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5日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日前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邀请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邵宗海、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林建甫、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副执行长孙扬明、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兼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郑安国、佛光大学研发长谢大宁教授与会。座谈会由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主持,与会者就今年的两岸关系问题,各自给出精辟的见解。《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以《2014两岸关系展望》为题,详细刊登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内容如下:
张亚中:开场白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代表中评社邀请各位就以下主题交换意见:
第一、对2013年两岸关系的回顾,请对两岸的政治互动、经济关系及社会认同,官方互动与民间互动情形进行分析,瞭解2013年两岸关系的成果与不足。
第二、探讨目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包括国、民两党的大陆政策基本立场有无变化,马英九、及民进党天王们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是否会有改变或调整;大陆内部目前的政治改革及对台工作人员的调整是否会影响到两岸关系。另外,国际因素,包括美国、日本与大陆在东海地区潜在的冲突,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是否会影响中国大陆在南海地区等周边安全作为,并连带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发展。再来就是台湾内部的选举因素对2014年两岸关系可能的影响。
第三、2014年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两岸目前的发展势头是否可能持续,或者有可能发生逆流的情形,如果可能,其最大原因为何?
第四、如果两岸关系不能继续往前推动,两岸民间,包括学术界应如何协助维护并增进两岸和平发展的现有成果?
今天邀请的都是台湾方面权威中的权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所在。下面请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邵宗海院长首席发言。
邵宗海:两岸政治对话已经开始 政治传话是其重要特色
自2005年以来的两岸政治互动,在2013年达到高峰。2013年有几次两岸高层会晤,中国大陆方面都是习近平出面,台湾方面有吴伯雄、连战、萧万长,总共四次:2月,习近平晤连战;4月,萧万长在博鳌论坛见到习近平;6月,吴伯雄晤习近平;11月,APEC上萧万长再次与习会面。
这四次会晤中,我得到两个心得:第一,两岸高层会晤,实际上已经不避讳面对政治议题搬上台面,所以两岸已经开始“政治对话”,虽然没有议题、但是对话已经展开。例如2013年上半年,吴伯雄、连战与习近平会面时,都提到了台湾国际空间的问题。虽习没有做正面的回应,但是有听进去。政治上对话的功能已经开始有作用了。另一方面,习近平也说出一些带有政治性的话语。对此APEC上,习对萧说,两岸有些事情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总要找个时间来解决。
这种政治对话,对两岸来说是件好事:让双方都知道,在政治议题上,两岸最迫切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也可以从对话中看出,两岸高层有政治智慧,想得比较远。
再者,因为马英九不能到中国大陆,马也没机会见到大陆最高领导人。所以,相互之间就要托一个能够信赖的人来带话或传话。目前看起来,连战不一定代表马,但吴、萧两人则是经过马的授权。所以,中共会确认哪些人可以把他们的话带回台湾。前面所论是政治对话,这里所谓的是政治传话。
吴伯雄在6月说了“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但我认为吴真的已不需要再次说明,因为马英九接受外国媒体访问时,已经讲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吴伯雄还是把这句话传过去。这是摒除媒体采访时可能的误读或被引用错误的问题。而11月,萧万长也正式传达了中共的话给台湾,就是两岸问题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样的政治传话,是2013年两岸高层见面的特色,也是一个成果。
两岸关系愈走愈复杂 两岸议题逐渐走入深水区
第二个成果是,中国大陆在十八大之后,强调对台政策的稳定与延续性,导致两岸即便面临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是没有太大变动,使得2013年的两岸关系走得比较平顺。如果要检讨的话,过去我们引以为傲的两岸协商与谈判,2012年完成十八项协议,但2013年只多了一项服贸协议,比起过去每年有二到三项协议,去年两岸谈判成果就降低很多。
不仅仅两岸协议成果减少,两岸协议进展也不多。本来每半年一次的两岸两会高层会议,本来2013年第十次的会议也推延到2014年。这可以解释为,现今的两岸关系愈走愈复杂;两岸议题也逐渐走入深水区。但有些问题,不能以深水区一言蔽之。另外也有人说因为2013年两会都有新会长上任,但这绝对不是理由。说实在的,两岸相互之间还是有一些看不到的问题尚未爆发,不过反应在协议减少、时程拖延上。
在两岸经济关系上,过去我们最喜欢讲“政治冷、经济热”,但是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大陆两会上提出两岸经济的急迫性问题,因为现在是两岸非常好的机遇,台湾没有掌握;现在中韩的FTA即将签定,光是台韩与大陆贸易中呈现的差距,就会使得两岸经贸走势令人担忧。
“国族认同”没有多少变化
社会认同上,台湾内部一个基金会最近有一份尚未正式发表的民调可以参考。他们以面访的方式,做完了3千多份民调,其中大概只有1千份是成功的样本,再用加权指数,符合县市人口数、性别与年龄等。其中调查族群认同,不再是用“地区认同”,而是“国族认同”。影响认同包含的变数其中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因素。
最后产生一个结果,以“我是中国人、我也是台湾人”的认同最多。但我认为,如果是“国族认同”,我是中国人就不是台湾人,也不可能又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因为不可能有“两个国家”的认同。这反应了台湾内部对于“国家认同”有矛盾;这个矛盾是,如果说自己就是中国人,又感觉中国人不是台湾;讲自己是台湾人,但是认同又还不到这样的地步,产生了“我是中国人、我也是台湾人”这样的说法却是矛盾又冲突。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如果把政治因素、“主权”因素加进去,认为“我是中国人”的比例就会降低;“我是台湾人”的比例就会升高。若是加入经济因素,我本来以为,这让台湾25岁以下的年龄层充满憧憬,但结果显示反而是50岁以上的年龄层,感觉到经济的憧憬,影响所及“我是台湾人”的认同就会降低一点。我的解读是,经济因素对台湾造成的对象影响,不是年轻人,而是老年人。
论到统独的问题时,想要统的人很少,想要独的比例多一点,维持现状的比例最多,大概有六成多。其中,有意思的是,讲到主权因素,独的比例就会升高。讲到经济因素时,独的比例就有显着的下降,尤其是对50岁以上的人来说,特别显着。换句话说,中国大陆对于台湾诉诸于政治上一个中国的架构,在情感上诉诸中华民族,对台湾人来讲,显然是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在经济上面,看得出来有变化,但是这个实在变化不大。
这说明我们看到2013年的两岸关系,虽是稳定与缓和。但却导致外界有了一种假象,以为两岸的统独看法、或是“国族认同”可能会趋向于改变。但是从上述的民调来看虽然两岸没有多大变化,高层也有对话,民进党或许有更大变化,但是在“国族认同”上,显然没有看出有太多的改变。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接下来,在影响目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台湾的国际空间是最大的问题。其中包括南海与东海议题中两岸对主权与领土认知有重迭也有立场看法的不同,也包括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可能在国际社会产生的摩擦问题。我的瞭解是有关东海与南海主权问题上,中国大陆对台湾在其中采取了独善其身的做法非常不能谅解;大陆认为是美国与日本因素改变台湾。大陆认为台北应在宣示主权立场上,有一些配套措施与北京同步,但看起来台北并没有这样做。
我们也看到些北京对此有所微言:他们搬出包括共同开发石油探勘的问题,台湾并没有反应;东沙与西沙群岛共同旅游问题,台湾也没有任何回应。在此中间,我不知道北京忍耐限度还有多少、多久,但这已经是一个摩擦。因为在中国大陆内部,有一些强烈认为两岸应该一起共同维持岛屿主权领土的人,已经藏不住话了。
第二个变数是民进党。民进党很有意思,到今天为止,开了九场华山会议,得出了本来叫“宪法共识”,现在叫“宪政共识”的结论。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的回应是“宪政共识还是未放弃台独本质”,我认为范如果没有得到中央授权,绝对不会这么说。
民进党认为,今天如果只讲1947年的“宪法”,至少是否定中国大陆的存在。但现在讲到包括1991年以后的宪政共识,包括八次“修宪”,隐含着中国大陆主权是存在的;我们要注意在陈水扁时代已经修正“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谓的“国民”,就是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人,当“主权”只是持有“中华民国”护照的人那么不就隐含“独台”的本质?
