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5年,延安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回延安、回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将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和“三个延安”作为引领和指导延安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不断努力加强延安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建设,使延安在新常态下能够稳步发展。整体来讲,2015年延安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延安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贫困面比较大,在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的新常态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要迎接战,克服困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工作重心下沉,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作用,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等,即要在改善民生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使延安社会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结构;公共服务合理化;社会治理;社会管理;精神贫困
新常态下,延安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回延安、回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将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和“三个延安”作为引领和指导延安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不断努力加强延安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建设,使延安在新常态下能够稳步发展。2015年,延安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改善延安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化、有效化,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使延安人民能更广泛地参与发展过程,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总体来讲,延安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主题,在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把提质增效作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社会发展形势整体良好。
一、2015年延安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一)城乡居民生活持续得到改善,贫困地区问题呈现出新特点
2015年,延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市人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延安“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8元,比上年净增2945元,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779元,比上年净增1098元,增长12.7%。”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有效保证了延安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从延安居民的消费取向看,不少居民已经从生活消费转向享受消费,诸如购买私家车,出去旅游,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村的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与普通城镇居民相比,生活水平和能力不相上下。为保障改善民生,延安坚持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民生,着力构建保障持续、城乡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运行,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7.3万城市居民和14.1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基本保障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是改善延安人民生活的前提,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延安人民的收入不仅没有减少,还有了大幅度提高,除了有经济平稳发展这个大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使延安人民的生活改善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延安在改善民生的同时,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政府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并深入开展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动,同时大力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目前已累计搬迁6万户、23万人,24万人实现脱贫。延安贫困面比较大,有宜川、延长、延川3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宝塔、志丹、吴起、安塞、黄龙、子长6个省级贫困片区县,贫困人口20多万,占总人口的1/10,这些贫困县和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成为制约延安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瓶颈。横向比较,延安城乡居民收入与东部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在不断拉大,与江苏省无锡市相比,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相差9870元和8829元,2014年已拉大到11143元和12487元。另外,延安的贫困还表现在贫困地区内部贫富差距有拉大趋势,贫困地区内部的不均衡发展越发严重,而且思想贫困的人群在增加,即政府部门的经济救济在减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生活负担的同时,也使他们有了依赖性,等靠要的错误观念在一些享受贫困待遇的人群中越发严重。因此,需要转变救助方式,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自力更生,使他们能依据自身优势,寻找发展出路,实现脱贫致富。因此,延安在今后开展扶贫活动时,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进行帮扶。
(二)现代化速度不断加快,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延安特殊的地形制约着延安的现代化程度,要加快延安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延安人的城镇化目标,就必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加快延安四级城镇体系建设。所谓四级城镇体系指的是“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相协调、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相统一,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城市重塑、镇村重整、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按照‘做美延安、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构建‘1市12县33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四级城镇体系。”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和目标定位,做美延安,就是要拓展延安的发展空间,继续做好延安新区建设工作,即找准定位,大力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战略,下大力气建设好延安新区,不断强化新区服务功能,同时还要坚持改造与拓展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疏解老城,推进老城有机更新,最终把延安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靓丽山城。