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知本家"风暴和美国股市
铁风
在人类二十一世纪的大门被频频叩向的最后两三个月里,中国也有一本颇具分量
的新书裹携在扑天盖地的敲门砖中,向着新世纪/新千年之门很很地来了几下。
这本书就是中国大陆"友谊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知本家风暴>> 。
回首望去,中国大地上近些年刮起的这阵"知本家风暴"果然了得。在一片"让
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欢呼声中,多少人体验了飘流时代大潮的惊喜和惬意。
然而在一阵欢欣鼓舞之余,笔者也发觉此类书除了常见的编篡紧迫必然带来的
遗珠之憾外,似乎也有一些"混珠"之憾和不少糊涂概念。在此仅就一些浅显的
常识性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在新浪大潮里加上几朵清水花。
对于当代中国的"知本实干家"们,本人十分推崇。他们虽然各有长短,但都是
走在时代前沿的猛士,个个没有十八般武艺也有三板斧。但对于书的后半部分推出
的各色各样的"知本论",尤其对某些以"新经济理论"姿态出现的"知本论",本人
则持怀疑态度,以为还很有慎重探讨的必要。
一。 网络的神奇和局限
首先想说的是,对"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现在正面临信息/数字
/知识革命"的提法,本人毫无异义。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
对此笔者不但坚信不疑,而且还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和推测,再大胆超脱一
些也不无不可。
计算机发明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可以把与今日所有与人类相关的语言、文字、音
响、图像、数字和一切信息,加上人类乞今积累的所有知识和文化,全部化为极端
间单的"0"和"1"(比特),来存储、传播、传输和运算。而网络的建立,更洽似人类
为自身拓展的"第四维空间",它使人类的视觉、思维空间和思想交流赫然曾加了一
大"自由度",也使与之相关的通信、传媒、商业、金融、文化和娱乐等各行业出现
革命性的飞跃成为可能。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中种种伟大发明和创造,也许只有电磁
的发现和应用可与之比肩。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印在纸上的书籍、杂志和文件,它们与神奇的"比特"比起来
立即显出了笨倔和臃肿。它们无疑将从记载历史、知识和传递信息的主角变为配角,
现在只能等着电脑的进一步普及、和手上型"电子阅读板"的出现时到来的致命一击。
传统书信正在消失,电子信件、货物邮件在爆涨。
网上投标和拍卖更将使商业的最基本活动—-买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一
点似乎尚未引起中国"知本家"们的足够注意。至今我们任何人买任何东西,都无法
逃脱"是否有人会更便宜地买到"的恐惧,同样,卖方也死活放不下"也许会有人出更
高价"的念头。解决这一古往今来的死结的唯一方法,是拍卖。一般产品的价格(标
价)由两个因素决定:成本和需求程度。但在拍卖场中,后者几乎成为唯一的决定因
素,最后的"喊价"也就是"成交价"即是该商品最合理的真实价格。故对于任何一件
商品来说,拍卖竞买的方法是一种最公平的交易方法,但它有条件—如果事先买卖
双方都对产品了解透彻、并且让足够多的人知道并参加投标的话。互联网的出现,
相当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这些条件,所以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从房子到
扣子的一切商品都会跑到网上,而且没有固定标价。想买? 出价儿吧。
还可以想象,明日的电影电视一定会以Cyber Space(虚拟空间)的形式出现。观众
不再去电影院,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想看,从包里拿出个"电影面罩"戴上即可—-
效果绝佳却不影响他人。屏幕不再有边缘,观者可以身入(不仅是"临")其境; 更刺
激的也许将是,天下的演员任你挑选、安排角色,情节故事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那时的难题大概是,怎样记着你自己是处在虚拟空间,还是在现实之中?:)
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也不能依据全无,飘飘昏然。人类的五大感觉零件,眼、
耳、鼻、舌、身,想来祗有第一、二器官可以享受"比特",其余还得消费"原子"。
衣、食、住、行、和其它许多主要消费品不能用"比特"来造,人更不能总象鸵鸟那
样扎在"四帷空间"里不出来。可惜有些中国的"知本家"们,在创立他们的"新经济
理论"时,似乎正象一只鸵鸟,陶醉起来便将今后的世界全部想象成"比特"的天下。
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被"连根掘起"了吗?
