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主任,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研究领域:比较政治,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中央-地方关系,民主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挑战市场神话》、《分权的底限》、《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左脑的思考》、《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国家制度建设:第二次转型》、《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合著)、《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民主四讲》、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等。
王绍光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主任,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研究领域:比较政治,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中央-地方关系,民主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挑战市场神话》、《分权的底限》、《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左脑的思考》、《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国家制度建设:第二次转型》、《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合著)、《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民主四讲》、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等。
论文
- “德谟克拉西”与“德莫克拉东”
- “标准的市场经济”不会在中国出现
- 谁才有资格自豪地说,“我们人民”!
- 政治学本土化,时也,势也!
- 深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 筑牢疾控体系:四次危机,一个教训
- 作为疾控金科玉律,预防为主70年来为何总是落实难?
- 什么是好的民主?
- 抽签与民主:释放对民主理念实现方式的想象力
- 践行民主理念,西方没有做到选举和抽签两开花
- “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伪命题
- 奠基与延续——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意义
- 政党政治的跨国历史比较
- 治理研究:正本清源
- 中国政治学:从取经到本土化
- 欧树军 新加坡为什么能实现居者有其屋?
- 国家强制能力的中国经验
- 鄢一龙 王绍光 胡鞍钢:中国中央政府决策模式演变
- 西方民主一个新动向:抽签的理论与实践
- 社科法学需要跨越的两道坎儿
- 社会建设的方向:“公民社会”还是人民社会?
- 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下)
- 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上)
- 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
- 政体与政道:中西政治分析的异同
-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
- 中国的“代表型民主”
- 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 中国仍然是低福利国家吗?——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护“新跃进”
- 王绍光 樊鹏:国内利益团体影响医改政策制定的基本渠道与方式
- 王绍光 樊鹏:医疗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弯路
- 王绍光 樊鹏:从“一言堂”认识模式到共识型政府实践
- 王绍光 樊鹏:东西方的医改难题与政府决策差异
- 王绍光 樊鹏:全世界“最激进”的医改政策是如何出笼的
- 毛泽东抗衡美国的三大“撒手锏”
- 大豆的故事——资本如何危及人类安全
- “中国专制说”是从哪儿来的?
- “王道政治”是个好东西?——评“儒家宪政”
- 超越“选主”
- 金钱与自主——市民社会面临的两难境地
- 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3.0:重庆经验
- 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
- 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
- 权力的代价与改革的路径依赖
- 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 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 “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
- 国家能力的重要一环:濡化能力
- 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
- 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 开放性、分配性冲突和社会保障:中国加入WTO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
- 平等问题研究框架
- 民族主义与民主
- 警惕对民主的修饰
- 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1]
- 顺应民心的变化:从财政资金流向看中国政府政策调整
- 有效的政府与民主
- 中央地方财力之争
- 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
- 最严重的警告: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
- 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
时评
- 政治学本土化正当其时
- 他们认为的“民主”,实际上是民主的赝品
- 加强深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研究
- 从历史“大分流”看改革开放成功原因
- 内参如何直达“天庭”影响政策议程
- 中、西的政治体制已具有很强的精英色彩
- 中国人更重民主实质而非形式
- “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编造的粗糙神话
- 身份“认证”与国家基础能力
- 王绍光谈中国政府共识型决策模式(一)
- 失而复得的民主利器:抽选
- 关于《科尼 2012》的伪善及其他
- 共同富裕与国民幸福
- 更多地在一次分配上下功夫
- 中国民主政治之道
- 香港案例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 四大危险外,执政党还面临哪些危险
- 反思现代民主制度
- 建国60年,两个时期不能被隔断
- 重庆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3.0版本
- “公民社会”袪魅
- 医疗改革的方向最重要
-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个纲,纲举目张
- 王绍光 潘维:2008:思想解放与中国复兴
- 财政没有透明就不是民主
- 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教育投入不足难题如何破解
- 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
- 中国政府的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