所以在“主权”方面,当“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那么“国民”在哪?就在台澎金马,以及持“中华民国”护照之人,民进党的宪政共识就是从此出发。民进党坚决不肯废《台湾前途捷议文》,又大谈宪政共识,到底民进党的中国政策会不会变?虽我也认为,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苏贞昌,在现在这个时候要改变说法?因为2016大选民进党人选未定,现在要论也言之过早,到要先过完2014年关卡。
到2016年若有胜选希望,民进党可能改变竞选政策;如果没有胜选希望,他们宁愿维持最坚强的深绿区块。我认为民进党的华山会议,是开给北京看的,告诉大陆民进党正在改变;但华山会议的结论,是给台湾人民看的,告诉台湾人民,民进党依然维持台湾尊严、原则没有变动。因此,2016年选举时,假设是苏贞昌出线,民进党胜选的话,绝对是两岸关系中最大的变数。我不认为中国大陆会把过去的东西全部拉回来重新开始,这样成本太高,但是中国大陆要冷却,对两岸关系绝对不是好事。我先讲到这边,谢谢。
郑安国:两岸政治关系有进展
谈到两岸关系在2013年的成果与不足,基本上,我认为实质面不错,有大陆客来台自由行的扩大、开放人民币可在台兑换存款等成果,服贸协议虽然还卡在“立法院”,但毕竟也是两岸进程的部分。就大家比较关心的两岸政治关系部分,也有相当进展。从习近平主席与台湾政治领袖们会面的谈话,其实都可以看到大陆方面对两岸政治关系与互动,有比较有新的、或进一步的想法,展现想要继续推动与解决的态度。譬如习近平提到,两岸的政治关系不能够一直拖延下去,有必要做合情合理的安排。我认为,这些都代表两岸政治对话已经开始,也有意向前更进一步。
在APEC中,“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两人互称官衔,也代表对两岸政治互动有新的思考。最近,王郁琦也可能到大陆访问,这更是重要的一步。虽然有人说,王张两人在会场虽有互称官衔,但是国台办新闻稿中,仍是称王为大陆事务机构的负责人,好像又退了一步。但整体来说,我觉得过去的2013年两岸政治互动与经济关系,算是有相当的进展。
台湾的认同问题 没有想像的严重
对于社会认同方面,我认为台湾各个媒体所做的台湾民众族群认同调查,都没有办法真实显现此一复杂问题。对于中国、台湾、族群、社会、文化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容易厘清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台湾老百姓的认同,到底是台湾人、或者是中国人,中间有何差别?差别大到何种程度?这需要分析。
我从香港所做的社会认同调查来看,香港有二成到三成的民众,认为自己是香港人。有些解读就说,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甚至认为这些人有“港独”、抱有怀念殖民地的心态等,我认为绝大多数甚至九成五以上的香港人,不会认为香港应该脱离中国而“独立”或是认同英国,他们自认“我是香港人”,其实很可能是代表对中国现今形象与现状的不认同或者不满。同样的在台湾,认同“我是台湾人”的人,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有这样的想法。
(邵宗海:插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民调有说明是“国家认同”,不仅是认为自己是哪里人。而且是面访,不是电话民调。)二十一世纪民调问的题目很清楚,可是回答的人不一定清楚。我举个例子,我日前参加香港的论坛,郭正亮就说,马英九在“国庆”讲话中讲三个东西,我们都是中华民族、“中华民国”是我的“国家”、台湾是我的家园。郭认为这三句话是目前台湾的共识。假如中共承认“中华民国”存在,他就承认他是中国人。
郭正亮认为“中华民国”是台湾,所以他说“我是台湾人”或者说“我是中国人”,两者间有很复杂的因素。我强调这一点的理由是,台湾民众认为“我是‘台湾国’的人”与“我是台湾人”中间,对有些人来说,界线是模糊的。这些因素与中国大陆目前状况、对台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假如我们没有综合来看,就会以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台湾内部自然产生,而无外部因素,也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简单结论是,台湾的认同问题,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
我认为,台湾民众的认同问题,这几年没有受到像民进党执政时去中国化政策的影响。台湾认同会产生变的因素主要是“时间”,两岸隔绝的时间愈久,影响愈大。现代年轻人对于台湾主体意识的认同逐渐增强,这个因素是每年都在变化。刚刚宗海提到,青年与老年认同的差别,我在课堂上也充分感受,年轻族群不太会因为两岸经济往来日趋密切而影响其认同;年轻人对于台湾主体意识与感情是自然存在的,这是关键所在。而会视整个中国环境、状况的改变,而与其同样潜存的中国文化、历史与血缘因素激起化学变化,而改变其认同或变为双重认同。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 正在改变之中
在两岸官方与民间互动上,过去这一年,我基本上肯定。对于两岸相关论坛的举办,譬如和平论坛、北京会谈,民进党人士都能参加,能够让大陆人瞭解更多不同声音,也让民进党人能够接触大陆想法,我认为对双方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至于民进党的几个所谓的“天王”,像苏贞昌、蔡英文,在确定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前,他们的主张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不会有太多不同的表态。可是当确定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后,他所表达的大陆政策想法,是不是就是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基本想法,我觉得也不完全一定。因为可能是基于选举考量而调整,他们的内心想法,还是要从过去整体来看,才会比较明确。
可是从民进党内几个不是准备要参加2016年竞选的人的看法,我认为,民进党内对于两岸政策的思维,其实在改变之中。大家可以看到,谢长廷或陈菊,他们对于两岸政策的基本想法或许没有改变,可是在他们与大陆的互动中,他们会知道中国问题或两岸问题,执政者要审慎面对,而不能胶着在过去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中。我觉得,这些若干较理性的意见领袖在改变之中,或者在思考这些问题。
同样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年轻族群一年一年增加,他们与大陆往来也较少,也较少感情联结。对台湾主体意识的感觉更强,对中国的认同渐弱,也是很自然的事。而他们将成为未来台湾社会的主流,这些人对两岸关系与中国大陆的看法将是理性多于感性,对于选举或族群的认同,会有与他们的父祖辈不同的想法。
关于目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没有改变。马英九几次谈话,也只是把话讲得更明确一点,或是在措辞上让双方有更多的交集,但是其主张没有太大的改变。
我认为比较值得重视的是,大陆方面,其对台政策的态度,以及对台湾的影响。大陆三中全会,习近平上台之后,好的一面是,习比较重视两岸之间政治问题的解决,也希望在政治问题上,两岸关系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安排。可是在另外一方面,习对于大陆内部问题的重视程度,我认为远远高于对两岸问题的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可能有一些地方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台湾政治稳定、政权不稳
很高兴中评社在年终岁末时,检讨过去一年的两岸关系,也展望未来,这是重要的杂志社都会例行性地做这件事情。但是两岸关系是长期性的发展,所以拿年度来做检讨,相对来说,新闻性会比较小。不过,2013年在两岸各自的政局上变化很大,最终会影响到深远的两岸关系走向。
从台湾来讲,2013年的政局,我大概用八个字来做说明,第一是“政治稳定、政权不稳”。所谓“政治稳定”,从1995年政治变化后,每四年或两年一次的选举制度,大家都认同;制度性的力量慢慢地显示出来,虽然选出来的不见得是很好的领袖,我们也都可以忍受;尽管民进党对于国民党还是反对不断,但没有激烈到去推翻。
但是国民党自己的政权,则是高度不稳定,特别是2013年在马王之争以后,对于马的威信、领导权、政治操作能力,都是极大的伤害。本来大家预期马至少可以到2014年才开始跛脚,但因为马王之争到现在都还未能解决;马想做的事一样都做不成,这是政权不稳非常明显的象征。
对马来讲,很多事情都仅止于口头上,难以推动,例如两岸服贸协议、两岸互设办事处、或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修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样有进展。这使得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受质疑,而且台湾也陷入立法与行政的争议,诸事不决的困顿局面。如今台湾在经济上连保2都出现困难。有人归咎于国际环境,我想即便国际环境再困难,也有成功的例子,不能够把任何事情,都归诸到国际环境来解释自己的不努力或是没有创见,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影响大