做强县城,需要根据延安各县的实际情况和优势,按照城市标准,修订县城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县城发展边界,促进县城发展,把县城建成产业集聚度高、人口承载力强、功能设施完善、辐射集镇乡村的新型县城。做大集镇,需要根据城镇基本条件和区域发展要求,加强33个重点镇建设,适度扩大城镇规模,强化城镇功能,进一步做好撤乡并镇工作,优化城镇布局。做好社区,需要坚持地域方便、规模适中、群众满意、服务高效的原则,努力建好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应该说,延安的四级城镇体系建设是发展延安和建设延安的一个手段,即通过四级城镇体系建设,最终达到延安美、县城强、集镇大、社区好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尽管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延安已经在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新区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相信,到建党一百周年,延安一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三)深化医疗、教育体制改革,基本公共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
2015年,延安依然把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作为延安发展的重点工作,继续明确发展任务和落实责任,不断推动医疗、教育改革,提升人民对医疗和教育的满意度。
医疗卫生方面,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形成了子长县医改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延安是全国首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的地级市。为推进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组建了延安医疗集团,现已完成对洛川县、志丹县、延长县3家县医院整体托管,下一步则要完成对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宜川县医院的托管,并同步推进县级医院对重点镇中心卫生院、重点镇中心卫生院对社区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90%病人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此外,医疗改革还有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有七个方面:第一,对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作了调整,实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及救助制度无缝对接。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调整,大大减轻了城乡居民的负担,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二,继续巩固和深化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一体化成果,建立大病保险制度。第三,鼓励市县级医院创建重点学科,支持延安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同时完成延安市中医院迁建主体工程,加快延安市精神病医院和重点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口腔专科医院和市妇女儿童医院。第四,实现居民健康教育常态化,如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网络,加大孕产妇、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等人群筛查和诊治力度等。第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第六,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等的防控能力和食品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第七,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建设,完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财政补偿机制,鼓励多元办医。经过医疗改革,有效整合了医疗资源,方便了群众看病。
教育方面,为提高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不断强化学校管理、校长教师培训,并建立了教育教学视导工作,全面推广延安中学和宜川中学素质教育经验。为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为巩固和提升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成果,推进学区制管理和校际联盟,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为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重点镇以上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并立足现实实际需求,适当恢复一些农村教学点。为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以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为发掘学生特长,加快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为加快改善城乡教育办学条件,已新建、改建中小学384所、幼儿园190所。根据延安目前学校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启动延安市实验中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中和宝塔区四中改制,并支持宜川中学建设区域性重点中学。经过教育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和“蛋奶工程”全覆盖,9个县区实现“双高普九”,被授予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市。除此之外,继续办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并继续支持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延安大学加快发展,使地方高校能更好地服务地方。
(四)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化向前迈进
2015年,延安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使全市人民能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第一,建立了城乡居民丧葬补助制度,提高了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大学生见习补助标准,完善了高龄老人、独生子女家庭补助制度。为18.3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37亿元。第二,推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试点,新八一敬老院和一批县乡养老机构建成投用。第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以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就业扶持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并全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制度。第四,设立创业扶持基金,提高小额贷款额度,加快大学生创业园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第五,加快发展小微企业,围绕完善城镇和社区管理服务,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第六,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和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实现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医疗保险报销及时便捷。第七,继续扩大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推进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健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促进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制度有机衔接。第八,加大城乡低保对象核查力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第九,为加快保障房建设,已新建各类保障房14万套、建成7万套,5.5万户住房困难群众搬入新居。通过落实这些惠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化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五)社会管理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和谐安定有序
