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接触计算机不少年头了,当计算机能进入普通人家开始,就感到时代要变了,而互联网的发展更让我坚信这样一个概念:电脑和互联网将“颠覆”所有知识分子的“行当”,真正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谈谈对传统办学的“颠覆”。我们所以办学校是要有两个需要,一是得到知识资源,二是得到“师、生”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这两个需求缺任何一个就称不上是“学校”。而这两个“需要”在电脑和互联网时代面前实在是“小菜一碟”,纸质的,电子版的,通俗简单的,详尽系列的,各种“知识资源”十分丰富,而交流互动在网络传媒今天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问题。今天把办学校依然看成民国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样子”实在太落后于时代了。现在任何一个有系统学术见解的学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都可以办学。同时任何一个能解决自身生活需求的人都可来“上学”,至于能不能学会,学到什么程度,是个人问题。邓小平说过,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今天我们依然为很多教育上的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大中小学都受“应试教育”的困惑,等等。但这些问题摆在电脑和互联网时代,应该不是“问题”。这里对今后的大学做一个设想,给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点思路。
大学主要是提供授课,但方式要变。
今后的大学主要是组织各门学科的授课小组,所有值得学习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分解成近似无穷大量的授课小组来传授,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依照学科的特点决定内容、课时和教学小组人数。各授课小组在“招生”前都要对求学者说明你具备怎样的基础才能选这门课,也明确说明开设这门课目的是什么,哪些专业需要这门课,需要多少课时。众多的课时表一般提前半年就在网上公布,由学子选择并提出申请,经过注册、交费,就可以按时上课。在听课中也要参与讨论,在完成作业(包括实验)和考试之后获得一定的学分。授课可以完全依靠网络,也可以面授、网络相结合,也可以全部面授,一切都是灵活的。你也可以上几乎免费的“网络教学”,靠半自学完成本课程。例如对于高等数学的授课就可以成立多个小组,深浅、学时各不相同,对求学者提出要求,并和下一步专业学习建立关联。学子能否参与学习除去费用,重要的是个人的接受能力。如果不考虑所选课程的难易程度,很可能你的交费只是满足“受教育”的心理需求,而得不到实质效果,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学子要特别注意。例如你唱歌的天资一般,而这方面可能学费很贵,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就没必要选择。同时也有些课程“实践”的机会比较多,适合半工半读,家庭状况不是很宽裕的学子可以考虑选择。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讲,由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极其方便,所学内容浩如烟海,“学校”不过就是挑出应该学习的内容,形成顺序和系统,学子照此学习和参加讨论。文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从网络上获得的成本是很“低廉”的,师生互动比较少,而在网上学子之间互动又十分方便。大家看过同一领域的“文章”后,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疑惑,大家评论,这是完成作业,也是自己作业被批改。现在很多重学术的网站都可以办“大学”,围绕一个问题,由相对固定的人群从基础到深入,有顺序,持之以恒进行学习和讨论,科研成果出现过程也是教书育人的过程。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专业人员的培养都可以以教学的形式进行,使学子学习和就业联系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的数量,也可以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在网络时代上大学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人只要想学习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业。而所谓“大学毕业”不过是各个“品牌”学校,从众多学子中找出达到事先约定好而且符合毕业条件的学子,即学满规定学分同时又满足其它要求的,发给毕业证书,也就是对其学业水平做个“担保”。这样一个极其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是不可能具有的,而在电脑和网络时代依然维持旧的教育形式就是抱残守缺,会被淘汰的。
“专业”和“通识”的关系
大学教育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专业”教学,二是“通识”教育。现在四年制本科教学一般前两年主要是“通识”部分,后两年是“专业”教学。前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预科”。今天我们可以将这两部分分开来办,“预科”实行“宽进严出”,也就是你高中毕业,想上大学,你就去接受“预科教育”,进入学校后你的学习情况就得到严格监管和考察,两年之后你适合进入哪所高校,哪个专业学习,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这样也可以改变学子不了解专业情况而“误选”。我们也应该看到“通识”学得好,学得面广,也就成了“专业”,尤其在师范教育上应该注意这一点。从事中、小学教育,知识面“广”比“精”更重要。
这项改革让大学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完全放开,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充分“扩张”。你计划从哪所大学就学和毕业,实际是从“大三”开始,这时你上哪所学校合适是比较清晰的,大大减少大学招生的“选择困境”。这对终止现在高考制度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就是高中毕业后,通过毕业考试后,根据个人情况,就近去省会等大城市去读“预科”,品牌大学再从这些“准大学生”中挑选需要的“人才”。办好“预科大学”是大城市最重要功能和责任,招生数量应满足学子求学的要求,适龄青年上大学无需再考试。同时每个大学基础教育资源可以充分流动,优秀教育资源得到扩张。今后“考试”主要用于毕业,而没必要用于入学。将家里的“资产”用于受教育,主动推迟就业年龄,这些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是“常态”,也是中国步入发达国家必须采取的经济措施。
成立“人才服务公司”
这种开放大学课程的方式,对一个计划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来讲很像面临一个教育超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不知如何选择。同时学校有监督敦促学子学习的责任,也有向社会推荐“人才”的责任,这些在开放式教育中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试、毕业等等的鉴别、鉴定系统。在市场环境下有所谓的“猎头公司”,专门物色各种专业人才,帮助你找职业,也帮助公司找到人才,今后这种方式完全可以扩大到全社会,成立“人才服务公司”来建立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从青年人高中快毕业开始,就“进入”到这个系统。由这个系统组织各种考试,收集在校表现,给高校推荐“人才”,同时更重要是指导学子下一步如何择校,如何选专业,这个“服务”系统可以贯穿学子整个求学过程。这项工作不少是现在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但分散在各学校的这类工作人员在学籍管理上是被动的,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学校的利益,对学子的专业水准鉴定是次要的。而这里的服务公司不同,他是靠对学子和学校的准确评价来获得自身利益。学子参加考试是为了知道自己和让别人“知道”,而不是为了“名次”,考试作弊成了不必要的,非诚信的污点将对其一生产生极大影响。这个“人才服务公司”对每个学子的“定位”是靠对极其大量信息的处理,在过去是做不到的,但在今天的电脑时代是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这项服务可以延伸到学子就业,它的出现将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应试教育”存在的理由无非是需要评价每个年轻人的“知识”水平,而这套系统可以说随时“盯”着每个学子。 “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顽疾”,现在的家长对统一高考制度的每一项规定的兴、废都很感兴趣,但就是忽视了电脑和网络技术对教育方式的“颠覆”,关心即将死亡的事物不是很“无知”吗?