反观大陆政局,我认为是“制度磨合、政权稳定”,正好与台湾相反。所谓“制度磨合”,主要是指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在磨合中,新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集体领导、培养接班人,然后走协商党内民主、基层民主这样一套制度,还在探索中。因为时间还不长,最多廿年左右;像中国大陆这么大的地区,想要让新的制度稳定下来,成为一种安定的力量,短时间是一种奢求。所幸迄今大陆在制度化的表现,还是相对稳步发展与磨合之中,因为,相对来说,政权稳定度非常高,特别是习近平不论是出身、资历、接班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相对的正当性,所以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党内是稳定的。
大陆的集体领导,在制度面上,老百姓还在观望,世界的政治学家也在观望。有人担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两个新的单位的设立,可能导致个人集权,影响政治稳定。但是相对来说,我们看到习近平的很多作为是强而有力的,包括肃贪反腐、展现改革决心,以缓和大陆人民的怨气,减缓长期以来,社会震荡,相对来说,大陆社会开始观望、开始等待新的领导人,能有一些大快人心的作为。
观察中国大陆2013年的政治,大概有两个东西最为重要。一是“中国梦”的提出,二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国梦的提出,重新燃起第二个三十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驱动力,这一点类似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那样的一句话。大家都可以对“中国梦”提出自己的理解,有理解就有动力,无论如何,“中国梦”的提出对于中国大陆三十年后第二波的改革,必然是一个巨大的驱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与前面三十年改革不一样的地方是,当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的时候,他的路线图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次的路线图,既有“顶层设计”,又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既有经济调整,又有全方位的配套。
所谓的“顶层设计”,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有六大项要做的事情,也让外界看清楚中共的改革逻辑,愈来愈清楚地表明,中国大陆的改革不是外界所论的“政左经右”,那是资产阶级的一些偏见。中国大陆的改革,基本上是以经济基础倒逼上层建筑。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基础改革,主要在于中国人的能量释放;新的第二波就是“中国梦”。虽然还是以经济基础改革为着力点,但也涉及到一些行政与政治制度的调整。甚至也包括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文化、生态部分的调整。如果我们仔细看路径图的话,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在司法、教育、文化、行政、经济,特别是财政税收产权等各方面,是一个很宏伟的计划。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中共尚未有这样清楚的蓝图,但十八届有,这就是“顶层设计”。
那什么是新的摸着石子过河?就是具体的做法,他有弹性与容忍度。不过,比较不一样的是,中共希望用上层建筑的权威,迫使改革能够加快速度,所以订了2020年的时间表。
从两岸关系来看,大陆这一年的表现,是让台湾在各表现上相形见绌,台湾没有这样的蓝图,也没有这样的构想,如果台湾朝野没有类似的觉悟,急起直追,则日后的两岸关系就很难有心理上的平等。
2013年两岸政治互动
?如果我们从台湾近年以来,对两岸关系议题表现来看,2013年的变化,我觉得也有几点値得大家注意。
第一,两岸关系议题在台湾逐渐从负面印象,慢慢转为中性和必须正视的议题:此一现象不仅是执政党如此,在野党也如此;不论是华山论剑、香港会谈,还是北京和平会谈、上海和平论坛,民进党人都开始参与,而且积极发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谈到两岸关系和平、和解就是卖台。现在已经开始公开地、客观地看待,虽然,在民进党的观念上,政策上没有很大、很明确的改变,但至少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与理解,比过去高得多。当然民进党转变的原因,不只中国大陆的因素,也有美国因素。无论如何,中国大陆的改变,从台湾社会面来看,我们现在谈两岸关系不会像过去,被认为是别具用心的,是准备卖台的。
第二,台湾社会也慢慢注意到,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开始倾斜,轴心转到大陆,不再是两岸共同主导。过去我们拼命讲两岸要平等、对等,现在实质上,两岸对等逐渐形式化。只是在协商时,来的人一样、坐的一样、杯子一样等等。而在议题的主导权、两岸关系走向等,大陆的主导性要比台湾大得多,而且台湾也没有能力来主导。大家可以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台湾只是在“自贸区”一处提一下而已,台湾的重要性大幅下降。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在内容实质上已经牢牢掌握,不会像过去,台湾也有一些主导性,甚至可以要求平等或对等。我认为这些说法,愈来愈形式化。
第三个变化是,台湾社会开始对大陆的重视,包括大陆本身的改革,尤其是年轻人。甚至于年轻人愿意去,家长还有疑虑不让去。这些例子在过去非常多。
现在开始有些转变,两岸大学生做交换与交流,比过去容易,而给予的条件比过去差,意愿比过去高。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个角度来看,这也非常正常。有台湾青年慢慢注意到,他会讲中文,懂中国,这是未来职场上的优势,这个优势会体现在自己的出路上,这是很现实的考量。再来,这样的优势还体现在外商公司,如果有流利的外语能力,加上中文母语,这在职场是加分的。
最近包括国际世界银行委托计划,过去1-2%与中国大陆有关,现在已经提高到15%都与中国大陆有关。如果你会中文,你可以优先进到那样的团队。所以台湾年轻人开始注意到对中国大陆的理解,刚才宗海兄提到认同问题,我认为经济还是只有力量去改变。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担忧,但是从长远来看,“改变”的趋势应该会逐步显现出来。
同时,我自己的感觉是,在近几年台湾社会的宽松环境下,过去统派团体在社会是比较不受重视,受压抑的,这几年有所转变。这当然不是因为去年一年的关系,但总的趋势来说,去年一年看起来更加明显。特别是统合会举办的几次会议,大家愿意参加,从2012台北会谈、2013北京会谈,到其他团体办的相关两岸论坛,都可以看出来,台湾社会对于大陆,从过去的鄙视、轻视,到现在愈来愈重视、正视。这是台湾社会的面向。
两岸社会互动的变化
大陆社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图像,因为台湾对大陆来说很小,还不到一个省,花了30年的交流,他们对台湾的瞭解,大概相当透彻,比台湾对大陆的瞭解深得多、大得多、广得多。但是相对来说,除了我们遇到的对台系统,包括官员和学者,其他人士对台湾瞭解的兴趣、好奇心是愈来愈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管道比较多,在大陆愈来愈容易可看到台湾的信息,可以对台湾有相当的理解。尽管有些不全面或是偏见,但哪一个人的理解是全面的,而不存在偏见?每个人的瞭解都是偏见,都不全面。中国大陆对于台湾的好奇心愈来愈小,这点是很明显的,因此,访台的意愿也就愈来愈低。不像台湾这边,开始希望到大陆去多瞭解。这是第一点有关大陆社会的变化。
第二,开始对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改革的期待,大于要求大陆模仿或效法台湾的制度。我们从大陆人士到台湾来的说法,常会得到一种结论──大陆人都羡慕台湾。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有待商榷,我们不要太乐观,每个人到一个新奇的地方,心态上都会觉得这个地方好,不然他来干嘛。但是这种“好”能持续多久?这种“好”意谓着什么?这需要去瞭解。