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正常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发展是无从谈起的。但是社会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和解决,在新常态下,伴随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延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一,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工作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发挥社区工作者的积极作用,不断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第二,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关心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实现城乡人口管理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第三,努力化解社会矛盾,避免矛盾扩大化,认真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第四,完善信访、调解、复议、诉讼协调互动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防止信息不畅通产生的矛盾积压问题。第六,做好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使各民族在延安能和平共处,共同建设延安,发展延安。第七,深入推进平安延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面管控水平,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八,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完善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四位一体”安全责任体系,坚持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和特种行业安全监管,落实挂牌督办、警示约谈、黄牌警告、绩效考核和“一票否决”等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加强应急专业抢险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九,建立市、县、乡、村(社区)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三调联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联调联动的化解矛盾纠纷格局。一句话,延安的和谐稳定,除了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之外,一定要加强社会管理,因为治理不能代替管理,只治不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难以保证延安的和谐与稳定。
二、延安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趋于平缓,而社会治理难度却在增大,延安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有自然条件限制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有人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和解决。
(一)自然条件限制,经济结构不合理
延安的自然条件比较差,由于其特殊的山沟地形,发展农业必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延安特殊的地貌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所以,延安主要是依赖于油气资源发展经济,这样易使经济结构不合理。由于油气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只能是越开采越少,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这属于畸形发展,即单纯的经济量上的增长,未必等于经济发展,更不等于社会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延安目前的经济结构极为不合理,且经济增长易受石油工业影响。延安属于特别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是石油工业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石油工业对延安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其对延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然而石油产量的增长空间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无休止地开采,而且最近几年又受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工业支撑延安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慢慢消失,GDP增速已连续多年排居陕西省末位。延安所辖企业的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也不尽合理,如延安市10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5%的工业增加值由55户能源企业创造,剩余的5%由54户非能源企业创造。另外,延安企业规模也存在不合理问题,主要是中省企业规模较大,如除石油、煤炭等,而地方企业规模普遍小、且实力弱,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还有就是接续产业培育比较缓慢,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占GDP比重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二)财政支出增多,增收与支出不协调
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会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财政支出。尽管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不合理限制,但是延安的发展成绩依然是可喜的,这从延安人民生活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明显可以看出来。然而,这种生活面貌的巨大变化需要强有力的经济作支撑,这就对财政支出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延安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增收与支出不协调的矛盾在逐步加剧。由于石油工业是延安财政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其贡献率达到70%以上,所以石油工业的发展关系延安经济的发展。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受油价波动、产量趋稳和石油资源制约等影响,延安财政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财政增收受到了严重影响。2015年1—4月,延安全市税收收入下降18.5%,地方财政收入下降8.5%,甚至市本级和6个县出现负增长。再加上现行财政体制影响,石油工业的财政收入大部分要上缴中省,如“十二五”以来,延安累计净上缴中省收入685亿元,年平均171亿元。这就使延安财政收入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延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财政开支并没有减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主要是财政刚性支出在不断增加。2015年,随着公务用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养老制度等改革实施和“两个80%”民生保障资金落实,延安全市新增支出将达到29.5亿元,财政保平衡、保运转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扶贫难度提高,精神贫困问题突出
