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科教育质量的不断下滑,各种改革本科教育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少高校已经开始着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保证本科教育质量不再下滑。在高校改革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矛盾焦点就是如何协调科研与教学两方面的工作。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思路,有些高校对自己的定位或长远目标是科研高校,即科研是第一位的,教学是第二位的,所以重科研轻教学,而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则认为自己属于教学型高校,应该重教学轻科研。这两种观点已成为当前不少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集中点和关键点,也就是说,高校如果能解决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成功。不难看出,这两种观点是将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了,要么做科研,要么搞教学,做了科研,教学就做不好,做好了教学,科研就上不去,非此即彼。那么,对于高校来讲,科研与教学到底是不是对立的呢?是不是二者只能选择其一呢?其实这样理解科研与教学是非常错误的,正是因为有这样错误的观念,才使得科研与教学都做不好,而本科教育质量的下滑,又何尝不是这种错误观念所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做简单的梳理,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本科教育与本科教学
本科教育和本科教学有着紧密关系,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就是因为这一字之差,其含义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本科教学是指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所有的教学活动,而狭义的本科教学则仅指课堂教学,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狭义的本科教学,即课堂教学。当前本科教育质量下滑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本科教育质量下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更与社会环境变化有着直接联系。然而,不少人将本科教育和本科教学划了等号,把本科教育质量下滑等同于本科教学质量下滑,认为本科教育质量下滑的原因是本科教学方式有问题。因此,在谈本科教育改革时,想尽办法改革本科教学方法,尤其是课堂教学方法。应该说,本科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教育,课堂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大学之所以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就是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如果认为本科教育质量下滑,是课堂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显然是错误的。大学的课堂教育,其实只是一个引导,老师只需要给学生指出一条学习的道路,而不是给他们教会多少知识。如果寄希望于课堂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那是对课堂教学的曲解。应该说,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基本兼顾,说全面发展有点过了,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要求全面只会导致不全面。课堂上的教学只能充当德智体美劳教育当中的一部分,所以这一部分教育的失效,定会影响到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但不是全部。因此,觉得本科教育质量下滑,仅在本科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上寻找原因和破解之法,自然是以偏概全,也不会有多大成效。
当然,也必须得承认,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但这二者不是等同的。不过,现实的状况是,大家都盯紧了本科教学,尤其是常规的课堂教学,在本科教学的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想法子。这一闹,就引出来一个大问题,就是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有人觉得教学任务重,如果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就做不好科研,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也有人认为要做好科研,就可能影响到教学。这样,就形成了科研与教学的对立,并希望学校改革时就这二者必须取一舍一。这种理念虽然是错误的,但却被很多人认同,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层也认可了这样一个观点,草草出台一些改革办法。但殊不知这样做,实际上是扭曲了大学教育,不仅不能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会加快大学教育质量的下滑。因此,对于教育问题,要综合来看,不仅要看外在条件,也要看自己的实力,盲目改革,不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绩,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使老师无所适从,使学生更加盲目无学习目标。
二、教学与科研是一体两面
对于高校来讲,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吗?如果是对立的,那就只能将大学分成两部分,教学部和科研部,学生也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教学部,一部分进科研部。这样做,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所以,不难理解,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要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教学和科研都得抓,都得做,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为什么在不少高校,很多人都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呢?这样认为可能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科研经费不足,学校没有相应的科研条件,但还有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教师个人的主观原因。