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增订版)自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26 次 更新时间:2013-07-25 09:59

进入专题: 中国人的美国观  

杨玉圣 (进入专栏)  

本书以《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为名,由复旦大学教授汪熙先生纳入其主编的《中美关系研究丛书》,于1996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年9月,以该“丛书精选”的名义冲印,迄今已经十七载了。

本书出版后,曾有幸得到学界内外的关注。除法兰西国际广播电台曾为之做过专题报道外,海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发表了褒贬不一的评论。在这里,我要对这些评论者特别是陈三井先生、周祥森先生和肖华锋先生等师友,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和谢忱。

如同评论者已经指出的,我自己也深切地感到,本书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也曾想找机会加以修补,但后来一直延搁,竟未如愿。好在最近十几年来,关于中美之间的认识与形象问题及其对中美关系影响的研究,业已成为海内外学界但推进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最为值得引荐的是张济顺教授著《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1943-195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专著[1]。对中国美国学学科史性质研究的一些专著[2],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有关新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美国人的中国观的著作[3],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有价值的认知参照。也有的著作[4]以中美之间的相互认识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国观的双向研究这一立体化的新学术取向。

还应指出的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学者对美国问题的学术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这除了邓蜀生编审总策划、刘绪贻教授和杨生茂教授总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和曹德谦研究员的三卷本《美国演义》(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一些综合性工具书[5]和综合性文集[6]外,还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专题论著。

在这些关于美国的专题论著中,有代表性者,除了老一辈学者刘祚昌教授的两卷本《杰斐逊全传》(齐鲁书社2005年版)等[7]、中年学者李剑鸣教授著《美国的奠基时代(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和王晓德教授著《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8]之外,还有一批以博士论文为基础而修改成书的中青年学人的专著[9],而围绕美国宪法的研究的成果尤多[10]。这些专题性著作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美国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无疑是大为改观了,公式化的文字和被扭曲的形象不见了”[11]。对于任何一个围绕美国的问题,几乎都存在不同见解的交锋、争论。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甚至连普通民众对对美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意见也越来越分歧了。我常常开玩笑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别研究都是学问,但美国就难说了,因为似乎谁都可以对美国评头品足、头头是道,乃至长篇大论[12]。当然,关于美国的似是而非、歪曲和扭曲、误会和误解的情况,也屡见不鲜[13]。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客观地说,包括军事、外交、经济等在内,中国已然成为“走向全球”的“不完全的大国”[14]。就中美两国的战略关系而言,如何减少猜忌、增强互信[15],仍是摆在政治家和专家学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有一个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自处的问题。因此,如何防范“虚骄”之气、养成“大国风范”[16],仍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头等问题。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美国呢?我觉得,以下三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17]:

第一,尊重历史。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文明辉煌灿烂的时候,美国还是一片荒原,当中国处于康乾盛世的时候,美国人刚刚立国未久。但此后中美两国正好是个相反的历史运动:美国在这一百多年间从地处大西洋边陲的小国寡民变为今日最强最富的惟一世界超级大国;中国由盛变衰,被动挨打,积贫积弱,艰难复兴。美国尽管历史有限,但诞生的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国,中国虽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度,但却只有年轻的共和国。美国这个新兴大国的历史,是由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披荆斩棘、共同创造的。迄今为止,美国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有的是美国特有的,有的是人类共有的,后者可能不分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和性别、肤色。因此,应尊重历史,尊重美国人民自己创造的历史。历史上美国也有污点和罪恶,如奴役黑人、杀戮印第安人、歧视华人、海外扩张,美国的历史学家自己也不回避、并且谴责这些现象。

第二,尊重国情。美国是个大国,也是一种独特的现代文明体系的代表。比如,体现美国人价值观的个体主义,并不像我们通常理解的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而是体现个体权利、责任和义务的价值取向。再如,体现美国社会文明的志愿者与志愿精神,就是一种典型的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美国人的为富而仁式的捐助传统,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就美国而言,一直到二战以前,它长期以来并不是军事大国,但是一个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现代政治体制创新基本上都是美国人的发明创造,比如成文宪法与宪政体制、权力分割与制衡机制、总统制、联邦制,等等。有些制度,可能不适合别的国家,但在美国行之有效,这说明适应美国的国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

第三,尊重差异。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种族、民族或国家,都是到处存在差异。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才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充满活力、动力以及挑战和机遇。远隔重洋、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美这两个大国,无论文化传统、现实政治体制还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这也是我们认识美国何以如此之难的原因所在。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才能取长补短,化解冲突。古人云“和而不同”,又云“同归而殊途”,都是很有启发的。

