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俞平伯先生的秋荔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12 次 更新时间:2013-10-29 21:54

进入专题: 俞平伯  

孟凡茂  


俞平伯先生自1928年秋任教清华大学,起初在城内居住,1930年秋迁入清华园南院,四年后搬至新南院。

俞平伯长诗《遥夜闺思引》序中有“过槐屋之空阶,如聆风竹;想荔亭之秋雨,定湿寒花”一句,句中“槐屋”和“荔亭”,初不知所指,遂在互联网上搜索。“槐屋”为俞平伯北京城内住所,即朝内老君堂七十九号宅内。俞平伯曾说:“若古槐,屋诚有之,自昔无槐,今无书矣”。而“荔亭”则指清华大学校园内的南院住所。

“荔亭”,全称为秋荔亭。“若秋荔亭,则清华园南院之舍也。其次第为七,于南院为褊。而余居之,辛壬癸甲,五年不一迁,非好是居也。彼院虽南,吾屋自东,东屋必西向,西向必岁有西风,是不适于冬也,又必日有西阳,是不适于夏也。其南有窗者一室,秋荔亭也。”

当时的南院,即今之照澜院,为清华1920年代建造的教职工宿舍区,内有中西式住宅各10所。1930年代,清华大学又建成新南院,原来的南院改称旧南院。1947年,朱自清提议将旧南院,依谐音改称照澜院,这个颇为文雅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清华漫话(二)》介绍照澜院总建筑面积有3650平米,就是说,平均每所180平米。但该书所附照澜院的平面图过于简略,无法确定那一间就是秋荔亭。原校史研究室主任田芊教授提供1923年南院平面图,才使问题得到解决。俞平伯先生住过的7号为西式住宅,坐落于院中东北角,座东面西,与中式的东厢房类似。此套住宅靠北的一室向东延伸成另一房间,北、东、南三面开窗,即命名为 “秋荔亭”的房间。

俞平伯在《秋荔亭记》中说“秋荔亭”,“西有户以通别室,他皆窗也,门一而窗三之,又尝谓曰,在伏里,安一藤床于室之中央,洞辟三窗,纳大野之凉,可傲羲皇及夫陶渊明。意耳,无其语也,语耳,无是事也,遇暑必入城,一也。山妻怕冷,开窗一扇,中宵辄呼絮,奈何尽辟三窗以窘之乎,二也。然而自此左右相亭,竟无一不似亭,亭之为亭,于是乎大定。”此房间虽无亭的形制,却具有亭的功用,并非虚名。

“洞辟三窗”何以傲羲皇、陶潜?查知,陶潜曾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李白也有诗感叹,“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对于这个房间,“薜荔曲环亭,春饶活意,红新绿嫩;盛夏当窗而暗,几席生寒碧;秋晚饱霜,萧萧飒飒,锦绣飘零,古艳至莫名其实;冬最寥寂,略可负暄耳。四时皆可,而人道宜秋。聊以秋专荔,以荔颜亭。”由此知亭名中的荔,专指“薜荔”,这是种藤蔓类植物,生长旺盛时覆墙遮窗,一片绿色。俞平伯先生用富有诗意的文字描写了四时景色,足可品赏。

俞平伯还说,所谓“亭”,一是形容此屋之小,若上海的亭子间,一是取“暂且停停”之意,若亭午息脚之所在。“东窗下一长案,……此案盖亲见吾伏之之日少,拍之之日多也,性殆不可强耳。曾倩友人天行为治一玺曰,‘秋荔亭拍曲’”。俞平伯先生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诗词,又常邀集同好到舍研习昆曲,“秋荔亭”成了清华昆曲爱好者的活动场所。1933年上半年,俞平伯邀请笛师何金海到秋荔亭吹笛,校内外诸多昆曲同好来度曲清唱,秋荔亭内雅音不绝。1934年夏,俞平伯与清华校内爱好昆曲的同人酝酿成立谷音社,希望昆曲“空谷传声,其音不绝”。1935年3月17日,谷音社在俞平伯的寓所(新南院4号)正式召开成立会,俞先生被推为社长。在其撰写《谷音社社约引言》中说,“发豪情于宫徵,飞逸兴于管弦”,即为结社的目的所在。谷音社成员包括清华大学教职员暨亲属及学生,如浦江清、许宝騄、沈有鼎、汪健君、杨文辉、陈盛可、许宝驯(俞平伯夫人)、许宝騋、陈竹隐(朱自清夫人)、张充和、张宗和、谭其骧、陶重华等。据1936年6月初天津《益世报》报道:“谷音社为清华大学师生所组织之昆曲团体,已有四次公开度曲,成绩优美。该社订于六月七日下午一时起,在清华同方部举行第五次曲集,有平市名曲家参加。”曲目有:汪健君和陈盛可唱《长生殿·惊变》,许莹环(宝驯)唱《瑶台》,浦江清和尤亚杰唱《琵琶记··南浦》,俞平伯唱《吟风阁·罢宴》等等。

最后考证一下俞平伯迁入和迁出秋荔亭住宅的日期。查俞平伯《秋荔亭日记》之二,“(1936年)十一月一日  居清华已六年,南院之七号之屋即所谓秋荔亭者及今之新南院四号俱于是日居之,亦一纪念日也。”由此知1930年11月1日,俞平伯迁入清华园南院7号,1934年11月1日迁居至新南院4号。1934年10月,在俞平伯迁居之前,俞与自己的老师周作人谈到新南院四号的新居。周作人问,新居有亭乎?俞答,没有;又问,荔如何?俞答,将来可以有。由此可知秋荔亭在当时文人圈中的名气和影响。

俞平伯在命名为秋荔亭的住宅居住四年整,但“秋荔亭”已经成为其人生经历的重要标识。俞平伯把1931年-1938年的日记编为《秋荔亭日记》三集,而题为《秋荔亭随笔》文集中的文章也并不都写于秋荔亭。另外,1937年春俞平伯陪同父母游青岛时,得到一位长辈姻亲的题字,其《青岛记游诗》有“届期来送别,袖出一卷示。泼墨大书寿,亭额赐秋荔。”

1937年7月日寇入侵北平, 9月6日俞平伯日记:“八时偕环雇车出城,邀健君同行至新南院四号,收束一切,备明日搬移。午归,未遇检查。自庚午秋晚移砚西郊,于兹七载,遭逢离乱,一旦弃之,仍返住槐屋,触类如故,真如一梦也。” 9月7日,俞平伯搬出清华园,返槐屋居住。



    进入专题: 俞平伯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903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