提供学生生活、学习的服务系统
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大学有将后勤服务从大学分离出去,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趋势,但随着“加强管理”,一切都不了了之。今后大学一定会走向开放,对学生生活服务将走向市场化,实现社会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绝大部分新大学生是不到20岁的青年人,他们所需要的生活服务不同于成年人。除去饮食就寝之外,还需要对他们行为习惯进行监管,所以这个为大学生服务的公司必须设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岗位。他们不负责学子的学习成绩,而重视他们身心健康的安全和成长。例如学子们每天是否按时去上课,是否回自己的寝室休息,“班主任”对自己“管辖”下的学子都应当有记录和及时通知家长的责任。“班主任”同时有项重要工作就是敦促和组织学子参加体育锻炼(上体育课),辅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自组织的文艺和体育团体。这样的服务机构同样具有教育功能,“班主任”也是在从事教育工作,从业者应该具有较好的做人品格,懂青年人的心理,有文体才能。这样的服务机构不再属于某学校的什么“后勤”,而自己就是“主角”,自然会有做好工作的主动性,服务质量要受到学子和家长们监督,也和他们自身利益紧密相连。
今天的“大学”应该“一分为三”
今天的大学都应当一分为三,分为以授课为业的大学(学院、学校),以管理学籍为业的“人才服务中心”,以为学子提供生活(包括身体、心理健康)服务的中心。“授课”部分是原大学的主要工作,真正可以也必须做到“教授治校”,后两部分是提供社会服务,各司其职。今后每个学子的成功都是社会教育成功的结果,学业有成的归学校,身心健康的提高归生活服务中心,学子各环节的衔接和毕业走入社会由学籍管理中心负责。同时社会现有文化设施也将全部开放,教室、会堂、体育场馆、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真正实现“物尽其用”。这些变革无疑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真正实现人人受教育。考试入学将成为历史,考试依然是学习的环节,但它的作用不是“卡”,而是让学子认识自己。各所名牌大学是“好进难出”,你入学选择了名校,意味着你进入了严格的“筛选程序”,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高于他校,能力不足有“自取其辱”的味道,理性学子会知道如何选择。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发展下的社会,教育事业一片光明,但实际上教育的改革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留恋就是明显例子。
让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首先破除“垄断教育”的思维,真正开放每个人受教育,包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毫无问题,教育是需要“成本”的,是要有经济基础的,但这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上所需的资金根本算不上问题,真正阻碍每个人受教育的是“垄断教育”的观念,是有意设置的人为障碍!它的背后是对社会财富分配的“争夺”,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例如,现在考试常动用警力来维持秩序,普通考试作弊和“违法”相连,这能是教育的环节吗?一些地区校舍陈旧,一些地方的人们千方百计去择校,明明很多人愿意为受教育付出“资金”,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民间资本方便进入教育领域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利用人们教育需求的“投资”呢?这不都是“教育垄断”在作祟吗?好了,如今电脑和网络的发展开始要颠覆传统教学的形式了,也将让“垄断教育”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附:从网络摘录的有关报道(片言只语,只做参考)
(下面一段是摘自有关余佳文的报道)"超级课程表" 是一款由几个90后以课程表为基础而展开的校园实用软件,面向高校大学生。其功能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查阅各个大学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时间、授课地点、任课老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课程安排发布到应用中,与好友分享。除此之外,课程相同或者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应用中讨论课程内容,分享上课的笔记,共享文件资源。甚至可以认识到同一节课任意课室范围内的同学,扩展交际圈,并可以向同班同学发送私信,方便同学间即时、便捷的联系。还可以查看到全校课程,并添加入为个人旁听课程,制订属于自己的学霸计划!绑定第三方应用(新浪微博)并分享到给第三方应用的粉丝。与其它课程表应用不同的是,“超级课程表”不需要用户手动添加课程,用户输入学校信息管理系统账号后,系统自动添加,方便,快捷。
(下面两段是美国网络大学的报道)Minerva的创始人Ben Nelson是非常典型的名校精英,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的自信与幽默。这也是让我最好奇的一点,一个非常典型的精英大学培养出来的成功商人,竟然回过头来革精英大学的命。而革命的第一步就是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来经营教育:不断地降低成本、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Minerva非常勇敢地摒弃了实体校园:没有教学楼,没有图书馆,没有体育场,没有学生食堂…学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比如公立图书馆、博物馆等。没有实体校园的兴建和维护费用,Minerva的学费仅仅是哈佛、耶鲁学费的四分之一。同时,Minerva的学生会在大学四年去全球七个不同的城市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