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泉:宋楚瑜谋略可圈可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17 次 更新时间:2008-09-18 15:08

进入专题: 台湾  

丁松泉  

中国政治传统过于重视权谋,与现代民主法治原则常相背离,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身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尽管他在美国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这是我们一直对他有所保留的地方。但是,在最近处理两岸关系问题,特别是扁宋会和此次大陆之行,他的权谋不仅用得高明,而且对两岸关系的发展甚至突破,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关于「两岸一中」的新论述,不管是否为台湾当局所接受,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包括推动陈水扁与大陆谈判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值得认真观察。

给扁套框架策略成功

对亲民党和宋楚瑜而言,政党的生存与发展是第一位的,但在台湾近两年来的政治发展看,亲民党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从政治立场而言,亲民党作为泛蓝的政党,与国民党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需要国民党的合作。但国民党方面过于傲慢,或者企图并吞、或者不予尊重。因此,如果亲民党不采取重大的战略调整,不仅自己的基本盘将逐步缩小,而且夹在中间非常窝囊。善于权谋的宋楚瑜与富有政治想象力的陈水扁共舞,使亲民党成为非常关键的政党。在「立法院」,与国民党合作保持多数,可以制约陈水扁;在「立法院」外,与民进党和陈水扁共舞,编织扁宋会「十点共识」。就在台湾政坛而言,亲民党至少暂时地避免了泡沫化危机,在夹缝中找到了生存之地。

在两岸关系方面,亲民党和宋楚瑜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但是,民进党和陈水扁不承认,国民党虽然有基本相同的政治立场,但在选举中甚至在内部谈论要不要保留前面的「中国」两字,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单纯地与陈水扁斗,并不能够取得进展,也不是上策。从第一次大选一直斗下来,没有什么好的结果,突破两岸关系也困难重重。宋楚瑜选择与陈水扁合作,这对陈水扁来说是雪中送炭,为陈在未来三年平安执政创造了朝野合作的氛围。宋楚瑜自然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他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战略合作牵制陈水扁、拉住陈水扁,并通过「十点共识」给陈水扁作了一个框。虽然陈水扁多变,但他自己作出的承诺毕竟不能轻易违背。这就达到了宋的目的,不让陈水扁往「独」派方向发展。人们一般总想通过斗争来牵制对手,而宋楚瑜则通过合作牵制对手。

虽然宋楚瑜访问大陆后,为了安抚民进党内部,陈水扁也对宋楚瑜和亲民党进行了一些指责,但总的看来,没有特别的恶意,而且提到了让宋楚瑜向胡锦涛带口信,并且肯定宋楚瑜在大陆推销台湾经验等。陈水扁最近开始凸显自己的主体性,批评李登辉,表示不怕谈判,意味着他已经真正在考虑与大陆的谈判问题。尽管陈水扁现在的考虑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宋楚瑜通过与陈水扁的合作,推动他与大陆改善关系,给陈套上一个框架,从战略策略而论,是比较成功的。

「登陆」写出实在内容

宋楚瑜的高明还在于他一方面坚定地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另一方面,他非常策略地在大陆说出「中华民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推销了「台湾经验」;而据称在与胡锦涛的会谈中,谈到了台湾的自由民主,向大陆最高领导人表达台湾民众对台湾的自由民主制度十分珍惜的民意。这一方面使他可以向台湾民众、向陈水扁有所交代,并反击「台独」分子的指责;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方面,是表达了亲民党和宋楚瑜的一贯立场:两岸之争不是种族之争,而是制度之争。连、宋的大陆之行,特别是宋楚瑜的这样的表达与立场,对大陆政治、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不可能没有影响,甚至有非常值得关注的影响。如果说连战的大陆行,其意义在于第一次「登陆」,解决了国共两党的历史恩怨,翻开了两岸关系的新一页,那么,宋的大陆行是在新的一页上写上了实在的内容,是可能具有深远影响的内容。

促扁向前进步

现在,宋楚瑜与胡锦涛对「九二共识」作了文字阐述,并创造了「两岸一中」的概念,试图为胡锦涛与陈水扁之间创造双方可以接受的谈判基础,架设一座桥梁。由于台湾今日的政治生态,特别是陈水扁还面临着来自党内外「独」派势力的巨大的压力,陈水扁是否接受还不能确定,而且陈的个性也不接受别人的概念,但是,对推动陈水扁向前进步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宋楚瑜现在与陈水扁相对可以信任的关系,今后两人还可能进一步交换意见,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陈水扁已经具有与胡锦涛接触、握手、谈判的意向,连、宋各为这样的时刻到来作了铺垫,两岸执政者之间的握手已经不会太遥远。陈水扁还面临着压力,他左批评李登辉,右批评苏贞昌,在党内基本赢得了谢长廷的认同与支持,他还可能会争取党内的支持和民意的支持。就民意的支持而言,连、宋的大陆行,特别是宋楚瑜的策略,可以给陈水扁一定的支持与推动。如果两岸执政者能够实现握手,宋楚瑜就是一个大功臣。(2005-5-18大公报)

    进入专题: 台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2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