立在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之上。农业的内涵应向整个农村经济拓宽和延伸,把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管理和产后的加工等服务结合起来考虑,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农工商综合经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要打破目前以粮、棉、油、猪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单一格局,通过科技的引导和物质的投入,分化新的农业产业,建立发挥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促使粮食和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二是农业的开发利用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我国人多耕地少,在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应面向整个国土,开发利用各种食物源和营养源,不仅向耕地要粮食、要饲料,还要向非耕地、滩涂、海洋要食物。大力发展无污染的、营养价值高的绿色食品生产,把我国传统的粮食产业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食品产业。根据市场农业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要求,实施粮食、经作、饲料相适合的三元结构工程,扩大作物秸秆和草地资源的利用,建立配套的饲料工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是农业的发展手段要坚持现代技术和传统技艺相结合。凝结现代科学技术的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如果不考虑其他要素,单方面追加这些物质,会影响土壤肥力并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适应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要求,符合我们的国情。因此,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突出生物技术的中心地位,在改良品种上多下功夫。施肥应坚持化肥与有机肥相结合,既增加产量,又培肥地力。对病虫害应坚持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农业基本建设要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注重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


(二)以工业和城市为重点,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和保护。环境与与发展密不可分,它既是发展的条件,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相互矛盾的统一。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保护全球环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我们面临着履行各项国际公约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满足社会需要的双重任务。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淮河流域等重点地区受污染环境的防治已初见成效。但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有的仍在恶化,形势十分严峻。据原国家科委提供的资料,有30%的国土受到酸雨威胁,80%的城市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平均每年以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乡镇工业污染的土地达1000万公顷,有些地区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的健康。以上说明,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


据分析,环境污染中,工业污染所占比重大,约占70%,而工业又集中在城镇。因此,我们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防治工业污染,净化、美化城镇环境,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第一,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要制定废弃物的排放标准,禁止超标排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和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让排污的企业成为治污的主体。要求开发者(主要是各类企业)自觉对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恢复治理,承担起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历史责任。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第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要同时制定保护环境的对策措施。对资源开发,要进行环境论证,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秩序,使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化、规范化。第三,工业污染防治要从终端控制为主向生产全过程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改变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将废物减量化、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第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淘汰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鼓励企业大搞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变废为宝,兴利除弊,实现“三废”资源化。第五,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国内外经验表明,保护环境和生态,迟早总是要投入资金,早投入就主动并花钱少,晚治不如早治。各级政府要有战略眼光,增加对这方面的投入。企业的投入要依法确保足额到位。财税、金融部门要运用税收、信贷手段促进环保工作。总之,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实现下述目标:到20世纪末全国各地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再用1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观;到21世纪中叶,在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大部分地区做到山川秀美、江河清澈。


(三)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把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相互协调。现实生活的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与一定的人口数量相适应;低素质的人口过多,给社会带来负担,具备一定素质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口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充分认识人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两重属性,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引导人口合理、有序地流动。


首先,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的新形势,控制人口应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要以农村、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为重点,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贯彻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与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贫困地区应把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努力改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况。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由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各负其责、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责任制。我们的目标是:把全国的人口总数在2000年控制在13亿以内,到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到21世纪中叶,人口总量达到峰值约16亿左右之后缓慢下降。


其次,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受教育年限较长的已婚妇女,其子女的相对人数较少。这就是说,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妇幼保健,逐步减少直至消灭碘缺乏病、克山病等地方病,做好优生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增加智力投资,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水平,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最后,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人口流动既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我国人口基数大,如果盲目无序地流动,会给资源、环境以及交通运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通过政策、舆论导向并依靠经济杠杆,引导人口向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流动,向劳动力缺乏的产业流动。在农村应保障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开发。大城市要根据资源的状况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严格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和流动人口的规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专门人才。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治理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手段。因此,要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为可持续发展的各项事业提供技术、人才和设备支持。同时,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建立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特别要重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取得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的后发优势,跳过传统的发展阶段,实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跨越。要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探索基本规律,为查明、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减轻自然灾害提供科学基础。要运用科技手段特别是高技术手段,为人类疾病的诊断、防治和控制人口增长,开辟全新途径。


(原载《中国科技产业》1998年第7期)


(本人成稿于1998年上半年,当时作者在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并已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在职博士研究生,准备选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研究方向。这年下半年作者调入金融系统工作后将博士论文转为研究农村金融问题。)


进入 梅兴保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可持续发展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98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