在台湾很多人都自认为大陆对我们台湾的民主多所称羡,不错,大陆的来者也确实给台湾人这种印象。但我认为,大陆人心里未必真正羡慕台湾的民主,而是羡慕他们心目中想像的台湾民主;严谨地说大陆人倒是对台湾的政治宽容比较有期待。他们希望中国大陆的政治改革可以愈来愈宽容,对大陆人民的言论、舆论不必动辄封锁,以资产透明打击谣言才是有力的利器。至于大陆学生羡慕的可能也是自由多于民主。关于这点,只要你与大陆的政治界、学界、哲学界等交流,大概都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要是以为台湾可以成为大陆未来的灯塔,以此来拟定政策,我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总之,大陆社会对台湾的好奇心、对台瞭解的意愿逐渐下降。再来,他们羡慕的是台湾政治上的容忍和政治自由,而非台湾民主制度。讲民主就必须讲平等,台湾现行的政策对大陆人是歧视,我们要求被歧视的人羡慕我们,学习我们,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的两岸关系,马想要改变一些现状,加入一些公平的东西进去,但是一个都没动;我们前面说马想做的三件事情,一事无成。更不要说,马在前年选举时主动抛出“和平协议”,结果又主动回收,还附加条件,台湾的政治就是如此的民粹,处理两岸关系政治逻辑是混乱的,难懂的。
2013年的两岸关系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是延续过去两岸关系逻辑的自然推动,所以没有任何的变化。第二,今年两岸关系的改变,也是受两岸经济基础的影响,两岸相互改变。第三,中国大陆的内部改革,愈来愈成为主导两岸关系的新力量。换句话说,大陆的内政愈来愈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过去我们说大陆因素,基本上是放在其对台政策上,未来这种现象可能会改变,大陆内政会巨大地影响两岸关系的走向。第四,两岸关系也从美国主导,逐渐转变为中美两国共同使力。第五,台湾从推动两岸关系,到被动去因应两岸关系。不管是中共的对台政策、大陆内部改革,台湾都被迫拿出自己的方式。若台湾想比较积极推动,可能会碰到在野党的掣肘、美国的关切、日本的阻止。在此情况下,2014年的两岸关系,现在看起来应该不会太有乐观的进展。如果王郁琦能去大陆,那倒是2014年两岸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亮点,这还尚待观察。
林建甫:两岸经贸上有挫折也有成果
从经济上来讲,2013年状况不是那么顺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未过。
自从马政府6月21日签订服贸协议,“立院”的第一个反应是没有准备,“立委”的态度避之唯恐不及,直说没有沟通,逐渐演变成负面论述占上风,普遍说法是陆资将透过服贸大举入侵台湾。第一步棋没走好,就是服贸协议在台湾社会及“立法院”受到这么大阻拦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状况是,服贸协议要经过逐条审查,审查前还加了好几场公听会。绿营就是采取拖延战术。这个会期最后虽然有人想翻案加速,根本是连谈都不用谈。但是下个会期服贸应该可以通过,通过后就会有转机。我的观察,一般业界几乎都不反对服贸,只是没有把民间的力量转为对服贸的助力,反而令由反对的人在媒体上大做文章?操作成这样,实在非常可惜。
也因为服贸没过,接下来的《两岸货品贸易协议》谈判无法进行。货贸其实更重要,整体的货物贸易,大概还有5千项的产品要降货物关税。所以在经济上,我认为2013年度是严重的挫折,因为该过的没过,又耽搁到货贸的进度,整体而言不是那么顺利。
虽然反对服贸的声音很多,但是我也看到,郭正亮发表的文章说“绿营反服贸要注意逻辑的一致性”。这表示,绿营的人都知道自己反服贸,在逻辑上有很大的问题,也有所检讨。因此最后应该是在“立法院”打一架,打架后服贸一定会过。至于有些深绿的人要求服贸要重启谈判,这是完全不瞭解服贸所说的话。目前服贸谈判给台湾的机会相当多,这也是一般业者赞成的原因,只是政治人物用此来挑动政治上利益的斗争。
然而在经济上面,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就是人民币的存款。台湾2月7日开始开办,截至11月底,外汇指定银行(DBU)及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办理人民币业务之家数分别为64家及57家。DBU人民币业务存款,余额冲上1,172.8亿元人民币;而OBU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78.3亿元,两者合计为1,551亿元,还续创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台湾是自2月6日DBU才开办人民币业务,仅3个月时间,就突破600亿大关。香港当年花了1年多时间,人民币存款才达600亿。明年底台湾的人民币存款规模可上看人民币2,500亿元。另外有关宝岛债,在6月底时,开始由本土企业及银行募集,到10月底发行额度仅39亿人民币。但11月初开始对大陆金融机构开放后,12月大陆四家大型国有银行之香港分行来台发行67亿人民币的宝岛债。整体超过原先设定的目标100亿人民币目标。
这代表民间对人民币的存款,以及对宝岛债的接受度非常高。另外台湾的“中央银行”也开始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存底。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基本功能:成为外汇交易工具、投资工具与外汇储备功能,在台湾都可以达到。也证明两岸经济相连,大家也看好人民币的未来发展。
近几年,大陆也积极的对亚洲周边国家进行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这方面现在看起来成果也不错。未来两岸贸易,也不需要透过美金,两岸经济往来就更密切。台湾既然有这么多人民币,接下来就是应该让台湾发展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有很大的商机,但条件是充足的人民币资金、完整的跨境贸易结算模式、新的人民币相关商品等,这些都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消化人民币的去路问题,希望给台湾投资者更好的报酬。这个议题与两岸金融合作及服贸都要联起来思考。因为ECFA,台湾银行可到大陆开设分行,有绿色通道;服贸协议下,有异地支行,村镇银行;对于证券业来说,开始有全资全照从事更多证券业务。两岸金融合作,帮助大陆解决钱荒的问题,中小企业方便取得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而台湾的剩余资金、烂头寸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报酬。两岸金融合作,互利互惠,对彼此都是好事。
两岸经贸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就是人民币的回流机制,不能只靠宝岛债,因为是大陆银行到台湾发的债,利率都是从2.5%起跳,比台湾定存一年1.5%好非常多。但是,以大陆目前对人民币的需求,我们还可以拿到更好的报酬。因为大陆的银行基本利差就有3%,比台湾1%高很多。民间高利贷利率很多是月息都是2分、3分,再乘以12个月,年利率高达24%或36%。而且一般民营企业贷款也都常常贷不到。所以两岸的金融合作,不但是帮助台湾,也是帮助大陆。大陆要国富民强,民营企业要能够发展,一定要借东风,即是透过台湾金融机构进驻,打开融资的市场,让大陆的企业能够顺利运作,台湾的资金也有好的去路,金融业有更多的业务。这条路非常宽广,对两岸也有实质的利益与帮助。
大陆在服贸上开很多门给台湾,如果我们都不善用,是蛮可惜的。大陆的上海自贸区也是开另外一个门,那是面对全世界。如果上海自贸区做起来,台湾的利基就变小了。
上海自贸区也代表大陆要做一个全面性的政府改革,因为上海自贸区的基本精神就是负面表列。未来金融自由化是非常重要的项目,金融自由化会从利率自由化开始,再加上人民币利率的自由化,从经常帐再到资本帐,这一路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刚刚开煌兄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在经济上面的看法是,大陆现在小心翼翼,没有确定前不敢开;已经不是边做边学,而是要思考得很深,确定把副作用降到最小才开放。
另外一个台湾可以与大陆在经济上对接的,就是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自由经济示范区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现在是六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苏澳港、安平港)、一空(桃园航空城)、一生技(屏东生技园区)、一彰滨(彰滨工业区)。第二阶段,是透过“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的制定,是以自由化、市场开放为重点,内容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土地管理、人员移动、关务措施等。尤其纳入教育创新与专业服务业后,更进一步深化自由开放的示范意义,来建构有利的环境条件,营造台湾对外洽签国际经贸协定、促进产业转型及推升经济成长,让台湾加速朝向“自由经济岛”目标迈进。另外,透过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对于未来陆资来台也会有很多帮助;若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能与上海自贸区对接,业者思考两处互设总部,对两岸的经济往来会更有帮助。