"知本论"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姜奇平的"直接经济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相对于
亚当.斯密的分工致富原理,"信息革命的先行者发现了‘融合‘是财富的根本来源"。
他精彩地总结道,比尔.盖茨"在文明的根本问题上,与工业经济学的始祖亚当. 斯密
的结论分道扬镳,…分工、融合,一词之差,文明就此一刀两断,经济学就此各奔
东西。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全体地基,就起于亚当.斯密的‘分工‘二字,地基被连根掘
起,‘主流‘经济学已是二两棉花—-无从谈起了。"
笔者对姜奇平有关"数字时代"的言论和成就多有欣赏,但对于上述观点不敢苟同。
本人认为,"分工"仍是财富的根本来源,这个基本原理永远也不会过时; 而"融合"
并非"知本家"的新发现,它是从来就有的、伴随着各种科技突破而必然产生的、局部
的商业行为和现象。每一项技术和科学的突破,的确会带来一些局部的融合现象,但
不要忘了,在低层次领域中出现"融合"的同时,高层次领域中却必然出现相应更多的
"分工"! 比如,昔日大炮被发明之后,许多士兵长期的体能训练和复杂的格斗技能的操练
程序便被"融合"了,但兵种又多分出一个:炮兵,具体分出来的还有瞄准手、填弹手、
运输人员、造炮公程师、各类技工、普通工人等等; 再如,今日电脑和网络的发明,
确使许多生产和营销的中间环节的"融合"成为必然,但同时也必须造就大量的、分工
更细的各种电脑专家、网络专家,和数据库、编辑、输入等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IT行业。
"融合"祗是伴随而来"果"而已,"分工"才是因,才是关键之所在。"分工"作为提高
个人和总体的生产效率的手段,充分利用了人类的劳动生理特点和个体差异,使大规
模制造成为可能,使总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并以陈旧领域里的"融合"现象来实现对人
类体力和脑力付出的减轻,或自然资源消耗的减少。这个原理应是一个客观真理,昨
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 农业社会是这样,工业社会是这样,进入信息社会
也不会改变。亚当.斯密也不是这一现象的发明者,他祗是这个规律和理论的总结者。
人类自蛮荒时代起,为了生存,就已知到男女、老幼、强弱、特长的分工,有了工具、
知道交换了以后,便开始了行业的分工,当货币流通制度逐步完善之后,尤其在运输
动力和通信领域产生的变革,更带来了从未间断的分工浪潮,直到今天,也没看到可
能扭转这一趋势的任何因素。
笔者认为,由于人类天性的使然(如无限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对个性自由发展的向往
和对各种享受的追求),从现在到可以想象的将来,人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必然还是越
积越多、并日趋复杂,但人的生理条件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分工将越来越细,
生产力也越来越高。高到一定程度之后,总生产力的继续增强可能不再必要,多数人可
以少干或者不干,但那样对单位时间的生产能力要求更高,分工程度还是不能减低。
另外,对于盖茨这类的"知本家"的顶尖人物,以其皆可傲视天下的智慧、魄力、自
信和财富,似乎没有必要专门给当代的经济学家们留什么面子。他们如果确认自己已经
创造了全新的经济理论,大可不必在他们的书中吞吞吐吐,这不是美国人的表达习惯。
创造我们自己"国产的"新经济理论并非不可,但中国的小"知本家"们不一定为此非要
去揣测、或盲目借重美国大"知本家"的意图; 更不能仅仅因为看到了"融合"在信息经济
开始时成为一种较多的、明显的现象,就急忙在传统经济学中找出它的反义词"分工"来,
简单、生硬地判处它的死刑。
三。何来永久的"边际成本递减"?
新"知本论"的另一重要论据是"网络直接经济"可以达到“相对于一个不变得初始投入,
边际效益递增,而边际成本递减”,于是传统经济理论被颠覆,“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改变
了传统工业的经济规律”。
象大部分"知本论"的推出都没有具体的实例来验证一样,上述理论也没有说出这个
"馅儿饼"是怎么掉下来的。想来想去,大概是指如微软开发了一种软件,成功推出以后,
由于垄断、兼容等因素,需求并未减少,这时再大批复制原价出售,成本几乎为零,于
是边际成本下降,边际收益递增。但是这个现象能够无限进行下去吗? 明显不能。
任何市场无论多大,都是有限的,因为人类有限,加上他们还有喜新厌旧的本性。软
件与其它产品并无本质不同,随着销售增加,市场都会逐渐饱和,于是价格终下降,收
益终会消失(这里尚不用讨论免不了的竞争和盗版的影响)。不然今天的微软完全可以一
个劲地复制它那老产品MS-DOS来猛赚一番了。
如果拿这个局部现象作为全新的"知本论"的理论依据,那么对不起搞错了,这个理论
早已成为两百多年前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制造的经济理论基础,垄断现象更是"古"已有之。
如果说的是程度上的不同,那么电话公司、无线和有线电视公司在初始投入之后,也都
有着长期的、程度相当的"边际成本递减"、"零成本"现象,如此说来,"工业经济"的经
济学在至少是几十、100年前的"工业社会"里,就已经被颠覆了。
四。 "雅虎法则"和"股市拍卖互动原理"
别一听"法则",又是老外说的,就被唬住了。这个"雅虎法则"已被说成如里程碑般的
一大发明,但在本人看来,它等于什么也没说。
"雅虎法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咱们来看看发明者Richard Brandt给它的定义:"只要
雅虎继续控制着挑战所有历史先例和逻辑的价格/收入比,互联网将继续是投放金钱的巨
大场所"。
不明就里的读者一定让这个老美和译者的措辞给绕糊涂了("知本家"们是否都真的清楚
也是个疑问)。这里先向不知情者注释一下:"雅虎"是美国Yahoo公司,是今日互联网业
的先驱和龙头,更关键的,是当今世界上无数网络公司中"唯二"的两个真正没亏本营运
的公司之一(另一个是美国在线/AOL); 价格/收入比,即P/E(Price/Erning)Ratio,是每
股股票的当时价格和其每股纯利润之比。所以其实这个法则翻成大白话就是:只要雅虎
公司的股价不跌下来,人们就会继续抢买网络概念股票 —-这等于是说:如果一个股票
只升不降,大家一定会持续买下去 —-这不是废话是什么!
