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放弃显影的人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36 次 更新时间:2012-04-11 20:52

进入专题: 邓英淘  

吴稼祥 (进入专栏)  

邓英淘(1952-2012)计量及数理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977年中国结束“文革”后恢复高考,邓英淘考入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他是从插队的河南农村考来的。有趣的是,他的父亲邓力群,40多年前也就读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系,后来因为参加革命,没有完成学业。

邓英淘是湖南人,勤奋好学,智商超群。上大学前,他就读完了《资本论》,数学功底更是深厚。进北大后,除在经济学系学习,他还额外兼修数学系的全课程。当年我复习迎考期间,曾在《数学通报》上找了些难题做,其中有道题,三天三夜茶饭不思也没有做出来。有一天,邓英淘一个人在宿舍,我把题给他,他几个小时后就解开了,很得意地大笑,还朝我做鬼脸。

邓英淘思想开放,任性自然,喜欢独立思考,对呆板、固定的授课考试制度很反感,甚至不去上课,回避考试。这给他的毕业分配带来尴尬。幸亏他父亲所在单位设立农村发展研究组,他遂成为发起者和骨干。该组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研究团队的母体,后来发展为国务院体制改革研究所和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

1984年,他随发展组转入国务院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1989年调任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在社科院成立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一直是组织调查研究和提出政策建议的主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英淘提出,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现代化必须另辟蹊径,探索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单说能源消耗方面的压力,就不可能重走西方老路。为此,他多年持续搜集国内外科技创新成果,钻研国内外各类理论进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可持续发展和互惠合作的各类典型。

我与邓英淘在北大同班,毕业后只见过一次面。大概是1988年夏天,北大经济学院学生刊物《学友》编辑部请我俩到学校座谈,纪念该刊物创刊十周年。《学友》是我们经济学系政经专业77级1班创办的,主编是邓英淘,我是副主编。

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思想理论界却在反自由化。邓英淘知道社会上对他父亲有看法,在那次座谈会上很认真地说:“有人说我父亲左,他们错了。”

我相信他说的话。我们刚上学时,他父亲来学校作报告,想听的人很多,礼堂坐不下,学校就想了个办法,用广播现场直播,许多同学站在路上听。那时他父亲刚考察日本回来,讲自己的体会,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印象里,“后文革”时代,他父亲是第一个主张发展商品经济的领导人。

邓英淘有自己的想法,但绝不愿做任何与他父亲主张相悖的事情,这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大学毕业以来,他从不出头露面,回避官场。这也决定了他的研究方向——尽量靠近技术经济学,不太涉及经济体制。他一生的研究成果不少于500万字,主要是能源、环境研究,以及农业调查;20世纪90年代后,则聚焦国土整治、水资源调配和土地资源开发。所有这些研究,他都不想引起学术争论,更不想炒作。因此虽有如此浩繁著作,除圈内人钦佩,在学术界却不“著名”,这在当代中国确实罕有。这或许是因为他一直没有作为自己,而是作为某个人的儿子而存在。

邓英淘于2012年3月11日病逝。之前不久,他以长篇访谈《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为题,再版以前的一部著作,很像是学术遗嘱,也因此被某些学者推崇为“先知”。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和均匀分布,代替美国式的资源一次性使用和不均匀分布;前者可以支持多数人的现代化,后者只是少数人的现代化。主要措施是“就地城镇化”,去竞争,去市场。这可以被定义为能源的自给自足。我本人并不赞成这个思路,市场恐惧症的能源悲观主义,不是解决人类能源的出路,能源危机只能依靠发展新能源去克服。而没有市场,就不会有新能源开发。

邓英淘的去世,是他的亲友、同学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学术界的损失。假如他和我一样,是一个平民子弟,可以自我选择,是否会有别样人生?这是我在告别他的遗体时所想的。想到他曾经那样的潇洒,心里一阵隐痛。

作者为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进入 吴稼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邓英淘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16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