我也要补充,绿营方面宣传,服贸协议一签,中国的人、物与服务业将可长驱直入台湾,抢走台湾人工作机会,造成数百万人失业。他们常拿美容业说陆资用20万美金来台设立公司,之后来台洗头兼洗脑。其实台湾在服贸协议并未开放蓝领劳工,开放的是陆方“资本额2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两位负责人可来台)、资本额每增50万美元可多一位管理人员(最多七人),故反而可以增加本国从业人员就业机会。
我这里也提供一些数据资料,最近这一年来,台湾的出口有增加,尤其是对于早收清单的出口,一般台湾对大陆出口,2013年1至10月成长率只有0.68%,但是早收清单的出口成长率是8.76%,所以有早收清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未来如果两岸签订货贸协议,双方出口互惠是有一段红利期,不会很快到达深水区。
受大环境经济不佳,对大陆进口方面是衰退的。2012年整年度衰退6.34%,但早收清单也衰退2.57%;2013年1至10月早收清单衰退0.12%,但是在没有早收的整体部分反而是有应加,达到3.01%正成长。至于在原产地证明部分,这是一直有持续增加。2012年是70.81%的成长率,2013年则是33.3%的成长率,表示两岸贸易往来,有原产地证明让贸易更顺利是很重要的。
陆资来台部分也有增加,2012年是3.57%,2013年1月到10月是3.45%的成长率。台湾到大陆投资则是减少,以件数来讲,到2013年10月减少14%;以金额来说,减少25%。这部分表示两岸的经贸目前也达到一定程度的瓶颈。
目前的数据有衰退,这还是因为整个经济大环境不佳造成的结果,但是两岸如果如果没有ECFA,没有早收清单,台湾的经济发展可能更糟糕。这是不争的事实。
民进党方面,我也看到民进党的朋友访陆,陈菊、赖清德都去了好几次,谢长廷也去了,民进党未来也许会改变对大陆的思维。因为如果他们两岸政策要维持2012年的看法,不支持九二共识,对于2014的地方选举、乃至2016的大选,恐怕没有好处。我认为民进党与国民党除了两岸的思维,其他方面都很类似。民进党如果要发展经济,政治方面对大陆的思考,迟早应该会做一些改变。我先报告到此,谢谢。
孙扬明:2013北京焦虑台北无奈
我自己的感受是,2013这一年基本上是焦虑的北京与无奈的台北。
北京对台系统在2013年2月19日的扩大对台会议已经定调,不看好国民党2014与2016选情,所以北京开始出现对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焦虑。但是相对而言,台北出现的问题,刚刚各位都讲了很多,尤其是因为马政府的人事问题,造成执政党的政策不等于政府的政策。执政党希望能够做的政策概念,政府不能完全接纳,这是马政府长期用人问题造成的结果,需要用人的时候,一堆人躲躲闪闪,不肯出力。这是很大的问题。而北京之所以这样的焦虑,我认为他们把2016定调得太早了一点,我认为2016就执政党而言,还有一搏的空间。
关于台湾的认同,2013年10月在民调上出现有意思的新东西,前远见民调中心主任戴立安成立的“台湾指标民调公司”,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电话问卷,内容是:在不做任何名称提示下,在台湾地区,你最习惯用什么为“国家”名称?用“台湾”者超过60%;如果加上北京允许台湾使用“中华民国”,用“中华民国”为名称的比例升高至71%,愿意用“台湾”的只剩下不到20%。
这就代表,如果两岸有模糊空间可以出现的时候,对于“国名”的偏好会出现剧烈的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再去讨论这个东西。
至于认同,就我个人来说比较悲观,因为从1990年李登辉开始教育改革,到2008年陈水扁下台,将近20年的时间,大概是一个世代的养成,都是在偏颇的教科书下长大的,这样培育出的一代人,现在都是大学生与青壮年;而且现在还有相当多的人还在成长中。如果你要等到新的教科书改回来,新的认同才会发生变化,还要等很长的一段时间,更何况教科书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回来。所以认同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我们也不必把教科书看成是“国家认同”的唯一养成来源,因为其它还有一些有利因素也逐渐的出现。
东亚情势趋紧 台湾处境为难
对于现实面的问题,有关台湾周遭、西太平洋这一块,有大量的不确定变数。整个结构从2012年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最大的就是美国提出“亚洲地区再平衡”政策。可是一直到现在为止,多数的亚洲国家,大概除了日本以外,包括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东北亚的韩国、到印度,大家对于美国的再平衡政策都不太清楚,也不太确定内容。基本只确定了一个实质内容就是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而日本倒是很清楚,就是要扩军、走向正常化国家。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Susan Rice)日前特别提到,要开始实施(operationalize)美国与大陆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但实质内容也没有人知道,如何运作也不知道。对此大家都在观察中,可能要等到美国与大陆之间磨合后,我们才会有进一步的瞭解。
从2012年开始到2013年,日本把钓鱼台国有化之后,美国已经改变其以往在西太平洋政策上的作法,美国在北京的概念中也发生一些变化,到现在为止,整个西太平洋是愈来愈乱。从上个世界70到80年代,美国在西太平洋扮演的是一个仲裁者的角色,我们常讲“大美和平机制”(Pax Americana),不管是大陆、韩国、日本、台湾,美国可以决定如何支援、派用,决定谁对谁错。
可是当日本把钓鱼台国有化之后,整个情况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与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个人反中的情节多少有一点关系。美国一下子跳到日本那一方,于是原本一个可以指导全局的仲裁者的角色不见了。结果造成整个西太平洋、东北亚非常混乱。日本与韩国愈来愈僵、南北朝鲜之间的关系也不太稳定、台日关系也未必那么好,大陆与日本的关系更如脱疆野马。
对于台日,我可以说日本无厚爱于台湾,虽然2014年4月签了台日渔业协议,那是因为美日的安全战略需求。真正的问题出在,日本在2011年把它的防空识别区向西扩张一度,也就是向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切进一度,而事先不给台湾任何通知。日本也径自宣布西南诸岛要驻军,又径自宣布在与那国岛驻军,而且事前都没有告知台北。与那国岛距离台湾苏澳港仅111公里,而且日本驻军其实是要做监测机构,这样的日本可以把台湾整个东部看清楚。这是非常不友善的。日本要做什么,台湾还是要抱持小心的态度。我们向日本抗议,但是日本没有什么回应。
再加上美中关系愈来愈紧张之后,台湾难为。国家利益竞争非常清楚。2014年整个东北亚竞争情势不会更好,只会更坏。
民进党大陆政策难大改
而台湾内部在两岸政策上,讲良心话,我也不是那么看好。因为瞭解民进党的朋友都很清楚,民进党现在基本上是两大派系,一个是蔡英文、一个是苏贞昌。他们内部有一个很大的共识,就是都不想修大陆政策,两边的态度是出奇的一致。道理很简单,根据现在台湾民调,现在投票民进党会赢,为什么要改?因为只要一改,民进党内40%的台独铁票就跑掉。结果很可能是民进党还没拉到国民党左派这边的票,自己右派那边的票先跑掉;如此对它的整个选举是一个很大的负数,民进党的朋友们算得非常清楚。
所以民进党的华山论剑,后来自己人骂得一蹋糊涂,因为没有必要。民进党的朋友们强调:民进党顾的是主权,国民党顾的是安全。如果民进党不强化主权部分,那就没有基础与国民党对抗;以国民党现在这么乱、这么弱,又有潜在的分裂危机,为何民进党要自刨根基修改大陆政策?所以我并不认为,民进党会在两岸政策上有重大调整。如果不调整,2016又选胜将会是很大的危机。因为到时候如果民进党两手一摊,说自己具有民意基础,这是人民投票结果。到时候两岸的情况很可能只会比陈水扁时代更坏。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相对较悲观的。
至于大陆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问题,日本是希望拉着台湾对抗中共,而日本有此意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日本政策一直皆是如此。这部分我认为要给马政府掌声,因为台湾拒绝了这个极可能造成台海不稳定的部分,马政府顶住很大的压力。基本上,我们还是尽力维持台海稳定结构。
未来美中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角力,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还要继续观察。美国副总统拜登(JoeBiden)日前与安倍通电话时,还是说美国不会承认大陆的防空识别区。至于如何从不承认,变成可操作性的结果;和赖斯所谓的“新型态的大国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相互关联作用,很值得注意。
谢大宁:两岸关系原地踏步 两岸认同趋势悲观