今日的股市,尤其是美国的股市,象笔者前面提到的那样,已经差不多达到了商品交
易方式的极至,是一个不折不扣、近乎完美的大拍卖场。祗是:1.交易的不是实物(原
子),而是证券,实际上也可说是"比特"; 2.拍卖是互动的、双向的,一方喊价买(bid)
一方出价卖(ask),没有底价,双方还可随时改变自己的出价上下限,也可以刚买了就卖;
3.没有讨厌的拍卖师来催促,时间无限。拍卖场中的价格决定因素—-大众的需求程度,
已被互联网直接地、瞬时地、公开地反映到交易价格中,多一个买的,多一个卖的,任何
一个喊价的改变,都会立即改变相应股票的价格。而每一个买卖和价格波动又立即成为
影响其后买卖考虑因素,如此因果转换互动,于是原有价值(IPO价格或公司每股净价值)
降为极不重要的因素,无数的与股票价格有关的客观和主观(心理)因素都被转化为股票的
"喊价"而最终反映在它的即时价格中。(且称此为"拍卖互动原理"。实际上类似的观点
多年前就被美国金融界不少名人推重,不过名子和其具体内容记不清了。)
也就是说,任何股票一旦被大家认定会涨,要买的人比卖的人多,其价格就会一路高
攀而把它的本身价值远远甩在后面无人理睬。(相反,如多数人都要卖掉一个股票的话,
它的价格也会落得比它的本身价值还低。) 这些"认定会涨"的人里包括许多有分析能力
的人认为该股票确有潜力,也包括很多纯粹跟风投机赚钱的家伙和大量介于两者之间的
交易者。就象拍卖场上竞投者的出价,确应慎重考虑买回去日后能不能赚,但也不乏仅
仅因为抢手就跟着争的人。如此说来,我们祗要联合足够多的人对一个股票祗买不卖,
该股的价格就会永无休止地飙上去,形成一个大泡泡了?不错,这就是股市。但不要忘
了,要想将股价变成真正到手的财富,祗有一条必经之路:卖。股市里并没存着物质财
富,一卖价格就跌,卖晚了的就是冤大头,他兜里的钱就会跑到先溜掉的家伙的手里。
所以想弄出太多、太大、又能持久的泡沫来,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无论是传统经济学,还是新的"知本论",谁也别想持续、准确地预测股市。这正是股
市的可爱和可怕之处,也是科学与艺术的分垒。投资是艺术,因为它的变量无穷多而且
互动互涉,故至多能用历史数据加数学模型加经验参数来模拟、接近,而不能象一般
科学那样精确运算出结果。
五。 美国股市之我见
今日众人关注的股市、尤其是网络股的"泡沫"问题,笔者认为还谈不上是有没有"信息
资产"的问题,更犯不着似是而非的"互联网相对论"。已有的股市理论(如上述"拍卖互动
原理")即可解释目前的现象,并非祗能"目瞪口呆"。股市从来就是个碎眼镜遍地的地方,
再有人(包括你、我、他)摔几回,不足为怪。
例如"雅虎"目前的价格/收益比是1765(1月14日),说明一定有人认为它的净收益在今
后若干年内还有翻上几百、上千倍的潜力(非把它称为对"信息资产"估算也未尝不可),
早进才能赚大钱。另有极其大量的正当投机者(短线交易者)认为其股价一时还不大可能
出现总下滑,大市的转向也不会马上来临,故早进早出也能赚大钱。祗要足够多的人仍
这样看,进场的总比出场的多,这个大泡泡就会高高飘扬。何时了结? 要么到它自身或
同类出了明显的乱子,要么等到它的预期营业额高到接近了全美或全球同业的购买力。
如果大致是后一种情况发生的话,则它就可能会在飘得很久之后,缩而不灭(P/E降而股
价不降),如此这个"泡泡"就更象是个"气球"了。
但这个现象的发生太难了。牛市之中,更有一个明显特色是股价越来越超前。投资者
从股市赚了大钱,用利润再投入一个风险更大、潜力更更大的股票就变得极有诱惑力而
获广泛认同:海赚了那才叫刺激,陪光了也等于总的没赚就是。于是对可能有潜力的股
越提前买越好,祗要你估计还可能会有人跟进。眼下什么股潜力最大?网络行业是新生
事物,谁也见识过,高到多邪乎才算出格自然也没有定论,有了这千载良机,不炒它炒
谁? 于是众口一词:买网络股!
