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谐与稳定,是可持续展的一个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经济危机有所加深,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应对粮食危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重视粮食生产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但都应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努力增加粮食供给.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农业生产者培训,推广农业生产良种良法,发挥科技进步在促进粮食生产中的关键作用。要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合理控制耕地转作其
他用途.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采取更切实的行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强化需求管理
当今世界远未达到联合国有关到2015年减少一半长期饥饿人口的目标.全球每天有超过10亿人都在挨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一人数还在增加.强化需求管理,对缓解粮食供求矛盾非常重要.各国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和市场体系.控制全球粮食价格的过度波动.要大力提倡节约粮食.推进可持续消费.反对浪费和过度消费.要科学全面地评估有关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中长期影响,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合理控制粮食向能源的转化。
反对贸易保护
各国应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关国家要消减农业补贴.放宽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出口限制.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其发挥比较优势,以贸易促发展.国际社会要共同努力.把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快多哈回合谈判进程,推动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实现其“发展回合”的目标。
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
确保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尽快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长期来看,要制定一个包括结构调整、国际贸易、国家政策、国际援助等一揽子的全球粮食发展中长期战略行动计划,以指导各国增加粮食生产和供给.全面解决全球粮食危机问题.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近期.要进一步加强对世界粮食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实行及时有效的国际援助.保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饥民的基本粮食需求,促进其本国粮食生产.
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气候变化加剧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难度.发达国家应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切实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应承担的义务.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在农业、土地、干旱、荒漠化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始终不渝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实现增产,2008年粮食总产量(52850万吨)和单产水平f每公顷4.95吨)均创历史新高。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未来的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问题。日前,已经制定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使全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重点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中
低产田的改造,加快大中型灌区及配套工程、田间工程建设,搞好土地2009年第6期《宏观经济管理》整理和复垦,提高耕地质量。二是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广高产栽培等重大技术措施.提高复种指数。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四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防洪抗旱、重大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防治的能力。五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加大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的工作力度.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国际社会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并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一方面.积极向国际粮农机构提供捐赠,并向一些出现粮食紧急状况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大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派遣技术人员的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水平.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粮食安全。
(该文系杜鹰同志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可持续发展应对粮食危机”部长圆桌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