延安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6个省级贫困县区,再加上其它不是贫困县的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有20万,占全市人口的1/10,这样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要脱贫致富,的确有很大难度。延安贫困县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条件制约,难以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因为自然环境条件是不能改变的,强行改变则会影响生态平衡,这与生态延安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就算不影响延安的生态,但是其改变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偏远山区的贫困人口主要依赖搬迁,远离穷山恶水而脱贫。但是搬迁是不容易的,往哪里搬,当地人愿不愿意搬等都是问题,所以搬迁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搬迁。除了受自然条件影响产生的贫困之外,最近几年的精神贫困问题也开始凸显,等靠要、不作为是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现行的贫困扶助,不完全是按照贫困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而是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帮扶。即不管哪个县区,都有贫困指标,到了村上也一样,也是不管哪个村,也都有贫困名额,有些地方人们之间的差距较小,贫困户都不好选取,再加上基层政府可能存在处理不当的情况,误把贫困名额给一些条件较好的人,严重导致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恰当的扶贫造就了一批人的懒惰心理,反正有政府给救济,有些人干脆就不干活了,把自己弄得可怜兮兮,其实不少贫困者只要勤恳劳动,日子是完全可以过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先调查后扶贫,根据穷困原因进行扶贫,而不是按县区分名额扶贫,防止精神贫困产生。
(四)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社会和谐稳定受到挑战
十八届四中全会,党和国家把依法治国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谋求社会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中国有“德治”的传统,这个“德治”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农村社会。中国社会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使农村社会游离于城市社会而相对独立发展,随着中国各项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城乡二元分割被逐渐打破,农村人也开始走出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工曾经一度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但是农民工问题并没有原先预计的那样严重。事实上,当下延安农村社会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农村社会管理缺失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社会的管理难度之所以增大,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农民是道德滑坡,由于法在农村社会的影响力是比较弱的,传统农村社会主要依靠德来维系,当出现纠纷和矛盾时,农民一般不会诉诸法律,而是会找德高望重的人依据当地传统进行处理和协调,而道德的滑坡,使得农民不再遵守当地传统,也不再把某个人的威望当回事,这样出现矛盾和纠纷就会跳出农村社会,在当地解决不了,要么扩大化,要么诉诸法律,或者走上访道路;二是国家税制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收入提高,但是农民的私欲心在膨胀,由于国家土地政策还没有大的变化,不能随意变更土地使用权,但是在一些农村已经出现争抢地的情况,致使农村矛盾和纠纷开始增多,这在洛川县已表现得较为严重;三是农村社会外在约束力丧失,政府与农村社会的接触在不断减少,而农村社会的恶霸势力又开始抬头,这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延安的城镇化已接近53%,但是农村问题仍不容小视,在新常态下,要将目光再次转向农村,以解决农村问题为契机,建设和谐农村和美丽农村。
(五)水土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弱
延安的发展目标是要将延安建设成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其中,生态延安是基础,圣地延安是资本,幸福延安是目标。延安是圣地,这是延安发展的资本,延安要利用好这个资本,把延安发展好建设好。生态延安是延安长远发展的基础,没有了好生态,延安就等于没有发展,从延安目前的生态来讲,延安的生态环境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延安的生态比较脆弱,易破坏,所以保护延安的生态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情。延安的水资源比较匮乏,再加上要开采油气,使得资源性、工程性、污染性缺水并存,所以水资源缺乏,用水量大,污水多就成为延安水资源的现状,目前延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780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全国的1/3,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最低需水线。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之本,没有了水,延安的生态是难以保证的,而建设生态延安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甚至是假话,所以保护延安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污水净化能力非常重要,这是建设生态延安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延安除了水资源缺乏外,土地资源也非常紧缺,延安的山地地形,决定了延安可利用土地少,开发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建设用地不足的局面。正是因为如此,延安才出现了脏乱差、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延安才开始修建新区,以拓展延安的发展空间。因此,延安水土资源的紧缺性,决定延安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延安的水土,但依然难以保证延安的生态不被破坏,随着延安一大批能化项目和非能源产业项目陆续建设和投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会不断加大,生态延安建设的困难也会增多。这既是延安发展的条件,也是生态延安建设的瓶颈,如何处理好延安经济发展和保护延安生态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延安社会发展的关键。
三、2016年延安社会发展建议
2015年,延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适时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促进延安社会发展。当下,延安依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四大战略,努力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展望2016年,延安将会努力建设“三个延安”,为延安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相信延安将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一)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调整经济结构
延安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工业,其它产业的贡献率低,力量弱,从长远来讲,这不利于延安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平缓,再加上其它主客观因素影响,石油工业对延安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延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要支持地方企业的发展。延安是一个好地方,除了有油气之资源外,也有较好的地方特产,所以可以依据地方特色,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和农特产业,比如洛川、富县、宜川、延长、黄陵等有苹果,就应下大力气发展苹果产业;另外,黄龙有核桃,延川有大枣等,即延安基本上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优势做大做强,以促进延安经济发展。换句话讲,就是要把延安经济从资源不可再生型转变为多种产业并存,优先发展农特产业的持续型经济,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延安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才能保证延安经济不会因石油工业波动而影响延安经济增长和发展。当然,延安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农特产业要做大做强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而延安现已形成的经济结构,尤其是石油工业对延安经济的影响也不会很快消失,还需要继续发挥石油工业对延安经济增长的作用,使石油工业继续推动延安经济增长。