如果回顾2013年,两岸在形式上或是既有轨道上,看来是有一些进步,特别是刚刚建甫提到经济上的成果,以及吴伯公的说法,对于两岸关系是有帮助的。但因为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轨道,所以实质上是原地踏步,包括服贸卡住的状况。不只是和平协议没有了,连文化协议也没有了,事实上2013年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新轨道的开辟,再加上马政府不仅是跛脚的状况,更可以用断手断脚来形容。要想开出新的轨道出来,无异缘木求鱼。
刚刚开煌兄提到,两岸关系慢慢由大陆来主导,我个人认为可以做一点修正,在两岸关系上,大陆的优势的确在增加,如果是在一个纯两岸的领域,大陆也确实逐渐取得主导性的地位。可是如果整体来看,大陆优势是有增加,但是没有大到可以平衡美国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力。以美日同盟的关系,台湾会面临到表态上的压力,马试图顶住某些压力,但有时候还是得被迫选边站,美国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重大因素。
另外,在有关认同问题上,两岸互动的趋势。根据研考会的内参民调,我觉得这份民调的题目设计比较能准确反映出真实状况,它的题目较好的过滤掉了政治性因素的干扰,因而也更能准确看出台湾现在各年龄层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状况。举例来说,题目问说台湾现在中秋节大家都要吃月饼、端午节要吃粽子,如果以“我们中国人中秋节要吃月饼,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样的方式来描述,受测者是否同意这样的描述?民调的结果是,30至50岁的年龄层,认同这样说法的程度最高,约有2/3;30岁以下认同度极低,不认同的程度也是2/3。
这也就表示,两岸的认同问题,在浅层的层面上趋同化非常明显,例如“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大陆朋友、台湾朋友唱的歌都差不多,在浅层层面上,社会的趋同化在进行当中,这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可是在深层上,其中是有区隔的。就像马坚持两岸在主权上互不承认,在治权上互不否认。马的政策是这样的思考模式,但不代表多数国民党人也是这样思考,这个问题也要区隔对待。
基本上,台湾现在有一个共识正在形成中──那就是“一族两国”的概念,刚刚扬明兄提到民调也可支持这个论点,它已经是台湾基本的共识。刚刚的民调,30岁以下这批人,刚好是李登辉推出“认识台湾”这个教材所成长的一代,所以30岁以下的人,在文化、民族认同上,都逐渐出现一个裂痕。这个趋势推导下去,有没有可能逐渐转移,朝向“两族两国”的方向走?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个可能的走向。
与台湾“一族两国”概念不同,大陆现在则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积极推广国学、强化一族一国的概念。从这角度说,双方可能出现潜在冲突,这可能是一个正在累积的过程。以2013年来说,是否代表某些转折的更加强化?我认为整体在认同层次上,是一个两岸关系内在的冲突点。因为时间关系,我先点出这个潜在威胁,谢谢。
张亚中:小结
我个人对2013年的两岸关系提出一些看法。我认为有六个重点值得提出来。
第一、政治上,习近平四度会见国民党高层人士(2月25日连战,4月8日萧万长,6月13日吴伯雄,10月6日萧万长)对北京的立场做清楚陈述。特别是第三次,吴伯雄明确表示,台北仍是用“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不过连战的“一个中国”说,未获马英九背书。马英九“一中架构”论述中的“一中”仍是指“中华民国”,并没有改变。马英九并没有尝试要去诠释何谓“一中架构”,并不改“两岸仅有单一主权”、“两岸主权互不承认”的“一中各表”论述。
第二、经济上,两岸签署服贸协议,但是并未在“立法院”通过。
第三、高层交流上,10月6日,两岸事务主管机构负责人公开寒暄互动,并称官衔名称,承诺推动双方主管机构的负责人互访,加强交流合作。
第四、对话方面,两岸民间智库互动频繁,并就政治性问题进行研讨。6月份在北京举行《北京会谈》(红蓝绿首次在北京对话)、《筑信研讨会》(两岸退役将领及学者就止戈立信议题对话),6月底在香港举行“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红绿对话),7月上旬在青岛举行《两岸海洋战略圆桌会议》,8月底在浙江大学举行《第七届两岸发展论坛》。10月在上海举办“首届两岸和平论坛”,11月在宜兴大觉寺举办《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研讨会》,11月在重庆举办“重庆夏合研讨会”(两岸退休大使参与)。
第五、涉外事物上,甘比亚与台断交,大陆并未介入,这显示两岸和平发展成果已经扩溢到两岸涉外事务,值得肯定。
第六、金融上,两岸金融领域的往来与合作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与标志性发展。包括:两岸人民币清算机制正式启动,两岸直通汇款平台建立;台湾人民币存款突破千亿元大关;大陆银联卡在台刷卡消费金额预计突破千亿元新台币;人民币“宝岛债”热销;人民币正式纳入台湾外汇储备,成为台湾的储备货币。
刚刚听到大家的看法,对于2014年我们没有乐观的条件,未来一年充满挑战与阻碍。既然2014年没有乐观的条件,那么台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会不会中断?会不会产生逆转?或者停步不前?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民间的组织如何发挥力量,让和平发展不至于逆转?
邵宗海:两岸关系不会再走回头路
依我前面评估的,现在两岸关系发展得很好,但是2014年不完全是乐观。我的结论与主席吻合,从另一个角度,我曾对马建议说要对历史负起责任,并举了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Harry S.Truman)的例子,像Truman在历史上做了很多事情,当时很多人对他不谅解;到了90年代,Truman从评价最低的总统,上升到第五名。
在2013年,马也说出要对历史作个交代的话语。如果马认为任期快结束了,真的要为历史做一些事情,我认为,如果把2012、2013做比较,马过去喜欢讲“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2013年马开始讲得更清楚,就是把两岸定位为“非国与国关系”。2014年两岸也有望互设办事处,马不断强调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两岸互设办事处绝对不是“外交”上的机构。我相信马到了2014、2015会讲更多,我对此非常有信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马发现他自己民调已跌到谷底,已经不在乎还有多少的谷底要掉的时候,明年APEC是一个机遇,王郁琦目前走出来,就是暗示王可以做一点事情,譬如2014年北京举行的APEC王可以为马铺路。假设马习能够在APEC握手,这不只对两岸发生影响,对国际也发生影响。当然这也是挑战,马要考量这么做对国民党2016选情的影响。如果说,马在不在乎这样的做法影响到选举而失去机会,我愈来愈相信,马认为历史留名比选举更重要。
我提出一个乐观面,我认为王到“陆委会”是一张白纸,但马还是要王去,并不是因为王很能干,最重要的是,马心里的话,由王代讲出来不会有折扣。王的工作就是三项,其中两个是实际的:修改两岸关系条例、两岸设立两会办事处。目前除了台联以外,包括民进党在内,没有一个反对两岸两会设立办事处;最多是探视权如何解读的问题,所以我比较乐观。
对于两岸民间团体的投入,包括台北会谈、北京会谈、两岸和平论坛、国共论坛等,民间论坛把官方没有谈的问题都先谈出来了,也把双方与官方底线暴露出来,我认为中共对于两岸和平发展,绝对不会因为单一因素而倒退,和平发展最多就是比较快、比较扩充;不然就是比较慢、比较浓缩,绝对不会再走回头路。
郑安国:两岸关系未来走向就是和平发展 但2014年台湾政局有许多变数
对于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我认为两岸关系未来的走向就是和平发展,因为不是和平发展,那就是武力相向,不论大陆或台湾,没有人会希望两岸走到武力相向,甚至包括民进党、或极端台独者,他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一点。和平发展的不掉是否持续,要看2014年选举台湾政局的变化,可能造成阻滞或倒退。
第一就是2014年的选举,虽然是地方性选举,可是也会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过程。就执政党来说,考量选举因素,可能采取温和保守的作法,以避免造成争议。执政党也可能希望在两岸关系上得到某些重要的进展,使得对选举有利,这决定了未来2014年选举对两岸关系产生影响的因素。
假如两岸关系上,没有正面因素能够对选举有帮助的话,那么执政党会采取保守的态度。而两岸关系在2014年,我认为在政治方面不会有突破性的改变,顶多是多一些参加国际组织的机会。
另外,如果在两岸政治互动上,中共对两岸政治关系或政治安排,能够有一些合情合理的安排,让台湾老百姓觉得,这是马政府推动两岸关系的正面成果,可能就会对选举有正面加分效果。反之,若老百姓感觉不出两岸关系的发展成果,那么对两岸关系的期待可能就会淡一些。