无论是在闭塞的过去还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美之间相互存在的形象和认识,就总体上而言,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消极的另一面。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尽量将这种负面的、消极的形象和认识转化为正面的、积极的。“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真正不卑不亢地以平常心对待世界上一切强于我或弱于我的国家,既充满民族自信又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既懂得保持民族精华,又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外来思想和文化吞吐自如,那就是我们民族真正在精神上健康成熟的时候”[18]。可以说,消解误会,减少隔阂,加强对对方国家的全面了解和深刻理解,无疑是富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学术研究者,在这一方面,不仅任重道远,而且大有可为。这或许就是我们在今天继续检讨中国人的美国观的意义之一罢。

[1]刁贤德著《清末中文报刊呈现的美国形象》,台北文展出版社1991年版;郝平著:《孙中山革命与美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刁贤德著:《孙中山与美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黎永泰著:《毛泽东与美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唐洲雁著:《毛泽东的美国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邓丽兰著:《美国!美国?美国……——世纪之交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资中筠、陶文钊研主编:《架起理解的新桥梁——中美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胡国成主编:《透视美国——近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孙哲著:《美国学:中国对美国政治外交研究(1979-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李剑鸣:《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回顾与前瞻》,《美国研究》2007年第2期;李剑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国史研究》,《史学月刊》2009年第1期。

[3]何英著:《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姜智芹著:《傅满洲与陈查理——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李铮著:《美国早期戏剧与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景伦著:《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托马斯•博克(Thomas Bork)、丁伯成著:《大洋彼岸的中国梦幻——美国“精英”的中国观》,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杨松芳著:《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侯且岸著:《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乔纳森•戈德斯坦(Jonathan Goldstein)、杰里•伊萨里尔(Jerry Israel)、希拉里•康罗伊(Hilary Conroy)编:《美国看中国》(America Views China: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Then and Now),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保罗•埃文斯著《费正清看中国》,陈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T.克里斯托夫•杰斯珀森(T.Christopher Jespersen)著:《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1931-1949),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哈罗德•伊萨克斯(Harold Robert Isaacs)著:《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等译,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4]李洪山等编:《形象、认知与中美关系的形成》(Image, Perception, and the Making of U.S.-China Relations),美利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建伟著:《有限的对手——中美在后冷战时期的相互形象》(Limited Adversaries, Post Cold War

Sino-American Mutual Images),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陶美心(Maxine Thomas)、赵梅主编《中美长期对话(1986-200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刘绪贻、李世洞主编:《美国研究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6]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美国研究室编:《美国历史问题新探——杨生茂教授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陶文钊、梁碧莹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罗荣渠著:《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黄绍湘著:《黄绍湘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齐文颖主编:《美国史探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杨生茂著:《探径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梁茂信主编:《探究美国——丁则民先生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黄安年、任东来、杨玉圣主编:《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张友伦著:《孔见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李剑鸣、杨令侠编:《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满运龙、陈勇、杨玉圣编:《美国史探研(续编)——齐文颖教授八十华诞祝贺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李世洞著:《拾贝载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编辑委员编:《野老丹心一放翁——刘绪贻教授百岁华诞祝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黄安年编:《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杨玉圣、孙洁琼编:《书生志业——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学术批评网2013年版;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任东来著:《政治世界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任东来著:《小视角下的大历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如钱存训著:《中美书缘》,台北文华图书馆管理资讯有限公司1998年版;张友伦著:《美国社会变革与美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黄安年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邓蜀生著:《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罗荣渠著:《美国历史通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张友伦著:《美国西进运动探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黄安年著:《老话题与新挑战——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的美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黄安年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白山出版社2010年版;曹德谦著:《美国的108》,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8]如任东来著:《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茂信著:《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张定河著:《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赵学功著:《巨大的转变——战后美国对东亚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韩铁著:《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1950-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周钢著:《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王旭著:《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立新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冠华著:《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赵学功著:《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韩毅著:《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钱满素著:《美国文明散论》,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任东来主编:《当代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关系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马秋莎著:《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王晓德著:《美国外交的奠基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9]如李剑鸣著:《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吴金平著:《自由之路——弗•道格拉斯与美国黑人解放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孙有中著:《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秦珊著:《美国威尔逊政府对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罗宣著:《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金虎著:《南部奴隶主与美国内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黄虚峰著:《美国南方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研究(1877-192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肖华锋著:《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陈奕平著:《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生键红著:《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中西书局2010年版;石庆环著:《美国文官群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王希著:《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任东来、陈伟等著:《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任东来、胡晓进等著:《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钱福臣著:《美国宪法生成的深层背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丁玮著:《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一个历史的视角》,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韩铁著:《美国宪政民主下的司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万绍红著:《美国宪法中的共和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杨明佳著:《自由与主权之间——美国制宪辩论的政治逻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杨积讯著:《穿越历史——论美国<联邦宪法>之长久存在》,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任东来等著:《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崔雪丽著:《美国宪法解释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张千帆著:《美国联邦宪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范进学等著:《美国宪法原意注意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11]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研究》执行主编赵梅研究员在《中国人看美国》一文研究,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对美国的整体认识、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特别是台湾问题)的调查和和研究,“中国公众对美国的看法其实是非常多元化的”。其中,对美国表现出复杂的“爱恨”情结交织,而且在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中无甚差别,“其中‘爱’体现在多数中国民众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的正面印象上,而‘恨’则表现在多数中国民众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负面印象上”。比如,高度现代化、丰衣足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才聚集、综合实力强大、民主制度、多元文化、麦当劳、可口可乐、NBA等等,成为受访者“一提到美国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自由回答时的首选词汇。同时,当回答“用一个词描述美国当前的国际地位”时,“霸道”一词居各组人群调查结果之首。一位新闻记者在一次小组座谈会上的即席发言,也可以作为上述调查的很好的诠释:“就美国国内的状况而言,美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它繁荣、强大、富庶,以及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美国人把自己的国家治理的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让他们插手国际事务呢?因为,它在国际事务中,太傲慢与霸道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更应值得重视的是,人们对问卷“您是否认为美国正在衰落?”的回答: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目前非但没有日趋衰落,反而在20世纪末因信息革命而有了新的发展,有的受访者还提出了“美国正在走向强大”的观点。这说明,在看待美国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国家及其未来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中国人的认识不仅越来越平和,而且也开始日趋务实和理性了。假如我们回首过去五十年来中美关系及其各自形象的莫测变幻,那么,就应该承认,这是一个看似不起眼、而实则了不起的转化和进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非常赞同赵梅所作的如下论断:“同六十年代相比,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无疑是大为改观了,公式化的文字和被扭曲的形象不见了。同八十年代的‘美国热’相比,当前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更加趋于理性化,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被抛弃。如今中国人既看到美国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在他们眼里,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我认为,这种理性的审视态度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正常的状态”。见《中美长期对话(1986-2001)》,第18页。

