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圣:给即将参加2013年高考(文科)的同学的十点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48 次 更新时间:2013-05-30 14:04

进入专题: 高考  

杨玉圣 (进入专栏)  

高考,是目前中国最不坏的一种制度设计,也是平民子女改变人生命运的主要渠道。高考,同时还是即将成年的少男少女遇到的第一场真正带有挑战性的“人生大考”,是对考生综合素养特别是其智商、情商的严格考验。

以下是我的十点建议,供即将参加2013年高考(文科)的同学参考:

第一,把最近三年的高考真题(特别是所在省/市的考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试题、上海市以及江苏省等命制的试题),严格按照高考时间和程序(包括中间不去厕所),自我演练,提前进入高考的“预热”阶段,主要是从时间把握、审题、答卷等方面,做好自我调适。

第二,所有文科试卷的答卷纸,均应把字写好(至少是写清楚);注意语法、句读规范;避免错别字。卷面清洁,是文科考生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第三,所有文科试题(包括英语阅读、语文作文在内),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与特定体制下,均不同程度上与政治有关(大政治)。十八大报告及中共中央新领导集体(特别是习-李)的最新动向,往往是高考直接或间接考察的问题。比如,生态文明问题、新城镇化建设问题、新四化问题、反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与邻国关系(特别是俄罗斯、印度)问题、与欧(欧盟)美(美国)关系问题、中国作为大国与国际组织与东亚事务的关系问题(上海组织、六方会谈等)。我曾经戏称:中国最好的高考辅导老师,目前最好的是习总和李总,其道理即在于此。

第四,历史科是文综试题的基础;文综综合考试题目的“题眼”,往往是从历史问题入手,再嵌入地理、政治二科。该综合题是影响文综考试成绩的主体之一。故希望考生从“立体思维”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答案。

第五,历史科主要考察高中所学知识,但鉴于新课标模式下的课程被人为地分割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而历史本身恰恰是不能如此分割的,故理想的试题设计往往是打破此种条块分割的模式,这就要求考生有“横向思维”的自觉意识。同时,鉴于初中已全面讲过中西历史(遗憾的是,初中同学往往对历史科不感兴趣),高中一般不再讲授历史的发展进程(即纵向线索),考生往往对影响历史发展的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国别/地区)模糊不清。因此,建议考生熟悉乃至背诵教材中的大事年表,从而确定历史发展的时空和人物等基本要素。初中所学历史知识,也是高考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

第六,切忌把试卷从头看到尾。一来这需要用15-20分钟的时间,基本上是无用功;二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在通读试卷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难题(或者根本不会答的问题),这就必然影响到考生在考场上的心态波动。从高考组卷的规律看,一份好的试卷,往往是易题、较难题、难题,呈梯级状展开(大约各占45%、30%、25%);有难题,是正常的,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985”高校、211高校、其他普通高校、高职),得有区分度。故正常的答题策略,应该是先易后难:容易的题,绝对不要丢分;难题,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尽量得分;实在遇到不会答的难题,先饶开,若有时间,最后再“攻坚”。

第七,所有的文科试卷纸,哪怕实在没有把握,作为应试策略和答题技巧,也不要留空白卷。作为文科试题,“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共产党好”、“民族大团结好”,这些“大道理”,考生总该是一清二楚的。把这些意思写到卷面上,多多少少会得到一些“苦劳”分。

第八,新课标体系下的高考试卷,其最大特点之一是信息量大,因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提取有效信息、剔除无效信息乃至垃圾信息,乃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而且,新课标的试题设计往往是在通过新材料营造新语境而设计问题,故题干中的材料(十几到几十个、乃至上百字不等),有不少属于干扰性的无效信息。因此,(基础好的)考生可根据设问中的问题,再紧扣题干材料中提供的相似的关键词,寻找答案(此一策略尤其是适合选择题类型),可以大量节省时间,而且有助于保证选择准确答案(一旦选择了,即直接进入下一题)。

第九,对于分省/市自主命题的考生而言,还需要对其所在省/市的地域文化、社会发展等特殊情况,格外留意。

第十,考前一周,一定要作息正常,确保身体健康(尤其是睡眠)。这是考生高考水准正常发挥的一个前提。同意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现在的三年高中学习,基本上是头两年学习课程,最后一年是复习,包括大量的反复的模拟考试。从知识储备上讲,大多数考生完全可以应付高考,关键是要注意方法和策略。除了少数基础差的同学和个别“天纵之才”外,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在某种程度上,高考主要是考验考生的心态。因此,放下包袱,摆平心态,轻装上阵,才有可能正常发挥乃至超水平发挥。这就是身心健康对于考生面对高考时的特殊意义所在。

2013年5月29日8:18

于法大逸夫楼办公室

进入 杨玉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高考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41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