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关键不完全在于台湾方面,也不是马政府做了什么事。我相信马政府会尽量做,不管是两岸互设办事处、服贸协议、货品协议或两会高层互动等。但是大陆对于台湾是善意或敌意的动作,是台湾老百姓感受两岸关系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大陆的某一个善意的安排或举动,就会影响到台湾民间的想法。我觉得这是未来一年很重要的因素。
到2016年,我相信也是如此。经济方面固然有影响,可是台湾社会现在对于两岸关系的感受,不管是认同问题或是两岸政策,最主要还是以政治方面的感受为主。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平发展能不能往前走,关键在于大陆是不是能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景、共同理想的地方。我认同开煌的看法,很多大陆人并不一定羡慕台湾的民主。两岸关系如果要良好发展的话,应该是大陆创造出两岸共同向往的愿景。
曹兴诚曾提出两岸和平统一公投法的想法,有一些做法我认为不一定可行。可是他的想法的基础是,两岸能否统一,关键就在于大陆所提出的条件与本身的发展,是否让台湾老百姓觉得愿意统一、或是朝统一的方向走。这确是关键所在。
我认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基本方向正确。民进党部分理性人士目前采取的若干修正,其实也是往国民党政策方向修正。如果2016年由民进党执政,极可能影响两岸关系的进程,至少会有一段调适期。这调适期会不会变成逆流或逆转,我现在不敢说。2000年陈水扁刚上台时的“四不一没有”,让大家抱着期待,后来扁自己推翻。若是2016年民进党有可能执政,其政策为何?我们现在抱持开放态度。
总结来说,我认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两岸关系的关键非经济问题,最主要是对两岸政治关系走向,是不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第二,对于两岸的现实是否有务实的认知。第三,在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关系,能不能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统一前”的概念很重要,统一之后的安排是终极解决,现在言之尚早,也尚难。“统一前”的安排则是过渡期间的解决,应该可以有更宽阔的思考空间。我希望两岸对于“统一前”这三个字,要认真看待。这可以解放很多思想,对于两岸政治关系的安排方式,也更容易有交集,会对两岸关系产生正面效果。第四,两岸之间未来能否共享共同的愿景。假如两岸政府都能够提出为人民所共享的共同愿景,这对两岸关系有正面意义,也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我简单的浅见,谢谢!
杨开煌:对2014年发展不乐观 但仍看好两岸民间交流
基本上两岸和平发展应该是不会有倒退的问题,问题在于是否没有发展问题?还是没有的和平问题?按照大宁兄的论点,肯定发展没问题,和平会有重大的危机。如果大部分台湾民众抱持一族“两国论”,与中共大陆讲的和平发展完全是两回事,这冲突不会在2014年发生。
第二,如果马英九真的把2014的APEC当成他历史定位的赌注,那么他可能会大失所望,从当前来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简单的讲,中国大陆几乎不可能设一个国际舞台,让马去与习近平、奥巴马握手,我不认为北京会大方到这种程度。尤其只是以口头上的保证就想要换取这样的机会,基本上开了先例就可能“后患无穷”。将来民进党上台,大陆可能与其他国家说不要让台湾参加?不可能嘛!APEC不是北京自己一家开的,北京对两岸的涉外事宜,都会考虑得很周延。除非两岸真的签了和平协议,或是台湾在一中框架上有重大妥协。
如果台湾方面,在两岸关系上还是继续只想拿不想给,一切以自己为主,北京只要问,台湾对于两岸统一前政治定位的方案是什么,台北到现在为止,拿出什么方案、让北京认为两岸可以继续走下去?如果不是的话,马在这个部分着力愈大,失望愈大。
所以,2014年的两岸关系,如果要化解和平的危机的话,我们可以从几个面向来考虑:第一,两岸能不能增进相互理解?不管是敌对关系还是友好关系,如果能建立在相互理解,才有消弥战争的危险。第二,两岸有没有共同的认同?如果没有共同的认同,和平只是没有战争,不会是实质的相互友好。第三,两岸有没有共同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认同又不一样,即使有和平也是危险的。我们也不要认为北京会无条件,无原则地大方。第四,两岸有没有制度保证?亚中兄做了很多的努力,希望双方在和平上有一些框架的东西,使得和平从非战争状态,到可以操作状态。相对来说,比较有保证。但是要订这个制度或框架相当困难。第五,最容易操做的还是两岸共同的利益。大陆现在也想进一步从经济基础的转变,推动上层建筑。所以整体来讲,大陆内部政改逻辑与推动两岸的逻辑基本上是一致。
其中有一个变数是,对台机构的部门利益,会不会给北京一些不完全正确的信息?尤其新人上台,有没有政治欲望?会不会想操作2014的东西?习上台时,我曾参加一个座谈会,有人认为在习近平第一任内,如果能签文化协议就是大功一件,但是有学者说,你的志向这么小啊!起码要签和平协议。
但如果他们的操作不若过去熟悉,造成北京当局有一些不同的期待,可能会受到美日更多的阻止,台湾整个社会生态可能也很难去接受。
总的来看,我对2014年也不那么乐观,唯一乐观的,就是两岸民间团体多做一些增加理解的交流;至于利益共同部分,是北京可以操作的,其他在认同、目标、制度等项目,目前都还看不到。
林建甫:两岸经贸发展前景乐观
2014年应该是有蛮好的机会,服贸应该会过;只要过了,整个两岸经济气势就会不一样。然而接踵而来的货贸协议是另一项挑战。当时签ECFA的时候,在降关税的方面,有很多人会有意见,届时货贸协议也会有很多人有意见。政府要未雨绸缪,做好沟通及宣导。我注意到现在“经济部”已经开始与民间谈了,特别与产业公会的讨论已经得到一些结果。如果产业公会接受度高,让民间友好的认知,反对者要操作的程度就会变小。在此服贸、货贸顺利的两前提下,我认为今年两岸经济发展会有不错的局面。所以这样看来,2014年台湾蛮有机会的。
另一个刺激因素是中韩FTA,双方第八次的会谈都已经结束了,基本上所有货品贸易部分都已经谈完。剩下的就是敏感部分与服贸部分,只要中韩FTA一谈成,对台湾的冲击会很大。韩国FTA出口覆盖率36.5%,台湾若把ECFA早收清单纳入,FTA出口覆盖率仅6.3%,韩国是台湾的6倍,中韩FTA上路之后,FTA出口覆盖率会升到62.56%,也就是台湾的10倍。我引前“政务委员”朱云鹏的话:台湾和韩国出口有一半重迭,尽管电子产品多数是免关税,但是石化、纺织、工具机和钢铁都还是有关税,反观韩国如果不需要关税,那中韩ETA对台湾经济冲击就不是冲天炮或者烟火,而是原子弹等级的震撼。政府应该把这些资料让人民都知道。如果这些讯息能刺激台湾,促使台湾思考未来应该怎么走,长远而言也会对台湾有帮助。但是如果操作不好,台湾可能陷入更恐慌、更惧怕的心理。社会可能产生动荡。
另外,台湾与纽西兰、新加坡的经济协议都已经签署。与对大陆相较,台湾对于纽、星开放的程度非常大,对大陆开放小。未来两岸的发展,如果要如绿营处处对大陆步步设防,是违背台湾的利益。台湾也要与大陆有更好的默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国际经贸组织。
最后我指出一点,现在的年轻人,因为台湾工资不涨、就业机会难,到大陆就读、就业的案例非常多,这也会影响到未来两岸的发展。台湾只有6、7百万人有台胞证,有2/3的人完全不瞭解大陆,台湾媒体对大陆报道、国际视野又非常有限。年轻人如果把在大陆所见所闻带回来,对两岸关系会有正面助益。透过下一代自己思考未来的事情,对两岸发展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孙扬明:东北亚情势不乐观
首先,针对国际空间问题,我是相对悲观。因为从北京角度来看,它希望要做到能放能收,两岸关系好的时候,它借雨伞给你;双方交情一旦不好,这伞就要收回来;不管是作为惩罚或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这一直是北京在这个议题上的思维。这造成的结果是,台湾在国际空间的参与上,无法出现一个稳定的制度化方式。
台湾在国际空间上无法制度化的结果,就必然会影响到选举。台湾的选举又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面对2016大选,现在就已是人心惶惶,有高度的不确定感;再想想未来每4年或8年都要面对一次这样的情况,这种不确定感与压力是会让人难以忍受。北京面对这样的情境,又怎么办?国际空间到底要不要给?如果给了,如果一旦民进党上台,可能会玩到北京受不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两岸就升高紧张、兵戎相见了呢?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因为台湾已经进入了选举的时代,我认为如果能够趁马政府还在任期上的时候,讨论出一个彼此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我相信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会有所助益,但是我要强调这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第二,回到西太平洋、东北亚稳定的问题。除非美国与中国大陆之间,能够有一个很大的利益交换或妥协,新型的大国关系能够有一个可以运作的概念浮现,不然的话,未来东北亚就是一个字,乱。