然而,牛市与熊市的交替注定要来临,祗是何时触发难以预料。股市的"拍卖"结构和
"拍卖互动原理"注定了它有上有下、不可预测的特质。一旦支持网络公司的广告厂家认
定他们以往的期望过高,一旦多数新型"知本家"的公司总是赚不出钱来、初始的风险投
资商要到期收回、停止投资并没人再肯继续投资,一旦美国经济陷入明显的衰退,…
美国股市就会相当程度上随即变作一个"看谁溜的快"的径赛场。此时,越大的泡泡灭的
越快(因为最使劲"吹"泡泡的也将逃得最快),那时,不论什么"信息资产"或是"注意力
价值",都可能在几个回合之后烟消云散!
六。 林毅夫Vs.姜奇平—-谁是谁非?
很明显,在本质上林毅夫博士的"比较优势论"与亚当.斯密的"分工致富论"一样,是
浅显的基本原理。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到底在哪行哪业我们有优势? 有多少? 优势能持
续多长时间? 有没有我们没有优势但也一定要做的东西?
不可否认的是,类似林毅夫的发展理论模式已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得到了很
好的实行和效果。笔者在1991年前后也曾向国内作出过应抓住历史机会,尽量向美国
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带动中国经济全面起飞的建议(载 杂志 <<中国企业家>>
"发展中美贸易的契机")。然而时至今日,在看到的几项争论中,笔者则更多地支持姜
奇平的论点。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是,姜奇平强调了"发展"和"增长"的区别。只
看GDP增长明显是一种将要过时的理论,时至今天只看"原子"不看"比特"、只顾增长不
顾结构当然不行。林毅夫先生如不随时对他的理论作出推陈出新的调整,看来要拿"诺
贝尔"便没什么希望。
但本人以为也要注意如下几点:
1. 处于"信息经济"刚刚开始的中国,在产值上反映到GDP的确很少,但它的巨大开销
却为其它各各行业带来了巨大需求,如此间接成为增长的一部分。
2. 中国R&D所占比重也许确需加强,但当然不能以接近美国这类国家为目标,具体在
何处定位需慎重考虑。技术先进的国家多付R&D天经地义。
3. 新兴IT业中的智力投入应是主要的投入,中国电脑专家目前比美国便宜许多,在这
点上我们也有比较优势。印度成为软件大国就是利用了这种优势的结果。
4. 中国应当仁不让在有关中文电脑处理和应用上加大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在此我们
拥有天然的比较优势。用中文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市场大也是优势。
5. 过分考虑诸如"美国可能切断CPU供应"之类的问题似无必要。我们不希望美国妖魔化
中国,也不能因此就将美国妖魔化。
最后想说的是,起源于西方、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近代经济理论,在
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现实的挑战,其中确有许多部分随着新技术、新社会现象
的出现作出了相应的、或超前的调整和更新。但是,要否定它的一些基本的、关键的原
理,绝对不会是一件轻而一举的事情。既然"知本家"的先锋王俊秀也承认中国直到近年
才迎来了"知识的解放",那么相对与那些祖祖辈辈一直处于"知识解放"状态中的老外、
老美们,我们现在就想取得如此超前的经济理论"成就",是否也太天才了一些? 或至少
是着急了点?
以笔者看来,我辈确是赶上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千载难逢、"天降大任"的好机会,
但不仿牢记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前辈先驱胡博士的教导,"大胆设想"之余,再下工夫
好好地"小心求证"。该出手时就应出手,该认真时也得悠着。欲速则不达,"信息
时代"这才跟我们见面,"两情即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2/1999-1/2000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