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将从保险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谈起,对保险业在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一些理论分析。
保险与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包括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两个方面,各行各业都能凭一己之力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那么,保险业的“独门秘籍”是什么呢?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来做一个概念辨析,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影响认知,而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正确的认知必然有助于有效的行动方略。
“富裕”这个词汇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状态,它是由用时点(即存量来表示的财富)以及用时期(即流量所表示的收入)来共同支撑的。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有富裕不一定能共同富裕,但没有富裕一定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大“蛋糕”并不一定代表每个人都能吃上,但如果只是有小“蛋糕”或者没有“蛋糕”,那根本谈不上分“蛋糕”的问题。
而能否达到富裕以及共同富裕这种状态,由多种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分配制度等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讨论共同富裕这个议题时,更多的是从各项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来进行的。
然而,如果仅从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来分析和研究共同富裕这个议题,我认为是不全面的。
富裕这种状态能否维持,还与风险这个因素密切相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可以使人们达到富裕的状态,因此,与提升收入和财富积累相关的各项因素可以被视作“富裕”的“正资产”,但与此同时,各类风险也会对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形成威胁。比如,一个家庭成员罹患重病,不仅由于其不能工作而丧失获取收入的机会,而且可能因为花费巨资而减少家庭的收入乃至社会的财富。一个富裕家庭“因病致贫”;一个家庭成员“失能”,整个家庭“失衡”;一场地震或者一次洪水让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财富损失成百上千亿元……这些对收入和财富造成损失的风险因素,无疑就是“富裕”的“负资产”。
不幸的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风险就如影随形。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风险蔓延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类风险,包括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的交互影响越来越深,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金额也越来越大。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经指出:“工业社会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风险,人为制造的风险开始充斥着整个世界,在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以风险为本质特征的风险社会。”而一旦损失发生,“富裕”的状态必然随之发生改变。
幸运的是,面对如影随形的风险,人类拥有足够的智慧,运用不同的手段去应对这些风险,而其中被历史证明最重要、最有效的制度之一就是保险制度。
作为损失补偿与风险控制内在统一的有效机制,保险制度通过风险研判来防损减损,通过支持灾后重建来促进生产,通过稳定居民预期来促进消费,通过转嫁风险来促进科技创新……助力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为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综上所述,“风险”对财富的积累和富裕状态的维持形成了重大威胁;但“风险管理”则对财富的积累和富裕状态的维持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保险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
由此可见,是否拥有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是我们讨论收入能否持续提升、财富能否有效积累、富裕状态能否有效持续、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保险与市场经济
保险通过助力收入的提升和财富的积累来支撑富裕状态,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分析结果,而且有大量的实践证明。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也一定是保险制度相对发达和完善的国家。
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的特质来进行分析。虽然市场经济在包含共性的基础上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就像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各有特点,包括美国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但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具有许多共性,而保险制度内生于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共性之一,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了市场经济,中国之所以开启改革开放的进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因为实践证明,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而保险制度正是绝佳地反映并演绎着这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要求。
不管你意识到与否,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而如果每个企业、个人或者家庭都只依靠自身力量,平时必须拿出一部分资源来独立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对威胁财产、健康和生命的灾难事件,以防止正常生产链条的断裂,那么,这无疑会大大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利用保险这种制度安排,通过“聚少成多”“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的方式,就能使得整个社会在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灾难事件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精髓所在。
二是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纠偏、自我保障”机制,即便它离不开“有为政府”“扶持之手”的支持。其中,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由各“理性经济人”各自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来实现;“自我纠偏”由“供求机制”所牵引,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自我保障”则通过各经济主体承担义务(缴纳保费)、享受权利(发生损失时获得赔付),即保险制度来实现。因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产权的多元化,各经济主体之间有着清晰的产权边界,它们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对等的。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主体不可能像计划经济那样,由同一个所有者—国家来为它的损失“买单”,而必须借助同样依赖于权利义务关系才能正常运作的保险制度来进行“自我保障”。
早在2008年我就提出,保险是内生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一种基本元素。如果没有保险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不完整的;没有完善的保险制度,也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险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进一步来看,保险不仅仅只是内生于市场经济制度中的一个必要元素,保险还是一种用共享手段来拓展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灾难事件的力量,以达到保障生命安全、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细究起来,保险的这一价值实际上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特性,即“不确定性”“共享”与“安全”。
1.看“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本质特征。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的这一物理学原理也涉及深刻的哲学问题,即概率性、随机性、偶然性是自然界客观事物运动的普遍特性。这样的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导致人们出于对结果的担忧而不作为:小到可能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大到可能放弃对未来的科学探索。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人类不惧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不利结局甚至严重后果,但面对可能的损失,个体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如果要由每一个“个体”自己去应对这种风险,那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哪怕是极小的损失,对个体来说都有可能是“伤筋动骨”的。而社会这个大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并且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工的背景下,各部门之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如果“个体”遭受损失不能及时“复原”,它将使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但保险制度的发明改变了这个历史!保险通过精巧的制度安排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首先,它将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限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并“锁定”这种损失,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将结果的“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使人类可以在比较“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并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其次,它将人类“个体”的力量整合成了一支“集体”的力量,由此使得人类应付灾难的能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2.看“共享”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出现,以“共享”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但实际上,我认为,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共享”,只是形式、层级不同而已。
共享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进人民团结、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强调的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共享”。
而中国共产党人不仅高度关注本国人民的利益,更是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继2011年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这一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已经越来越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认识和接受。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世界命运应当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当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当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当由各国共同分享”,它所包含和体现的“权利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正是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核心机制;而“共享”发展所要求的“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更是与保险“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互助理念高度契合。
3.看“安全”
安全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诉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是人们实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基座。换句话说,没有安全需求的满足,其他一切需求都是空话。
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11月6日为“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破坏环境国际日”。在2021年的国际环境日,有知名专家发文呼吁:“将安全纳入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和平的社会”。
在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生命、健康和财产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中,首先,人们不可能安心从事生产建设活动,这必将大大降低劳动生产率;其次,由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而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和恢复,必将减少财富的积累,阻碍经济资源的重组,遑论可持续发展。
安全保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而保险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财产安全、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经济保障制度。
综上所述,保险的价值事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生存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股份制度,世界上不可能出现铁路,这是盛赞股份制的资本聚集效应。而保险制度不仅具有这种与“股份制”相似的巨大的资本聚集效应,而且减少了人们由于不确定而对未来产生的恐惧,由此激发了人类的创新潜力和动力,加快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保险制度,人类社会前行的步伐将会缓慢得多。
总而言之,我们要建设以共同富裕为标志之一的现代化社会,需要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而保险通过其独特的保障机制,在维护财富的稳定增长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提升市场经济的效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身处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