韩国与日本已经俨然要进入一个军备竞赛的时代,日本很确定地要重整军备,这已经定案,但到什么程度很难说。可是,韩国绝对不会允许日本的军力超过太多,以前美国是仲裁者,可以有道德的高度处理这件事,但现在这个仲裁者没有了,韩国只好靠自己。在此情况下,韩国的武力提升也是必然之势。
再者,钓鱼台争议,眼看着美国也就摆定了站在日本那一边,所以温度和摩擦是无法降下来的。北京对于这件事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看到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提出,就是基于此结构下的产物,有一些紧张会继续升高。在如此区域态势下,台湾当然会很辛苦,一方面美国的压力,一方面大陆的期望,再加上日本在其中扮演看似无害、其实并不友好的角色。所以东北亚未来一年情势,我并不看好,谢谢!
谢大宁:认同问题看似很虚的东西 却是两岸关系中一个关键成份
简单一点评估,2013年大陆基本国策是维稳,而两岸和平发展政策,也是大陆维稳的基础。从这个基点来讲,两岸关系应该不致于发生什么样的逆转,但是我担心的还是整体趋势,如果2013年之后大陆的挫折感、台湾的认同断裂现象愈来愈严重,这事情就很难说了。其他包括东北亚擦枪走火的因素,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因为不是操之在我,也很难说。
所以,我认为“认同问题”是一个虽然看起来很虚的东西,却是两岸关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成份。这个问题是我们民间比较能够着手的地方,虽然做起来非常困难。刚刚开煌兄说,增加理解是民间可以做的,事实上也正在做。
可是,增加理解与认同是两回事情,我们两岸统合学会也尝试以推动中华卡、共同发布文化融合共识、两岸合编教科书等方式来推动,希望不只是增加彼此的理解,还要能创造共同的认同。我们认为从共同参与来创造一个新的认同,民间应该要能够以更积极一点的态度来进行。否则的话,放任断裂现象持续,未来将不知道如何走下去。谢谢!
邵宗海:针对“马习会”,刚刚所谈到的不同意见我想说明一点,观察事件时,有时候我们可能认为不可能,但过去例子可以证明:期待与未来的发展会不一样。例如,李元簇在陈水扁时期要去APEC不可能,但连战在马英九时代却去了。
刚刚扬明说的打伞理论很有趣,现在国民党执政可以去,民进党上台怎么办?当然,民进党选择是:一个是打伞,另一个就是收伞。我认为,2014年马习会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可以排除,这些都是个人经验,但不要马上就说这件事一定“可能”或是一定“不可能”。
张亚中:结语
综合大家的看法,基本上认为目前可以看到的是,2014年,除了马习会是否可行外,其它重要的议题将是:第一、服贸协议是否会通过。第二、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一事是否可以尘埃落定。第三、现有的两岸关系条例是否能够完成必要的修订。此三点也是马政府这一年最基本的三项工作。目前看来,2014年两岸服贸协议应该会通过,张志军主任与王郁琦主任也会进行互访,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有可能会有进展。除此以外,2014年的两岸关系并没有特别乐观的理由。
在台湾内部方面,马英九目前的威望在萎缩当中,这将限制他的政策主导力。国民党与马政府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落差,出现党政貌合神离的现象,也使得有关两岸高层政治互动,存在着只有“政治传话”,而没有“政治对话”的情形。
两岸领导人是否可能会晤?马习会的条件会建立在“适当的身分”、“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可以建立重要共识的议题”四个主要方面。如果两岸希望领导人见面,除非更大的战略考量,否则以上四点可能均需要考虑。
在民共关系方面,即使“台独”早已在民进党内部已经是个“假”议题,但是民进党在苏贞昌与蔡英文两人争取“总统”候选人以前,不会对目前主张的两岸政治定位做出改变。在此以前,北京会尽量争取与民进党外围民间智库及重要代表人物互动,但不容易正式开启民共对话。另外,北京目前的政治改革氛围,加上台湾的选举因素,两岸经贸协议的进展可能有限,都会影响到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观感认知。
国际因素,包括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政策以及日本在东海的强硬作为,及其内部右翼政治势力的动作,这些外在情势使得2014年的国际环境只会更坏,而不会更好,都会使得台湾在选择时面临一些挑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认识。
两岸和平发展得来不易,应该好好珍惜。2014年诸多因素可能会使两岸关系从2008年来逐步攀升的趋势暂时放缓其速度,如果碰到一些不利的突发因素,可能还会冲击到两岸和平发展现有的印象及成果,甚而产生停滞现象。两岸关系不进则退,民间应该多正视这些可能发展,学术界应该再积极推动民间智库的互动,加强沟通,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亦应该进行各种努力,增加两岸的认同。在思想上,要未雨绸缪地为两岸制度性架构做好充分思想上与理论上的准备,共同呼吁两岸应该追求的共同的目标,以为两岸和平发展继续贡献力量,促使和平发展不致发生不进则退的逆流现象。
谢谢各位的参与。
评论员简介
张亚中: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硕士、政治学博士,德国汉堡大学哲学暨社会学院哲学博士;曾任职核能工程师,曾在台湾“外交部”、“陆委会”任职,曾派驻维也纳、汉堡、拉脱维亚,在“陆委会”时参与大陆政策研究与制定;现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主任,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
邵宗海:台湾中兴大学公共行政系学士,美国西德州立大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硕士,美国圣路易大学历史学(外交史)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副教授、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陆委会”谘询委员,政治大学中山研究所所长等;现为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两岸关系发展协会理事长等。
林建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经济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德国自由大学客座教授、德国DAAD奖学金访问教授等;现为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台湾竞争力论坛总召集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政金融组召集人。
孙扬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南华大学亚太研究所硕士;在台湾《联合报》服务20多年,曾任国际新闻中心副主任;现为财团法人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副执行长。
杨开煌: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硕士,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为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兼两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理事长。
郑安国: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毕业,政治大学公共行政所硕士;曾任台湾“陆委会”香港事务局局长,“陆委会副主委”,台北市长马英九办公室主任;现为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
谢大宁: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修中国哲学,为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的弟子。曾任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台湾嘉义社区大学校长,民主行动联盟总召集人;现任佛光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研发长,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