(二)谋划延安整体发展,继续做好新区建设工作
延安新区建设,是从延安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的,新区将对延安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延安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延安如果不能拓展发展空间,一方面会使老城区的革命遗址遭到蚕食,另一方面会影响延安科学发展,会使延安停滞不前,所以延安新区是延安长远发展的关键。延安是中国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圣地自然要有圣地的面貌,既不能丧失优良的红色革命文化,更不能落后于中国的发展,至少要能紧跟整个中国发展的步调。长时期以来,延安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其根本的制约因素并不完全是经济因素所限,而是地域限制。延安市委市政府正是认准了这一点,才下狠力气上山建城。2013年,延安持续性的降水,严重影响到依山而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不能拓展延安发展空间,这些依山而居的人将没有办法解决住的问题。由于延安地形地域的局限,要从根本上解决延安人民住的问题,就必须加快步伐,建设延安新区。因此,建设延安新区,功在千秋,利在当下,它不仅可以缓解老城区的压力,有助于改善民生,更重要的是,它为延安未来发展解除了制约瓶颈。所以,要考虑延安长远发展和整体发展,依然需要继续做好延安的新区建设工作。
(三)缩面定点,做好精神扶贫工作
延安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比较多,扶贫工作依然是延安当下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不能按县区分名额进行扶贫,要重新制定扶贫计划,先调查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目前的按县区分名额扶贫,到一些县区不好执行,原因就在于有些县区农村的情况基本差不多,给谁家救济好像都可以,不给也能说得过去。由于延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国家税制改革后,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不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贫困,而一些盲目的救济扶贫,除不能帮助贫困人群解决困难,反而会滋生懒惰,出现等靠要现象。因此,当下延安的扶贫要从物质扶贫转向精神扶贫,尤其对生活环境较好的县区和农村,可以取消贫困名额,对能自食其力而又不愿劳作的人坚决不能给予贫困救助和帮助。另外,要对贫困对象严把关,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了解贫困原因,解除贫困人群的依赖心理。同时要做好生活环境恶劣和偏远山区人民群众的移民安置工作,使他们能有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较快融入现代社会,脱离无知和愚昧。现在延安偏远山区留守儿童的出现,除了物质的贫困之外,更多是精神贫困和年轻父母责任的丧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做好精神扶贫工作。
(四)工作重心下沉,建设和谐农村
农村工作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税制改革前,农民还要上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府与农民还有直接接触,而税制改革后,情况则有了很大不同,政府与农民的接触少了,对农村社会的了解程度也在降低。不得不承认,现在农民的生活的确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农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农民的道德素质也在不断下滑。物质与精神的脱离和不匹配,使农村社会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增多,农村社会运行现在已经基本处于中性偏恶性状态。在一个村庄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人的父亲去世了,家族人员不好好帮忙料理后事,反而在找主家的麻烦,甚至偷东西,讲理又讲不通,管又没有人能管的了,即便是亲生父母也管不了自己的子女。虽然这是一个简单事例,但明显可以看出农民的道德素质在下降,农村社会内部矛盾重重。再有就是农村土地纠纷开始增多,由于国家土地政策还没有进行大的调整,土地耕种基本维持现状,可是一些家庭人口多的人不接受这种现状,找土地相对多的人的茬,甚至出现打架斗殴,上访打官司。因此,当下的农村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不关注农村,任由不良农村社会风气蔓延,最终将会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良性运行。
(五)依托地方高校,做好地方服务工作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延安发展自然也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但是政府的能力和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还需要依托其它组织,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参与。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优良的传统,要充分发挥延安大学服务地方的作用,就必须大力支持延安大学发展,以地方社会问题为突破口,建立横向课题,让延安大学的师生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建议,力争最大限度提高政府政策与实际的契合度。长期以来,延安大学一直着力于研究地方,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而又地处偏远,不能很好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所以需要延安市的支持和帮助。新常态下,延安社会建设、治理和发展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诸如民众诉求问题、贫困问题、人口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访专业户问题等,这些问题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面上的了解,并不知晓实际的点上的矛盾焦点在哪里,这就需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举个例子来讲,延安的留守儿童问题,有不少家庭是因为母亲离家出走或离婚而致,其中反映的更多是父母责任的缺失,而不完全是经济穷苦,父母外出打工所致,但是政府未必就真正知晓实际情况,所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发挥延安大学服务地方的作用之外,还应发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的作用,务必使各种资源能够充分利用。
(六)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县区红色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延安因为红色文化,每年会有很多人前来观光旅游和学习,但是大部分游客观光旅游学习的地方仅限于延安市区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等,对于周边县区的红色旅游景区,去的人则非常少。事实上,延安的红色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延安市区的红色文化,各个县区的红色文化也非常浓厚,比如吴起县、志丹县、子长县、洛川县、延长县等都有,吴起县是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个到达的地方,志丹县有刘志丹陵园,子长县有谢子长陵园,洛川县有洛川会议旧址、延长县有东征会议旧址等。这些县区红色文化现在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的,所以还需要下大力气做好延安各县区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力争使更多的游客除了到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之外,也去吴起县、子长县等县区参观学习。严格意义上来讲,延安各县区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应该是不低的,之所以去的人少,可能还是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再一个就是要提高各县区的服务接待能力,如果服务接待能力有限,就会给游客留下较差的印象,影响各县区的美誉度。延安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服务接待能力有限,就给不少游客留下了较差的印象,所以要提高延安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方面要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只有这样延安的旅游产业才能发展好,也只有这样,延安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