[12]举一个例子:由李慎之先生创建并担任创始所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被认为是中国美国问题研究的龙头重镇。继李先生之后,先后担任该所所长分别是著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资中筠先生、王缉思教授。然而,王教授调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之后,继任美国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美国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研究系主任的,竟是一位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为主的政治社会学者。

[13]这恰如资中筠先生所总结过的:“美国的专家对中国研究比较深,而在政治家和民众中仍然偏见很多,或相当无知。中国人对美国的兴趣和了解的普及程度超过美国。另一方面,作为专业学术来说,中国方面对美国的研究尚待提高和深化,特别是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对美国的各个方面作细致的、多学科的、非急功近利的分析研究还大有可为”。见《资中筠集》,第271页。

[14]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著:《中国走向全球:不完全的大国》(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5]详见王缉思、李侃如著:《中美战略互疑:解释与应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6]已故著名的国际问题权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华美国学会创始会长李慎之先生,还在1996年9月即已提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一百多年来几经曲折,像样地干,实际上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事实上,在这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世界上,只要路子走得大致差不多,现代化也并没有那么困难。中国近十几年见人学样的现代化应该说成绩是很大的。在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十几年高居世界之榜首,中国的对外贸易从在国际上无足轻重到举足轻重。可以忧心的是:中国刚刚从世纪初害怕‘亡国灭种’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就立即产生了一股虚骄,甚至横霸之气,俨然21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今后的世界‘必定要以中国人的价值观为中心’。这股思潮虽然还不能说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但是因为爱听奉承话是人之常情,因此来势相当猛”。李先生警示道:“我所担心的这股思潮很可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又一个大障碍,甚至使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摔跤,就像三十年前中国人想领导世界革命的那股思潮那样”。李先生所忧心忡忡的是:“小平同志告诫我们要‘韬光养晦’,‘决不当头’,但是现在却偏偏有人要张牙舞爪,要强出头,宣言要‘靠中国哲学拯救世界’。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不但不能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而且恰恰是违背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在李先生看来,“我们中国今天还吹不得牛”;“单就经济而言,中国今天问题之多,实在值得令人忧心”。关于中国应取的大国风范,李先生在引述了老子、孔子的格言后指出:“我倒是相信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领袖群伦的大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其重要的前提必须好好地继承中国传统中的大国风范,真正以‘泱泱大国’的标准约束自己”。李先生为此强调说:“就是中国真有一天实现了现代化的愿望,成了世界头等富强的大国,也还是要继承中国古人所艳称的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的态度。这种态度确切地说是协和万邦的态度,是今天世界上所缺少的,也是中国真正可以贡献给世界的,是未来的多元化而又全球化的世界的粘合剂,是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自古以来服从的‘武器先进者胜’这条规律的置换体”。详见李慎之:《中国应取什么样的风范——致朱光烈先生书》,李慎之、何家栋著:《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90页、91页。

[17]参见金灿荣、杨玉圣、赵梅:《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一个历史的考察》,《世界知识》2005年第21期。

[18]资中筠:《爱国的坐标》(1996年),见资中筠著:《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308页。

2013年7月22日 16:20

于法大逸夫楼办公室

(《中国人的美国观(增订版)》,杨玉圣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将出)

进入 杨玉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人的美国观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607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