有些高校教师,不喜欢做科研,因为做科研需要坐冷板,“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噪杂的社会环境里,很多人是坐不住的,如此,又怎么愿意做科研,又怎么会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呢?还有教师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会影响做科研,即有些教师的课程比较多,时间都用于备课和上课了,这种观点从表面来看,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可备课和上课也是在学习,与科研并不冲突,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所以上课、备课多了,在时间的量上可能会影响做科研,但不会影响做科研,更不会影响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现在网上曝出,某高校教师上课上得非常好,座无虚席,但是这个教师是“三不”老师,不做科研、不评职称,不申报项目,就是上课吸引人。这样的老师是合格的大学老师吗?一定不是,大学的教育之道,不仅仅是上课,如果大家都去练练嘴,上上课,不做科研,大学教育还能有什么,又怎么会有传世之作呢?诚然,只上课,不做科研的老师在高校里仅是少数,但这不应该宣扬,也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高校教育,师生应共同进步,互相学习,高校教师要上好课,因为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同时高校教师也应尽自己的努力做好科研,这也是他的本职工作,不做科研,是对高校的亵渎,是不合的高校教师,更谈不上什么优秀。大学,毕竟还是学校,有学校,就有学生,有学生,就得给学生开课、上课,这是正常的,不需要再特别强调什么上课的问题。另外,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做,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不等于落后的,也不等于过时的,不能盲目否定,在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前,盲目打破,只会导致失序。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错,但不等于把课堂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有意思的是,倡导科研与教学对立的人,多半是科研做得不好的,或者是不喜欢做科研的,科研做得好的,或喜欢做科研的人,却很少将这二者对立起来。高校的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书本上的知识,这与基础教育有着根本不同,如果仅是重复书本上的知识,便丧失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所以高校教师必须做科研,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告知学生,以启发学生。因此,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绝不是对立的,而是高校教育的一体两面,高校教育质量要有保证,就必须科研和教学两条腿走路,而不是一条腿,一条腿肯定走不动,也走不了。
三、现行评价机制不合理
将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除了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之外,还与现行的评价机制有着根本联系,甚至可以说,现行的评价机制才是导致科研与教学对立的根本原因。为什么高校教师要做科研,这是因为评职称使然,在评职称的条件中,教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而且教学也不好衡量,因为大学不再拿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也就是说,科研条件是评职称的必备条件,是硬性条件,为了评职称,必须做科研,而评职称的条件现在也比较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得到,况且学校的档次和牌子,教师个人的知名度也非常关键,这些条件比较弱时,你的论文肯定发不上高质量的杂志,或者要费很大劲,才能发到学校规定的刊物上,所以职称评过了之后,很多高校教师就不做科研了,因为做科研越做越穷。更为可悲的是,学校之间有很大差异,但是评职称时却拿基本相同的条件进行要求,比如,评副高要有南大核心,南大核心对知名高校的教师或知名学者来讲,那不是问题,可对于地方院校的普通教师来讲,那就太难了,强行要求,不仅不能提高科研质量,只能导致学术腐败。发论文现在成了一个产业,不少人通过控制发论文途径而发财不就是最大的学术腐败,如果再不进行整改,拿什么来保证论文质量。应该说,既然学校之间有很大差异,那么科研条件、实力等方面也定然不同,那么就不应该拿比较相同的条件,或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地方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全国知名的高校,做出来的科研,质量肯定高,而且其社会效益也大,而地方院校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也没有必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说,地方院校只要能融入地方,服务好地方就已足够了。
不能说地方院校属于教学型大学,就没必要做科研,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但是要地方院校教师也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的确是强人所难,因为地方院校与知名高校属于不同的重量级,用较高的标准要求,不仅不会提高科研质量,反而会扭曲科研,使科研异化。因此,要处理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除了要有正确的态度之外,国家也应改革评价机制,不能唯核心论,只认核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认其它杂志发的,同时应停办一些质量很差的杂志,只保留一些质量较高的杂志,还应停止版面费的收取,发文章不仅没有稿费,还要自己掏腰包,这种体制下,又有谁愿意做科研,又有几人能做好。对于教学来讲,时代不同了,学生变了,家长也变了,尊师重道基本已成为历史,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是非常难的。学校都怕学生,更不要说普通教师,一旦学生有个什么问题,学生家长就来闹,没有人保证教师的权益,如果学生出了问题,教师必然首当其冲。另外,学校都有评教系统,一个认真而又负责任的教师未必会赢得学生的青睐,得分不高的教师就不是好老师,而得分高的教师就一定是好老师吗?答案值得商榷。现在高校普通教师的状况是,在学校考核与学生评教的夹缝中生存,这种情况下,这些普通教师,又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学呢?又该如何教书育人?有人说,教师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高危行业,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血淋淋的事实为依据。因此,要保证高校教育质量,就必须先保证教师的基本权益,解决教师的衣食住行问题,让他们做科研、搞教学无后顾之忧,只有这样,科研与教学才不会被人为对立起来,才不会影响教育质量。
高志奇,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